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独家专访朱亚文:从粗犷“硬汉”到儒雅“总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独家专访朱亚文:从粗犷“硬汉”到儒雅“总理”

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朱亚文演每一个角色都坚持直面人物,对照自己和人物之间的差异,并在创作过程中与角色进行对话。

朱亚文,荧屏中,他是铁血硬汉,曾因扛着“周公子”奔向高粱地而获“行走的荷尔蒙”称号,荧屏外,他却率真随性,是个爱家的逗比好男人。翻开他的微博,除了工作外,基本上只有“闺女、老婆、秀恩爱”三大模式。他将南方男人的温柔细腻和北方汉子的豪爽大气完美融合,虽说算不上帅的惊天地泣鬼神,但一身暖暖的邻家气,总能迷得人无法自拔。

献礼建军90周年影片《建军大业》正在热映,作为电影中三大核心人物之一,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总理儒雅斯文、锐气逼人。从面对4.12大屠杀的心痛,到南昌起义三枪鸣响的果决,再到胜利后凯旋的喜悦,朱亚文收放自如的沉稳演技,将这个自带光辉人设的角色演绎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相信许多看过《建军大业》的观众都和暴娱君(baoyu_18)有着相同的感受,就是电影中的朱亚文,在很多镜头里都与年轻时的周总理有着蜜汁相似,可谓是形神兼备,还原度高达98%。不但监制黄建新、导演刘伟强都对朱亚文的表演赞誉有加,观众更是大赞“没想到朱亚文版的总理如此朝气蓬勃,挥斥方遒的气场实在帅炸了,仿佛能够跨越时空一睹当年,儒雅帅直击心灵!”

五年后依然很怕自己露怯

在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朱亚文就曾扮演过留学时期意气风发的周恩来,时隔五年,当他再次接到《建军大业》的邀请,通知他将在电影中扮演青年周恩来时,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有些懵,回想起整个过程他用了“很突然、很惊喜、很惊讶、很惊恐”来形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明白机会难得,但同时,对于饰演这一时期的周恩来,他又有着自己的担心,“说实话,很怕自己露怯”。

虽然已经是第二次饰演周恩来,但在朱亚文看来这类型角色的挑战性却依旧很大,“这种高大角色的特殊性,已经可以让观众忽略演员的存在,如何在这样特殊又宝贵的角色上,巧妙的流露一点自己的理解和一些个性化的诠释,是对于演员最大的挑战”。

虽说大众印象中的周总理总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但面对“4.12”这个特殊的时期,朱亚文却希望能够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总理。“这一次我把周恩来的平和淡然降到了一个冰点,那个时期是残酷的,当他亲眼目睹同胞的惨死时,一定有着非常大的彷徨、紧张和急促的选择感,这才是最真实的,而之后的坚定也是经历过彷徨之后的挣扎才会更加坚定”。

为了展现出那个时代下革命者的坚定和决心,朱亚文做了非常多功课,不仅对那个时代的背景了如指掌,更是仔细研究了那个时代下人物的共性,并用一些细节展现了出来,比如拥抱,“这是当时的共性,在那个时代,大家相互握手、拥抱、贴面、甚至亲吻都很正常,因为每一次握手或拥抱都可能是一次理念的共通,也是一次诀别,我们希望用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表现出一种理想共通和理念共融”。

或许是为了强调大家在创作上的严谨认真,朱亚文还特意表示,“我们演的时候很严肃,但好像播出来我跟毛泽东在湖边拥抱后,我说好湿啊,很多观众都在笑”,此时暴娱君回想看电影时的场景,确实在这一场戏的时候,影院里尽是观众的笑声,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欣慰的笑,是看到革命新希望的笑。

就是这样一个小动作,不仅表现出了革命者的坚定,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希望,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小动作其实是朱亚文现场创作的,“因为我觉得前面无论是从制作上,还是政治讨论上,都已经很满了,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出口,这个出口我们也一直在找,直到实拍的时候我突然有这个感觉,便大胆的作了这样的尝试,后来征求导演的意见,导演也觉得可以保留,就留下来了”。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朱亚文也表示在表演时与之前虚构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要更加贴近真实,“虚构的角色可能自我个性的表达会更多,因为这样的角色主要的心里节奏,包括观众的节奏都在我手里,但对于周恩来这种真实存在的人物,需要揣摩真实的人性感受。首先要放下光环,无论是演员创作的光环还是角色的光环,都放下,就是把他当普通人去体验,那是的他只是一个有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这样才会更加严谨”。

对于周恩来这个角色,朱亚文只给自己打了个及格分,因为在他看来,这类角色还值得深挖,同时也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面对当下时代对于不同解读方式的宽容,他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还希望能够再进一步尝试这个角色。

相信剧本比凸显表演能力更重要

从《闯关东》到《建军大业》,朱亚文饰演的每个角色都个性十足,令观众记忆深刻,就如他所说,“希望观众记住他的角色,而不是朱亚文”。朱亚文的戏路还很广,无论是《红高粱》里粗野狂放的余占鳌、《黄金时代》里痴情儒雅的端木蕻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痞气霸道的赵小亮,还是《我是证人》里变态狠辣的杀人魔,他都驾驭的游刃有余。

对于不同剧本、不同角色,朱亚文创作的唯一大前提就是相信剧本,而非凸显自己的表演能力,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我始终相信剧本所打造的时代,相信我的对手演员,即便细节上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希望能在这个时空下,以一个最朴实、最平和的演员姿态进入现场,和对手一起架构起一个能够让观众相信的时空。有了这个初衷以后,表演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记得曾经到《北上广》的拍摄现场探班,当时正在拍一场朱亚文和对手演员在酒吧对谈的戏,作为围观群众,依旧对朱亚文现场的节奏感记忆深刻,他会在每一次导演喊“卡”之后,都与对手演员认真的沟通想法、探讨走位,希望能够将一场戏的节奏变得更加合理。

说到掌握节奏,朱亚文却表示电影和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拍电视剧时,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体验,就需要早技术层面上迅速找到一个最快的方法。可能我会感觉到对手演员想表达更多,但在走戏的过程中只露出了一点,并没有延伸出去,这时候我可能会多说两句。但在电影里面就不太一样,电影是完全靠现场的过程呈现的,所以要保留出一些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既然节奏不同,那在创作空间上显然也不尽相同,对于哪个创作空间更大,朱亚文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电视剧的创作是四两拨千斤向上的,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但电影却是向下的,如果创作根基扎实的话,一部电影是可以长期讨论的,也是可以经得起时代推敲的”。

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朱亚文演每一个角色都坚持直面人物,对照自己和人物之间的差异,并在创作过程中与角色进行对话。然而当“余占鳌”火遍大江南北后,“行走的荷尔蒙”似乎成了他身上去不掉的标签,对此朱亚文也表示,开始时很排斥,但后来也就不在意了。

“其实这个标签已经被娱乐化和市场化了,所以我并不担心被束缚。荷尔蒙这个词我觉得任何一个男性角色身上都可以凸显,包括总理,只是要如何去运用和释放。我原本有一段时间很排斥荷尔蒙这个词,但现在我想通了,总要有一个方式让别人去关注你的作品或者你自己,只要不是那这个东西过度营销就可以了”。

我只定位自己和角色的关系是可上可下

不同于一年365天,有300天都会待在剧组的演员,朱亚文虽然工作量巨大,也十分忙碌,但他会尽可能的让自己慢下来,不要那么忙,每年他都会留出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聊到家庭,暴娱君也被他言语之间流露的幸福猝不及防地喂了狗粮。

“无论家庭和工作,我太太都做的很好,生活上她努力平衡我和家庭的关系,工作上我们之间本身在艺术讨论上就没有障碍,她也会给我很多建议。我给自己画了一个非常饱满的圆圈,在这个圆圈里我很享受也很满足,我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加高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回到演员的身份,朱亚文却并没有给自己做任何定位,只是定位了他和角色之间的关系,而非将自己单独脱离,至于这个关系,用他的话说是可上可下。

“每个演员都希望能够跟更高级的角色对话,因为每一个成功的演员都是在依靠角色,通过解读角色的人生凸显自己的能力。我当然也希望这种高级的角色碰到越多越好,但那时可遇不可求的。但面对一些很普通的角色,也要去投入,因为在投入的过程中,操练的是仰望角色的恭敬感,否则未来可能有好的角色你都看不透了”。

在这次《建军大业》中,朱亚文与很多年轻演员都有合作,面对如今演艺圈痛批“小鲜肉”的现象,朱亚文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演员是无辜的,真正的市场不是演员在运作,他们只不过是利益上一个集中爆发的点。或许他们年轻,经验不足,表达方式欠妥,但他们认真的态度和恭谦的姿态是符合演员这个职业的。能力的长短是需要时间和历练去弥补的,本能和纯粹难道就不宝贵吗?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成长。就像我现在看我在《闯关东》里的表演,也是很拙劣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诚如朱亚文所说,每个演员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纯粹、缺乏技巧的时期,而技术上的调教需要整个团队甚至整个市场共同协调,而不是将结果论全部归咎在演员身上。真正让这个行业快起来的不是演员,最终由他们来买单也的确不科学,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人都慢下来,认真的面对每一部作品,才是对作品的最大尊重。

文:贾悦琳

引爆泛娱乐,发现新价值

暴娱(baoyu_18)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独家专访朱亚文:从粗犷“硬汉”到儒雅“总理”

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朱亚文演每一个角色都坚持直面人物,对照自己和人物之间的差异,并在创作过程中与角色进行对话。

朱亚文,荧屏中,他是铁血硬汉,曾因扛着“周公子”奔向高粱地而获“行走的荷尔蒙”称号,荧屏外,他却率真随性,是个爱家的逗比好男人。翻开他的微博,除了工作外,基本上只有“闺女、老婆、秀恩爱”三大模式。他将南方男人的温柔细腻和北方汉子的豪爽大气完美融合,虽说算不上帅的惊天地泣鬼神,但一身暖暖的邻家气,总能迷得人无法自拔。

献礼建军90周年影片《建军大业》正在热映,作为电影中三大核心人物之一,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总理儒雅斯文、锐气逼人。从面对4.12大屠杀的心痛,到南昌起义三枪鸣响的果决,再到胜利后凯旋的喜悦,朱亚文收放自如的沉稳演技,将这个自带光辉人设的角色演绎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

相信许多看过《建军大业》的观众都和暴娱君(baoyu_18)有着相同的感受,就是电影中的朱亚文,在很多镜头里都与年轻时的周总理有着蜜汁相似,可谓是形神兼备,还原度高达98%。不但监制黄建新、导演刘伟强都对朱亚文的表演赞誉有加,观众更是大赞“没想到朱亚文版的总理如此朝气蓬勃,挥斥方遒的气场实在帅炸了,仿佛能够跨越时空一睹当年,儒雅帅直击心灵!”

五年后依然很怕自己露怯

在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朱亚文就曾扮演过留学时期意气风发的周恩来,时隔五年,当他再次接到《建军大业》的邀请,通知他将在电影中扮演青年周恩来时,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有些懵,回想起整个过程他用了“很突然、很惊喜、很惊讶、很惊恐”来形容。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明白机会难得,但同时,对于饰演这一时期的周恩来,他又有着自己的担心,“说实话,很怕自己露怯”。

虽然已经是第二次饰演周恩来,但在朱亚文看来这类型角色的挑战性却依旧很大,“这种高大角色的特殊性,已经可以让观众忽略演员的存在,如何在这样特殊又宝贵的角色上,巧妙的流露一点自己的理解和一些个性化的诠释,是对于演员最大的挑战”。

虽说大众印象中的周总理总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但面对“4.12”这个特殊的时期,朱亚文却希望能够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总理。“这一次我把周恩来的平和淡然降到了一个冰点,那个时期是残酷的,当他亲眼目睹同胞的惨死时,一定有着非常大的彷徨、紧张和急促的选择感,这才是最真实的,而之后的坚定也是经历过彷徨之后的挣扎才会更加坚定”。

为了展现出那个时代下革命者的坚定和决心,朱亚文做了非常多功课,不仅对那个时代的背景了如指掌,更是仔细研究了那个时代下人物的共性,并用一些细节展现了出来,比如拥抱,“这是当时的共性,在那个时代,大家相互握手、拥抱、贴面、甚至亲吻都很正常,因为每一次握手或拥抱都可能是一次理念的共通,也是一次诀别,我们希望用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表现出一种理想共通和理念共融”。

或许是为了强调大家在创作上的严谨认真,朱亚文还特意表示,“我们演的时候很严肃,但好像播出来我跟毛泽东在湖边拥抱后,我说好湿啊,很多观众都在笑”,此时暴娱君回想看电影时的场景,确实在这一场戏的时候,影院里尽是观众的笑声,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欣慰的笑,是看到革命新希望的笑。

就是这样一个小动作,不仅表现出了革命者的坚定,同时也让观众看到了希望,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小动作其实是朱亚文现场创作的,“因为我觉得前面无论是从制作上,还是政治讨论上,都已经很满了,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出口,这个出口我们也一直在找,直到实拍的时候我突然有这个感觉,便大胆的作了这样的尝试,后来征求导演的意见,导演也觉得可以保留,就留下来了”。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朱亚文也表示在表演时与之前虚构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要更加贴近真实,“虚构的角色可能自我个性的表达会更多,因为这样的角色主要的心里节奏,包括观众的节奏都在我手里,但对于周恩来这种真实存在的人物,需要揣摩真实的人性感受。首先要放下光环,无论是演员创作的光环还是角色的光环,都放下,就是把他当普通人去体验,那是的他只是一个有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这样才会更加严谨”。

对于周恩来这个角色,朱亚文只给自己打了个及格分,因为在他看来,这类角色还值得深挖,同时也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面对当下时代对于不同解读方式的宽容,他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还希望能够再进一步尝试这个角色。

相信剧本比凸显表演能力更重要

从《闯关东》到《建军大业》,朱亚文饰演的每个角色都个性十足,令观众记忆深刻,就如他所说,“希望观众记住他的角色,而不是朱亚文”。朱亚文的戏路还很广,无论是《红高粱》里粗野狂放的余占鳌、《黄金时代》里痴情儒雅的端木蕻良,《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里痞气霸道的赵小亮,还是《我是证人》里变态狠辣的杀人魔,他都驾驭的游刃有余。

对于不同剧本、不同角色,朱亚文创作的唯一大前提就是相信剧本,而非凸显自己的表演能力,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我始终相信剧本所打造的时代,相信我的对手演员,即便细节上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希望能在这个时空下,以一个最朴实、最平和的演员姿态进入现场,和对手一起架构起一个能够让观众相信的时空。有了这个初衷以后,表演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记得曾经到《北上广》的拍摄现场探班,当时正在拍一场朱亚文和对手演员在酒吧对谈的戏,作为围观群众,依旧对朱亚文现场的节奏感记忆深刻,他会在每一次导演喊“卡”之后,都与对手演员认真的沟通想法、探讨走位,希望能够将一场戏的节奏变得更加合理。

说到掌握节奏,朱亚文却表示电影和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拍电视剧时,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体验,就需要早技术层面上迅速找到一个最快的方法。可能我会感觉到对手演员想表达更多,但在走戏的过程中只露出了一点,并没有延伸出去,这时候我可能会多说两句。但在电影里面就不太一样,电影是完全靠现场的过程呈现的,所以要保留出一些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

既然节奏不同,那在创作空间上显然也不尽相同,对于哪个创作空间更大,朱亚文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电视剧的创作是四两拨千斤向上的,是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但电影却是向下的,如果创作根基扎实的话,一部电影是可以长期讨论的,也是可以经得起时代推敲的”。

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朱亚文演每一个角色都坚持直面人物,对照自己和人物之间的差异,并在创作过程中与角色进行对话。然而当“余占鳌”火遍大江南北后,“行走的荷尔蒙”似乎成了他身上去不掉的标签,对此朱亚文也表示,开始时很排斥,但后来也就不在意了。

“其实这个标签已经被娱乐化和市场化了,所以我并不担心被束缚。荷尔蒙这个词我觉得任何一个男性角色身上都可以凸显,包括总理,只是要如何去运用和释放。我原本有一段时间很排斥荷尔蒙这个词,但现在我想通了,总要有一个方式让别人去关注你的作品或者你自己,只要不是那这个东西过度营销就可以了”。

我只定位自己和角色的关系是可上可下

不同于一年365天,有300天都会待在剧组的演员,朱亚文虽然工作量巨大,也十分忙碌,但他会尽可能的让自己慢下来,不要那么忙,每年他都会留出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聊到家庭,暴娱君也被他言语之间流露的幸福猝不及防地喂了狗粮。

“无论家庭和工作,我太太都做的很好,生活上她努力平衡我和家庭的关系,工作上我们之间本身在艺术讨论上就没有障碍,她也会给我很多建议。我给自己画了一个非常饱满的圆圈,在这个圆圈里我很享受也很满足,我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加高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回到演员的身份,朱亚文却并没有给自己做任何定位,只是定位了他和角色之间的关系,而非将自己单独脱离,至于这个关系,用他的话说是可上可下。

“每个演员都希望能够跟更高级的角色对话,因为每一个成功的演员都是在依靠角色,通过解读角色的人生凸显自己的能力。我当然也希望这种高级的角色碰到越多越好,但那时可遇不可求的。但面对一些很普通的角色,也要去投入,因为在投入的过程中,操练的是仰望角色的恭敬感,否则未来可能有好的角色你都看不透了”。

在这次《建军大业》中,朱亚文与很多年轻演员都有合作,面对如今演艺圈痛批“小鲜肉”的现象,朱亚文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演员是无辜的,真正的市场不是演员在运作,他们只不过是利益上一个集中爆发的点。或许他们年轻,经验不足,表达方式欠妥,但他们认真的态度和恭谦的姿态是符合演员这个职业的。能力的长短是需要时间和历练去弥补的,本能和纯粹难道就不宝贵吗?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成长。就像我现在看我在《闯关东》里的表演,也是很拙劣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诚如朱亚文所说,每个演员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纯粹、缺乏技巧的时期,而技术上的调教需要整个团队甚至整个市场共同协调,而不是将结果论全部归咎在演员身上。真正让这个行业快起来的不是演员,最终由他们来买单也的确不科学,只有想尽一切办法让所有人都慢下来,认真的面对每一部作品,才是对作品的最大尊重。

文:贾悦琳

引爆泛娱乐,发现新价值

暴娱(baoyu_18)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