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公司都诞生于中国互联网第一次浪潮。近年来,BAT多有跨界发展抢夺地盘的趋势,在投资领域也不例外。但即使是互联网的三大巨头,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甚至比你想象的更多!
话不多说,先上图:
原来BAT暗戳戳的做了这么多的产品!今天,蜂蜂就从电商、社交、搜索三个领域盘点一下BAT的失败案例,也许会对后来创业者有一番启发呢?
电商
阿里也曾翻跟头,百度已放弃,腾讯在期待
阿里:海外电商的探索
说起电商,马爸爸的天猫淘宝绝对妥妥的No.1,但互联网瞬息万变,马爸爸也不会停滞不前。国内一边陪着京东玩,海外布局也一边跟上。然而,
2010,阿里联合软银集团,推出中日直购平台『淘日本』,实现了两国双向淘。但因其关税惊人,一公斤商品需要130元的关税和运费,再加上语言沟通、中日关系等各种因素,『淘日本』于2012年宣布关闭。
2014年6月,阿里巴巴在美国推出全新购物平台『11Main』,被称作美版天猫,主营服装、家具等品类。但前有亚马逊、ebay两大电商巨头挡路,后有沃尔玛等传统零售商的网站追击,『11Main』想要搅动美国本土电商市场,十分困难。同时,对于体量如此庞大阿里而言,直接运营一家垂直电商平台的战略价值也不大。
2015年6月,短短一年后,阿里巴巴将『11Main』卖给了另一家美国竞争对手——社交购物网站OpenSky,换取了后者37.6%的股份。
百度:导流电商失败
百度在电商上的投入也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百度曾做过的电商平台就有百度有啊、乐酷天、耀点100、百度微购、百度值得买、百度购物、百度未来商店等。
其中,2008年百度推出的C2C网站『有啊网』,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一度复制淘宝的成功。但2011年3月,百度有啊在线零售业务关闭。
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有啊网』的导流,极大影响到了百度和B2C的商务合作——当当网宣布停止在百度平台上投放广告,京东商城也宣布广告费减半。于是百度不得不中止『有啊网』的推广。
其次,百付宝未拿到支付牌照。当时淘宝已经如日中天,用户习惯也逐渐养成。错失良机的百度只能放弃『有啊网』。
折戟成沙,2010年3月,百度与日本乐天合资建立了乐酷天,主打“优质正品”,但转型失败,随后推出导购业务——百度微购和百度购物,偏向垂直购物搜索引擎,但这些也同样没有做起来。
近年来,在电商领域屡败屡战的百度最终放弃电商,开始在百度云计算、人工智能扥高科技孵化项目发力,为未来积蓄巨大能量。
腾讯:靠京东了
易迅成立于2006年,在2012年被腾讯收购,是腾讯当时最主要的电子商务布局。收购完成后,腾讯拥有了QQ网购、拍拍网以及易迅三大电商平台。其中,QQ网购业务方向是B2C开放平台(聚集各企业商户),类似天猫;拍拍网业务方向是C2C,类似淘宝。易迅业务方向是B2C,腾讯自营,类似京东商城。一场与阿里的电商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腾讯为了支持易迅,甚至在上海斥巨资建立了一座比京东亚洲一号还大的仓储。但由于市场份额已经被阿里和京东瓜分,用户习惯已经形成,易迅的存在感不强。痛定思痛,腾讯在2015年入股京东,易迅、QQ网购、拍拍网随即被并入京东边缘化。
社交
腾讯一直在做,百度一直掉队,阿里只差一点
腾讯:我只做老大
继QQ后,腾讯靠着微信,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门票。但腾讯在之前也交了大把学费。
曾经火极一时的职业社交平台开心网、校内社交平台朋友网,因为用户粘度不高逐渐没落。而腾讯微博则落后新浪微博一步,虽然有着庞大的QQ用户资源,但没有形成用户习惯,如今也是可有可无的产品。但2011年,小马哥终于等到微信的出现,成功保住腾讯“社交老大”的地位。
百度:导流社交失败
李彦宏最大的无奈就是:
百度前后做过不少社交产品,比如百度空间、百度hi、百度说吧等等,但全部扑街。
2006年,百度空间问世。
2009年,推出百度空间APP,用户数和在线用户数都达到巅峰,荣升国内最大的SNS社区平台之一。
2009年,百度空间强制升级轻博客,用户流失。
2015年4月7日,百度空间宣布关闭。
百度空间曾经辉煌一时,但因为定位摇摆,用户关系链较弱,以及新浪微博的兴起,对百度空间产生巨大冲击,无奈关闭。
『百度hi』是2008年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但与QQ的模式类似,没有强吸引力,难以形成用户迁移。
『百度说吧』2010年9月16日上线,定位“实名社交平台”,用户账号需与手机号码绑定,以及身份证验证,是中国实现“实名制”的急先锋。但正是这个原因,用户量增长缓慢,短短一年时间,就宣布关闭。
阿里:我真的就差2年啊!
2013年9月,阿里正式上线『来往』,和网易的『易信』一样,对标微信。但微信早在2011年1月21日就正式上线了,2年后,『来往』和『易信』和才作为竞争对手出现在市场上,获客难度大大增加。
搜索
这次百度没出错!腾讯搜搜凑热闹,阿里损失惨重
百度:这次,我是王者!
自从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老大位置便由百度牢牢占据。据Global Stats 2017年6月最新数据显示,百度的国内市场份额为80.5%,排名第一。
腾讯:凑个热闹
腾讯看到了谷歌离去的机会,也跑来做搜索引擎,本来想依托庞大的QQ用户群,抢占搜索引擎的一部分市场。但直到2012年,『搜搜』也只占据了中国搜索市场的1.4%,在国内,排在360和搜狗之后,未能进入前三名。
而从财报来看,搜搜的业绩表现也平平。据腾讯在2012年3月发布的2011年四季度财报,网络广告收入比上一季度下降0.4%,为5.984亿元,只占四季度总收入的7.6%。到了2013年9月,搜搜和搜狗宣布合并,成立新公司“新搜狗”,腾讯出资4.48亿美金入股“新搜狗”,占股36.5%,这才算在搜索市场的乱世下占住了一席之地。
不过,腾讯再度成立了搜索的团队,希望以微信为介质展开搜索业务,毕竟搜狗的实际控股方为搜狐,并非亲生的,感觉这次微信搜索的功能好像很强大的样子?
阿里:收购雅虎中国损失惨重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同时得到雅虎10亿美元投资,雅虎置换阿里巴巴集团40%的股份。马云希望通过与雅虎的合作打开国内搜索市场的大门,但两家企业原本在企业文化和经营模式上就有着难以调和的冲突。8年后,尽管阿里巴巴成功变身为国内第一大电商,但雅虎却几乎丢掉整个中国市场。
2012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耗资76亿美元才从雅虎手中收回21%的股份,而自己手上的雅虎中国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废人”,甚至需要阿里花钱供养。
蜂言蜂语
BAT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自有的独特经营理念和扩张形式,并因不同领域的成就而成为了今天的互联网巨头。即使如此,它们也有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不过,失败未必是坏事,往往会带来新的机遇也未可知。君不见BAT也是屡败屡战?
本文内容整理于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