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志杰
什么是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概念源于西方,但是即使在西方的代表国家美国,对于“中产阶级”这一概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很多人依据家庭收入来划分中产阶级,有研究表示,在美国,年收入在4.7万至14万美元之间的四口之家即为中产阶级。但是,只依据收入来界定中产阶级的做法未免太过片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于中产阶级的分类标准:
1. 《福布斯》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
(1)生活在城里。
(2)25到45岁间。
(3)有大学学历。
(4) 专业人士和企业家。
(5)年入1万—6万美元。
2. 美国人眼中的中产6大标准:
(1)是否拥有住宅,房奴不算。
(2)是否拥有汽车,豪车优先。
(3)子女是否能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
(4)是否有退休保障,保持工作时80%的收入。
(5)是否有医疗保险,要让大病大灾有保障。
(6)家庭是否有度假,每年至少两周的带薪休假。
3. 百科全书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
虽然这些定义标准不一,但是一个全面客观地中产阶级分类标准不应仅含有收入,而应该至少包含下列因素:1. 收入水平;2.职业类型;3.受教育程度;4.住房、汽车等固定资产情况。
如果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中产阶级应该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地满足,正在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
消费主义的浪潮
美国人给国人的印象可能是“赚十块花二十块”,美国社会是彻彻底底的“消费主义”社会。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消费主义思潮相伴而生。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消费品缺乏的战争年代,美国人对于物质的欲望早已按捺不住。
后来,消费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个人的欲望上,而是将“消费”上升到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人很早就认识到,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是资本主义良性运行的条件之一。
美国消费者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赞为“爱国公民”,他们为“美国式生活”的最终成功做出了贡献。历史学家科恩(Lizabeth Cohen)解释说:“那时,致力于追求‘更多、更新、更好’的购物者就是优秀公民。美国想要通过发展大众消费型社会来促进经济的复苏。
再加上新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出现,对消费型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电视机和广告的出现,大大刺激了人们对于商品的消费欲望。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说到,商品消费面前人人平等;消费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上,更体现在文化含义上,消费体现个人身份;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因此,范伯伦在《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中,创造性的发明了“炫耀性消费”一词,用来说明社会富裕阶层通过物质消费来显示他们的富有。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产阶级对于奢侈品消费的增加,由于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被外包到劳动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低廉的新兴市场国家,使得中产阶级开始有能力消费奢侈品。而奢侈品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的炫耀性需求。
无形消费时代
而现在,美国中产阶级的消费观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大肆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为代表消费主义逐渐走向衰败。出现这种转变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令美国中产阶级对盲目消费心生怀疑,进而出现了新的价值观念——“更多”不再意味着“更好”。
中产阶级现在更青睐于体验性消费,更看重消费的质量。这种转变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就餐地点和服装的选择。
中产阶级开始追求生活格调,爱消费却并不盲目,始终把品质放在优先的位置,追求个人品位。与一味地赚钱相比,他们愿意花时间度假、休闲、健身,也因此,相关的休闲产业发展迅猛。人们不再忙碌于生活的温饱,有机会寻求精神的富足、实现自我。这种价值观反映在消费上,通常就是一种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除了物质消费选择上的转变,最重要、最根本的转变在于中产阶级的消费支出大大地向服务、教育、养老和医疗方面倾斜,有人将这种消费行为称为“非炫耀性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的人群,在物质方面的消费要大大少于年收入在7万美元左右的群体,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增加。但是前者在教育、养老和健康上投资和消费,却比后者高出几倍。
而事实上,两个群体之间消费的最大差别正是在教育上。根据美国消费者支出调查的数据,从2003年到2014年间,大学学费的价格上涨了80%,而同期女性服装类的消费价格仅上涨了6%。也因此,非炫耀性消费基本上就成了这些新一代精英群体彼此展示文化资本的一个缩写。
中产阶级通过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来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他们在文化资本上的消费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社交网络圈。作为回报,这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精英群体的工作,取得并扩大社交和专业领域的关系。简而言之,非炫耀性消费促进了社会流动性。
美国智囊机构文化研究与分析中心的研究员玛格丽特路金认为,中产是一种思维方式,根植于受到的教育、做决定的能力、向社会上层移动的能力、对未来的信心和自我的决心。
有人说,一个社会发展的方向,要看这个社会中产阶级群体的方向;中产阶级的消费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消费潮流。而中产阶级消费观念的改变,可能是目前美国社会最突出、最重要的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