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牛文文去敲钟了,但媒体人的创业春天依然没有到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牛文文去敲钟了,但媒体人的创业春天依然没有到来

从长远看,大众的阅读品位升级、媒体人技能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属于媒体人的黄金时代在远方。但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耐住时间给予的折磨,在利益短视化的时代里学会一些安身立命的招数,心有猛虎,才能嗅得蔷薇花开。

文| 宋川

最近翻朋友圈,看到三条新闻:

-前搜狐IT主编潘越飞成立锌财经,估值6000万,“专注80后创业家”;

-《联想局》作者、商业人物创始人迟宇宙出了新书《大狗传》,可能是“中国第一本商业题材的短篇小说集”;

-前《中国企业家》总编牛文文的创业黑马上市敲钟了。

明明立了秋,但余温尚存,老媒体人们给这个激荡的创投圈留下一点点可期的温柔。

自媒体时代的优点是每个人都可以说点什么,缺点是优秀的读者比想象的要少。从媒体转型的创业者,依托于文字,溃败于流量,夭折于变现。内容创业,往往奔波到中道,或顺应时代另谋生路如吴晓波,或在标题、洗稿上下功夫,强夺噱头——这一条路上,堵塞的自媒体如同双井桥下匍匐前行的二手车。

还有些内容媒体人,本想手写我心,莫名其妙就有了估值,然后在卖广告、做电商的道路上蒙眼狂奔起来。但不置可否的是,以上这些人,都是幸运的。

而那些固执得几近可爱的内容创业者,大多命运坎坷。

博望志创始人

2015年9月,崔志芳,小肥人,张楠创立了博望志,春节过后开始正式运营,转年6月,他们拿到了200万的天使投资。博望志名字取自张骞通西域,在崔志芳看来,张骞和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创业方面最有成就的人”。

这是一个立志做“最好的创业人物报道”的团队,一年多的时间,博望志采访了宋柯、许知远、李翔、姚谦、高晓松、陈年、冯大辉,以及无数这个时代里不可或缺的人。作为专注人物深度报道的平台,博望志以文字的魅力、人文的情怀曾吸引了部分读者的目光。

博望志的阅读量不算高,但用户很精准,读者社群的活跃度、忠诚度明显高于其他内容平台。但始终悬挂在平台头上的,依然是从内容到流量变现的问题。在采访音乐人姚谦时,对方曾问「博望志如何盈利?」当时采访他的记者左蘅回答说「我们还没想过」。

博望志出的书

2017年2月9日,博望志突然发布公告宣布无限期关停,「归期未定,料想不会太久」。语焉不详,让人费解。后来张楠发了个朋友圈,解释说只是有一些内部的调整,让大家不要惊恐。两个月后博望志宣布推出实体书,引出一片回响。在接下来两个月里,博望志又陆续发了近二十篇文章,但在6月26日推出《被讨厌的梁欢》后,博望志毫无声响地,彻底停更了。

距离他们拿到投资,仅仅过了一年的光景。

张楠曾在朋友圈转发过一个关于罗振宇的文章,配的文字是:

「我们现在都是预付制,一笔不低于七位数的预付金,先打给你,落袋为安,然后咱们再琢磨着怎样开工。---你看,尊重和信任总是相互的。」

但他没有想到的,内容创业的尊重时代并没有到来,相反,一些碎片化、急功近利化的事越来越多。

曾和一个记者朋友吃饭,聊到了新闻行业的起伏。他感慨,现在很多记者的心态变了。「以前是把事件报道细节还原,真相曝光,然后因为事情被影视公司中意后改编上了大荧幕;现在很多人是奔着影视化特稿方向走,把故事写得比剧本还动人,甚至生造出一些戏剧冲突出来」。

记者杜强发表在《时尚先生 Esquire》的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曾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虽然它的长度超出了一般“特稿”的标准,但依靠惊心动魄的故事,还是引起了多家影视制作和投资机构的注意。最后,乐视赢得了这次版权争夺赛。

根据内部人士消息,乐视支付的费用大约在 100 万元左右。现在市面上,网文改编成影视项目的版权费大概为 20-50 万,热门网络小说的版权费最高为 200 万左右。《时尚先生 Esquire》总编辑李海鹏都认为,“这是一个内容带来利润的小小创举。”

除此之外,曾经36氪的实习记者、如今的创投媒体大神老道消息也曾为心怀理想加入新媒体内容大军的年轻人划出一条道路来:好好写稿子、努力提升流量、五年后……去大公司做公关。

但这些致富的道路,相较创业的媒体人体量来说,仍是远远不够。

大象公会 黄章晋

归根结底,品质阅读是反流量的。把习惯于和读者保持距离的文字创造者们脱离了平台,并没有太多在野蛮中生长的能力。虽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广告主们传播、公关的思路,但对于偏向“产品”的文字媒体人来说,接地气的“运营”这件事依然不是他们的强项。正如大象公会的黄章晋所说「我们就是实打实的是一个编辑部,和一个公司的距离有点远。」

从长远看,大众的阅读品位升级、媒体人技能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属于媒体人的黄金时代在远方。但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耐住时间给予的折磨,在利益短视化的时代里学会一些安身立命的招数,心有猛虎,才能嗅得蔷薇花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牛文文去敲钟了,但媒体人的创业春天依然没有到来

从长远看,大众的阅读品位升级、媒体人技能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属于媒体人的黄金时代在远方。但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耐住时间给予的折磨,在利益短视化的时代里学会一些安身立命的招数,心有猛虎,才能嗅得蔷薇花开。

文| 宋川

最近翻朋友圈,看到三条新闻:

-前搜狐IT主编潘越飞成立锌财经,估值6000万,“专注80后创业家”;

-《联想局》作者、商业人物创始人迟宇宙出了新书《大狗传》,可能是“中国第一本商业题材的短篇小说集”;

-前《中国企业家》总编牛文文的创业黑马上市敲钟了。

明明立了秋,但余温尚存,老媒体人们给这个激荡的创投圈留下一点点可期的温柔。

自媒体时代的优点是每个人都可以说点什么,缺点是优秀的读者比想象的要少。从媒体转型的创业者,依托于文字,溃败于流量,夭折于变现。内容创业,往往奔波到中道,或顺应时代另谋生路如吴晓波,或在标题、洗稿上下功夫,强夺噱头——这一条路上,堵塞的自媒体如同双井桥下匍匐前行的二手车。

还有些内容媒体人,本想手写我心,莫名其妙就有了估值,然后在卖广告、做电商的道路上蒙眼狂奔起来。但不置可否的是,以上这些人,都是幸运的。

而那些固执得几近可爱的内容创业者,大多命运坎坷。

博望志创始人

2015年9月,崔志芳,小肥人,张楠创立了博望志,春节过后开始正式运营,转年6月,他们拿到了200万的天使投资。博望志名字取自张骞通西域,在崔志芳看来,张骞和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创业方面最有成就的人”。

这是一个立志做“最好的创业人物报道”的团队,一年多的时间,博望志采访了宋柯、许知远、李翔、姚谦、高晓松、陈年、冯大辉,以及无数这个时代里不可或缺的人。作为专注人物深度报道的平台,博望志以文字的魅力、人文的情怀曾吸引了部分读者的目光。

博望志的阅读量不算高,但用户很精准,读者社群的活跃度、忠诚度明显高于其他内容平台。但始终悬挂在平台头上的,依然是从内容到流量变现的问题。在采访音乐人姚谦时,对方曾问「博望志如何盈利?」当时采访他的记者左蘅回答说「我们还没想过」。

博望志出的书

2017年2月9日,博望志突然发布公告宣布无限期关停,「归期未定,料想不会太久」。语焉不详,让人费解。后来张楠发了个朋友圈,解释说只是有一些内部的调整,让大家不要惊恐。两个月后博望志宣布推出实体书,引出一片回响。在接下来两个月里,博望志又陆续发了近二十篇文章,但在6月26日推出《被讨厌的梁欢》后,博望志毫无声响地,彻底停更了。

距离他们拿到投资,仅仅过了一年的光景。

张楠曾在朋友圈转发过一个关于罗振宇的文章,配的文字是:

「我们现在都是预付制,一笔不低于七位数的预付金,先打给你,落袋为安,然后咱们再琢磨着怎样开工。---你看,尊重和信任总是相互的。」

但他没有想到的,内容创业的尊重时代并没有到来,相反,一些碎片化、急功近利化的事越来越多。

曾和一个记者朋友吃饭,聊到了新闻行业的起伏。他感慨,现在很多记者的心态变了。「以前是把事件报道细节还原,真相曝光,然后因为事情被影视公司中意后改编上了大荧幕;现在很多人是奔着影视化特稿方向走,把故事写得比剧本还动人,甚至生造出一些戏剧冲突出来」。

记者杜强发表在《时尚先生 Esquire》的特稿《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曾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虽然它的长度超出了一般“特稿”的标准,但依靠惊心动魄的故事,还是引起了多家影视制作和投资机构的注意。最后,乐视赢得了这次版权争夺赛。

根据内部人士消息,乐视支付的费用大约在 100 万元左右。现在市面上,网文改编成影视项目的版权费大概为 20-50 万,热门网络小说的版权费最高为 200 万左右。《时尚先生 Esquire》总编辑李海鹏都认为,“这是一个内容带来利润的小小创举。”

除此之外,曾经36氪的实习记者、如今的创投媒体大神老道消息也曾为心怀理想加入新媒体内容大军的年轻人划出一条道路来:好好写稿子、努力提升流量、五年后……去大公司做公关。

但这些致富的道路,相较创业的媒体人体量来说,仍是远远不够。

大象公会 黄章晋

归根结底,品质阅读是反流量的。把习惯于和读者保持距离的文字创造者们脱离了平台,并没有太多在野蛮中生长的能力。虽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广告主们传播、公关的思路,但对于偏向“产品”的文字媒体人来说,接地气的“运营”这件事依然不是他们的强项。正如大象公会的黄章晋所说「我们就是实打实的是一个编辑部,和一个公司的距离有点远。」

从长远看,大众的阅读品位升级、媒体人技能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属于媒体人的黄金时代在远方。但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耐住时间给予的折磨,在利益短视化的时代里学会一些安身立命的招数,心有猛虎,才能嗅得蔷薇花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