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和环境下,银行业要回归本源和健康发展,需要以治理好金融乱象、防控好金融风险为基础。
“治理金融乱象,首先要建立一张能反映金融业运行整体情况和风险实质的超级资产负债表。”他表示,“目的是从根源切入,在基础问题上进行顶层设计,对各类金融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方、对症施治。”
在易会满看来,金融乱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过度金融化。市场上出现了争先恐后办金融的景象,各类新金融、类金融、准金融机构无序发展、遍地开花,在繁荣背后存在着泡沫;
二是部分金融机构和一些交叉性金融领域创新过度、过快,带来产品多层嵌套、链条过长、期限过度错配、杠杆过高等问题,尤其是线上+线下、跨市场+线上+线下等交易形式更为复杂,不仅增加了风险隐蔽性和交叉传染的可能性,也加剧了“脱实向虚”倾向;
三是金融牌照的综合化与实质经营的综合化很难区分,多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增加了监管难度,且由于监管标准差异容易形成套利空间;
四是个别货币市场基金产品功能异化,以公募基金之名,行银行功能之实等。
易会满认为,超级资产负债表是一张涵盖表内+表外、境内+境外、存量+流量、即期+远期、传统+创新的立体多维的金融报表体系,是一张全视角、全覆盖、全口径反映金融业运行状况和风险实质的“体检表”,可全面真实反映金融整体运行状况,为宏观审慎监管、综合协调监管、功能行为监管提供依据。
谈及如何构建超级资产负债表,易会满认为,这是一项探索性的创新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有序实施,核心是要把握好三个前提条件,突出三个关键环节,夯实两项基础工作。
易会满解释道,三个前提条件指的是对象要明确界定金融与非金融,标准要建立统一的金融基础制度,原则上要坚持基础资产透明;三个关键环节包括重视监管部门的有效联动,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分工,落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两项基础工作包括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金融人才队伍,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