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波兰动画100周年——对话马辛·季日茨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波兰动画100周年——对话马辛·季日茨基

上影节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波兰电影史学家、导演马辛·季日茨基,他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创作经历,和他对不同国家地域动画文化的了解,向我们介绍了波兰动画的制作及其风格的独特。

2017年,波兰动画迎来了自己的百年纪念。100年前,腓力克·库奇科夫斯基以一部[诱惑椅子]揭开了波兰动画的序幕。在这位动画大师的视角中,电影是在模仿世界,而动画是在创造世界。70年前,泽农·瓦西列夫斯基的[克拉库斯国王的时代]在院线上映,标志着波兰动画进入蓬勃的发展时期。不过,不同于邻国捷克,波兰动画对于大多数国内动画迷来说是一个稍显陌生的区域。上影节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波兰电影史学家、导演马辛·季日茨基,他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创作经历,和他对不同国家地域动画文化的了解,向我们介绍了波兰动画的制作及其风格的独特。

您是本次上海电影节波兰当代动画短片的选片人,在跨越半个世纪的这么多短片里,您是基于怎样的理由选择了这些短片和中国观众见面的呢?在这之中,您最喜欢是哪个?

马辛·季日斯基:选择这十个短片有三个理由、三个影响、三个因素,这是波兰方面向上海发起的一次展映活动。首先是我们这个短片单元的策划之一亚当·密支凯维奇学院,他们有自己的资料库,在选择动画的时候先看看他们的资料库里有哪些资料,这样可以方便选择、找版权什么的。我和学院的人选择了十部以上的动画,然后推荐给上海电影节这边,他们再根据自己多年的举办经验选择了十部最适合中国观众观看的动画。

这十部动画都非常有代表性,我都非常喜欢,但是我觉得从历史方面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尚·连尼卡的[迷宫],就是展映时第一个播放的影片。它对波兰动画的发展甚至世界动画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尚·连尼卡,[迷宫],1963

关于动画所面向的人群也是动画制作者和研究者不断讨论的话题,比如现在越来越要求动画作品面向全世代,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马辛·季日斯基:面向所有人群的动画制作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播放的十部动画里面有一部作品叫做[红与黑]([斗牛士和公牛]),是维托尔德·吉尔兹做的一个动画。那部其实就是针对所有人制作的,他不是针对成年人,有严肃的主题,大部分孩子,只要不是年龄非常小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这部动画,这也是一部直接在胶片上绘制的动画。

维托尔德·吉尔兹,[斗牛士和公牛],1964

在波兰,这些短片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观众见面的呢,是有公映的传统吗,还是通过美术馆和影展?

马辛·季日斯基:波兰的动画分成两种,一种是电视动画,在电视播出给观众看,这种动画在九十年代到世纪初发展并不是特别大,在近几年发展有所加速。还有一种是独立动画,这些动画主要是通过电影节这些活动给观众看的,目前全球有一万多个不同的电影节,在各种各样的国家,有一半以上的电影节都会有动画展映单元,或者有短片播放活动,这些动画是以这些渠道和观众见面的。虽然一个电影节中,观看这些动画短片的观众没有那么多,但是通过所有的电影节,还是会有许多观众看到这些动画。在一些美术馆和博物馆也能看到波兰动画,但这些都是少数的。在动画制作的两年之内,它们在电影节或者展览上播放,两年过了之后,制作者和工作室会把动画放在视频网站上给观众看。

这些作品往往都不具备商业性,想问一下波兰这些独立动画家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他们通过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创作,比如说找投资方或者雇佣技术人员这些?

马辛·季日斯基:波兰的情况是这样的,动画作品不管是短片还是长片,有几个方式可以申请国家资金支持,波兰电影艺术学院会给一些作品提供赞助,还有一个工作室,安杰伊·蒙克(Andrzej MUNK),这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作室,它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刚刚开始制作动画和电影的导演,为他们第一次制作作品提供支持。如果是个人的作品,而不是一些机构和工作室的制作,可以申请我们文化部的赞助,他们也会为作品提供支持。每个省也会由地方政府为创作提供支持。这是我们波兰国家通过一些机构组织为波兰动画创作提供支持的方式。

有的时候一些工作室会自己投资制作一些项目,像那个[大教堂],托默克·巴金斯基制作的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的那部作品,当时他们制作的时候是没有拿到国家赞助的,他们自己去找投资做的一个项目,但这也是少数的例子,因为这个对于工作室来说相当于一个广告,以后可以接到更多的工作。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拿不到赞助的电影,那么就没法和观众见面了。我自己创作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一些作品拿到了赞助得以完成,也有一些没有拿到赞助的作品,那就只好放弃了。

托默克·巴金斯基,[大教堂],2002

波兰和邻国捷克的动画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马辛·季日斯基:要强调一下波兰动画和捷克动画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捷克动画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非常深,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来到捷克之后就说了,如果他能够重新开始这种风格的创作,他会选择从捷克开始。还有一个区别在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在二战时期,受到战争的影响,当时华沙有90%被毁了,所以波兰动画在二战之后是非常黑暗的,但是捷克没有那么黑暗,它会更欢乐一些。我不知道这个答复够不够准确,我试了一下。

除了这些独立的、带有艺术风格的动画和短片之外,波兰有没有尝试做一些商业的、以故事为主的长片动画?

马辛·季日斯基:其实波兰在转型之前有许多电视动画,风格可能和迪士尼不一样,在波兰转型之后,电视动画制作就不多了,现在经过一些年轻导演和波兰电影艺术学院的努力,现在这些动画在重新开始制作。我希望将来几年波兰会有非常成功的电视动画,但如果要像迪士尼、皮克斯或者日本动画那样,在电影院上映的长片,可能前途不是那么明朗。这种动画要制作的话,首先是要用英文来拍摄,不然就只能在波兰国内放映,另外,我们目前缺少好的动画编剧,以现在编剧的水平,我们可能没办法制作好的剧本。在技术方面,虽然软件什么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要制作像迪士尼和皮克斯那样大的动画作品,我们可能还是要和其他国家合作。虽然有些波兰导演尝试了制作长片动画,希望能够和大公司的动画作品去竞争,但是到现在没有太大的成功。但是我们最近还是有两个长片动画,一个是罗马尼亚导演的作品,虽然是罗马尼亚导演,但这是波兰出品的,情节和内容都是波兰化的;另一个长片就是参加上影节动画竞赛的一个片子,[挚爱梵高],这部电影是和英国合作拍摄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波兰动画100周年——对话马辛·季日茨基

上影节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波兰电影史学家、导演马辛·季日茨基,他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创作经历,和他对不同国家地域动画文化的了解,向我们介绍了波兰动画的制作及其风格的独特。

2017年,波兰动画迎来了自己的百年纪念。100年前,腓力克·库奇科夫斯基以一部[诱惑椅子]揭开了波兰动画的序幕。在这位动画大师的视角中,电影是在模仿世界,而动画是在创造世界。70年前,泽农·瓦西列夫斯基的[克拉库斯国王的时代]在院线上映,标志着波兰动画进入蓬勃的发展时期。不过,不同于邻国捷克,波兰动画对于大多数国内动画迷来说是一个稍显陌生的区域。上影节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波兰电影史学家、导演马辛·季日茨基,他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创作经历,和他对不同国家地域动画文化的了解,向我们介绍了波兰动画的制作及其风格的独特。

您是本次上海电影节波兰当代动画短片的选片人,在跨越半个世纪的这么多短片里,您是基于怎样的理由选择了这些短片和中国观众见面的呢?在这之中,您最喜欢是哪个?

马辛·季日斯基:选择这十个短片有三个理由、三个影响、三个因素,这是波兰方面向上海发起的一次展映活动。首先是我们这个短片单元的策划之一亚当·密支凯维奇学院,他们有自己的资料库,在选择动画的时候先看看他们的资料库里有哪些资料,这样可以方便选择、找版权什么的。我和学院的人选择了十部以上的动画,然后推荐给上海电影节这边,他们再根据自己多年的举办经验选择了十部最适合中国观众观看的动画。

这十部动画都非常有代表性,我都非常喜欢,但是我觉得从历史方面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尚·连尼卡的[迷宫],就是展映时第一个播放的影片。它对波兰动画的发展甚至世界动画的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尚·连尼卡,[迷宫],1963

关于动画所面向的人群也是动画制作者和研究者不断讨论的话题,比如现在越来越要求动画作品面向全世代,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马辛·季日斯基:面向所有人群的动画制作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播放的十部动画里面有一部作品叫做[红与黑]([斗牛士和公牛]),是维托尔德·吉尔兹做的一个动画。那部其实就是针对所有人制作的,他不是针对成年人,有严肃的主题,大部分孩子,只要不是年龄非常小的孩子,都非常喜欢这部动画,这也是一部直接在胶片上绘制的动画。

维托尔德·吉尔兹,[斗牛士和公牛],1964

在波兰,这些短片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观众见面的呢,是有公映的传统吗,还是通过美术馆和影展?

马辛·季日斯基:波兰的动画分成两种,一种是电视动画,在电视播出给观众看,这种动画在九十年代到世纪初发展并不是特别大,在近几年发展有所加速。还有一种是独立动画,这些动画主要是通过电影节这些活动给观众看的,目前全球有一万多个不同的电影节,在各种各样的国家,有一半以上的电影节都会有动画展映单元,或者有短片播放活动,这些动画是以这些渠道和观众见面的。虽然一个电影节中,观看这些动画短片的观众没有那么多,但是通过所有的电影节,还是会有许多观众看到这些动画。在一些美术馆和博物馆也能看到波兰动画,但这些都是少数的。在动画制作的两年之内,它们在电影节或者展览上播放,两年过了之后,制作者和工作室会把动画放在视频网站上给观众看。

这些作品往往都不具备商业性,想问一下波兰这些独立动画家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他们通过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创作,比如说找投资方或者雇佣技术人员这些?

马辛·季日斯基:波兰的情况是这样的,动画作品不管是短片还是长片,有几个方式可以申请国家资金支持,波兰电影艺术学院会给一些作品提供赞助,还有一个工作室,安杰伊·蒙克(Andrzej MUNK),这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作室,它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刚刚开始制作动画和电影的导演,为他们第一次制作作品提供支持。如果是个人的作品,而不是一些机构和工作室的制作,可以申请我们文化部的赞助,他们也会为作品提供支持。每个省也会由地方政府为创作提供支持。这是我们波兰国家通过一些机构组织为波兰动画创作提供支持的方式。

有的时候一些工作室会自己投资制作一些项目,像那个[大教堂],托默克·巴金斯基制作的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的那部作品,当时他们制作的时候是没有拿到国家赞助的,他们自己去找投资做的一个项目,但这也是少数的例子,因为这个对于工作室来说相当于一个广告,以后可以接到更多的工作。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拿不到赞助的电影,那么就没法和观众见面了。我自己创作的时候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一些作品拿到了赞助得以完成,也有一些没有拿到赞助的作品,那就只好放弃了。

托默克·巴金斯基,[大教堂],2002

波兰和邻国捷克的动画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马辛·季日斯基:要强调一下波兰动画和捷克动画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差别,主要是因为捷克动画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非常深,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来到捷克之后就说了,如果他能够重新开始这种风格的创作,他会选择从捷克开始。还有一个区别在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在二战时期,受到战争的影响,当时华沙有90%被毁了,所以波兰动画在二战之后是非常黑暗的,但是捷克没有那么黑暗,它会更欢乐一些。我不知道这个答复够不够准确,我试了一下。

除了这些独立的、带有艺术风格的动画和短片之外,波兰有没有尝试做一些商业的、以故事为主的长片动画?

马辛·季日斯基:其实波兰在转型之前有许多电视动画,风格可能和迪士尼不一样,在波兰转型之后,电视动画制作就不多了,现在经过一些年轻导演和波兰电影艺术学院的努力,现在这些动画在重新开始制作。我希望将来几年波兰会有非常成功的电视动画,但如果要像迪士尼、皮克斯或者日本动画那样,在电影院上映的长片,可能前途不是那么明朗。这种动画要制作的话,首先是要用英文来拍摄,不然就只能在波兰国内放映,另外,我们目前缺少好的动画编剧,以现在编剧的水平,我们可能没办法制作好的剧本。在技术方面,虽然软件什么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要制作像迪士尼和皮克斯那样大的动画作品,我们可能还是要和其他国家合作。虽然有些波兰导演尝试了制作长片动画,希望能够和大公司的动画作品去竞争,但是到现在没有太大的成功。但是我们最近还是有两个长片动画,一个是罗马尼亚导演的作品,虽然是罗马尼亚导演,但这是波兰出品的,情节和内容都是波兰化的;另一个长片就是参加上影节动画竞赛的一个片子,[挚爱梵高],这部电影是和英国合作拍摄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