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战狼2》破50亿了,我们跟电影的分镜师聊了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战狼2》破50亿了,我们跟电影的分镜师聊了聊

好的分镜师供不应求。

张一鸣,中国美术学院电影摄制理论创作与研究专业研二的学生,一个90后的帅小伙,一个被称为“张老师”的幕后工作人员。入行两年,他已经参加过不少电影和广告的分镜创作,但这次,《战狼2》火了,分镜绘制图流出后,这位喜欢健身、赛车、搏击和吉他的“张老师”也火了。

上映23天,已取得49亿票房的《战狼2》,依旧在不断刷新着自己创下的票房纪录。

这部燃爆全中国的电影,不仅让吴京一跃成为创造中国最高票房的导演和演员,让张翰从“霸道塘主”彻底转型为“爱国熊孩子”,更让很多人关注到了电影幕后的一个新职业——分镜师。

其实在好莱坞,分镜师早已是标配,但在中国却始终不被重视。中国观众第一次知道分镜,大概是在1993年姜文的《阳关灿烂的日子》,那时传出的一些分镜让很多人知道,原来电影制作还有这样一个部分,但对于这个职业,更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而已。

即便是身处这个行业,分镜师对很多人来说也依旧陌生,为了更好了解分镜师的工作,也为了满足好奇心,暴娱君(ID:baoyu_18)采访了最近很火的分镜师张一鸣。

虽然已经自认为做足了功课,但首次接触,暴娱君的内心依旧十分忐忑,生怕一张嘴就露了怯。好在这位典型的“90后”帅哥说话直爽痛快、敢讲敢言,不但讲了分镜师这个职业到底有哪些稀罕之处,更直至行业弊端绝不手软。

分镜师是何许人也?

电影分镜是电影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谓是电影的基础,因此,很多优秀的导演都十分重视电影分镜的绘制,即便是画的很渣,也愿意自己动手绘制分镜,其中徐克就是圈内出了名的爱画分镜。

也有很多导演,会让一些专业的人来进行分镜的绘制,而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分镜师,是制作电影动画前期设计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业。到底分镜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张一鸣用“导演助理”这个词来形容这个职业,同时也解释了分镜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根据导演的风格、习惯和剧本内容,绘制出影片的叙事节奏,镜头移动等内容,主要是将导演脑海中的画面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通常情况下,导演、摄影指导和动作指导会在电影拍摄现场,根据分镜师的画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协调,快速有效地实现电影镜头。

不同的团队介入电影制作的时间也大不相同,而分镜师到底要从何时开始介入电影制作呢?

在张一鸣看来,不同的团队对于分镜师介入的时间点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主要还是要根据导演的工作习惯来协调,但通常是在整体团队都搭建完成后。

“如果美术、场景、制片这些团队都还没有,拍摄场地、美术细分图也都不存在,这时分镜师的介入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画的所有东西都是纸上谈兵。但如果整部戏是在绿幕下拍,就可以提前介入。”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到了实拍阶段时,分镜师再介入,在拍摄《战狼2》时,张一鸣就是在动作指导Sam加入后,才进入剧组。“这种一般是会跟导演、摄影指导碰一些比较重要场次的分境,把最基本的画出来,比如演员的表演、摄影机的走位等等。因为电影是靠景别切换来实现画面的流转,来讲故事的,所以每一个镜头的感觉都不一样。”

在电影拍摄完成后,经常会有很多导演或分镜师的分镜手稿曝出,有的可能只有草草几笔,画的很简单,也有的会画的很认真、很仔细。

就像《战狼2》的分镜手稿一样,像一部漫画,甚至还有很多国外的分镜稿,精细到可以拿去展览,那到底对于分镜的绘制,要求细致到什么样的程度?张一鸣表示一切由时间决定。

时间和作品的精度是成正比的,这个工作很讲配合,一定是要在第一时间能够跟大家对上,所以有时间就可以像我画的那种比较细,如果没有时间,就把意思表达清楚,只要导演能看懂就可以了。而像国外那种画到那么精细,那就已经超越了工具的概念,已经是一种艺术作品了。”

分镜师要有足够大的脑洞

聊起《战狼2》,就不得不提当中令观众热血沸腾的动作戏,无论是小超市的打斗、非洲街的枪林弹雨,还是华资医院的血战、坦克大战的漂移,很难想象这些都能够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仔细看过张一鸣的分镜头稿本后,暴娱君有种看《战狼2》漫画的感觉。

想要画好分镜稿,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分镜师需要有能够将文字转换成视听语言,再将视听语言以图画形式呈现出来的能力,虽说很多人都可以做,但如何才能让人在看过分镜稿之后又电影的镜头感和画面感,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想要做好分镜师,就要像张一鸣所说的,要有导演的思维。

“分镜头不可能只是一张张漂亮的画或照片,而是要用画面把故事讲清楚,让大家有镜头感和画面感,故事板其实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工具,如何利用故事板表达导演和摄影脑海中的画面,以及如何通过故事板展现一场戏的节奏是非常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不是光会画画就足够了。”

除了要有导演的思维,想象力和创作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所谓的开脑洞,而且一定要把脑洞开的足够大,这也是这个行业的难度。

“分镜师首先要想象自己就是站在摄影机前的导演,要思考如何将所有的东西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就是要脑补,就好像《战狼2》的动作指导,他只会说一个坦克冲出来,另一个坦克也开出来,然后开始射击,剩下的你就自己去想吧。”

从《战狼2》的分镜稿中能看出,并不是所有画面展现的都是正面,还有很多侧面或背面的画面,这也就要求分镜师还要具备剪辑思维,也就是所谓的视听语言。

“一般来讲,短时间内分镜师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镜头都画出来的,所以在做画面的时候就要考虑,如果剪辑时,按照这个剪会不会好看,会不会对观众有视觉上的引导,慢慢进入剧情,不能全用正面,也不能为了要一个背面而画背面,而是要思考画的这些能带给故事什么”。

存在感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

张一鸣的火,也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分镜师这个职业,这个从来没有被重视过的职业,仿佛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甚至有人表示现在的分镜师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对此张一鸣却表示,一定要加上两个字,是好的分镜师供不应求。

“能画分镜的人太多了,但分镜师和画分镜是两个概念,不讲执行方面,分镜师应该是一个八面玲珑、能够打通整个团队的人,小到场务、大到导演出品人都要顾及,但具体能打通多少,还要看大家对这个职业的认知度。但这个职业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被真正重视起来,现在90%的剧组还是为了分镜而分镜,而那些只会画分镜的,不能算是好的分镜师。

就如张一鸣所说,因为中国电影现在是照搬国外的电影模式,所以很多部门都变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就好像分镜师这个职业在中国,大多数时候都可有可无、不被重视。特别是在现在这种电影快餐的时代,很多时候分镜师甚至变成了一个唬人工具,根本不是为了创作,只是为了做给资方看。

“一般分镜师只会在现场为了画面画一个镜头,但真正拍的时候都是无数台机位同时拍。再加上现在国内做事都讲效率,什么东西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没人愿意等分镜师一张张的画,所以导演们都是素材给够量,剩下的就全部丢给后期剪辑,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样就显得分镜师更加累赘了。”

既然如此,分镜师要如何在这样的夹缝中求生存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张一鸣也表示,要么抛开国内去国外,因为国外的电影工业会更让人有参与感,对这个职业的薪酬待遇、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都会比国内高很多,如果想要留在国内,就要适应现状,慢慢做出成绩,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来改变行业现状。

同时他也表示,之所以国内好的分镜师越来越少,行业变得良莠不齐,是因为缺少存在感,这三个字也是张一鸣在采访中一直反复强调的,“国外真的有做一辈子故事板的人,因为国外的工业体系重视他们,让他们觉得有归属感、存在感,但中国电影不给分镜师存在感,各方重视程度都不够,很多时候分镜师画完根本不用,这样分镜师的参与感少了,成就感也就没了。”

面对当下中国电影行业的乱象,张一鸣虽然是90后,却看得十分透彻,“中国现在很多时候还是按资排辈,更偏向于人情味,不太以能力为主,更不会像国外一样真的会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工作方式,是大环境造成的。”

张一鸣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采访和工作邀约,张一鸣却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反而会在采访前表示自己只是施画者,并非明星,不希望过度曝光,也会在工作邀约找上门时表示,自己不会因为火而挑人,但却会用自己的经历和认知去挑活,至于挑什么样的活,他给出两个字,就是靠谱。

对于自己的火,张一鸣也表示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作为90后在校生,就能够参与到《战狼2》这样优秀的电影中,而且画的还不错,可能这让大家在我身上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希望,希望以我为开端,作为一个发声人,让更多人看到一部电影背后需要大量的人才。我觉得未来五年应该会有相对专业的人,因为大家都开始重视了。”

与此同时,作为电影幕后的工作人员,张一鸣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我希望每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能把最后字幕的名字看完再出电影院,而不是看完结尾就出去了。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说中国电影好,多给幕后人员一些掌声,看到觉得不错的部门多去了解一下。而不是只说这个演员很漂亮、那个演员很帅,画面很美,最后却连故事都忘了,那你是在看幻灯片,是非常单纯和肤浅的。”

暴娱(baoyu_18)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战狼2》破50亿了,我们跟电影的分镜师聊了聊

好的分镜师供不应求。

张一鸣,中国美术学院电影摄制理论创作与研究专业研二的学生,一个90后的帅小伙,一个被称为“张老师”的幕后工作人员。入行两年,他已经参加过不少电影和广告的分镜创作,但这次,《战狼2》火了,分镜绘制图流出后,这位喜欢健身、赛车、搏击和吉他的“张老师”也火了。

上映23天,已取得49亿票房的《战狼2》,依旧在不断刷新着自己创下的票房纪录。

这部燃爆全中国的电影,不仅让吴京一跃成为创造中国最高票房的导演和演员,让张翰从“霸道塘主”彻底转型为“爱国熊孩子”,更让很多人关注到了电影幕后的一个新职业——分镜师。

其实在好莱坞,分镜师早已是标配,但在中国却始终不被重视。中国观众第一次知道分镜,大概是在1993年姜文的《阳关灿烂的日子》,那时传出的一些分镜让很多人知道,原来电影制作还有这样一个部分,但对于这个职业,更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而已。

即便是身处这个行业,分镜师对很多人来说也依旧陌生,为了更好了解分镜师的工作,也为了满足好奇心,暴娱君(ID:baoyu_18)采访了最近很火的分镜师张一鸣。

虽然已经自认为做足了功课,但首次接触,暴娱君的内心依旧十分忐忑,生怕一张嘴就露了怯。好在这位典型的“90后”帅哥说话直爽痛快、敢讲敢言,不但讲了分镜师这个职业到底有哪些稀罕之处,更直至行业弊端绝不手软。

分镜师是何许人也?

电影分镜是电影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谓是电影的基础,因此,很多优秀的导演都十分重视电影分镜的绘制,即便是画的很渣,也愿意自己动手绘制分镜,其中徐克就是圈内出了名的爱画分镜。

也有很多导演,会让一些专业的人来进行分镜的绘制,而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分镜师,是制作电影动画前期设计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业。到底分镜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张一鸣用“导演助理”这个词来形容这个职业,同时也解释了分镜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根据导演的风格、习惯和剧本内容,绘制出影片的叙事节奏,镜头移动等内容,主要是将导演脑海中的画面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通常情况下,导演、摄影指导和动作指导会在电影拍摄现场,根据分镜师的画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协调,快速有效地实现电影镜头。

不同的团队介入电影制作的时间也大不相同,而分镜师到底要从何时开始介入电影制作呢?

在张一鸣看来,不同的团队对于分镜师介入的时间点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主要还是要根据导演的工作习惯来协调,但通常是在整体团队都搭建完成后。

“如果美术、场景、制片这些团队都还没有,拍摄场地、美术细分图也都不存在,这时分镜师的介入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画的所有东西都是纸上谈兵。但如果整部戏是在绿幕下拍,就可以提前介入。”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到了实拍阶段时,分镜师再介入,在拍摄《战狼2》时,张一鸣就是在动作指导Sam加入后,才进入剧组。“这种一般是会跟导演、摄影指导碰一些比较重要场次的分境,把最基本的画出来,比如演员的表演、摄影机的走位等等。因为电影是靠景别切换来实现画面的流转,来讲故事的,所以每一个镜头的感觉都不一样。”

在电影拍摄完成后,经常会有很多导演或分镜师的分镜手稿曝出,有的可能只有草草几笔,画的很简单,也有的会画的很认真、很仔细。

就像《战狼2》的分镜手稿一样,像一部漫画,甚至还有很多国外的分镜稿,精细到可以拿去展览,那到底对于分镜的绘制,要求细致到什么样的程度?张一鸣表示一切由时间决定。

时间和作品的精度是成正比的,这个工作很讲配合,一定是要在第一时间能够跟大家对上,所以有时间就可以像我画的那种比较细,如果没有时间,就把意思表达清楚,只要导演能看懂就可以了。而像国外那种画到那么精细,那就已经超越了工具的概念,已经是一种艺术作品了。”

分镜师要有足够大的脑洞

聊起《战狼2》,就不得不提当中令观众热血沸腾的动作戏,无论是小超市的打斗、非洲街的枪林弹雨,还是华资医院的血战、坦克大战的漂移,很难想象这些都能够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仔细看过张一鸣的分镜头稿本后,暴娱君有种看《战狼2》漫画的感觉。

想要画好分镜稿,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分镜师需要有能够将文字转换成视听语言,再将视听语言以图画形式呈现出来的能力,虽说很多人都可以做,但如何才能让人在看过分镜稿之后又电影的镜头感和画面感,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想要做好分镜师,就要像张一鸣所说的,要有导演的思维。

“分镜头不可能只是一张张漂亮的画或照片,而是要用画面把故事讲清楚,让大家有镜头感和画面感,故事板其实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工具,如何利用故事板表达导演和摄影脑海中的画面,以及如何通过故事板展现一场戏的节奏是非常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不是光会画画就足够了。”

除了要有导演的思维,想象力和创作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所谓的开脑洞,而且一定要把脑洞开的足够大,这也是这个行业的难度。

“分镜师首先要想象自己就是站在摄影机前的导演,要思考如何将所有的东西展现出来。除此之外就是要脑补,就好像《战狼2》的动作指导,他只会说一个坦克冲出来,另一个坦克也开出来,然后开始射击,剩下的你就自己去想吧。”

从《战狼2》的分镜稿中能看出,并不是所有画面展现的都是正面,还有很多侧面或背面的画面,这也就要求分镜师还要具备剪辑思维,也就是所谓的视听语言。

“一般来讲,短时间内分镜师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镜头都画出来的,所以在做画面的时候就要考虑,如果剪辑时,按照这个剪会不会好看,会不会对观众有视觉上的引导,慢慢进入剧情,不能全用正面,也不能为了要一个背面而画背面,而是要思考画的这些能带给故事什么”。

存在感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

张一鸣的火,也让更多人注意到了分镜师这个职业,这个从来没有被重视过的职业,仿佛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甚至有人表示现在的分镜师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对此张一鸣却表示,一定要加上两个字,是好的分镜师供不应求。

“能画分镜的人太多了,但分镜师和画分镜是两个概念,不讲执行方面,分镜师应该是一个八面玲珑、能够打通整个团队的人,小到场务、大到导演出品人都要顾及,但具体能打通多少,还要看大家对这个职业的认知度。但这个职业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被真正重视起来,现在90%的剧组还是为了分镜而分镜,而那些只会画分镜的,不能算是好的分镜师。

就如张一鸣所说,因为中国电影现在是照搬国外的电影模式,所以很多部门都变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就好像分镜师这个职业在中国,大多数时候都可有可无、不被重视。特别是在现在这种电影快餐的时代,很多时候分镜师甚至变成了一个唬人工具,根本不是为了创作,只是为了做给资方看。

“一般分镜师只会在现场为了画面画一个镜头,但真正拍的时候都是无数台机位同时拍。再加上现在国内做事都讲效率,什么东西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没人愿意等分镜师一张张的画,所以导演们都是素材给够量,剩下的就全部丢给后期剪辑,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样就显得分镜师更加累赘了。”

既然如此,分镜师要如何在这样的夹缝中求生存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张一鸣也表示,要么抛开国内去国外,因为国外的电影工业会更让人有参与感,对这个职业的薪酬待遇、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都会比国内高很多,如果想要留在国内,就要适应现状,慢慢做出成绩,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来改变行业现状。

同时他也表示,之所以国内好的分镜师越来越少,行业变得良莠不齐,是因为缺少存在感,这三个字也是张一鸣在采访中一直反复强调的,“国外真的有做一辈子故事板的人,因为国外的工业体系重视他们,让他们觉得有归属感、存在感,但中国电影不给分镜师存在感,各方重视程度都不够,很多时候分镜师画完根本不用,这样分镜师的参与感少了,成就感也就没了。”

面对当下中国电影行业的乱象,张一鸣虽然是90后,却看得十分透彻,“中国现在很多时候还是按资排辈,更偏向于人情味,不太以能力为主,更不会像国外一样真的会不拘一格用人才,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工作方式,是大环境造成的。”

张一鸣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采访和工作邀约,张一鸣却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反而会在采访前表示自己只是施画者,并非明星,不希望过度曝光,也会在工作邀约找上门时表示,自己不会因为火而挑人,但却会用自己的经历和认知去挑活,至于挑什么样的活,他给出两个字,就是靠谱。

对于自己的火,张一鸣也表示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作为90后在校生,就能够参与到《战狼2》这样优秀的电影中,而且画的还不错,可能这让大家在我身上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希望,希望以我为开端,作为一个发声人,让更多人看到一部电影背后需要大量的人才。我觉得未来五年应该会有相对专业的人,因为大家都开始重视了。”

与此同时,作为电影幕后的工作人员,张一鸣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我希望每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能把最后字幕的名字看完再出电影院,而不是看完结尾就出去了。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说中国电影好,多给幕后人员一些掌声,看到觉得不错的部门多去了解一下。而不是只说这个演员很漂亮、那个演员很帅,画面很美,最后却连故事都忘了,那你是在看幻灯片,是非常单纯和肤浅的。”

暴娱(baoyu_18)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