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被群嘲 但衍生品已卖出3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被群嘲 但衍生品已卖出3亿

在一片争议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卖了3个亿,又成一重磅消息,砸醒了还在说它是“烂片圈钱”的吃瓜群众。原来阿里影业的目标早已不是票房了,影剧联动背后,衍生品才是最大金矿。

这两天,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处于风口浪尖,相比于剧版播出时抄袭丑闻的发酵,这次电影版口碑扑街,成为网友口诛笔伐的重点。

8月3日下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上映首日多家票务平台想看历史记录快速增长,票房一路看涨,截止到目前累计4.4亿多票房。与此同时,关于影片“杨洋太油腻”、“刘亦菲没演技”、“拉面”等评语也出现在各大网站上。在一片争议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卖了3个亿,又成一重磅消息,砸醒了还在说它是“烂片圈钱”的吃瓜群众。原来阿里影业的目标早已不是票房了,影剧联动背后,衍生品才是最大金矿。

从演员到剧情,《三生三世》被嘲是PPT大片

电影还未上映时,以为杨洋、刘亦菲这两大男女界的颜值担当,会让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上添花,毕竟在看剧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时,男主赵又廷的颜值被吐槽了好一阵。

杨洋从贾宝玉之后,接演的角色都是高富帅类型,积累了一众颜粉。而刘亦菲更是有“天仙”的称号,在很多书粉心中也是白浅的第一人选。但是看了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主演颜值再高没有演技也是白瞎。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豆瓣上评分是4.3分,大约有7.8万多人参与评价,其中一半人打了一星,只有8.9%的人打了五星,口碑上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网友们批评的重点是:剧情看不懂、演技不在线。

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只有109分钟,讲完一段三生的恋情,显然不够用,于是电影砍掉了所有配角的感情线,集中讲述夜华、白浅的爱情故事。影片以“第三世”为主要叙述路径,穿插着白浅找回的“第二世”。因为前世、今生、来世的不同,主演们也是不停地换造型、换场景,只是苦了观众。不少观众走出电影院,都说,自己数来数去只有两世啊,那么还有一世呢,还有墨渊和夜华到底是同一个人吗?可见,电影的叙事有多混乱,基本上没有讲清楚原著的故事。

杨洋和刘亦菲饰演一对虐恋情深的恋人,全程基本上是在尬演。尴尬到什么程度呢?一位网友指出:

杨洋一直都在卖弄酷、帅,刘亦菲也只是停留在呆的层面,自然没有CP感。两个人演技上的缺陷在大荧幕上一帧一帧呈现出来,加上台词空洞,真的是一场布景华丽的诗歌朗诵大会。

唯一有点看头的也就是特效了。

虽然也有人指出特效场景有些地方做的太像欧美电影里的画面了,不过就国产电影整体特效水平来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是有所突破,能看得出主创团队满满的诚意。这部电影导演是赵小丁和安东尼·拉默里纳拉,一个是张艺谋的御用摄影师,一个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获得者,再加上在中国知名渲染平台蓝海创意云渲染,特效自然不会太差。

不过,只是可惜了那些精美的画面。再精良的视觉特效,没有好的剧情加持,也是白费力。

票房4.4亿,衍生品卖了3个亿

虽然被吐槽是PPT大片,但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电影上映之后,话题热度一直都是有增无减。百度指数陡线式增长。微博话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阅读量也高达33.3亿,讨论量超过2600万……种种数据表明:这个电影火了。

影片火的直接不仅仅是票房大卖、演员红了,而是影片衍生品大卖。

目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衍生品已经销售超过3个亿。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发布现场活动来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各种周边,涉及食品、护肤品、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甚至还有米、油、面。其中女性买手占75%,30岁以下买手占55%,年轻女性撑起了大半边天。

与以往衍生品都扎堆做玩具、手办不同,这次《三生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多以生活用品为主,以女性买手为主。据知情人说,阿里影业在过往的衍生品经验和数据研究中发现,对于一个相对较新的IP来说,国人对诸如手办等价格偏高但实用性较小的衍生品购买兴趣并不算大,反而更喜欢购买具有实用性的日常消费品,因此才有了“三生三世”同款米面油等产品。

电影《三生三十里桃花》目标观众也多是以30岁以下的女性观众为主。这些女性日常喜欢什么,在淘宝后台的数据都是一清二楚。

在发布会上,授权宝负责人董方说,因为有这些强有力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阿里大文娱授权宝联合淘宝、天猫TOP品牌商家展开全方位合作,包括商品授权、营销授权、首映礼路演冠名植入。在半年的时间里,商品化授权覆盖天猫十大行业,包括服饰、美妆、食品饮料、家居百货等60余家品牌加盟。三生定制版毛绒玩具未上线预售破3万个,众筹商品两周破200万,定制款充电宝月销超5万件。

在淘宝网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有:“三生定情”里是定制款吊坠、耳钉、对杯;“桃花妆”里有散粉、唇膏、化妆棉;“仙履奇缘”中是飘逸的绣花裙、俏皮的狐狸鞋;“白浅故乡”中有桃花纤荷茶、乳玉皇妃稻香贡米……由此看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衍生品的设计,与原作的契合度都很密切。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是门好生意吗?

这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依托淘宝网,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打破了以往国产片衍生品的天花板,大大激活了国内影视产业衍生品市场。

此前,中国电影票房从2002年的9亿元到2016年的457亿元,增长了50倍,然而电影衍生品产业依旧处于探索阶段,不温不火。国内电影收入的90%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衍生品收入只占10%。而在好莱坞,一部电影的投资回报30%靠票房收入,70%靠其他收入。据统计,2016年全球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销售额为1183亿美元,而拥有漫威、星球大战、皮克斯等多个大IP的迪士尼成为最大赢家,其全年授权商品零售总额已达566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娱乐IP衍生品授权商。

而中国电影、电视剧收益多是依靠卖版权、卖票房,衍生品反而成为一块空白。2015年《捉妖记》上映火了之后,才考虑做衍生品,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山寨品。除了衍生品上线慢,产业链不完善以外,没有创意、设计不走心也是问题。杯子、手机壳、抱枕成为国产电影周边的三大件,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言。不是国产影视行业不想拿下这块蛋糕,只是屡次涉足衍生品,反响都不好。

衍生品对于国内影视行业来说,既是薄弱处,也是未开发的金矿。要知道,中国衍生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不单看一个产品,如果按一个产业结构来规划,这个产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前不久,时光网做了一场以衍生品为主题的发布会,公布了一些衍生品销售成绩,令人咋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销售业绩紧追票房,也在证明这个产业的无限空间。

尽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不好,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阿里影业在“三生三世”衍生品上的应用,实际上大大拓宽了影视产业衍生品的定义与想象空间。

而且,阿里影业还推出授权宝,授权宝将分为商品授权、空间授权、营销授权、商务赞助授权四种方式。

授权宝将要打造一个连接IP版权方和品牌商家的平台,并协同阿里巴巴大文娱生态资源,为双方提供包括内容影响力、产品销售、营销策略等全链路服务,可以说是拓展衍生品市场的一次新尝试。

因背靠阿里集团的电商平台以及大数据对用户消费群体的分析,平台在向用户推动衍生品的同时,也能打破衍生品与用户之间的陌生感。由此看来,授权宝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但是,无论市场有多大,内容才应该是这块市场的土壤。做好衍生品的前提是有一个广受欢迎的IP,而且这个IP还需要进行持续的品牌维护。

例如漫威、星球大战、魔兽这些周边产品的大卖,也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维护,通过一部部口碑之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让粉丝甘愿为情怀买单。

衍生品并不是说一部电影火了,就会做很多周边产品,就有人去买。说到底,衍生品受制于IP,受制于电影内容开发。如果没有好的内容,那么火起来的衍生品也只能是偶然性,并不能代表整个产业。对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影片,开发全品类衍生品,并能大卖,是好事,但很难说后续作品还能复制同样玩法。

对于中国衍生品市场来说,背靠大数据、电商平台,将内容商业化,授权宝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是如果没有质量过硬的头部内容加持,单靠粉丝人气、IP人气虽然也能以托起衍生品一片天,到头来很可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唐三彩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被群嘲 但衍生品已卖出3亿

在一片争议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卖了3个亿,又成一重磅消息,砸醒了还在说它是“烂片圈钱”的吃瓜群众。原来阿里影业的目标早已不是票房了,影剧联动背后,衍生品才是最大金矿。

这两天,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处于风口浪尖,相比于剧版播出时抄袭丑闻的发酵,这次电影版口碑扑街,成为网友口诛笔伐的重点。

8月3日下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上映首日多家票务平台想看历史记录快速增长,票房一路看涨,截止到目前累计4.4亿多票房。与此同时,关于影片“杨洋太油腻”、“刘亦菲没演技”、“拉面”等评语也出现在各大网站上。在一片争议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卖了3个亿,又成一重磅消息,砸醒了还在说它是“烂片圈钱”的吃瓜群众。原来阿里影业的目标早已不是票房了,影剧联动背后,衍生品才是最大金矿。

从演员到剧情,《三生三世》被嘲是PPT大片

电影还未上映时,以为杨洋、刘亦菲这两大男女界的颜值担当,会让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锦上添花,毕竟在看剧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时,男主赵又廷的颜值被吐槽了好一阵。

杨洋从贾宝玉之后,接演的角色都是高富帅类型,积累了一众颜粉。而刘亦菲更是有“天仙”的称号,在很多书粉心中也是白浅的第一人选。但是看了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主演颜值再高没有演技也是白瞎。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豆瓣上评分是4.3分,大约有7.8万多人参与评价,其中一半人打了一星,只有8.9%的人打了五星,口碑上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网友们批评的重点是:剧情看不懂、演技不在线。

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只有109分钟,讲完一段三生的恋情,显然不够用,于是电影砍掉了所有配角的感情线,集中讲述夜华、白浅的爱情故事。影片以“第三世”为主要叙述路径,穿插着白浅找回的“第二世”。因为前世、今生、来世的不同,主演们也是不停地换造型、换场景,只是苦了观众。不少观众走出电影院,都说,自己数来数去只有两世啊,那么还有一世呢,还有墨渊和夜华到底是同一个人吗?可见,电影的叙事有多混乱,基本上没有讲清楚原著的故事。

杨洋和刘亦菲饰演一对虐恋情深的恋人,全程基本上是在尬演。尴尬到什么程度呢?一位网友指出:

杨洋一直都在卖弄酷、帅,刘亦菲也只是停留在呆的层面,自然没有CP感。两个人演技上的缺陷在大荧幕上一帧一帧呈现出来,加上台词空洞,真的是一场布景华丽的诗歌朗诵大会。

唯一有点看头的也就是特效了。

虽然也有人指出特效场景有些地方做的太像欧美电影里的画面了,不过就国产电影整体特效水平来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是有所突破,能看得出主创团队满满的诚意。这部电影导演是赵小丁和安东尼·拉默里纳拉,一个是张艺谋的御用摄影师,一个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获得者,再加上在中国知名渲染平台蓝海创意云渲染,特效自然不会太差。

不过,只是可惜了那些精美的画面。再精良的视觉特效,没有好的剧情加持,也是白费力。

票房4.4亿,衍生品卖了3个亿

虽然被吐槽是PPT大片,但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电影上映之后,话题热度一直都是有增无减。百度指数陡线式增长。微博话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阅读量也高达33.3亿,讨论量超过2600万……种种数据表明:这个电影火了。

影片火的直接不仅仅是票房大卖、演员红了,而是影片衍生品大卖。

目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衍生品已经销售超过3个亿。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发布现场活动来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各种周边,涉及食品、护肤品、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甚至还有米、油、面。其中女性买手占75%,30岁以下买手占55%,年轻女性撑起了大半边天。

与以往衍生品都扎堆做玩具、手办不同,这次《三生世十里桃花》衍生品多以生活用品为主,以女性买手为主。据知情人说,阿里影业在过往的衍生品经验和数据研究中发现,对于一个相对较新的IP来说,国人对诸如手办等价格偏高但实用性较小的衍生品购买兴趣并不算大,反而更喜欢购买具有实用性的日常消费品,因此才有了“三生三世”同款米面油等产品。

电影《三生三十里桃花》目标观众也多是以30岁以下的女性观众为主。这些女性日常喜欢什么,在淘宝后台的数据都是一清二楚。

在发布会上,授权宝负责人董方说,因为有这些强有力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阿里大文娱授权宝联合淘宝、天猫TOP品牌商家展开全方位合作,包括商品授权、营销授权、首映礼路演冠名植入。在半年的时间里,商品化授权覆盖天猫十大行业,包括服饰、美妆、食品饮料、家居百货等60余家品牌加盟。三生定制版毛绒玩具未上线预售破3万个,众筹商品两周破200万,定制款充电宝月销超5万件。

在淘宝网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有:“三生定情”里是定制款吊坠、耳钉、对杯;“桃花妆”里有散粉、唇膏、化妆棉;“仙履奇缘”中是飘逸的绣花裙、俏皮的狐狸鞋;“白浅故乡”中有桃花纤荷茶、乳玉皇妃稻香贡米……由此看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衍生品的设计,与原作的契合度都很密切。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是门好生意吗?

这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依托淘宝网,线上线下同时销售,打破了以往国产片衍生品的天花板,大大激活了国内影视产业衍生品市场。

此前,中国电影票房从2002年的9亿元到2016年的457亿元,增长了50倍,然而电影衍生品产业依旧处于探索阶段,不温不火。国内电影收入的90%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衍生品收入只占10%。而在好莱坞,一部电影的投资回报30%靠票房收入,70%靠其他收入。据统计,2016年全球娱乐/角色形象类衍生品销售额为1183亿美元,而拥有漫威、星球大战、皮克斯等多个大IP的迪士尼成为最大赢家,其全年授权商品零售总额已达566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娱乐IP衍生品授权商。

而中国电影、电视剧收益多是依靠卖版权、卖票房,衍生品反而成为一块空白。2015年《捉妖记》上映火了之后,才考虑做衍生品,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山寨品。除了衍生品上线慢,产业链不完善以外,没有创意、设计不走心也是问题。杯子、手机壳、抱枕成为国产电影周边的三大件,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言。不是国产影视行业不想拿下这块蛋糕,只是屡次涉足衍生品,反响都不好。

衍生品对于国内影视行业来说,既是薄弱处,也是未开发的金矿。要知道,中国衍生品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不单看一个产品,如果按一个产业结构来规划,这个产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前不久,时光网做了一场以衍生品为主题的发布会,公布了一些衍生品销售成绩,令人咋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衍生品销售业绩紧追票房,也在证明这个产业的无限空间。

尽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不好,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阿里影业在“三生三世”衍生品上的应用,实际上大大拓宽了影视产业衍生品的定义与想象空间。

而且,阿里影业还推出授权宝,授权宝将分为商品授权、空间授权、营销授权、商务赞助授权四种方式。

授权宝将要打造一个连接IP版权方和品牌商家的平台,并协同阿里巴巴大文娱生态资源,为双方提供包括内容影响力、产品销售、营销策略等全链路服务,可以说是拓展衍生品市场的一次新尝试。

因背靠阿里集团的电商平台以及大数据对用户消费群体的分析,平台在向用户推动衍生品的同时,也能打破衍生品与用户之间的陌生感。由此看来,授权宝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容小觑。

但是,无论市场有多大,内容才应该是这块市场的土壤。做好衍生品的前提是有一个广受欢迎的IP,而且这个IP还需要进行持续的品牌维护。

例如漫威、星球大战、魔兽这些周边产品的大卖,也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维护,通过一部部口碑之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让粉丝甘愿为情怀买单。

衍生品并不是说一部电影火了,就会做很多周边产品,就有人去买。说到底,衍生品受制于IP,受制于电影内容开发。如果没有好的内容,那么火起来的衍生品也只能是偶然性,并不能代表整个产业。对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影片,开发全品类衍生品,并能大卖,是好事,但很难说后续作品还能复制同样玩法。

对于中国衍生品市场来说,背靠大数据、电商平台,将内容商业化,授权宝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是如果没有质量过硬的头部内容加持,单靠粉丝人气、IP人气虽然也能以托起衍生品一片天,到头来很可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作者 | 文创资讯记者 唐三彩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创资讯(http://news.vsochina.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