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十大电影院线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发布,万达登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十大电影院线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发布,万达登顶

万达院线独占鳌头地位难撼,时代院线业绩不佳口碑蒙尘。

资料图。

作者:文丽娟

如今人们看电影早已不局限于电影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电影院线作为电影产业的终端经营模式,它仍带给人们最佳的娱乐和社交体验。正如电影大师诺兰所说:无论科技怎么变化,人们与电影院之间的微妙关系永远不会消失。

8月22日,《法治周末》联合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以万达院线、中影星美、上海联合院线、大地影院、中影南方、金逸院线、横店影视、中影数字、新影联、时代院线共10个电影院线品牌作为研究对象,对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出现在网络媒体(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论坛、贴吧等)上的电影院线品牌大数据进行监测,并参考各院线的微博评价、公众号互动和转评情况,研究发布了《十大电影院线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

万达院线一枝独秀

《报告》从媒体角度出发,以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影城数量、银幕数量、上座率、观影人数、票房增速、票房占比、资本扩张整合等关键词作为主要监测对象;从网民和消费者角度出发,以影院设施、环境、管理、价格、服务、排片、促销、便利、安全等关键词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进行数据挖掘,分别统计出10个电影院线品牌的品牌热度、微博美誉度、微信美誉度、声誉受损度等指标。其中,美誉度数值=60%转发+40%点赞;声誉受损度是通过相关关键词搜索得出的网络媒体上出现的负面信息总量。通过固定的计算公式,得出每一个品牌的综合得分。

根据统计结果,各品牌的综合得分分别为:万达院线(34418分)、中影星美(24977分)、上海联合院线(21679分)、大地影院(20420分)、横店影视(10096分)、中影数字(8619分)、中影南方(8315分)、新影联(8049分)、金逸院线(7413分)、时代院线(2596分)(数据精确到个位数)。

《报告》显示,万达院线综合表现最佳,排名第一。排名第二至第四的中影星美、上海联合院线以及大地影院的综合分值可谓难分伯仲,近年来势头迅猛的横店影视位列第五名。虽然万达院线在热度数值和综合分值上排名第一,但有中影集团国资背景的中影星美、中影数字、中影南方、新影联这四家企业的总体量也很惊人。

随着电影市场的崛起,看电影和逛商场、吃饭购物等消费行为融为一体,因此号称“城市生活综合体”的万达广场内的万达院线就占有了独特优势。在品牌美誉度上,万达院线表现最好;中影星美的品牌美誉度表现突出,位列第二;金逸院线和时代院线则屈居末尾。在声誉受损度上,新影联表现最佳。令人意外的是,中影南方的声誉受损度在院线中表现最差。

《报告》认为,万达院线声誉受损度排名第四,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在报告期内,包括中止重大资产重组、冯小刚和王思聪的微博舆论战、万达抛售带给院线的冲击等负面信息对其口碑形象具有一定杀伤。

本次报告得出一个意外的事实,中影数字院线在美誉度数值上排名垫底。中影作为国有企业,在电影放映环节,中影控股影院的单银幕产出也明显低于上海联合院线和万达。

“如今民营电影公司全线崛起,互联网也对这个行业虎视眈眈,中影数字院线还能否保持以往国资背景的优势?”《报告》提出。

业态趋于同质化 院线呼吁个性化生存

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影票房第二大市场以及全球票房增长火车头。今年夏天最火爆的军事动作大片《战狼2》已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100名。在全球权威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的榜单中,《战狼2》以6.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位居第100位。

虽然中国的电影票价不断上升,但观影需求总体上依然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随着二三四线城镇的城市化建设,更重要的票仓聚集于此。互联网和家庭影院对于电影院的冲击早已存在,但在电影院看新上映的电影,依然是人们的娱乐社交方式和话题中心。《报告》指出,电影+互联网的势头强劲,面对视频网站的挑战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随时随地观看习惯,院线并没有固守传统,而是纷纷拓展至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涉足电影制作、衍生品开发等业务。

《报告》称,纵向整合形成垂直一体化的电影产业集团或是中国未来院线的发展方向。国内影视行业公司也纷纷布局产业链纵向延伸,如上游的影视制作公司延伸至下游院线或影院渠道业务。典型代表是2016年完美世界收购今典院线,今典院线是国内主流院线之一,包括今典影城86家自营影院在内,今典院线旗下共有217家影院。下游的院线企业也试图向上游拓展至电影制作及发行领域,典型代表如万达院线。万达参与投资了热门大作《长城》《归来》《寻龙诀》等,在2017年的万达之夜上,万达公布了27部重量级的电影计划,涵盖奇幻、科幻类、爱情、喜剧、剧情类、动作、悬疑类以及动画类等。

业内普遍认为,国内影院的集中程度仍然不够,即使在一二线城市,第一梯队的院线市场占有率也不占绝对统治地位,因而大院线的可扩张空间依然很大,剧烈的市场变动很有可能发生。

从近期的兼并动作来看,万达、中影、保利、恒大甚至阿里都在频繁地买、建,即使利润骤减、股价大跌,也不惜花大价钱,就是为了在划分版图的时候占据优势。

但院线的运营同质化竞争严重,一部影片同时在所有院线上映,各家院线不仅播放的影片相同,甚至连排片率都相近,同质竞争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根据价格、距离优先的顺序进行院线选择,很少会考虑影院品牌。

前几年热钱大量涌入电影产业的时候,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在投资上缺乏整体性和策略性,同质化严重,选址不科学,设备采购、人员配备等都不符合标准,观影体验自然不好。一旦万达、横店这样的高标准影院进入当地市场,单凭一家就足以抢占很多份额。

《报告》指出:“全国城市院线近50条,反观美国院线,数量较少,只有10条左右,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影视市场不断成熟,院线市场集中度势必会进一步提高。今后中小型、小型院线被整合的速度将会加快,呈现几大巨头争霸的局面,上下游合在一起难免有弊端。这也是监管机构需要考虑的,如果是只有几家独大,对这个行业肯定不利。”

“院线除了提供娱乐,还应该提供更多元的精神大餐,应给影院更加多样化选择,给观众介绍不同国家的电影,同时也扶植国内的艺术电影。以低票价和热门进口电影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时代行将过去,多元化的观影时代必将到来,院线必须适应这一市场变化,努力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要做好品牌危机管理工作,维护好企业品牌美誉度,拉开差异化。”《报告》建议道。

万达院线独占鳌头地位难撼

时代院线业绩不佳口碑蒙尘

作者:杨店

No.1万达院线

万达院线隶属于大连万达集团,自2004年起投巨资在全国各地兴建国际高标准、现代化的多厅电影城,开拓终端电影市场,均取得了非凡的票房业绩。

万达院线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依附于商业地产快速扩张的影院。截至2016年年底,万达院线拥有影城401家,银幕3564块,年末会员突破8000万。在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市场占有率等硬指标方面,万达院线长期占据全国第一的位置。另据1905电影数据学院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院线票房冠军依然花落万达院线,其总票房超过36亿元,占全国票房比例接近14%。

占据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万达院线很自然获取了巨大的关注度,尤其是频繁收购大举布局,在业内引发了极大关注。在本次选取的十大主流院线品牌中,万达院线品牌热度高居第一,监测时间段内的全网有效信息量超过560000条。

此外,在品牌美誉度方面,万达院线也获得了最高分值,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品牌传递,与广大网友建立起了稳定的良性互动。

在负面舆情方面,万达院线先后牵涉到奥迪“侮辱广告”事件以及多起网络传闻当中,对品牌声誉构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根据《报告》,在本次选取的十大主流院线品牌中,万达院线的综合网络口碑位居第一位,并与后来者保持着较大优势。

No.2中影星美

如果把万达院线看成是第一阵营,那么中影星美院线可以算是第二阵营当中的典型代表。实际上,中影星美的追赶目标,也正是万达。不过目前来说,无论在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上,中影星美与万达依旧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不仅如此,此前一直稳居全国票房第二的中影星美在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的直接竞争中,也开始落入下风。根据1905电影数据学院的数据,2016年全年,中影星美取得34.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相比2015年下降了9.6%,其票房成绩被大地院线一步赶超。2017年上半年,中影星美则从去年同期的第三名进一步滑落到第六名。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多年的品牌积累,中影星美依旧具备较高的品牌认可。监测数据发现,在品牌热度方面,中影星美仅次于万达院线而占据第二的高位。同时,中影星美还推出了大商圈的概念,打造“影院周边两公里生态圈”,受到了不少消费者肯定。星美成立了物流配送公司,口号是不管在星美的线上还是线下消费,均可享受影院周边两公里免费配送到家的物流服务。

对比品牌热度、美誉度以及声誉受损度等指标的综合表现,中影星美的综合网络口碑排在十大品牌中的第二位,不过已被万达拉开不小差距。

No.3上海联和院线

上海联和院线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4.7%,对中影星美完成了超越;年度观影人次1.0亿,同比增长16.9%。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联和院线共有影院381家,银幕数2346块。

今年上半年,联和院线取得了20.6亿元票房收入,位居国内第三,市场份额达8.11%。

作为万达之外颇具影响力的院线品牌,上海联和院线拥有较高的品牌热度和美誉度,业务扩张和良好业绩表现赢得了业内肯定。监测数据显示,这两项数值均处于前三行列,仅次于万达和中影星美,显示了联和院线较强的品牌认可。在品牌声誉受损上方面,联和院线也是几大一线品牌当中表现较好的。

综合而言,上海联和院线的网络口碑处于第三位。

No.4大地院线

大地电影院线是全国首先将连锁业态的管理概念引入数字电影领域的先行者,是行业中一支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大地院线取得21.55亿元票房收入,市场份额达到8.46%,位居全国第二,仅需仰望万达院线。

值得一提的是,大地院线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的影院及银幕数,不过在上座率、票价和场均人次方面与万达院线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在光鲜的业绩数据背后,大地院线运营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仍待解决。业内有观点认为,大地院线存在盈利较为单一、管理较为混乱等问题,此外,加盟模式的弊端也需注意,在二三四线城市疯狂跑马圈地导致影院质量良莠不齐。而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不断被曝光的偷漏票房、会员卡被盗、服务体验差等负面舆情也不容忽视。

根据《报告》,大地院线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处于第四位,这与其市场地位略不相配。

No.5横店影视

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横店影视)是国内知名的电影院线运营商,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20.7亿元,市场份额占4.5%,排在全国第八位。今年上半年实现票房12.02亿元,也处在全国第八位。相对于万达等竞争对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监测数据显示,横店影视的品牌热度与品牌美誉度表现尚可。《报告》认为,这得益于横店品牌声名在外,在业内具有较广的知名度。不过在负面舆情方面,横店影视表现不尽如人意,有关其盈利能力、毛利率不佳以及亏损等信息较多,对品牌声誉形成了不小损害。

根据《报告》,在十大品牌中,横店影视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位于第五位。

No.6中影数字

截至2016年年底,中影数字院线共有影院604家,银幕数3575块,其中2016年新建(含新加盟)影院153家,银幕数1064块。在2016年,中影数字实现票房收入29.2 亿元,同比增长39%;年度观影人次0.9亿,同比增长45%。今年上半年,中影数字取得19.75亿元的票房收入,由去年同期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

监测数据显示,中影数字在品牌热度和品牌声誉受损度方面表现尚可,但即便业绩增长强劲,在品牌美誉度上整体表现依旧乏力,其数值在十大品牌中处于最低。《报告》认为,中影数字尤其在自媒体平台的品牌构建和维护有待加强。根据《报告》,中影数字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位居第六位。

No.7中影南方

中影南方在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8.7%;年度观影人次0.9亿,同比增长16%。今年上半年,中影南方取得18.5亿元票房收入,全国排名第四位。

中影南方在品牌热度和品牌美誉度指标上表现较好,这两项数值都要明显高于排在前面的中影数字。但是中影南方的负面舆情更为多见,这一数值也成为十大品牌之最,较为常见的是出现在点评网站的来自网友的吐槽和差评,这对其品牌声誉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创伤。

根据《报告》,中影南方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位居第七位。

No.8新影联

新影联院线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8%;年度观影人次0.3亿,同比增长90%。可见,无论是票房收入还是观影人次,其增长幅度都领先于其他品牌,体现出了一定的市场潜力。

在互联网品牌建设方面,新影联拥有行业服务型网站与成熟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不过,受限于市场体量小、市场份额占比少,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市场影响力较为有限,新影联与其他一线品牌相比较,品牌认可度相对较低。监测数据显示,新影联的品牌热度处于十大品牌中的最后一位。

同时,在品牌美誉度方面,新影联也并无多少亮点,这一数值也属倒数。

根据《报告》,新影联的网络口碑处于十大品牌中的第八位。

No.9金逸院线

金逸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IPO计划,但因为被相关部门指出存在信披严重失实并提请证监会调查,金逸影视与“院线第一股”失之交臂。此后,错过上市机会的金逸与万达院线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其院线占比和排名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金逸院线的票房全国排名分别位居第5位、第6位、第7位。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市场份额,金逸影视不断推动新影院建设,而这直接导致了公司资产负债的增加。

业内观点认为,在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第一梯队院线扩张凶猛的背景下,像金逸院线这样的第二、第三梯队的院线日益面临着老旧影院业绩整体下滑,新建影院整体亏损,加盟影院分账低薄的窘境。

根据《报告》,金逸院线的网络口碑处在第九位,其在品牌美誉度以及品牌声誉受损度方面的表现需要改善。

No.10时代院线

时代院线是一家以浙江为主要经营地域的院线品牌,在2016年年底票房收入14.5亿元,在全国总票房中占比3.19%,排名第九。与排名靠前的那些品牌相比,时代院线在经营发展中的问题较为明显,近三四年经营状况不佳。

时代院线布局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流量和票价收入相对较小,业绩压力较大,盈利能力备受考验。同时,加盟模式给时代院线的管理方面增加了难度。据媒体报道,时代院线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曾多次受到税务或消防方面的处罚。在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于2017年3月21日通报的326家“偷票房”影院中,时代院线旗下共有8家纯加盟型影院受到相关处罚。此外,政府补助的缩紧,对时代院线的盈利情况也提出了更多挑战。

由于持续盈利能力受到质疑,今年5月,时代院线IPO申请被否决,上市求生之路就此蒙上阴影。

从网络口碑来看,时代院线在品牌热度和品牌美誉度方面都较为平庸,而负面信息总量并不算少。根据《报告》,时代院线网络口碑综合分值在十大品牌中处于最低。

责任编辑:孟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十大电影院线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发布,万达登顶

万达院线独占鳌头地位难撼,时代院线业绩不佳口碑蒙尘。

资料图。

作者:文丽娟

如今人们看电影早已不局限于电影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电影院线作为电影产业的终端经营模式,它仍带给人们最佳的娱乐和社交体验。正如电影大师诺兰所说:无论科技怎么变化,人们与电影院之间的微妙关系永远不会消失。

8月22日,《法治周末》联合第三方舆情监测机构,以万达院线、中影星美、上海联合院线、大地影院、中影南方、金逸院线、横店影视、中影数字、新影联、时代院线共10个电影院线品牌作为研究对象,对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出现在网络媒体(包括微博、微信公众号、博客、论坛、贴吧等)上的电影院线品牌大数据进行监测,并参考各院线的微博评价、公众号互动和转评情况,研究发布了《十大电影院线品牌网络口碑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

万达院线一枝独秀

《报告》从媒体角度出发,以品牌价值、市场份额、影城数量、银幕数量、上座率、观影人数、票房增速、票房占比、资本扩张整合等关键词作为主要监测对象;从网民和消费者角度出发,以影院设施、环境、管理、价格、服务、排片、促销、便利、安全等关键词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进行数据挖掘,分别统计出10个电影院线品牌的品牌热度、微博美誉度、微信美誉度、声誉受损度等指标。其中,美誉度数值=60%转发+40%点赞;声誉受损度是通过相关关键词搜索得出的网络媒体上出现的负面信息总量。通过固定的计算公式,得出每一个品牌的综合得分。

根据统计结果,各品牌的综合得分分别为:万达院线(34418分)、中影星美(24977分)、上海联合院线(21679分)、大地影院(20420分)、横店影视(10096分)、中影数字(8619分)、中影南方(8315分)、新影联(8049分)、金逸院线(7413分)、时代院线(2596分)(数据精确到个位数)。

《报告》显示,万达院线综合表现最佳,排名第一。排名第二至第四的中影星美、上海联合院线以及大地影院的综合分值可谓难分伯仲,近年来势头迅猛的横店影视位列第五名。虽然万达院线在热度数值和综合分值上排名第一,但有中影集团国资背景的中影星美、中影数字、中影南方、新影联这四家企业的总体量也很惊人。

随着电影市场的崛起,看电影和逛商场、吃饭购物等消费行为融为一体,因此号称“城市生活综合体”的万达广场内的万达院线就占有了独特优势。在品牌美誉度上,万达院线表现最好;中影星美的品牌美誉度表现突出,位列第二;金逸院线和时代院线则屈居末尾。在声誉受损度上,新影联表现最佳。令人意外的是,中影南方的声誉受损度在院线中表现最差。

《报告》认为,万达院线声誉受损度排名第四,尚有较大改进空间。在报告期内,包括中止重大资产重组、冯小刚和王思聪的微博舆论战、万达抛售带给院线的冲击等负面信息对其口碑形象具有一定杀伤。

本次报告得出一个意外的事实,中影数字院线在美誉度数值上排名垫底。中影作为国有企业,在电影放映环节,中影控股影院的单银幕产出也明显低于上海联合院线和万达。

“如今民营电影公司全线崛起,互联网也对这个行业虎视眈眈,中影数字院线还能否保持以往国资背景的优势?”《报告》提出。

业态趋于同质化 院线呼吁个性化生存

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影票房第二大市场以及全球票房增长火车头。今年夏天最火爆的军事动作大片《战狼2》已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100名。在全球权威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的榜单中,《战狼2》以6.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位居第100位。

虽然中国的电影票价不断上升,但观影需求总体上依然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随着二三四线城镇的城市化建设,更重要的票仓聚集于此。互联网和家庭影院对于电影院的冲击早已存在,但在电影院看新上映的电影,依然是人们的娱乐社交方式和话题中心。《报告》指出,电影+互联网的势头强劲,面对视频网站的挑战以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随时随地观看习惯,院线并没有固守传统,而是纷纷拓展至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涉足电影制作、衍生品开发等业务。

《报告》称,纵向整合形成垂直一体化的电影产业集团或是中国未来院线的发展方向。国内影视行业公司也纷纷布局产业链纵向延伸,如上游的影视制作公司延伸至下游院线或影院渠道业务。典型代表是2016年完美世界收购今典院线,今典院线是国内主流院线之一,包括今典影城86家自营影院在内,今典院线旗下共有217家影院。下游的院线企业也试图向上游拓展至电影制作及发行领域,典型代表如万达院线。万达参与投资了热门大作《长城》《归来》《寻龙诀》等,在2017年的万达之夜上,万达公布了27部重量级的电影计划,涵盖奇幻、科幻类、爱情、喜剧、剧情类、动作、悬疑类以及动画类等。

业内普遍认为,国内影院的集中程度仍然不够,即使在一二线城市,第一梯队的院线市场占有率也不占绝对统治地位,因而大院线的可扩张空间依然很大,剧烈的市场变动很有可能发生。

从近期的兼并动作来看,万达、中影、保利、恒大甚至阿里都在频繁地买、建,即使利润骤减、股价大跌,也不惜花大价钱,就是为了在划分版图的时候占据优势。

但院线的运营同质化竞争严重,一部影片同时在所有院线上映,各家院线不仅播放的影片相同,甚至连排片率都相近,同质竞争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观众根据价格、距离优先的顺序进行院线选择,很少会考虑影院品牌。

前几年热钱大量涌入电影产业的时候,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在投资上缺乏整体性和策略性,同质化严重,选址不科学,设备采购、人员配备等都不符合标准,观影体验自然不好。一旦万达、横店这样的高标准影院进入当地市场,单凭一家就足以抢占很多份额。

《报告》指出:“全国城市院线近50条,反观美国院线,数量较少,只有10条左右,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影视市场不断成熟,院线市场集中度势必会进一步提高。今后中小型、小型院线被整合的速度将会加快,呈现几大巨头争霸的局面,上下游合在一起难免有弊端。这也是监管机构需要考虑的,如果是只有几家独大,对这个行业肯定不利。”

“院线除了提供娱乐,还应该提供更多元的精神大餐,应给影院更加多样化选择,给观众介绍不同国家的电影,同时也扶植国内的艺术电影。以低票价和热门进口电影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时代行将过去,多元化的观影时代必将到来,院线必须适应这一市场变化,努力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要做好品牌危机管理工作,维护好企业品牌美誉度,拉开差异化。”《报告》建议道。

万达院线独占鳌头地位难撼

时代院线业绩不佳口碑蒙尘

作者:杨店

No.1万达院线

万达院线隶属于大连万达集团,自2004年起投巨资在全国各地兴建国际高标准、现代化的多厅电影城,开拓终端电影市场,均取得了非凡的票房业绩。

万达院线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依附于商业地产快速扩张的影院。截至2016年年底,万达院线拥有影城401家,银幕3564块,年末会员突破8000万。在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市场占有率等硬指标方面,万达院线长期占据全国第一的位置。另据1905电影数据学院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院线票房冠军依然花落万达院线,其总票房超过36亿元,占全国票房比例接近14%。

占据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万达院线很自然获取了巨大的关注度,尤其是频繁收购大举布局,在业内引发了极大关注。在本次选取的十大主流院线品牌中,万达院线品牌热度高居第一,监测时间段内的全网有效信息量超过560000条。

此外,在品牌美誉度方面,万达院线也获得了最高分值,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较好地实现了品牌传递,与广大网友建立起了稳定的良性互动。

在负面舆情方面,万达院线先后牵涉到奥迪“侮辱广告”事件以及多起网络传闻当中,对品牌声誉构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根据《报告》,在本次选取的十大主流院线品牌中,万达院线的综合网络口碑位居第一位,并与后来者保持着较大优势。

No.2中影星美

如果把万达院线看成是第一阵营,那么中影星美院线可以算是第二阵营当中的典型代表。实际上,中影星美的追赶目标,也正是万达。不过目前来说,无论在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上,中影星美与万达依旧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不仅如此,此前一直稳居全国票房第二的中影星美在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的直接竞争中,也开始落入下风。根据1905电影数据学院的数据,2016年全年,中影星美取得34.4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相比2015年下降了9.6%,其票房成绩被大地院线一步赶超。2017年上半年,中影星美则从去年同期的第三名进一步滑落到第六名。

不过即便如此,由于多年的品牌积累,中影星美依旧具备较高的品牌认可。监测数据发现,在品牌热度方面,中影星美仅次于万达院线而占据第二的高位。同时,中影星美还推出了大商圈的概念,打造“影院周边两公里生态圈”,受到了不少消费者肯定。星美成立了物流配送公司,口号是不管在星美的线上还是线下消费,均可享受影院周边两公里免费配送到家的物流服务。

对比品牌热度、美誉度以及声誉受损度等指标的综合表现,中影星美的综合网络口碑排在十大品牌中的第二位,不过已被万达拉开不小差距。

No.3上海联和院线

上海联和院线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4.7%,对中影星美完成了超越;年度观影人次1.0亿,同比增长16.9%。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联和院线共有影院381家,银幕数2346块。

今年上半年,联和院线取得了20.6亿元票房收入,位居国内第三,市场份额达8.11%。

作为万达之外颇具影响力的院线品牌,上海联和院线拥有较高的品牌热度和美誉度,业务扩张和良好业绩表现赢得了业内肯定。监测数据显示,这两项数值均处于前三行列,仅次于万达和中影星美,显示了联和院线较强的品牌认可。在品牌声誉受损上方面,联和院线也是几大一线品牌当中表现较好的。

综合而言,上海联和院线的网络口碑处于第三位。

No.4大地院线

大地电影院线是全国首先将连锁业态的管理概念引入数字电影领域的先行者,是行业中一支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大地院线取得21.55亿元票房收入,市场份额达到8.46%,位居全国第二,仅需仰望万达院线。

值得一提的是,大地院线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的影院及银幕数,不过在上座率、票价和场均人次方面与万达院线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在光鲜的业绩数据背后,大地院线运营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仍待解决。业内有观点认为,大地院线存在盈利较为单一、管理较为混乱等问题,此外,加盟模式的弊端也需注意,在二三四线城市疯狂跑马圈地导致影院质量良莠不齐。而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不断被曝光的偷漏票房、会员卡被盗、服务体验差等负面舆情也不容忽视。

根据《报告》,大地院线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处于第四位,这与其市场地位略不相配。

No.5横店影视

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横店影视)是国内知名的电影院线运营商,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20.7亿元,市场份额占4.5%,排在全国第八位。今年上半年实现票房12.02亿元,也处在全国第八位。相对于万达等竞争对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监测数据显示,横店影视的品牌热度与品牌美誉度表现尚可。《报告》认为,这得益于横店品牌声名在外,在业内具有较广的知名度。不过在负面舆情方面,横店影视表现不尽如人意,有关其盈利能力、毛利率不佳以及亏损等信息较多,对品牌声誉形成了不小损害。

根据《报告》,在十大品牌中,横店影视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位于第五位。

No.6中影数字

截至2016年年底,中影数字院线共有影院604家,银幕数3575块,其中2016年新建(含新加盟)影院153家,银幕数1064块。在2016年,中影数字实现票房收入29.2 亿元,同比增长39%;年度观影人次0.9亿,同比增长45%。今年上半年,中影数字取得19.75亿元的票房收入,由去年同期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五位。

监测数据显示,中影数字在品牌热度和品牌声誉受损度方面表现尚可,但即便业绩增长强劲,在品牌美誉度上整体表现依旧乏力,其数值在十大品牌中处于最低。《报告》认为,中影数字尤其在自媒体平台的品牌构建和维护有待加强。根据《报告》,中影数字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位居第六位。

No.7中影南方

中影南方在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8.7%;年度观影人次0.9亿,同比增长16%。今年上半年,中影南方取得18.5亿元票房收入,全国排名第四位。

中影南方在品牌热度和品牌美誉度指标上表现较好,这两项数值都要明显高于排在前面的中影数字。但是中影南方的负面舆情更为多见,这一数值也成为十大品牌之最,较为常见的是出现在点评网站的来自网友的吐槽和差评,这对其品牌声誉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创伤。

根据《报告》,中影南方的网络口碑综合表现位居第七位。

No.8新影联

新影联院线2016年实现票房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8%;年度观影人次0.3亿,同比增长90%。可见,无论是票房收入还是观影人次,其增长幅度都领先于其他品牌,体现出了一定的市场潜力。

在互联网品牌建设方面,新影联拥有行业服务型网站与成熟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不过,受限于市场体量小、市场份额占比少,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市场影响力较为有限,新影联与其他一线品牌相比较,品牌认可度相对较低。监测数据显示,新影联的品牌热度处于十大品牌中的最后一位。

同时,在品牌美誉度方面,新影联也并无多少亮点,这一数值也属倒数。

根据《报告》,新影联的网络口碑处于十大品牌中的第八位。

No.9金逸院线

金逸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IPO计划,但因为被相关部门指出存在信披严重失实并提请证监会调查,金逸影视与“院线第一股”失之交臂。此后,错过上市机会的金逸与万达院线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其院线占比和排名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金逸院线的票房全国排名分别位居第5位、第6位、第7位。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市场份额,金逸影视不断推动新影院建设,而这直接导致了公司资产负债的增加。

业内观点认为,在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第一梯队院线扩张凶猛的背景下,像金逸院线这样的第二、第三梯队的院线日益面临着老旧影院业绩整体下滑,新建影院整体亏损,加盟影院分账低薄的窘境。

根据《报告》,金逸院线的网络口碑处在第九位,其在品牌美誉度以及品牌声誉受损度方面的表现需要改善。

No.10时代院线

时代院线是一家以浙江为主要经营地域的院线品牌,在2016年年底票房收入14.5亿元,在全国总票房中占比3.19%,排名第九。与排名靠前的那些品牌相比,时代院线在经营发展中的问题较为明显,近三四年经营状况不佳。

时代院线布局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流量和票价收入相对较小,业绩压力较大,盈利能力备受考验。同时,加盟模式给时代院线的管理方面增加了难度。据媒体报道,时代院线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曾多次受到税务或消防方面的处罚。在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于2017年3月21日通报的326家“偷票房”影院中,时代院线旗下共有8家纯加盟型影院受到相关处罚。此外,政府补助的缩紧,对时代院线的盈利情况也提出了更多挑战。

由于持续盈利能力受到质疑,今年5月,时代院线IPO申请被否决,上市求生之路就此蒙上阴影。

从网络口碑来看,时代院线在品牌热度和品牌美誉度方面都较为平庸,而负面信息总量并不算少。根据《报告》,时代院线网络口碑综合分值在十大品牌中处于最低。

责任编辑:孟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