惆怅旧欢如梦
——亦舒《我的前半生》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是唐晶对她的前半生的告别。
唐晶的扮演者,今年40岁的袁泉也可以说:不念前半生,不畏后半生。
刚刚收官的现象级热剧《我的前半生》让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袁泉被炸出来了,媒体或许喜欢用“回归”、“翻红”、“一线二线”或者“番位”去定位她,她自己是没有这些观念的。这也是她的每一个荧幕形象不论排在多少番位都是经典的原因。
大小荧幕
袁泉早期剧照,拍《蓝色爱情》的时候还在上学
2005年《小鱼儿与花无缺》为爱化作血水的苏樱
2014年《心花路放》黄渤的阴(qian)影(qi)康小雨
2014年谍战剧《锋刃》搭档黄渤,黄渤称赞她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女演员之一”
2014年韩寒处女作《后会无期》神秘高冷的刘莺莺
韩寒因为这部戏给了她很高的评价:“遇上一个好的演员就是希望有几万尺胶片永不停机。”
最近几年,袁泉回归荧幕的作品较之前多了许多。包括在《大上海》里和发哥飚感情戏、《黄金时代》里的知书达理的梅志、《澳门风云2》以及《罗曼蒂克消亡史》,剧本都是好剧本,角色都是好角色,阵容是顶尖阵容,但是她在电影里算下来,已经不知道排在多少番位了。但无一例外地是,这些影片在高评分、高票房以及获奖方面至少都能占一个。
其实要说她“红”,袁泉很早就红了。她是中戏96班七朵金花之一,其他六朵分别是章子怡、梅婷、胡静、曾黎、傅晶、秦海璐,同班同学还有刘烨。大二那年暑假她便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并且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在大学就拍了三部电影。因为她的低调,粉丝们也是默默地关注着她的作品。
网友评袁泉
话剧
袁泉最喜欢话剧表演,话剧表演带给她的享受值是满分甚至更多。她在大学期间演了很多话剧,也很受欢迎,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玩偶之家》等。当时的观众看话剧之前都会问,今天袁泉上不上,袁泉不上转头就走。
袁泉虽被称为“亦舒女郎”,但幼时并不读亦舒,在13岁的时候妈妈给她买了一套世界名著,其中就有《简爱》。
话剧《暗恋桃花源》
袁泉在话剧方面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她曾出演话剧《暗恋桃花源》女一号云之凡,导演赖声川评价她为“半个世纪以来继林青霞之后最有气质的女演员”。袁泉30岁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成为最年轻的成员(其他成员包括老舍、田汉以及曹禺等),36岁凭借话剧《简爱》获得梅花奖(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
音乐
由于袁泉在进入中戏之前学了七年的京剧,袁泉唱歌唱得特别好听,但有些棱角,没有和谐的流行感,也就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失去一丁点儿价值。
著名音乐制作人姚谦在他的一本书《相遇而已》中专门有一章是写袁泉的:《她都是认真说的》。
节选自《相遇而已》
安静的时候可以好好沉淀,需要表达的时候则可以爆破力量,这或许是袁泉具有戏剧和音乐张力的答案。
姚谦认为城市与歌曲、诗意息息相关,便设想让袁泉去不同的城市短暂居住,并交给她一台DV,记录她想记录的事,这些影像就体现在EP中。Short Stay专辑系列分为《Short Stay台北》、《Short Stay冲绳》和《Short Stay北京》。
袁泉在台北拍摄了很多小孩与父母的温馨镜头,觉得小孩很美好,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小天使。在她完成所有专辑与之前的电影片约之后,便用两年的时间结婚生子去了。
家庭
袁泉和夏雨的爱情“不容易”又“坚固”。他们1999年在大学牵手,2009年步入婚姻殿堂,2010年有了女儿哈哈。
袁泉在2007年底“瓶颈期”(不仅是高圆圆、范冰冰事件,更是他们二人的瓶颈期)的时候接受《非常静距离》的采访,想到这段坚持9年感情背后的不容易控制不住哽咽中途离场。但她克制住自己没有在台前、镜头前流泪,随后又努力收拾情绪完成采访,坦言“并不是我们最后在一起,中间就一直是顺利的”,在一起“不容易”。或许只有经历过爱情长跑的人才能理解她当时为什么会不得不暂时离场缓解心情。
2009年他们结婚了,2010年他们有了小天使“哈哈”,爸爸喜欢晒女儿的画作,妈妈说女儿很喜欢音乐,只要音乐响起就能挥舞摇摆起来,哈哈听妈妈为她专门写的《宝宝睡》能安静下来。
袁泉在2011年“柳暗花明”的时候接受了《鲁豫有约》的采访,说现在两个人相处方式不一样了,当她看到夏雨和哈哈一起玩觉得那是最完美的画面,从她一直不由自主的微笑和比划中能想到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再谈起感情这个话题,她说从大学一直走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坚固,他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这样的经历只有彼此共有,换了其他人则是缺失的。
“人生有瓶颈期,也有‘柳暗花明’的时候,在瓶颈期多想想拥有的美好的回忆,坚持下去总会柳暗花明的。”
社交
夏雨和袁泉的微博有两件共同的事,一件是孩子,另一件就是公益。夫妻俩热心公益,领养了10个小孩。
袁泉热心公益亲力亲为
生活
“我是一个很慢的人。”她到现在还觉得自己待的不是一个娱乐圈,而是演艺圈。
袁泉读茨维塔耶娃
袁泉说话就有些慢。她说话总是想把心里要表达的说清楚,所以有时候她会想一会说一句。但每一句都是她的真挚想法,正如姚谦写她:她都是认真说的。
她接送孩子上兴趣班,和其他家长一样坐在外面等,只是别的家长聊天、看手机,她安静地看带来的书;夏雨去滑雪,她因为锁骨受伤很少运动,便待在一旁的咖啡厅看书。她总是坐在角落里,看书,默戏,熟悉新剧组的拍戏节奏,但是从不见拿出手机。不看手机所错过的信息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已经不能用“慢”来形容了。
袁泉每次突然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扑腾一个小水花,演完就消失。
娱乐圈似乎不相信会有这样不给自己加戏甚至想给自己减戏的明星存在。她不愿意拥有“文艺”标签,不愿意把她内敛的性格归结为幼时离家求学的孤单经历,不愿意让自己的故事演变成人们口中的戏剧化效果,她坦诚面对感情,低调的演出......
京剧、话剧、电影、小荧幕、音乐专辑、爱情、人生,她的每一样都与众不同。她的前半生看上去很顺利,其实中间有很多曲折她选择沉默不念;40岁的她,认为自己的阅历慢慢足够撑起契诃夫的话剧,她亦是不畏后半生的袁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