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here:
最近,很多朋友应该都发现,在平时常用的音乐播放APP里,不少想听的歌都被下架了。
在这场各平台的版权大战中,酷狗音乐率先借此打出新的宣传点,在新广告中,四个大字被醒目标注——“就是歌多”。
然而,“就是歌多”背后的版权纠纷,却始终没有停息。
众所周知,李志曾因侵权将酷狗告上法庭,这场耗时两年的维权官司终于在今年3月打赢。
不过就在今天晚上,李志却再次在微博声援音乐人维权,狂怼酷狗!
几个月前才刚刚输了官司、向李志道了歉、在众多乐迷心中留下“侵权”印象尚未消散的酷狗音乐,竟然又一次侵权了?
李志当年为什么告酷狗,用一句话解释就是:酷狗在未经李志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将其拥有个人著作权的音乐作品,在酷狗音乐上架并免费播放和下载。
李志及其团队认为,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其个人利益,需要诉诸法律,进行维权。
早在2015年3月5日,李志诉酷狗音乐著作权侵权的案子便已立案,随后5月12日开庭审理,前后经过一审二审,李志律师吴登华先后两次赶赴法庭,处理此事。
直到今年2月15日,李志发布微博称:今日收到终审判决书。2017年1月3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就李志起诉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案做出终审判决。一句话描述就是:维持原判,赔款道歉。
前后耗时整两年,李志等来了侵权者酷狗一句道歉,和一笔并不足以支付官司开销的赔偿。正如吴登华所言,不为赔偿多少,只为讨个说法。
很快,按照李志提出的道歉要求,酷狗音乐官网的最后一页刊登了《致歉声明》:
与此同时,李志用长微博晒出了一笔详细的经济账,结果是维权虽然打了胜仗,但却倒贴了1616元。
维权的过程之困难更不用多说,律师吴登华回忆,“想当初,我发了多少次函(每份函都附上几十页版权证明材料和侵权页面打印页),打了多少次电话,只为了要求酷狗删除李志的音乐作品。”
而据李志表示,对方法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态度却非常恶劣:“但酷狗的回復都是‘你誰啊’ ‘憑什麼啊’‘有本事你告去吧’ ”
所以,收到酷狗28705元赔款的第一时间,李志便发微博呼吁:让我们一起做好版权保护工作!
当天,民谣故事也第一时间对李志告酷狗侵权胜诉一事进行了报道(《历时两年、倒贴1616元,李志终于赢来了一句道歉》),热爱独立音乐、尊重创作版权的乐迷们也纷纷在留言中表达了对原创的支持。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文章发布的两天后,民谣故事便收到了来自酷狗音乐的“侵权投诉”。
酷狗音乐认为,民谣故事对李志维权经历的事实回顾,“明显恶意中伤”、“故意虚构事实内容”,“严重损害了酷狗公司的名誉权和商业信誉”。
当然,经腾讯平台鉴定后,这样一条“投诉”并不成立。
酷狗音乐投诉民谣故事文章侵权截图
在当今独立音乐圈,即便是被坊间称为“一哥”的李志,在个人维权之路上已然艰难如此,换做其他独立音乐人或类似被侵权者,想要挽回被侵权乃至被抄袭的全部损失,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李志今天为音乐人李然发声,其中的愤怒和无奈也不言自明。
歌多可以,但,侵权的事儿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啊!
要知道,包括李志、陈粒等独立音乐人在内,都曾有过类似被侵权的遭遇!
这就像当今内容创业时代,如民谣故事等自媒体从业者,整日伏案数小时,辛苦写作出一篇篇文章,发表之后尚未收获应有的回报,尚未抵达大多数的目标读者,便被其他人或组织以最拙劣和低成本的方式掠去,感到心痛之余还有不平的愤怒,以及对这些侵权者的零容忍!
创立至今,民谣故事就曾多次遭遇过独家发表的原创内容被恶意抄袭和篡改后,二次发布的侵权案例。
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次,发生在2016年11月底。民谣故事早先发表了一篇在当时轰动数日的爆款文章,题为《他唱民谣负债累累,做木工却赚来奥迪和别墅》。
文章讲述的是音乐人乔小刀和爱人珍珍的爱情故事,采写耗时数日,和两位主人公沟通多次,整篇文章是绝对的原创,而且在民谣故事独家发布。
即便如此,就这样一篇谁也没想到会被抄的文章,还是被微信公众号“公路61号”给恶意抄袭了。
这篇署名“莉莉安”的抄袭文刚一发布,很快就有多位关注民谣故事的读者,将文章转发给我们,惊呼“雷同”。正如他们所言,“不明真相还以为这两家是一伙的。”
当然不是。
署名“莉莉安”的笔者是公路61号的员工。公路61号是果酱音乐旗下的微信公众号。在此声明,民谣故事和果酱音乐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和人员交集。
当民谣故事在微信公众号公开指出,公路61号的行为是明显的恶意抄袭,同时几百位读者自发举报该抄袭文章。
结果,得来的是“莉莉安”蛮横不讲理的态度,以及诅咒广大网友“你妈原地爆炸一百次”的官方回应。
好一个原地爆炸一百次!
作为公路61号的一员,莉莉安竟然说出了这种话……要不是读者发来截图,我真以为抄袭我们的同行是疯了。(看来,前文李志提到的酷狗法务员工的工作态度也不足为奇。)
关于公路61号抄袭事件的详细内容,以及大家的留言和评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问公路61号和莉莉安:以原创为名抄袭,灵感和自信何来?》一文,在此不再赘述。
我把这篇文章称作“揭黑文”。
当你阅读完这篇揭黑文,还会发现另外两个微信公众号的名字:民谣、民谣与诗。
同样,继续声明:民谣故事,和民谣、民谣与诗,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和人员交集。
除此之外,还有:
若干个内容公众号,直接把民谣故事的原创内容,复制粘贴稍加修改便私自发布,不注明任何来源。当你抓到了它的抄袭证据,它们会这样回复:就是抄了,我还不删除,你能怎么样?
若干个电台节目,从节目标题就开始高仿我们的内容,刻意回避任何关于灵感来源的问题。当你找到它理论,并说明来由,它们会这样回复:你去举报啊,随便告我啊,看谁理你?
谢谢你们的理直气壮,不然我都没意识到民谣故事,对你们是这么重要。
事实就是这样,抄袭的事件时有发生,原创内容被侵权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
我们虽然打心眼里不愿意看到这些,更不想浪费时间去理论,但却很有必要让更多人认识到这个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因为,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正如当初一位在朋友圈里转发了揭黑文的朋友,告诉我有好友问她:“举报抄袭这件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是这样回复她的,告诉你的这位朋友,“我有我的价值观:那就是,我坚信抄袭可耻,原创无价。而且这个价值观是正确的,我希望你也可以拥有。”
为什么我说抄袭可耻?因为,它暴露的是创作力的贫乏,和急功近利的私欲。蒙骗的是少数不知情的读者,更是对原创者的不尊重。
反之,唯有原创值千金,因为真金不怕火炼。网络社会,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音乐与内容产业都需要良性发展,必将淘汰糟粕,最终让原创作品和原创精神这一精华留住。
而精华是靠智力创造的,不是靠体力抄来的,更不是靠侵权得来的。
祝福大家,愿我们看到的每个字都源自真心。
也祝福民谣故事,和所有内容创造者,愿真心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
- End -
文 | 王悦
编辑 | 卷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