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战狼2》票房冲击40亿 北京文化为何不涨反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战狼2》票房冲击40亿 北京文化为何不涨反跌?

《战狼2》票房还在增长,北京文化的几位高管就扎堆减持,难道对自己公司的股价就这么没自信吗?

《战狼2》大获成功的同时,北京文化这家上市公司被挖出来,获得了一波炒概念的机会。

最近《战狼2》可谓是风光无限,不仅在各大娱乐头条上霸屏,连财经头条都要给它腾出位置。影片上映以来一路逆袭,创造一系列票房记录,到目前为止其票房已有37.27亿元,超越了周星驰的《美人鱼》,成为中国票房史票房最高的电影。

《战狼2》大获成功的同时,大家都在讨论吴京这次能赚多少钱,不过获益最大的可不光是吴京。据统计,《战狼2》背后的投资方约21家,上市公司北京文化(000802.SZ)以及捷成股份(300182.SZ)可能成为电影背后的大赢家。毕竟吴京为了拍电影可是拼了老命,而投资方相当于坐在家里数钱就行了。

2016年8月,北京文化和其关联方聚合影联出资,对《战狼2》的票房进行8亿元的保底,北京文化的保底费用为1.4亿元,聚合影联保底费用1.38亿元。根据其公告,影片总票房收入不高于人民币80,000万元时,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总和为12%;影片总票房收入在人民币80,000万元至人民币150,000万元之间,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为25%;影片总票房收入在人民币15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为15%。

按照目前37亿元票房计算,发行方将获得6.01亿元的票房收入,北京文化与聚合影联分成比例约为55:45,其中北京文化将分到3.29亿元,除去1.4亿元的保底费用,净利润约1.8亿元。而捷成股份旗下子公司捷成世纪并未参与保底发行,但也能享受高额票房带来的回报。

不过能带来收益的可不光是票房上的收入,二级市场上的股价上涨起来也不含糊。

《战狼2》上映以来,北京文化的股价就开始上涨,连续两次涨停,股价涨幅超40%,最高涨至22.50元,总市值来到了138亿,增长约45亿。捷成股份涨幅约为17%,最高涨至10.79元。这么一看,这次最大的赢家还是北京文化,除了票房收入外,市值增长了40多亿。

高管集中减持是缺钱还是阴谋?

不过奇怪的是在8月7日,《战狼2》票房还在增长,北京文化的几位高管就扎堆减持,难道对自己公司的股价就这么没自信吗?北京文化在当日也非常给面子,在尾盘直接来个跌停。笔者又要感叹,不知道哪个倒霉的散户又高位追进去了。

据公告披露,董事丁江勇、副总裁邓勇、副总裁杜扬、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陈晨、财务总监于晓萍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者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1,436,52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1978%,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股权激励股份。好像也不多啊,但是在目前减持比较敏感的关口,这么扎堆减持投资者会怎么想呢?

北京文化的公告上,减持原因解释是股东自身资金安排需要,难道还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笔者想说的是对自己公司有自信的人都不会去减持,而且还是这么集中减持,看隔壁的阿里和腾讯,几个大股东持股那么多年都没怎么平仓。

其实,也能理解这些高管的行为,毕竟做影视投资谁都不敢保证能赚多少钱,这次碰上《战狼2》这样的爆款作品,多少有点买彩票中了500万的感觉,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赚钱的。

北京文化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373万元,同比增长19.62%;归属净利润501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502万元。北京文化之前可以说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2016年净利润突然增长至5.22亿元,超出了上市以来的总和了。不过这可不是靠自己经营实现扭转,而是通过并购剥离其原有主营业务,重组合并财务报表后体现出来的业绩。

北京文化之前的主营业务是旅游,但是业绩很惨淡。去年收购了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两家影视文化公司,从而进军影视文化产业。A股借壳重组的案例并不少见,北京文化原来的旅游项目就是个壳。

根据北京文化公布的中报业绩预告,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00万元-4000万元,同比上升263%-292%。而业绩变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参与合并,导致同比净利润增加约800万元;一个是行业板块整合减少旅游板块部分亏损子公司,净利润增加约2,100万元。也就是说其合并财务报表中减少了亏损子公司的数量,造成业绩大增的“表象”。

游资近两日大幅出逃

据龙虎榜数据显示,8月8日卖出金额为1.09亿元,买入金额7018万元;8月7日卖出金额为2.42亿元,买入金额为7912万元;8月4日卖出金额为1.98亿元,买入金额为1.16亿元。其中国泰君安证券频繁地卖出北京文化的股票,8月4日其沈阳黄河南大街证券营业部卖出1.22亿元,8月7日黄河南大街证券营业部又卖出2419.12万元,哈尔滨西大直街证券营业部和顺德大良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4745万元和5138万元。连续三日资金净流出,游资都不太看好股价,还怎么炒概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北京文化

2.4k
  • 北京文化(000802.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 北京文化声明:近日关于《封神2》的网络相关信息不实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战狼2》票房冲击40亿 北京文化为何不涨反跌?

《战狼2》票房还在增长,北京文化的几位高管就扎堆减持,难道对自己公司的股价就这么没自信吗?

《战狼2》大获成功的同时,北京文化这家上市公司被挖出来,获得了一波炒概念的机会。

最近《战狼2》可谓是风光无限,不仅在各大娱乐头条上霸屏,连财经头条都要给它腾出位置。影片上映以来一路逆袭,创造一系列票房记录,到目前为止其票房已有37.27亿元,超越了周星驰的《美人鱼》,成为中国票房史票房最高的电影。

《战狼2》大获成功的同时,大家都在讨论吴京这次能赚多少钱,不过获益最大的可不光是吴京。据统计,《战狼2》背后的投资方约21家,上市公司北京文化(000802.SZ)以及捷成股份(300182.SZ)可能成为电影背后的大赢家。毕竟吴京为了拍电影可是拼了老命,而投资方相当于坐在家里数钱就行了。

2016年8月,北京文化和其关联方聚合影联出资,对《战狼2》的票房进行8亿元的保底,北京文化的保底费用为1.4亿元,聚合影联保底费用1.38亿元。根据其公告,影片总票房收入不高于人民币80,000万元时,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总和为12%;影片总票房收入在人民币80,000万元至人民币150,000万元之间,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为25%;影片总票房收入在人民币150,000万元以上的部分,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为15%。

按照目前37亿元票房计算,发行方将获得6.01亿元的票房收入,北京文化与聚合影联分成比例约为55:45,其中北京文化将分到3.29亿元,除去1.4亿元的保底费用,净利润约1.8亿元。而捷成股份旗下子公司捷成世纪并未参与保底发行,但也能享受高额票房带来的回报。

不过能带来收益的可不光是票房上的收入,二级市场上的股价上涨起来也不含糊。

《战狼2》上映以来,北京文化的股价就开始上涨,连续两次涨停,股价涨幅超40%,最高涨至22.50元,总市值来到了138亿,增长约45亿。捷成股份涨幅约为17%,最高涨至10.79元。这么一看,这次最大的赢家还是北京文化,除了票房收入外,市值增长了40多亿。

高管集中减持是缺钱还是阴谋?

不过奇怪的是在8月7日,《战狼2》票房还在增长,北京文化的几位高管就扎堆减持,难道对自己公司的股价就这么没自信吗?北京文化在当日也非常给面子,在尾盘直接来个跌停。笔者又要感叹,不知道哪个倒霉的散户又高位追进去了。

据公告披露,董事丁江勇、副总裁邓勇、副总裁杜扬、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陈晨、财务总监于晓萍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者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1,436,52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1978%,减持股份来源于公司股权激励股份。好像也不多啊,但是在目前减持比较敏感的关口,这么扎堆减持投资者会怎么想呢?

北京文化的公告上,减持原因解释是股东自身资金安排需要,难道还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笔者想说的是对自己公司有自信的人都不会去减持,而且还是这么集中减持,看隔壁的阿里和腾讯,几个大股东持股那么多年都没怎么平仓。

其实,也能理解这些高管的行为,毕竟做影视投资谁都不敢保证能赚多少钱,这次碰上《战狼2》这样的爆款作品,多少有点买彩票中了500万的感觉,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赚钱的。

北京文化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373万元,同比增长19.62%;归属净利润501万元,去年同期亏损2502万元。北京文化之前可以说挣扎在死亡线的边缘,2016年净利润突然增长至5.22亿元,超出了上市以来的总和了。不过这可不是靠自己经营实现扭转,而是通过并购剥离其原有主营业务,重组合并财务报表后体现出来的业绩。

北京文化之前的主营业务是旅游,但是业绩很惨淡。去年收购了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两家影视文化公司,从而进军影视文化产业。A股借壳重组的案例并不少见,北京文化原来的旅游项目就是个壳。

根据北京文化公布的中报业绩预告,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00万元-4000万元,同比上升263%-292%。而业绩变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参与合并,导致同比净利润增加约800万元;一个是行业板块整合减少旅游板块部分亏损子公司,净利润增加约2,100万元。也就是说其合并财务报表中减少了亏损子公司的数量,造成业绩大增的“表象”。

游资近两日大幅出逃

据龙虎榜数据显示,8月8日卖出金额为1.09亿元,买入金额7018万元;8月7日卖出金额为2.42亿元,买入金额为7912万元;8月4日卖出金额为1.98亿元,买入金额为1.16亿元。其中国泰君安证券频繁地卖出北京文化的股票,8月4日其沈阳黄河南大街证券营业部卖出1.22亿元,8月7日黄河南大街证券营业部又卖出2419.12万元,哈尔滨西大直街证券营业部和顺德大良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4745万元和5138万元。连续三日资金净流出,游资都不太看好股价,还怎么炒概念?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