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TCL通讯在北京宣布,旗下的黑莓回归中国。已经在中国市场消失一段时间的黑莓又回来了,然而,黑莓恐怕没什么机会了。
- 1 -
曾经的黑莓风光无限
黑莓什么时候来过中国?在小编的记忆中,当初也只是在一位高中同学的手中见过黑莓手机。在那个年代,中国手机市场上的黑莓基本都是“水货”。
当时的黑莓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风光无限,在2007年,黑莓曾经在全球手机市场上拿下了11.4%的市场份额。不过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在苹果的iPhone重塑了整个手机行业之后。诺基亚、黑莓“受伤”严重,先后退出了手机行业的舞台。
- 2 -
黑莓被TCL收购 定价3999元回归
苹果给予了黑莓重创之后,但黑莓这个品牌却没有消亡。
2016年12月16日,黑莓公司与TCL通讯签订了授权许可协议。至此黑莓手机将成为TCL旗下的手机品牌。
本次回归的黑莓手机是黑莓KEYone,这款号称“最后一款黑莓操刀设计”的机型,像是一款妥协的结合体,定价为3999元。
(黑莓KEYone)
不过,屏幕方面:KEYone选用的是4.5寸屏幕。但在这个连苹果都妥协做大屏手机的时代,4.5寸的视觉效果还有人能忍?
硬件方面: 2499的小米6都用的骁龙835处理器,3999的黑莓居然用的是骁龙625,高价低配,消费者能产生购买欲望么?
键盘方面:曾经的实体键盘给黑莓带来了无数荣誉,如今也成了黑莓割舍不掉的情节和包袱。安卓系统本身是为全触控是设计的,实体键盘已经不是必须,此时的键盘不仅大大挤压了屏幕的屏占比,还会让人觉得违和感十足。
- 3 -
不堪一击的“情怀”
部分用户觉得,我们用黑莓的就喜欢实体键盘,我们买的就是“情怀”。
一位业内人士对易简财经(ID:ejfinance)表示,情怀在严酷的市场和用户面前不堪一击。
他表示,中国的手机市场早已“沧海桑田”,不是十年前的市场了。前五大手机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近78%的市场份额,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大量手机品牌在消失。
在如今的中国手机市场中,除了一线的华为、小米、OV四家厂商和苹果三星之外,市场留给新兴品牌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在不到20%的市场份额里,还有金立、魅族等一众厂商忽视眈眈。而真正能在狭小的空间中为情怀买单的用户,更是少之又少。
(黑莓KEYone)
TCL想通过这款过气的黑莓手机,来“逆袭”全球中高端手机市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根本就不太可能。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对于这些昔日老牌厂商的回归,许多人还是抱有期待的,但手机品牌对用户的粘性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所以,情怀也没有太大的作用。黑莓和夏普如果借助曾经的品牌优势推出有特色的产品,相信回归市场的道路会平坦不少,但如果空谈情怀,没有人会来买单。”
GfK分析师金瑞兆认为,虽然诺基亚打的“情怀”细分市场,但“情怀”一词已经被消耗殆尽。夏普和黑莓打“情怀牌”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黑莓。他们的用户不会再为了情怀买单,除非产品优势突出。黑莓之前所定位的商务人士很多都已经转用iOS和华为手机了,还有一小部分用三星,相比之下,黑莓的回归会非常困难。
总之,缺位太久的黑莓和TCL想要杀回国内手机市场,绝非易事。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巨大的空间使得它们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一样,不愿放弃可能存在的商机。可惜,无论以何种方式回归,它们似乎都难以挽回用户。
- 4 -
TCL通讯的人事动荡与亏损
从2012年回归中国市场开始,最早负责TCL手机通讯业务的是COO王激扬,但由于身体原因,在2015年6月王激扬因病休假,可这一休便再没有回来。
在王激扬离职之后,TCL通讯CEO郭爱平接管了手机业务,但是在2016年10月郭爱平也因为身体不佳而离职。
2017年2月,曾被寄予厚望的TCL通讯CEO杨拓也被集团免职,这距其接掌TCL通讯中国区才一年时间。在其执掌期间,通过运营商积累起来的一些TCL手机,已经在中国市场绝迹。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向易简财经(ID:ejfinance)表示:“人事动荡是业绩不佳的外化表现,TCL一直未找到手机业务好的突破口,未来将继续拖累TCL集团业绩。
TCL集团的2017年中报显示,TCL通讯的终端销量同比去年下降36.16%,出货量为2117万部;第二季度销售1062万部,同比下降33.40%,TCL的手机业务部门亏损8.52亿元,而在去年同期,TCL的这一业务还在盈利。
一位业内人士对易简财经(ID:ejfinance)表示,TCL集团财报显示,液晶面板净利润上半年已经突破50亿,同比暴涨150%,但股价长期不动,就是被TCL通讯亏损8.5亿拖了后腿,这还是因为TCL雄心壮志,非要搞手机业务造成的,TCL在通讯领域已经多次失败了,如果集中在电视机、白电、面板行业,业绩完全可以比现在更好。
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到巨头收割的阶段,除了一线的华为、小米、OV四强,苹果三星全球双雄之外,其他都难有想象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