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乐视危机中,被忽视的乐视金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乐视危机中,被忽视的乐视金融

在长达大半年的乐视危机之中,同属于原乐视七大生态之一的乐视金融,似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乐视金融在去年11月2日正式亮相,仅过4天之后乐视资金链危机便被引爆,“生不逢时”是不少媒体提及乐视金融的常用语。在那之后,乐视金融旋即进入低调潜行模式。之后乐视的资金危机愈演愈烈,乐视金融的安全性不免也成为用户关注焦点。

但出乎外界预料的是,乐视金融做到了安全着陆:在用户最关心的刚性兑付问题上,迄今为止乐视金融并没有一起兑付逾期事件。而且,在乐视资金危机最严重的7月,乐视金融悄然把理财产品兑付时限由原来的T+3调整为T+1,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关于乐视金融资本充裕与资金安全的重要信号。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从侧面反映了:乐视金融似乎是乐视生态覆巢之下的完卵。

笔者认为,乐视金融在乐视体系之中的这种与众不同,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

第一,与乐视金融基因有关

与乐视其他生态不一样,互联网金融业务是一项专业性强、较为严肃而又强调风控的业务。这决定了乐视金融在原有乐视体系内部的相对独立性。

据了解,在过去乐视七大生态中,贾跃亭对乐视金融的直接干预是最少的。此外,包括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在内,乐视金融的初始班底有一大批传统金融机构的管理层。这些传统银行的高管带来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乐视金融并没有跟其他互金平台一样,更没有像乐视其他生他那样,盲目的扩展业务,而是选择对的方向更加专注和扎根。后来,虽然王永利已经离任,但早期业务框架,特别是风控手段,应该都延续了下来。

这是乐视金融能把外部环境的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前提。

王永利在去年11月2日乐视金融发布会上发表演讲

第二,用消费场景来吸引高价值用户

虽然互联网金融概念诞生已经有5年时间,互金平台层出不穷,但是对于用户教育依然缓慢。很多平台都是通过广告来吸引用户,亦即通过“流量模式”来拉新,但是这背后很多高风险无法评估。

此时凸显出平台定位的重要性,乐视金融的主要用户用户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互联网金额的投资行为并不保守,有较高的风险偏好,并且忠诚度也较高,另外,过去乐视平台积累的大量的用户为乐视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意味着乐视金融平台的获客成本较低。在去年919期间,乐视金融便以全季交易额破6亿元完成首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理财、娱乐、社交间的边界早已变得模糊,凭借“流量+场景”等方面的优势,目前乐视金融已经积累逾500万高价值用户,这部分用户带来明显的数据增长就是交易规模的迅速增长。上线半年后,乐视金融的日交易额即进入互金平台前20名。

去年乐视金融亮相的发布会上,时任乐视金融CEO王永利给媒体展示的乐视金融的未来蓝图是:以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网络资管三大板块为业务的主线,主打五大主营业务——网络支付、交易平台、财讯平台、财富管理和网络信贷。目前,乐视金融已抢在在监管审批停摆之前,获得了小贷、保理、私募、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多块价值不菲并已经升值许多的金融牌照。

显然,在乐视生态整体的资金链危机背景之下,乐视金融无法按照预期快速铺开当初设想的五大业务板块,但其中部分板块的业务开展还是可圈可点的。乐视金融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探索还曾被美国著名科技媒体《连线》杂志重点报道。

而除了一直以来经营良好的金融平台业务板块,乐视财讯的业务也一直在稳步推进。乐视网用户与乐视超级电视用户,都可以感知到乐视金融这两块业务的产品存在与业务进展。这表明,乐视金融仍在按照原有的前瞻性布局,努力去实现乐视生态体系之内的业务闭环,这种闭环的其他环路包括大屏生态、LePar渠道等场景。

这就使得乐视金融当初想讲的故事,并没有随着乐视整体资金链危机而被打破,而是仍按照原有的互金前瞻性布局继续缓步推进,牌照较多,运营业绩优良的乐视金融,仍给人们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2017年是整个互金的变革年。在经历了监管收紧、行业洗牌以后,有的玩家被淘汰出局,有的玩家选择登陆资本市场来开始一段新征程。

在5月21日举办的关于梁军接任乐视网总经理的媒体沟通会上,贾跃亭在回答记者关于乐视未来体系的架构时表示:“未来乐视只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上市公司体系,一个是汽车。其他业务都会合并到上市公司。”

那么,乐视金融这一乐视非上市体系最正常,也是目前贾跃亭手中最值钱的一块业务,将何去何从?

这可能是被关注乐视命运的媒体所忽略的一个要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乐视

3.5k
  • 贾跃亭所持乐视1亿余股股票将被拍卖
  • 乐视宣布面试简历无需填写年龄和婚育信息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乐视危机中,被忽视的乐视金融

在长达大半年的乐视危机之中,同属于原乐视七大生态之一的乐视金融,似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乐视金融在去年11月2日正式亮相,仅过4天之后乐视资金链危机便被引爆,“生不逢时”是不少媒体提及乐视金融的常用语。在那之后,乐视金融旋即进入低调潜行模式。之后乐视的资金危机愈演愈烈,乐视金融的安全性不免也成为用户关注焦点。

但出乎外界预料的是,乐视金融做到了安全着陆:在用户最关心的刚性兑付问题上,迄今为止乐视金融并没有一起兑付逾期事件。而且,在乐视资金危机最严重的7月,乐视金融悄然把理财产品兑付时限由原来的T+3调整为T+1,向外界释放了一个关于乐视金融资本充裕与资金安全的重要信号。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从侧面反映了:乐视金融似乎是乐视生态覆巢之下的完卵。

笔者认为,乐视金融在乐视体系之中的这种与众不同,可以从两个角度去分析。

第一,与乐视金融基因有关

与乐视其他生态不一样,互联网金融业务是一项专业性强、较为严肃而又强调风控的业务。这决定了乐视金融在原有乐视体系内部的相对独立性。

据了解,在过去乐视七大生态中,贾跃亭对乐视金融的直接干预是最少的。此外,包括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在内,乐视金融的初始班底有一大批传统金融机构的管理层。这些传统银行的高管带来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乐视金融并没有跟其他互金平台一样,更没有像乐视其他生他那样,盲目的扩展业务,而是选择对的方向更加专注和扎根。后来,虽然王永利已经离任,但早期业务框架,特别是风控手段,应该都延续了下来。

这是乐视金融能把外部环境的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前提。

王永利在去年11月2日乐视金融发布会上发表演讲

第二,用消费场景来吸引高价值用户

虽然互联网金融概念诞生已经有5年时间,互金平台层出不穷,但是对于用户教育依然缓慢。很多平台都是通过广告来吸引用户,亦即通过“流量模式”来拉新,但是这背后很多高风险无法评估。

此时凸显出平台定位的重要性,乐视金融的主要用户用户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互联网金额的投资行为并不保守,有较高的风险偏好,并且忠诚度也较高,另外,过去乐视平台积累的大量的用户为乐视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意味着乐视金融平台的获客成本较低。在去年919期间,乐视金融便以全季交易额破6亿元完成首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理财、娱乐、社交间的边界早已变得模糊,凭借“流量+场景”等方面的优势,目前乐视金融已经积累逾500万高价值用户,这部分用户带来明显的数据增长就是交易规模的迅速增长。上线半年后,乐视金融的日交易额即进入互金平台前20名。

去年乐视金融亮相的发布会上,时任乐视金融CEO王永利给媒体展示的乐视金融的未来蓝图是:以网络支付、网络交易、网络资管三大板块为业务的主线,主打五大主营业务——网络支付、交易平台、财讯平台、财富管理和网络信贷。目前,乐视金融已抢在在监管审批停摆之前,获得了小贷、保理、私募、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多块价值不菲并已经升值许多的金融牌照。

显然,在乐视生态整体的资金链危机背景之下,乐视金融无法按照预期快速铺开当初设想的五大业务板块,但其中部分板块的业务开展还是可圈可点的。乐视金融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探索还曾被美国著名科技媒体《连线》杂志重点报道。

而除了一直以来经营良好的金融平台业务板块,乐视财讯的业务也一直在稳步推进。乐视网用户与乐视超级电视用户,都可以感知到乐视金融这两块业务的产品存在与业务进展。这表明,乐视金融仍在按照原有的前瞻性布局,努力去实现乐视生态体系之内的业务闭环,这种闭环的其他环路包括大屏生态、LePar渠道等场景。

这就使得乐视金融当初想讲的故事,并没有随着乐视整体资金链危机而被打破,而是仍按照原有的互金前瞻性布局继续缓步推进,牌照较多,运营业绩优良的乐视金融,仍给人们以很大的想象空间。

2017年是整个互金的变革年。在经历了监管收紧、行业洗牌以后,有的玩家被淘汰出局,有的玩家选择登陆资本市场来开始一段新征程。

在5月21日举办的关于梁军接任乐视网总经理的媒体沟通会上,贾跃亭在回答记者关于乐视未来体系的架构时表示:“未来乐视只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上市公司体系,一个是汽车。其他业务都会合并到上市公司。”

那么,乐视金融这一乐视非上市体系最正常,也是目前贾跃亭手中最值钱的一块业务,将何去何从?

这可能是被关注乐视命运的媒体所忽略的一个要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