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书评】价值投资是治愈“投资焦虑症”的良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书评】价值投资是治愈“投资焦虑症”的良药

每个人都会犯错,价值投资者也一样,只不过他们通过寻找安全边际、相对集中的持股和谨慎的投资决策,减少了犯错次数降低了犯错几率,即便错了也不会焦躁不安怨天尤人。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焦虑缘于不自信和对结果的执着。按照巴菲特的比喻,“投资就像打棒球,要让记分牌上的得分增加,就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盯着记分牌”。如果投资者只是时刻盯着记分牌,或者说时刻盯着上蹿下跳的股票报价,那他很可能会成为“投资焦虑症”患者——对自己选择的公司并不自信,而且在意往往并不受自己控制的随机结果。

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300多家,较十年前增加了一倍,这既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品种,也会让他们陷入选择焦虑。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既让信息的传播更及时有效,也让信息极度泛滥、良莠不齐。如果一个投资者缺乏系统完备的投资理念,他注定焦虑不安无所适从。也许他们可以左手价值投资右手趋势投资、昨天研究估值理论今天研究技术分析,但正如真正的信仰只有一个,投资信仰亦如是。拥有唯一的投资信仰,既可以让投资者身心愉悦,也可以让投资回报最大化。而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结论还是投资实践的结果来看,“简约而不简单”的价值投资理念都应该成为投资者的最佳信仰、成为他们摆脱“投资焦虑症”的最好药方,而且它并不苦口。

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一路传承下来的价值投资理念,并非天外来物也不晦涩难懂,正如巴菲特所说,成功的价值投资者智商达到125便足矣,但如果缺乏远见、耐心和勇气,一旦动摇邯郸学步便可能前功尽弃。

推广和学习价值投资理念,并不需要简单的说教,更需要信奉者现身说法。周展宏先生今年再版的《投资者的记分牌》(下称“记分牌”)一书,就以投资备忘录的形式,为读者系统勾勒了其践行价值投资20余年间的心路历程,既有理念也有方法更有实践,更为难得的是,作者还将自己的分析失误和投资失败案例和盘托出,而承认每个人都会犯错恰恰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重要前提之一。

“择股择时”总是让人焦虑纠结的,但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洁清晰的逻辑——市场并不总是有效,股价并不总是等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当股价低于内在价值一定幅度时,就带有了安全边际,此时,这个物美价廉的股票就是要猎取的对象,因为它在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来收益,也必定会实现价值投资者主张的“永不赔钱”。

基于这一逻辑,周展宏先生在“记分牌”一书中提出了他的“投资三原则”——“市场先生”原则、“安全边际”原则和“能力圈”原则。在他看来,“市场先生”时而疯狂时而沮丧,投资者需要用专业眼光筛选出具有安全边际的标的,而这个寻找过程要依靠投资者的“能力圈”。尽管会错失机会,但价值投资者永远不会越界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要保证自己的选择在能力边界之内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当然,价值投资在实践过程中并非如此简单轻巧。内在价值评估和如何确定安全边际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是用净资产还是净流动资产,抑或是用自由现金流贴现进行估值?是用市盈率、市净率还是股息率?市盈率的分母(每股盈利),是用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用过去一年的还是过去七年的?是只用主营业务还是包括营业外的?多大的安全边际才值得购买?是低于内在价值1/2还是2/3?……诸如此类问题,是价值投资者首先要独立完成的功课。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定量分析筛选出候选标的后并没有结束,还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比,定性分析更为复杂,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判断,也导致价值投资者迥异的投资业绩。周展宏先生在“记分牌”一书中总结的定性分析包括企业本身的质量、管理层和行业前景。在某种程度上,价值投资者并没有完全超然世外,他仍然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和前景的长期影响,而企业价值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正是价值投资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正如周展宏先生所说,单纯推崇“长期投资”或者“终生持有”可能是一个伪价值投资者,因为是否持有还是要基于股价与企业内在价值的动态变化。

巴菲特在2007年致股东信中曾提出选择接班人的三个标准: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性和机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周展宏先生也认为,无论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价值投资都离不开独立判断和人性洞察。而独立思考往往意味着要逆向而行,在牛市中价值投资者往往会暂时错过所谓的机会,承担一定的业绩压力。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会发现,只有在熊市中寻找买入机会并相对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才有可能抓住罕见的上涨机会。

市场研究机构桑德福·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26年-1993年回报最高的60个月(占全部时间的7%),平均回报率为11%,而其余月份(占全部时间的93%)的平均回报率却只有约0.1‰。美国世纪投资公司(American Century Investments)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如果你能躲过1990-2005年所有的股价暴跌时段,1万美元的投资就可以升值到5.14万美元,但如果你错过了收益率最高的15天,你的投资成果就只有3.2万美元,错过最高的30天,终值就只有1.6万美元,而如果错过最高的50天,将只剩下9030美元。

这两项研究意味着,试图在焦虑中“低买高卖”的短线投资者有相当大的概率错过短暂的上涨机会,结果往往是“高买低卖”导致收益缩水,而崇尚相对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却不会置身事外,尽管有时他们必须忍耐暂时性的市场下跌。

任何一种投资理念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记分牌”一书的重头戏——“实践篇”中,周展宏先生就向我们分享了30多个价值投资案例,将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落地”,其中分析的企业横跨零售、房地产、科技、金融、医疗和教育等诸多行业。作者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专业价值投资者的“基本功”——用数据、事实和逻辑独立思考,而不是臆想推测,也只有这样“能力圈”才能在投资实践中不断扩大。

当然,每个人都会犯错,价值投资者也一样,只不过他们通过寻找安全边际、相对集中的持股和谨慎的投资决策,减少了犯错次数降低了犯错几率,即便错了也不会焦躁不安怨天尤天。如果你在买其他东西时都选择物美价廉的,为什么买股票时要跟风买贵的呢?如果你没有每分钟都问房产中介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钱,为什么还要时时刻刻盯着股票行情软件呢?如果你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你也一定会远离焦虑成为乐天知足、保守又勇敢的价值投资者,说不定还可以像格雷厄姆、巴菲特和芒格一样长寿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书评】价值投资是治愈“投资焦虑症”的良药

每个人都会犯错,价值投资者也一样,只不过他们通过寻找安全边际、相对集中的持股和谨慎的投资决策,减少了犯错次数降低了犯错几率,即便错了也不会焦躁不安怨天尤人。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焦虑缘于不自信和对结果的执着。按照巴菲特的比喻,“投资就像打棒球,要让记分牌上的得分增加,就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盯着记分牌”。如果投资者只是时刻盯着记分牌,或者说时刻盯着上蹿下跳的股票报价,那他很可能会成为“投资焦虑症”患者——对自己选择的公司并不自信,而且在意往往并不受自己控制的随机结果。

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300多家,较十年前增加了一倍,这既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品种,也会让他们陷入选择焦虑。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既让信息的传播更及时有效,也让信息极度泛滥、良莠不齐。如果一个投资者缺乏系统完备的投资理念,他注定焦虑不安无所适从。也许他们可以左手价值投资右手趋势投资、昨天研究估值理论今天研究技术分析,但正如真正的信仰只有一个,投资信仰亦如是。拥有唯一的投资信仰,既可以让投资者身心愉悦,也可以让投资回报最大化。而无论是从学术研究的结论还是投资实践的结果来看,“简约而不简单”的价值投资理念都应该成为投资者的最佳信仰、成为他们摆脱“投资焦虑症”的最好药方,而且它并不苦口。

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一路传承下来的价值投资理念,并非天外来物也不晦涩难懂,正如巴菲特所说,成功的价值投资者智商达到125便足矣,但如果缺乏远见、耐心和勇气,一旦动摇邯郸学步便可能前功尽弃。

推广和学习价值投资理念,并不需要简单的说教,更需要信奉者现身说法。周展宏先生今年再版的《投资者的记分牌》(下称“记分牌”)一书,就以投资备忘录的形式,为读者系统勾勒了其践行价值投资20余年间的心路历程,既有理念也有方法更有实践,更为难得的是,作者还将自己的分析失误和投资失败案例和盘托出,而承认每个人都会犯错恰恰是价值投资理念的重要前提之一。

“择股择时”总是让人焦虑纠结的,但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洁清晰的逻辑——市场并不总是有效,股价并不总是等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当股价低于内在价值一定幅度时,就带有了安全边际,此时,这个物美价廉的股票就是要猎取的对象,因为它在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来收益,也必定会实现价值投资者主张的“永不赔钱”。

基于这一逻辑,周展宏先生在“记分牌”一书中提出了他的“投资三原则”——“市场先生”原则、“安全边际”原则和“能力圈”原则。在他看来,“市场先生”时而疯狂时而沮丧,投资者需要用专业眼光筛选出具有安全边际的标的,而这个寻找过程要依靠投资者的“能力圈”。尽管会错失机会,但价值投资者永远不会越界投资自己不懂的东西,要保证自己的选择在能力边界之内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当然,价值投资在实践过程中并非如此简单轻巧。内在价值评估和如何确定安全边际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是用净资产还是净流动资产,抑或是用自由现金流贴现进行估值?是用市盈率、市净率还是股息率?市盈率的分母(每股盈利),是用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用过去一年的还是过去七年的?是只用主营业务还是包括营业外的?多大的安全边际才值得购买?是低于内在价值1/2还是2/3?……诸如此类问题,是价值投资者首先要独立完成的功课。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定量分析筛选出候选标的后并没有结束,还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比,定性分析更为复杂,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判断,也导致价值投资者迥异的投资业绩。周展宏先生在“记分牌”一书中总结的定性分析包括企业本身的质量、管理层和行业前景。在某种程度上,价值投资者并没有完全超然世外,他仍然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和前景的长期影响,而企业价值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正是价值投资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正如周展宏先生所说,单纯推崇“长期投资”或者“终生持有”可能是一个伪价值投资者,因为是否持有还是要基于股价与企业内在价值的动态变化。

巴菲特在2007年致股东信中曾提出选择接班人的三个标准: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性和机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周展宏先生也认为,无论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价值投资都离不开独立判断和人性洞察。而独立思考往往意味着要逆向而行,在牛市中价值投资者往往会暂时错过所谓的机会,承担一定的业绩压力。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会发现,只有在熊市中寻找买入机会并相对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才有可能抓住罕见的上涨机会。

市场研究机构桑德福·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26年-1993年回报最高的60个月(占全部时间的7%),平均回报率为11%,而其余月份(占全部时间的93%)的平均回报率却只有约0.1‰。美国世纪投资公司(American Century Investments)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如果你能躲过1990-2005年所有的股价暴跌时段,1万美元的投资就可以升值到5.14万美元,但如果你错过了收益率最高的15天,你的投资成果就只有3.2万美元,错过最高的30天,终值就只有1.6万美元,而如果错过最高的50天,将只剩下9030美元。

这两项研究意味着,试图在焦虑中“低买高卖”的短线投资者有相当大的概率错过短暂的上涨机会,结果往往是“高买低卖”导致收益缩水,而崇尚相对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者却不会置身事外,尽管有时他们必须忍耐暂时性的市场下跌。

任何一种投资理念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在“记分牌”一书的重头戏——“实践篇”中,周展宏先生就向我们分享了30多个价值投资案例,将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落地”,其中分析的企业横跨零售、房地产、科技、金融、医疗和教育等诸多行业。作者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专业价值投资者的“基本功”——用数据、事实和逻辑独立思考,而不是臆想推测,也只有这样“能力圈”才能在投资实践中不断扩大。

当然,每个人都会犯错,价值投资者也一样,只不过他们通过寻找安全边际、相对集中的持股和谨慎的投资决策,减少了犯错次数降低了犯错几率,即便错了也不会焦躁不安怨天尤天。如果你在买其他东西时都选择物美价廉的,为什么买股票时要跟风买贵的呢?如果你没有每分钟都问房产中介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钱,为什么还要时时刻刻盯着股票行情软件呢?如果你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你也一定会远离焦虑成为乐天知足、保守又勇敢的价值投资者,说不定还可以像格雷厄姆、巴菲特和芒格一样长寿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