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义诊:本为做善事,总易寒人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义诊:本为做善事,总易寒人心

无效义诊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作者:沉香

义诊,在行善施德的同时,也有助于打响医馆知名度,帮助医馆引流。因此,义诊是各医馆必争之地。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各中医馆组织的义诊走近社区农村,深入人民群众。

1、慈善性质与引流目标并不冲突

义诊,虽是为百姓送福利,送健康,但作为商业属性的中医馆,行善施德之外的适度利益考量并不耻于摆在台面,相反它应该细细规划。毕竟好医术要福泽更多人,也需要一个好平台。

所以,医馆制定一次完整合理的义诊,应该制定目标:

预期达到多少的义诊人数?

接受义诊的人成为医馆患者的比例?

散播知名度方面,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尽管这些指标未知,但预先有个目标,义诊时才会更有方向,便于制定具体的义诊方案。

2、医馆常见的推广义诊的方式

据医馆君观察,目前多数中医馆推广义诊的渠道主要是这几点:自有微信公众号预告,投放其他相关健康媒体号,发传单,城镇社区拉横幅,农村大喇叭宣传等。

医馆在推广义诊时往往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渠道轮番上阵。可是待医馆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夫奔赴义诊点的时候,却遭遇秋风扫落叶般凄凉的尴尬。一天的义诊结束后,工作人员面对寥寥数人的义诊记录,甚至懒得认真整理。义诊一天没有任何收获,就草草收场。

无效义诊,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前期宣传是否到位?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大夫,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义诊点,因为没有进行前期宣传,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此次义诊活动的存在,谁来?

大夫安排是否合理?

虽说中医应该是全科大夫,但术业有专攻的大夫对患者往往更有吸引力。关于义诊大夫的安排,应该根据各个义诊点的情况具体分析。最简单的比方,敬老院的义诊活动,派儿科大夫过去算怎么回事?

义诊的目的是否明确?

义诊目的性太强,或没有目的性,或说不到点子上,都会不来患者。医生望闻问切之后,直接开药方在义诊点购药,患者会觉得医馆就是为了来卖药;而如果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却不治疗,义诊的意义何在?或者就拿着一张大夫的药方,自己抓药,中药的质量难以保证,谁来为无效治疗的结果负责?义诊必须是一套流程,一个环节脱节,就会造成效果不佳。

否则只能是医馆自己免费送药,但义诊要真正为医馆创造流量,必然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这种高额成本对于一般医馆都会是很大的负担。

诊后回访是否及时?

现在很多医馆的义诊都面临一个尴尬——义诊后回访,患者都不来,回访成了“例行公事”。那就要想想:回访的工作人员是否和派出去义诊的工作人员是同一批?如果回访人员不熟悉患者情况或者义诊模式的话,回访的“来患者”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3、如何避免“不来患者”的尴尬义诊?

一场有价值的义诊,首先要有一定基数的参加人群。面对众多医疗机构频繁的义诊活动,如何才能让你医馆的义诊成为群众想要的“那一瓢”?

义诊前准备

确定一个天气晴好的义诊日期,就要提前开始着手宣传,最好的宣传时间是义诊前一天。进社区的话,可以在社区摆点派发传单;下村的话,可以再借助广播室用大喇叭广播一下,并与有意向的村民进行一对一沟通,这样才能保障第二天义诊的来人。另外,义诊前一天必须去看场地,要了解场地大概能容纳多少人,摆多少张桌椅。有备无患,会让整个义诊流程更顺利。

义诊项目确定

义诊需量力而行,专科类小而美的中医馆所提供的义诊项目不要大而全,毕竟大夫并不具备全科的优势。这样不仅会模糊患者对医馆的定位,而且会砸医馆招牌。全科医馆的义诊项目也不能太任性,义诊项目的确定,要考虑医馆自身的优势特色,不要看到哪个科类患者少,就做哪个科类的义诊,这样反倒会被拉低整体层次。当然,也要事先了解一下其他医馆是做什么项目,可适当增加别的医馆没有的项目去增加亮点。

此外,义诊项目的确定还有一个小技巧:为义诊找个理由和确定主题。现在的义诊太多,常规义诊已经达不到很好的回应或者社会影响力,所以医馆在义诊前可以设定一个主题,最好是与一些节日结合,如妇女节“关爱女性健康”,重阳节“关爱老人”,儿童节“呵护孩子成长”等等。这样去义诊针对性更强,也更好的加深了医院在人们中的印象,增强医院的公益性。

义诊人员的安排

义诊人员不需要太多,根据义诊点的情况决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义诊也应该有这些工作人员:

市场专员(1名)职责:与其负责的场地负责人联系及建立友好关系,义诊中穿插其中,跟前来的人沟通,介绍医馆及医馆大夫情况,引领人们就诊,必要时还要组织开车接送等。

客服(2名)职责:填写义诊单及配合大夫做解释沟通工作,与患者沟通医馆就医事宜,并记录好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需求,待回访时候用;义诊后回访。

大夫(2-3名)

作为义诊的灵魂人物,大夫的选择尤其需要慎重。中医和西医不同,中医大夫很多都是全科的,一个大夫就可能治疗患者身上各种毛病。而且大夫自带身家,只需摆上桌凳、笔纸马上就可以随时看诊,不存在仪器检查,所以医馆义诊派出的大夫对科类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除非以某方面见长闻名的大夫),一般情况下2-3个大夫就行。

大夫的选择却大有学问,不同的医馆,对义诊大夫的安排各不相同。如年营业额达2.6亿的宁波海曙新城中医会馆组织义诊,派出的大夫并不是他们的“王牌”,而是相对不是那么知名的大夫。因为他们本身患者体量已经很大,几乎每天挂号都要排长龙。因此抛开公益,义诊对他们而言,导流并不是最大目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义诊为其他暂不知名却医生精湛的医生提供了施展医术的机会。

新城中医会馆是“出名任性”,因为他们医馆不缺患者。但是对一般中医馆而言,义诊始终离不开打造口碑,吸引患者这个现实目的。为了通过义诊这个渠道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医馆一般最好至少安排一名当家大夫参加义诊。一来提高义诊人气,二来积攒医馆口碑。

义诊前必须做好人员的分工安排,明确分工,明确目标,明确项目。义诊时候各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尽量争取义诊中不作临时的人员调动。沟通会还需要交流每次义诊中遇到的不顺及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及时优化。

诊后回访

义诊后的回访最好由跟随义诊的客服做,因为跟随的客服更了解每一个人的情况还有当时的沟通情况,直奔主题告知会比盲目的回访更有意义。另外,回来后的回访不能超过两天,就是所谓的“黄金48小时”,一般人两天后就会逐渐遗忘,及时当场沟通答应得多好,到时候也是不会来。因此,义诊后回访会放在当天下午或者第二天,最好不要拖到第三天。

还有一点,义诊要留参加的人的电话。没留电话,意味着后续就没有机会跟进,这注定不会是一次成功的义诊。现在商业活动太多,人们都害怕留自己电话会被骚扰。所以,可以在沟通的过程中跟他们说,如果不留电话,以后有免费的活动,例如什么什么,就通知不到你了。

4、义诊的人如何转化为医馆的患者?

解决不来患者的尴尬,只是达到义诊的初级目标。一场有意义的义诊该是“双赢”的,既为患者治病排忧,也为医馆树立口碑,吸引患者。只有将接受义诊的患者转化为医馆的患者,才能支持医馆持续发展,从而提供更多义诊。

义诊项目不必全

把医馆的所有治疗项目一股脑搬下去是不明智的,这样患者就没有理由再来医馆了。用互联网思维的话就是只有付费用户才能享有特权。所以,医馆安排的义诊有所“保留”,可以吸引患者来医馆进一步治疗。

派发免费治疗卡

向参加义诊的人派发免费的体验卡,例如艾灸卡、推拿卡等。义诊的目的不一定是让参加义诊的人消费,而是让他们来医馆,知道医馆的存在。而免费体验卡大大增加了来馆患者的数量,医馆说好免费的项目一定不能收费,以建立观念及信任为主要目的。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义诊过程中,大夫的医术医德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可以映射医馆的大致状况。所以,每个参加义诊的工作人员,都是医馆的活动招牌。有序的义诊安排,合理的分工秩序,温柔的服务态度,可以让患者对医馆建立初步信任。

相信各家医馆经营这么久,必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具体义诊情况各医馆量力而行。医馆可以选择不做义诊,但做了就要争取事事周全,不要让一次劳心劳力劳财的义诊,最后却寒了来的人的心。

END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医馆界(微信号:yiguanjie00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义诊:本为做善事,总易寒人心

无效义诊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作者:沉香

义诊,在行善施德的同时,也有助于打响医馆知名度,帮助医馆引流。因此,义诊是各医馆必争之地。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各中医馆组织的义诊走近社区农村,深入人民群众。

1、慈善性质与引流目标并不冲突

义诊,虽是为百姓送福利,送健康,但作为商业属性的中医馆,行善施德之外的适度利益考量并不耻于摆在台面,相反它应该细细规划。毕竟好医术要福泽更多人,也需要一个好平台。

所以,医馆制定一次完整合理的义诊,应该制定目标:

预期达到多少的义诊人数?

接受义诊的人成为医馆患者的比例?

散播知名度方面,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尽管这些指标未知,但预先有个目标,义诊时才会更有方向,便于制定具体的义诊方案。

2、医馆常见的推广义诊的方式

据医馆君观察,目前多数中医馆推广义诊的渠道主要是这几点:自有微信公众号预告,投放其他相关健康媒体号,发传单,城镇社区拉横幅,农村大喇叭宣传等。

医馆在推广义诊时往往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渠道轮番上阵。可是待医馆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夫奔赴义诊点的时候,却遭遇秋风扫落叶般凄凉的尴尬。一天的义诊结束后,工作人员面对寥寥数人的义诊记录,甚至懒得认真整理。义诊一天没有任何收获,就草草收场。

无效义诊,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前期宣传是否到位?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大夫,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义诊点,因为没有进行前期宣传,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此次义诊活动的存在,谁来?

大夫安排是否合理?

虽说中医应该是全科大夫,但术业有专攻的大夫对患者往往更有吸引力。关于义诊大夫的安排,应该根据各个义诊点的情况具体分析。最简单的比方,敬老院的义诊活动,派儿科大夫过去算怎么回事?

义诊的目的是否明确?

义诊目的性太强,或没有目的性,或说不到点子上,都会不来患者。医生望闻问切之后,直接开药方在义诊点购药,患者会觉得医馆就是为了来卖药;而如果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却不治疗,义诊的意义何在?或者就拿着一张大夫的药方,自己抓药,中药的质量难以保证,谁来为无效治疗的结果负责?义诊必须是一套流程,一个环节脱节,就会造成效果不佳。

否则只能是医馆自己免费送药,但义诊要真正为医馆创造流量,必然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这种高额成本对于一般医馆都会是很大的负担。

诊后回访是否及时?

现在很多医馆的义诊都面临一个尴尬——义诊后回访,患者都不来,回访成了“例行公事”。那就要想想:回访的工作人员是否和派出去义诊的工作人员是同一批?如果回访人员不熟悉患者情况或者义诊模式的话,回访的“来患者”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3、如何避免“不来患者”的尴尬义诊?

一场有价值的义诊,首先要有一定基数的参加人群。面对众多医疗机构频繁的义诊活动,如何才能让你医馆的义诊成为群众想要的“那一瓢”?

义诊前准备

确定一个天气晴好的义诊日期,就要提前开始着手宣传,最好的宣传时间是义诊前一天。进社区的话,可以在社区摆点派发传单;下村的话,可以再借助广播室用大喇叭广播一下,并与有意向的村民进行一对一沟通,这样才能保障第二天义诊的来人。另外,义诊前一天必须去看场地,要了解场地大概能容纳多少人,摆多少张桌椅。有备无患,会让整个义诊流程更顺利。

义诊项目确定

义诊需量力而行,专科类小而美的中医馆所提供的义诊项目不要大而全,毕竟大夫并不具备全科的优势。这样不仅会模糊患者对医馆的定位,而且会砸医馆招牌。全科医馆的义诊项目也不能太任性,义诊项目的确定,要考虑医馆自身的优势特色,不要看到哪个科类患者少,就做哪个科类的义诊,这样反倒会被拉低整体层次。当然,也要事先了解一下其他医馆是做什么项目,可适当增加别的医馆没有的项目去增加亮点。

此外,义诊项目的确定还有一个小技巧:为义诊找个理由和确定主题。现在的义诊太多,常规义诊已经达不到很好的回应或者社会影响力,所以医馆在义诊前可以设定一个主题,最好是与一些节日结合,如妇女节“关爱女性健康”,重阳节“关爱老人”,儿童节“呵护孩子成长”等等。这样去义诊针对性更强,也更好的加深了医院在人们中的印象,增强医院的公益性。

义诊人员的安排

义诊人员不需要太多,根据义诊点的情况决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再小的义诊也应该有这些工作人员:

市场专员(1名)职责:与其负责的场地负责人联系及建立友好关系,义诊中穿插其中,跟前来的人沟通,介绍医馆及医馆大夫情况,引领人们就诊,必要时还要组织开车接送等。

客服(2名)职责:填写义诊单及配合大夫做解释沟通工作,与患者沟通医馆就医事宜,并记录好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需求,待回访时候用;义诊后回访。

大夫(2-3名)

作为义诊的灵魂人物,大夫的选择尤其需要慎重。中医和西医不同,中医大夫很多都是全科的,一个大夫就可能治疗患者身上各种毛病。而且大夫自带身家,只需摆上桌凳、笔纸马上就可以随时看诊,不存在仪器检查,所以医馆义诊派出的大夫对科类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除非以某方面见长闻名的大夫),一般情况下2-3个大夫就行。

大夫的选择却大有学问,不同的医馆,对义诊大夫的安排各不相同。如年营业额达2.6亿的宁波海曙新城中医会馆组织义诊,派出的大夫并不是他们的“王牌”,而是相对不是那么知名的大夫。因为他们本身患者体量已经很大,几乎每天挂号都要排长龙。因此抛开公益,义诊对他们而言,导流并不是最大目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义诊为其他暂不知名却医生精湛的医生提供了施展医术的机会。

新城中医会馆是“出名任性”,因为他们医馆不缺患者。但是对一般中医馆而言,义诊始终离不开打造口碑,吸引患者这个现实目的。为了通过义诊这个渠道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医馆一般最好至少安排一名当家大夫参加义诊。一来提高义诊人气,二来积攒医馆口碑。

义诊前必须做好人员的分工安排,明确分工,明确目标,明确项目。义诊时候各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尽量争取义诊中不作临时的人员调动。沟通会还需要交流每次义诊中遇到的不顺及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及时优化。

诊后回访

义诊后的回访最好由跟随义诊的客服做,因为跟随的客服更了解每一个人的情况还有当时的沟通情况,直奔主题告知会比盲目的回访更有意义。另外,回来后的回访不能超过两天,就是所谓的“黄金48小时”,一般人两天后就会逐渐遗忘,及时当场沟通答应得多好,到时候也是不会来。因此,义诊后回访会放在当天下午或者第二天,最好不要拖到第三天。

还有一点,义诊要留参加的人的电话。没留电话,意味着后续就没有机会跟进,这注定不会是一次成功的义诊。现在商业活动太多,人们都害怕留自己电话会被骚扰。所以,可以在沟通的过程中跟他们说,如果不留电话,以后有免费的活动,例如什么什么,就通知不到你了。

4、义诊的人如何转化为医馆的患者?

解决不来患者的尴尬,只是达到义诊的初级目标。一场有意义的义诊该是“双赢”的,既为患者治病排忧,也为医馆树立口碑,吸引患者。只有将接受义诊的患者转化为医馆的患者,才能支持医馆持续发展,从而提供更多义诊。

义诊项目不必全

把医馆的所有治疗项目一股脑搬下去是不明智的,这样患者就没有理由再来医馆了。用互联网思维的话就是只有付费用户才能享有特权。所以,医馆安排的义诊有所“保留”,可以吸引患者来医馆进一步治疗。

派发免费治疗卡

向参加义诊的人派发免费的体验卡,例如艾灸卡、推拿卡等。义诊的目的不一定是让参加义诊的人消费,而是让他们来医馆,知道医馆的存在。而免费体验卡大大增加了来馆患者的数量,医馆说好免费的项目一定不能收费,以建立观念及信任为主要目的。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义诊过程中,大夫的医术医德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可以映射医馆的大致状况。所以,每个参加义诊的工作人员,都是医馆的活动招牌。有序的义诊安排,合理的分工秩序,温柔的服务态度,可以让患者对医馆建立初步信任。

相信各家医馆经营这么久,必然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具体义诊情况各医馆量力而行。医馆可以选择不做义诊,但做了就要争取事事周全,不要让一次劳心劳力劳财的义诊,最后却寒了来的人的心。

END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医馆界(微信号:yiguanjie00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