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少林寺办了场比武大赛:现实与幻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少林寺办了场比武大赛:现实与幻象

千年少林寺首办的无遮大会上,比武大赛无疑最受关注。心怀武侠梦的业余武师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数百名观众的见证下表演劈砖、飞刀、二指禅和甩石锁。武师和观众都渴望看见古刹上演武侠的故事,但没被劈断的砖和脱靶飞刀意味着,现实离幻想毕竟遥远。

摄影:吕萌

业余飞刀客们在7月27日先后抵达登封市。3天后,他们将和“二指禅”、“铁砂掌”的主人们一起走进少林寺的比武赛场。

他们彼此从未谋面。但这天晚上,他们一见如故,喝光了酒店附近一家火锅店里的啤酒。这看起来就像古龙的那个武侠世界:有飞刀,有朋友,有酒——只是少了神功。

2017年7月29日,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首办无遮大会。在佛教语境里,无遮意为“众生平等”。中国版本的大会首见于梁武帝时期。

为期7天的无遮大会项目众多,但比武大赛无疑最受瞩目——虽然这号称“72技艺”的赛事只有铁砂掌、二指禅、飞刀和石锁竞技四个项目。

无论幻想还是真实——从两个世界的角度去看,这场武林大会都算实至名归:“天下武功出少林”被武侠小说家们反复灌输给读者;而在真实世界里,民间一直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在1982年被搬上银幕。这部名为《少林寺》的电影获得空前成功,不仅捧红了李连杰,也让少林寺声名大振。

比赛场地被放在了少林寺十方禅院后面的一处山坡上。十方禅院是少林寺常住院的下院,与少林寺常住院隔河而立。站在河边的人们,能看见对面著名的大雄宝殿和藏经阁。

游客和媒体把长约25米的赛台围得水泄不通。阳光毒辣,多数观众撑着伞。临时开出的场地大约有1000平方米。两辆警车、一辆救护车在北侧待命。赛台则背靠山坡,被安置于最南侧。

首先举行的飞刀比赛的规则很简单:武师依次从5米、10米、15米的距离分别扔5把飞刀,环数高者胜出。

赛台5米外被围上一条警戒线。赛台宽约10米,15米靶就在赛台边缘,离观众最近。方木靶看起来并不小,约5平方米。方木上贴着一张直径一米左右的环形靶纸,黄纸红心。

无遮大会上的飞刀比赛。摄影:吕萌

一位刀客率先上场,但出师不利——连续4次刀把触靶,200多克的不锈钢飞刀“叮当”落在地上,引来观众一阵哄笑。刀客朝起哄的观众看了一眼,在15米的环节加快了出手速度,但飞刀全部脱靶。

比赛的后半程,一袭黑衣、留着山羊须和小辫的付双岩登台。他双脚靠拢,扬起左臂向台下的观众们致意,看起来就像一名体操运动员。

来自黑龙江的付双岩另一个身份是帆船教练。2014年7月15日,心怀武侠梦的他网购了一套飞刀和教学视频,开始学习掌上飞刀。

当时他已经35岁,自知习武已晚,“感觉只适合学一些(巧劲的)暗器。”。

这个自认为并不成功的商人定居在山东威海。小区里有个大约1000平方米的活动场,露天摆放着健身器材和石雕,几乎没人来。2015年夏天,他买了5根方木,让木匠裁成木砖。他把木砖一块块固定在一张1.5米宽的床上,拉到活动场当靶子。

学习飞刀之前,付双岩的设想是练成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李寻欢那样。

但飞刀和飞刀是不一样的。“探花”李寻欢的柳叶轻刀例不虚发,甚至能在密林里听声辨位,击杀五毒童子。而付双岩使的“西餐刀”却常常脱靶。

已经半年多没摸过飞刀的付双岩在刀友聊天群里看到少林寺比武的消息后便报了名,“主要想和网络刀友见一见。”

按照网购的教程,掷飞刀的技巧有直飞、旋飞两种。直飞是刀尖向前,飞行过程中刀体不转。旋飞是刀体旋转着飞出去——直飞更难。练了一年半,他才能让飞刀直飞过8米。

付双岩说,相当一部分爱好者直飞练不过6米。而参加这次比赛的飞刀武师中,只有一位在15米距离上还能直飞。

付双岩说,国内常年练习的飞刀武师,不过两百人。这些人都有本职工作,练飞刀全凭爱好。

每天早上5点,高兆佐到小区外面的小广场练飞刀,6点买好早饭去上班。中间这一个小时,他身处另外一个世界:心思只在那把200多克的刀上。“上靶了,砸靶落地了,这就是自己的武侠故事。我们玩飞刀的凑到一起,就是武林。”

另一位参赛刀客高兆佐,梦想着有朝一日像《猛龙过江》中的李小龙那样用竹片当武器。

小时候,高兆佐搬着凳子去看家门口的广场电影。人很多,他一点点往前挤。等到他能看清荧幕,电影里的李小龙刚好甩出削尖的竹片击中对手。“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练习飞刀已有15年。但即便常年练习,他也不能保证刀刀上靶。“手感像个任性的朋友。”

好在后继有人。高兆佐的女儿从小学拳,第二次使飞刀便中靶。高兆佐特别欣慰,“自己的手艺不会像先辈那样失传了。”

但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掌握了飞刀的真理。“飞刀传统技法和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几百年,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现在练的跟古籍中记载的飞刀是不是一回事。”付双岩说。

和掷飞刀同时进行的二指禅比赛,本来也拥有众多看客。但开赛不久,观众们便渐渐被吸引到飞刀赛台旁。

相较而言,二指禅比赛更缺乏观赏性。竞赛的方式是二指禅俯卧撑和倒立,以俯卧撑次数和倒立秒数分出胜负。倒立时,选手还要借助一根架在两个助手肩上的棍子保持平衡。不少选手始终靠不上棍子,无奈作罢。

无遮大会二指禅冠军得主—赵晨。摄影:吕萌

广州体育学院的参赛者孟祥明能理解观众的失望。如果服装、道具、音箱完备,他随时都能进行高难度的二指禅表演。“但竞赛不是表演,它要降低选手受伤的可能性。”

将全身的重量托付于四根脆弱的手指,“人悬在空中,太美妙了。”他说,这样高难度的表演让他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2015年他考入广州体育学院,正式学习二指禅。练了半年的基本功,还是不能成功。“但老师说,他已经坚持了30年。”

练到一年,孟祥明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就经常用手指戳别人。老师知道后训他,“你练了二指禅,把同学戳伤了怎么办?”

17岁的石锁比赛者——少林弟子谷峰则用了更久的时间认识武术。

他自幼来少林寺拜师学武。在此之前,同学经常欺负他,“我想练好武术回去揍他们一顿。”他笑着说,上山后,旁边的僧人开始诵经,他上三柱香,对师父磕三个头,拜师礼成,再抬头便跟了师父。

师父能把石锁玩得上下翻飞,也会耍一百斤重的大刀,“看起来就是真正的江湖中人玩的真武功。”谷峰说,师父身上最能吸引他的,就是能教他这些功夫。

刚开始练功,他感到每天都很漫长。早上六点半起床,一直要练到太阳落山,犯错了还要被师父揍。他告诉师兄,练功太难了。师兄说,“练一个东西要坚持下去。”

和甩石锁同时进行的是铁砂掌比赛。或许是因为表演激烈,观众反响在四项比赛中最好。

按照规则,在预赛中,一掌击断两块摞在一起的青砖算过关;决赛的观赏性更强,武师打白砖,一次打断砖块数多者获胜。

54岁的曹派铁砂掌掌门人曹廷友有3个徒弟参加铁砂掌比赛,其中一个徒弟拿到第三名。

曹廷友出生在连云港,自小随父亲练习套路拳,铁砂掌据说也是家传。32岁那年,他做空翻时腰部落地,再也无法完成高难度的套路动作,“只能练铁砂掌这样的硬功了。”

2017年7月初,他应邀去浙江金华一个武术活动开幕式表演铁砂掌。这个活动的一位组织者也是本次少林无遮大会七十二艺比赛的组委会成员。受他邀请,曹派铁砂掌便来参赛,从江苏连云港开了6小时车抵达登封。

曹廷友传授的入门方法看上去有些简单。每天打沙袋,反掌、拍掌、切掌、拳面各击打1000次,时限1小时。

很多人认为练习铁砂掌必须手插加热的碎石子。但曹廷友从未这样练习过。“没有人像裘千仞一样插砂练铁砂掌,对手指伤害比较大,不起作用,开不了砖。”

曹廷友也在签约的网络直播平台上推广铁砂掌,每月直播90个小时,平均每天3小时。每场直播平均能吸引2万观众。

他承认,这样推广铁砂掌的方式类似江湖杂耍,但“我们和杂耍卖艺唯一的区别,就是不收钱”。

这位道路承包商从没指望靠铁砂掌挣钱,“这没法养活自己。”

弟子夺得名次后,有些网络评论质疑他打断的砖块、石块是假的,他无力辩解。“我一解释,他们说我的手是假的。”

比赛结束后,曹廷友带着徒弟们在台下表演,很快便被观众团团围住。

有人看到直播画面,评论说铁砂掌单掌断石主要依靠杠杆原理。曹廷友对此并不否认。“表演肯定存在技巧。真功夫就是把砖头放在平面上,没有支点借力,照样打断。”说完,他从“依维柯”里拿出一块砖,放在桌子中央,一个反掌击断。

曹廷友。摄影:吕萌

但这于事无补。决赛结束后,一位男性观众拿走一块比赛用的白砖,发现它是石膏。他模仿武师的动作,一拳把它打断。

举办方对此有过回应。一位裁判解释说,石膏砖是为了保护武师的手。

这次来少林寺,他想推广曹派铁砂掌。他介绍,铁砂掌源自少林硬功铁砂拳。不过,少林寺近年越来越注重套路,硬功的练习者不多。目前,国内铁砂掌比较大的门派为山东梁山龙虎派和他的曹派,“其他门派如金刚力掌和朱砂掌弟子不多”。

当然,日本籍铁砂掌女选手(也是唯一一个外籍选手)饭塚贵子因其特殊身份,最受媒体关注。

师父秦西平说,她要用切掌打断一根棒球杆。

但进展不顺。她试了两次,没能打断球杆。她脱下运动鞋和袜子,往后退一步,用脚把棒球杆踢断。

“她练习铁砂掌的方式不对,功力也不够。”曹廷友在旁边评论。

但秦西平说,他教给她的是少林内功铁砂掌,比国内把手掌练得又粗又厚的方法更高一筹。两人都没能说服对方。

不过,大多数武师的手掌确实又粗又厚,比如龙虎派掌门张龙祥的手掌布满老茧,手背厚重粗糙,摸起来像一块有温度的石头。

他带徒弟报名参赛。决赛中,他一掌打断八块白砖,获得冠军。

成名之前,他经历过漫长的学艺。龙虎派讲究“七年学艺,八年拜师”,正式拜师之前,跟师父学再久,他也只是师父的记名学员,而非徒弟。

2008年他开始收徒弟。有个学员跟其他武师学完铁砂掌,或许是走了偏道,开始尿血,便来投奔龙虎派。张龙祥说,他治好徒弟的尿血后,教了他两年的铁砂掌,之后便领着对方参加全国比赛。徒弟也很争气,第一年拿了亚军,第二年便夺了冠。

但这个徒弟夺冠不久后离开了,至今杳无音讯。这样的徒弟还有好几个。张龙祥尝试理解他们,“经济社会嘛,各有各的事业,功夫练好了就自己去发展。”

不过,理解归理解。“自古以来的武林规矩,师徒如父子,这些个忘恩负义的徒弟啊。”张龙祥挺忿懑。

结束比赛的第三天,付双岩到少林寺游玩。他在达摩洞洞口遇到一位老僧。老僧也是练暗器的,一直没有师父教,至今也没收到效果。

两人聊得投机,老僧带他进入不对游客开放的少林寺练功房。付双岩说:“真的和武侠小说和电影中的镜头一样,练功房的石砖上是少林先辈们练功时一脚一脚踩出来的坑。”

老僧教给他很多早年间行走江湖用的黑话。可惜他口音太重,付双岩没听懂多少。

现在,他已回到威海——帆船店的生意不能撂下。他原本想把少林寺的靶子打烂再走,但“来不及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少林寺办了场比武大赛:现实与幻象

千年少林寺首办的无遮大会上,比武大赛无疑最受关注。心怀武侠梦的业余武师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数百名观众的见证下表演劈砖、飞刀、二指禅和甩石锁。武师和观众都渴望看见古刹上演武侠的故事,但没被劈断的砖和脱靶飞刀意味着,现实离幻想毕竟遥远。

摄影:吕萌

业余飞刀客们在7月27日先后抵达登封市。3天后,他们将和“二指禅”、“铁砂掌”的主人们一起走进少林寺的比武赛场。

他们彼此从未谋面。但这天晚上,他们一见如故,喝光了酒店附近一家火锅店里的啤酒。这看起来就像古龙的那个武侠世界:有飞刀,有朋友,有酒——只是少了神功。

2017年7月29日,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少林寺首办无遮大会。在佛教语境里,无遮意为“众生平等”。中国版本的大会首见于梁武帝时期。

为期7天的无遮大会项目众多,但比武大赛无疑最受瞩目——虽然这号称“72技艺”的赛事只有铁砂掌、二指禅、飞刀和石锁竞技四个项目。

无论幻想还是真实——从两个世界的角度去看,这场武林大会都算实至名归:“天下武功出少林”被武侠小说家们反复灌输给读者;而在真实世界里,民间一直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在1982年被搬上银幕。这部名为《少林寺》的电影获得空前成功,不仅捧红了李连杰,也让少林寺声名大振。

比赛场地被放在了少林寺十方禅院后面的一处山坡上。十方禅院是少林寺常住院的下院,与少林寺常住院隔河而立。站在河边的人们,能看见对面著名的大雄宝殿和藏经阁。

游客和媒体把长约25米的赛台围得水泄不通。阳光毒辣,多数观众撑着伞。临时开出的场地大约有1000平方米。两辆警车、一辆救护车在北侧待命。赛台则背靠山坡,被安置于最南侧。

首先举行的飞刀比赛的规则很简单:武师依次从5米、10米、15米的距离分别扔5把飞刀,环数高者胜出。

赛台5米外被围上一条警戒线。赛台宽约10米,15米靶就在赛台边缘,离观众最近。方木靶看起来并不小,约5平方米。方木上贴着一张直径一米左右的环形靶纸,黄纸红心。

无遮大会上的飞刀比赛。摄影:吕萌

一位刀客率先上场,但出师不利——连续4次刀把触靶,200多克的不锈钢飞刀“叮当”落在地上,引来观众一阵哄笑。刀客朝起哄的观众看了一眼,在15米的环节加快了出手速度,但飞刀全部脱靶。

比赛的后半程,一袭黑衣、留着山羊须和小辫的付双岩登台。他双脚靠拢,扬起左臂向台下的观众们致意,看起来就像一名体操运动员。

来自黑龙江的付双岩另一个身份是帆船教练。2014年7月15日,心怀武侠梦的他网购了一套飞刀和教学视频,开始学习掌上飞刀。

当时他已经35岁,自知习武已晚,“感觉只适合学一些(巧劲的)暗器。”。

这个自认为并不成功的商人定居在山东威海。小区里有个大约1000平方米的活动场,露天摆放着健身器材和石雕,几乎没人来。2015年夏天,他买了5根方木,让木匠裁成木砖。他把木砖一块块固定在一张1.5米宽的床上,拉到活动场当靶子。

学习飞刀之前,付双岩的设想是练成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中的李寻欢那样。

但飞刀和飞刀是不一样的。“探花”李寻欢的柳叶轻刀例不虚发,甚至能在密林里听声辨位,击杀五毒童子。而付双岩使的“西餐刀”却常常脱靶。

已经半年多没摸过飞刀的付双岩在刀友聊天群里看到少林寺比武的消息后便报了名,“主要想和网络刀友见一见。”

按照网购的教程,掷飞刀的技巧有直飞、旋飞两种。直飞是刀尖向前,飞行过程中刀体不转。旋飞是刀体旋转着飞出去——直飞更难。练了一年半,他才能让飞刀直飞过8米。

付双岩说,相当一部分爱好者直飞练不过6米。而参加这次比赛的飞刀武师中,只有一位在15米距离上还能直飞。

付双岩说,国内常年练习的飞刀武师,不过两百人。这些人都有本职工作,练飞刀全凭爱好。

每天早上5点,高兆佐到小区外面的小广场练飞刀,6点买好早饭去上班。中间这一个小时,他身处另外一个世界:心思只在那把200多克的刀上。“上靶了,砸靶落地了,这就是自己的武侠故事。我们玩飞刀的凑到一起,就是武林。”

另一位参赛刀客高兆佐,梦想着有朝一日像《猛龙过江》中的李小龙那样用竹片当武器。

小时候,高兆佐搬着凳子去看家门口的广场电影。人很多,他一点点往前挤。等到他能看清荧幕,电影里的李小龙刚好甩出削尖的竹片击中对手。“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练习飞刀已有15年。但即便常年练习,他也不能保证刀刀上靶。“手感像个任性的朋友。”

好在后继有人。高兆佐的女儿从小学拳,第二次使飞刀便中靶。高兆佐特别欣慰,“自己的手艺不会像先辈那样失传了。”

但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掌握了飞刀的真理。“飞刀传统技法和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几百年,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现在练的跟古籍中记载的飞刀是不是一回事。”付双岩说。

和掷飞刀同时进行的二指禅比赛,本来也拥有众多看客。但开赛不久,观众们便渐渐被吸引到飞刀赛台旁。

相较而言,二指禅比赛更缺乏观赏性。竞赛的方式是二指禅俯卧撑和倒立,以俯卧撑次数和倒立秒数分出胜负。倒立时,选手还要借助一根架在两个助手肩上的棍子保持平衡。不少选手始终靠不上棍子,无奈作罢。

无遮大会二指禅冠军得主—赵晨。摄影:吕萌

广州体育学院的参赛者孟祥明能理解观众的失望。如果服装、道具、音箱完备,他随时都能进行高难度的二指禅表演。“但竞赛不是表演,它要降低选手受伤的可能性。”

将全身的重量托付于四根脆弱的手指,“人悬在空中,太美妙了。”他说,这样高难度的表演让他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2015年他考入广州体育学院,正式学习二指禅。练了半年的基本功,还是不能成功。“但老师说,他已经坚持了30年。”

练到一年,孟祥明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就经常用手指戳别人。老师知道后训他,“你练了二指禅,把同学戳伤了怎么办?”

17岁的石锁比赛者——少林弟子谷峰则用了更久的时间认识武术。

他自幼来少林寺拜师学武。在此之前,同学经常欺负他,“我想练好武术回去揍他们一顿。”他笑着说,上山后,旁边的僧人开始诵经,他上三柱香,对师父磕三个头,拜师礼成,再抬头便跟了师父。

师父能把石锁玩得上下翻飞,也会耍一百斤重的大刀,“看起来就是真正的江湖中人玩的真武功。”谷峰说,师父身上最能吸引他的,就是能教他这些功夫。

刚开始练功,他感到每天都很漫长。早上六点半起床,一直要练到太阳落山,犯错了还要被师父揍。他告诉师兄,练功太难了。师兄说,“练一个东西要坚持下去。”

和甩石锁同时进行的是铁砂掌比赛。或许是因为表演激烈,观众反响在四项比赛中最好。

按照规则,在预赛中,一掌击断两块摞在一起的青砖算过关;决赛的观赏性更强,武师打白砖,一次打断砖块数多者获胜。

54岁的曹派铁砂掌掌门人曹廷友有3个徒弟参加铁砂掌比赛,其中一个徒弟拿到第三名。

曹廷友出生在连云港,自小随父亲练习套路拳,铁砂掌据说也是家传。32岁那年,他做空翻时腰部落地,再也无法完成高难度的套路动作,“只能练铁砂掌这样的硬功了。”

2017年7月初,他应邀去浙江金华一个武术活动开幕式表演铁砂掌。这个活动的一位组织者也是本次少林无遮大会七十二艺比赛的组委会成员。受他邀请,曹派铁砂掌便来参赛,从江苏连云港开了6小时车抵达登封。

曹廷友传授的入门方法看上去有些简单。每天打沙袋,反掌、拍掌、切掌、拳面各击打1000次,时限1小时。

很多人认为练习铁砂掌必须手插加热的碎石子。但曹廷友从未这样练习过。“没有人像裘千仞一样插砂练铁砂掌,对手指伤害比较大,不起作用,开不了砖。”

曹廷友也在签约的网络直播平台上推广铁砂掌,每月直播90个小时,平均每天3小时。每场直播平均能吸引2万观众。

他承认,这样推广铁砂掌的方式类似江湖杂耍,但“我们和杂耍卖艺唯一的区别,就是不收钱”。

这位道路承包商从没指望靠铁砂掌挣钱,“这没法养活自己。”

弟子夺得名次后,有些网络评论质疑他打断的砖块、石块是假的,他无力辩解。“我一解释,他们说我的手是假的。”

比赛结束后,曹廷友带着徒弟们在台下表演,很快便被观众团团围住。

有人看到直播画面,评论说铁砂掌单掌断石主要依靠杠杆原理。曹廷友对此并不否认。“表演肯定存在技巧。真功夫就是把砖头放在平面上,没有支点借力,照样打断。”说完,他从“依维柯”里拿出一块砖,放在桌子中央,一个反掌击断。

曹廷友。摄影:吕萌

但这于事无补。决赛结束后,一位男性观众拿走一块比赛用的白砖,发现它是石膏。他模仿武师的动作,一拳把它打断。

举办方对此有过回应。一位裁判解释说,石膏砖是为了保护武师的手。

这次来少林寺,他想推广曹派铁砂掌。他介绍,铁砂掌源自少林硬功铁砂拳。不过,少林寺近年越来越注重套路,硬功的练习者不多。目前,国内铁砂掌比较大的门派为山东梁山龙虎派和他的曹派,“其他门派如金刚力掌和朱砂掌弟子不多”。

当然,日本籍铁砂掌女选手(也是唯一一个外籍选手)饭塚贵子因其特殊身份,最受媒体关注。

师父秦西平说,她要用切掌打断一根棒球杆。

但进展不顺。她试了两次,没能打断球杆。她脱下运动鞋和袜子,往后退一步,用脚把棒球杆踢断。

“她练习铁砂掌的方式不对,功力也不够。”曹廷友在旁边评论。

但秦西平说,他教给她的是少林内功铁砂掌,比国内把手掌练得又粗又厚的方法更高一筹。两人都没能说服对方。

不过,大多数武师的手掌确实又粗又厚,比如龙虎派掌门张龙祥的手掌布满老茧,手背厚重粗糙,摸起来像一块有温度的石头。

他带徒弟报名参赛。决赛中,他一掌打断八块白砖,获得冠军。

成名之前,他经历过漫长的学艺。龙虎派讲究“七年学艺,八年拜师”,正式拜师之前,跟师父学再久,他也只是师父的记名学员,而非徒弟。

2008年他开始收徒弟。有个学员跟其他武师学完铁砂掌,或许是走了偏道,开始尿血,便来投奔龙虎派。张龙祥说,他治好徒弟的尿血后,教了他两年的铁砂掌,之后便领着对方参加全国比赛。徒弟也很争气,第一年拿了亚军,第二年便夺了冠。

但这个徒弟夺冠不久后离开了,至今杳无音讯。这样的徒弟还有好几个。张龙祥尝试理解他们,“经济社会嘛,各有各的事业,功夫练好了就自己去发展。”

不过,理解归理解。“自古以来的武林规矩,师徒如父子,这些个忘恩负义的徒弟啊。”张龙祥挺忿懑。

结束比赛的第三天,付双岩到少林寺游玩。他在达摩洞洞口遇到一位老僧。老僧也是练暗器的,一直没有师父教,至今也没收到效果。

两人聊得投机,老僧带他进入不对游客开放的少林寺练功房。付双岩说:“真的和武侠小说和电影中的镜头一样,练功房的石砖上是少林先辈们练功时一脚一脚踩出来的坑。”

老僧教给他很多早年间行走江湖用的黑话。可惜他口音太重,付双岩没听懂多少。

现在,他已回到威海——帆船店的生意不能撂下。他原本想把少林寺的靶子打烂再走,但“来不及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