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又演“傻白甜”、“抗战剧”,港台明星内地影视市场遭“套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又演“傻白甜”、“抗战剧”,港台明星内地影视市场遭“套路”

为了在大陆影视圈这个“名利场”里站稳脚跟,港台明星们都纷纷发挥起浑身解数讨好大陆观众。

如今人们看日剧、韩剧,甚至看美剧、英剧,但是甚少有人看港台剧。港台流行文化在内地的退潮近两年尤为明显,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地影视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想要在内地娱乐圈打出一片天的港台明星就不得不接受内地主流影视剧的“洗礼”,于是我们可以发现港台艺人开始频繁出现于大陆IP剧和抗战剧中。

1港台艺人“今非昔比”

对比十几、二十年前的内地娱乐市场还曾是港台明星的天下,类似港台艺人排挤内地艺人的小道消息层出不穷,虽说真实性已经很难考证,但也说明内地影视市场自身的弱小,何况当时内地青少年观看的大量偶像剧和综艺都来自港台,对港台明星如数家珍,也给了港台艺人内地“捞金”的机会。

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五位主演也一夜之间闻名大陆

如今情况却是大不相同,首先是流量小生中清一色内地艺人,只有陈伟霆一枝独秀,但是资源对比也已经落了下风。

“四大流量小生”还存在争论,但陈伟霆难以入围已是不争事实

小编以2016年为例,对比和陈伟霆同因《古剑奇谭》大红的李易峰,从两人的广告资源上可看出差距。

陈伟霆

商业代言

1.爱奇艺vip会员

2.天天酷跑手游

3.微鲸电视

4.雀巢咖啡

5.Beats耳机

李易峰

商业代言

1.手表TAG Heuer泰格豪雅

2.钻石Forevermark永恒印记

3.林氏木业

4.康师傅绿茶、柚子绿茶

5.OPPO手机

6.OLAY

7.百事可乐

8.乐事薯片

9.炫迈口香糖

10.佳能微单

11.特步

12.凌仕

13.蒙牛GO畅、真果粒

14.蘑菇街

15.德芙巧克力

16.QQ浏览器

17.青云志手游

18.愤怒的小鸟2手游

19.搜狐新闻

除去新生代艺人,早年凭借港台影视剧为内地观众所知的港台艺人如今在内地影视市场中也往往被定型、作品质量难以提升。

出演《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走红的陈乔恩来到大陆却出现形象固化的瓶颈,最近播出的《人间至味是清欢》依然是不变套路的“傻白甜”

2商业价值飞涨的内地明星

再者就是内地艺人的商业价值在近两年有着飞速发展,替代了港台艺人的优势:可营销性。那如何评估艺人的商业价值?奢饰品代言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因为奢饰品自身就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往往其合作对象要才貌兼备,所以一线演员和模特是最佳选择,但是如今奢饰品在大中华区选择的合作明星更加年轻化、流量化,因为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奢饰品宁可抛弃身份、品位也不可能抛弃利益,但是也从侧面体现出中国年轻一代艺人的商业价值已经有了颠覆传统认知的能力。

这是网易论坛在2011年时期的新闻“10位最受国际大牌喜欢的中国女星”,由于新闻过长,文章中不再展示,小编把这10位女星的名字列举在这里:许晴、范冰冰、林志玲、赵薇、周迅、姚晨、舒淇、章子怡、巩俐、张曼玉。清一色的影视剧大女主,但是平均年龄也在35~40岁左右了。

反观近两年的时尚类新闻:流量小生鹿晗被品牌官宣为LV智能腕表tambour horizon全球代言人之一、新晋金马影后周冬雨被兰蔻邀请担任中国彩妆大使、童星出身的杨紫也被全球最大的奢饰品集团LVMH旗下的贝玲妃宣布为该品牌史上全球首位品牌形象大使、当然最逆天的还要属Burberry与吴亦凡的合作,吴亦凡也是该品牌第一位非英裔代言人、甚至还在上大二的关晓彤就成为了雅诗兰黛旗下倩碧的中国区品牌大使。

只凭借一部网剧走红的许魏洲就被LV邀请为品牌好友

这些年轻艺人风格不一,作品不同,但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粉丝量惊人、以及90后出生。

“芭莎慈善夜”被称作中国的名利场,但是出席的港台艺人屈指可数,且很难占据主位

至此,内地已经不再缺少能撑住商业场面的艺人了,在发挥商业能力时港台明星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随着港台娱乐市场的萎缩,香港与台湾的娱乐圈已经很难再产生出有号召力的艺人。

3日渐没落的香港TVB

那么,究竟曾经辉煌一时的港台流行文化行业如今都已经沦落到什么光景了呢?

首先来说香港,曾经最引以为傲的本土电视台华娱卫视、香港亚视停播,被认为是香港电视业衰落的象征。而如今最坚挺的TVB也是力不从心,联手内地三大视频网站推出“超级网剧”,也恐将沦为纯制作机构。

曾经的香港TVB诞生过《上海滩》《创世纪》等大量经典华语影视作品,深深影响了70后、80后的成长。但近几年来,以TVB剧集为代表的港剧质量呈现整体下滑趋势,港剧式微几乎已成定局。而艺人出走使资本投入减弱,影响了剧集的精彩程度,也放缓了盈利增长速度。

2014年,TVB出现五年以来的首次净利润下滑;2015年,不仅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减少9%,股东应占溢利(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也减少6%;2016年,TVB更是发出了首次盈利警告,称2016年度盈利较上年下跌55%至65%。

为了扭转败局, TVB借《寻秦记》等全面转战内地市场。

与优酷联手打造《飞虎极战》《寻秦记》等;与腾讯共同出品《使徒行者2》《宫心计2之深宫计》《溏心风暴3》;与爱奇艺合作《盲侠大律师》《再创世纪》等,在2017年6月20日,由爱奇艺、TVB联合出品的网剧《盲侠大律师》第一季正式上线,8月1日《盲侠大律师》第二季回归。

TVB为何转战内地市场与视频平台合作?因为近年来,视频网站风头正盛,背靠BAT就意味着钱和资源,越来越多的现象级电视剧都出自于网络平台。对于TVB来说,绑定视频网站可以顺势解决自己内部存在多年的财政危机。

而这个诞生于1967年、也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的TVB如今也面临着没落的危机,内地新生力量的视频网站竟然成为TVB“东山再起”的重要法宝。这种力量的角逐也深深影响着TVB剧集的逆向输出(《盲侠大律师》先网后台,大陆视频网站先于TVB4天播出),对比曾经向内地输出经典剧集的模式已经发生大反转,但这对日渐落寞的TVB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4江河日下的台湾文娱市场

提起台湾,就是偶像剧和综艺。然而在华人世界里最著名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停播了,这也被认为是台湾娱乐圈没落的象征,追溯这条线索,台湾娱乐行业的萧条可见一斑。

《康熙来了》停播后主持人转战内地,蔡康永频繁现身内地网综,并拍摄了电影《吃吃的爱》,小s则主持了网综《姐姐好饿》一、二季

对比内地综艺节目的欣欣向荣,台湾综艺已经敲响丧钟:比如在台湾停播的《大学生来了》,在大陆重新制作,原制作人詹仁雄依然参与,主持人还是陶晶莹;还有在台湾大火的《中国好声音》首播收视率0.88%,打败同时段《康熙来了》的0.77%拿下第一;甚至一向宣称“大陆综艺至少落后台湾综艺二十年”,但在《校花来了》中却出现部分内容抄袭《奇葩说》。如此例子如今数不胜数,慢慢走向衰落的台湾综艺只是台湾娱乐行业的一个缩影。

2011年的台湾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战绩辉煌,甚至被韩国翻拍,但也是台剧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巅峰

十几年前好作连连的台湾偶像剧如今已经很难生产出爆款产品了。

为台湾娱乐圈“操碎了心”的炎亚纶

比如台湾要翻拍韩剧《太阳的后裔》,宣称投入1280万台币(280万人民币左右),要知道大陆一集电视剧的投入都大于这个数字,台湾艺人炎亚纶更是发文怒怼“你们知道韩国一集制作费就能够超过国防部整部制作费吗?不要丢脸了。”如此情形,很难让人联想起台湾偶像剧曾经称霸亚洲的盛况。

5内地电视剧市场的四个数字

香港、台湾的影视娱乐行业在这两年停滞不前已是不争事实,然而夹缝中求生存,港台明星更加积极地通过出演内地影视剧来获得发展机会,而内地庞大的影视市场也为这些港台明星提供了全世界最大的舞台。去年,广电总局电视剧副司长杨峥用四个数据总结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基本面(此部分数据引用网络):

11亿。中国电视观众12.8亿,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9.09亿,复合渠道电视剧观众规模达到11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剧观众。

30%和80%。中国目前有电视台2416家、视听网站263家,电视剧播出量分别占电视台和视听网站播出总量的30%和80%以上,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主要内容资源,是中国大众文化消费的第一需求。

45集。2010年以来,中国电视剧保持着每年1万5千集左右的产量,平均每天制作完成电视剧45集,是排名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

130亿。目前,电视剧国内销售收入23亿美元,版权收益为33亿美元,电视广告收入为63亿美元,中国电视剧市场总体规模达到130亿美元。随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这一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除了内地市场的吸纳需求大,“限韩令”的约束也对港台明星进入起到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曾经大陆艺人中缺少“可营销”的艺人,商业价值更高的韩国明星便随着“韩流”纷纷涌进,但是内地“小鲜肉”的崛起满足了市场对商业价值的需求,以及“限韩令”的出现都开始让韩国艺人退出这片舞台。然而中国影视圈对非大陆籍的艺人又有一定份额的需求(小编认为“小鲜肉”们人气高但演技捉急,片酬又过高;以及三番、四番、五番等艺人的培养不成熟),所以港台艺人便迎来一次上位的好机会。

6港台艺人上位有“套路”

为了在大陆影视圈这个“名利场”里站稳脚跟,港台明星们都纷纷发挥起浑身解数讨好大陆观众。而港台明星在内地影视圈的发展轨迹,小编认为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曾经是拍摄古装剧、如今是靠拍摄IP剧上位;然后再靠出演抗战剧和历史人物与大陆主流打成一片。

说起大陆发展的港台艺人,台湾就是霍建华、香港就是钟汉良,两人都位列“天涯四美”之一,而且这两位都是典型的出演古装剧和IP剧上位、参与抗战剧扮演历史角色打入主流的典型。

霍建华在《仙剑奇侠传3》中扮演徐长卿一角被粉丝称作“白豆腐”,也正是凭借这一古装角色进入“天涯四美”,之后又出演大IP《花千骨》进军一线。收获流量之后的霍建华潜心磨练演技,和山影这样的正剧团队合作,出演了《战长沙》,拿下豆瓣9.1分的超高口碑。

更有甚者,今年暑期上映的献礼影片《建军大业》中,霍建华竟然扮演了当时国民党最高级别将领——蒋介石。

如今霍建华在大陆的发展已经宛如本土艺人:成为大制作《如懿传》的男主、还积极向电影咖转型。

再说钟汉良,他也是凭出演古装剧《逆水寒》中的“顾惜朝”一角进入“天涯四美”,但这部剧在网络上极受推崇,线下却不为人知,但之后出演的大IP剧《最美的时光》《何以笙箫默》让其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

此外,钟汉良出演的抗战剧口碑都不错,《勇士之城》(豆瓣评分8.3)《一触即发》(豆瓣评分8.8)《火线追凶》(系列平均分7.5)让他在大陆完全站稳了脚跟。

而这两位前辈的发展轨迹也成为后辈港台艺人纷纷效仿的对象,艰难上位的陈伟霆与钟汉良类似,由歌手转型演员,2014年出演古装IP剧《古剑奇谭》大红,之后积极参与《大轰炸》《老九门》等抗战剧入围主流。王大陆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只不过是IP、抗战剧两手抓,既出演了IP电影《鲛珠传》,也出演了抗战电影《铁道飞虎》。

而这条发展轨迹也成了过气港台艺人复出的“黄金路径”。飞轮海成员吴尊出演了IP《武动乾坤》、炎亚纶出演《一路繁花相送》,汪东城风格更接近二次元,出演了今夏热门网剧《镇魂街》。

IP剧《一路繁花相送》实现了陆(江疏影)、港(钟汉良)、台(炎亚纶)、新加坡(李铭顺)的“大中华区”艺人大联欢

F4成员年龄偏大,与现在粉丝群体有距离,但吴建豪也出演了热剧《锦绣未央》的男二、周渝民知名度更高,在《柜中美人》《烈火如歌》中出演男一。但是久违的言承旭却借IP上位时遭遇阻力,与赵丽颖携手的《你和我的倾城时光》竟遭对方粉丝嫌弃人气太低。

但是小编认为,但凡有一点机会言承旭就会好好掌握,因为赵又廷就是在与女主人气差异悬殊的情况下凭借演技逆袭的,出演大IP而“咸鱼翻身”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又演“傻白甜”、“抗战剧”,港台明星内地影视市场遭“套路”

为了在大陆影视圈这个“名利场”里站稳脚跟,港台明星们都纷纷发挥起浑身解数讨好大陆观众。

如今人们看日剧、韩剧,甚至看美剧、英剧,但是甚少有人看港台剧。港台流行文化在内地的退潮近两年尤为明显,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内地影视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想要在内地娱乐圈打出一片天的港台明星就不得不接受内地主流影视剧的“洗礼”,于是我们可以发现港台艺人开始频繁出现于大陆IP剧和抗战剧中。

1港台艺人“今非昔比”

对比十几、二十年前的内地娱乐市场还曾是港台明星的天下,类似港台艺人排挤内地艺人的小道消息层出不穷,虽说真实性已经很难考证,但也说明内地影视市场自身的弱小,何况当时内地青少年观看的大量偶像剧和综艺都来自港台,对港台明星如数家珍,也给了港台艺人内地“捞金”的机会。

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五位主演也一夜之间闻名大陆

如今情况却是大不相同,首先是流量小生中清一色内地艺人,只有陈伟霆一枝独秀,但是资源对比也已经落了下风。

“四大流量小生”还存在争论,但陈伟霆难以入围已是不争事实

小编以2016年为例,对比和陈伟霆同因《古剑奇谭》大红的李易峰,从两人的广告资源上可看出差距。

陈伟霆

商业代言

1.爱奇艺vip会员

2.天天酷跑手游

3.微鲸电视

4.雀巢咖啡

5.Beats耳机

李易峰

商业代言

1.手表TAG Heuer泰格豪雅

2.钻石Forevermark永恒印记

3.林氏木业

4.康师傅绿茶、柚子绿茶

5.OPPO手机

6.OLAY

7.百事可乐

8.乐事薯片

9.炫迈口香糖

10.佳能微单

11.特步

12.凌仕

13.蒙牛GO畅、真果粒

14.蘑菇街

15.德芙巧克力

16.QQ浏览器

17.青云志手游

18.愤怒的小鸟2手游

19.搜狐新闻

除去新生代艺人,早年凭借港台影视剧为内地观众所知的港台艺人如今在内地影视市场中也往往被定型、作品质量难以提升。

出演《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走红的陈乔恩来到大陆却出现形象固化的瓶颈,最近播出的《人间至味是清欢》依然是不变套路的“傻白甜”

2商业价值飞涨的内地明星

再者就是内地艺人的商业价值在近两年有着飞速发展,替代了港台艺人的优势:可营销性。那如何评估艺人的商业价值?奢饰品代言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因为奢饰品自身就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往往其合作对象要才貌兼备,所以一线演员和模特是最佳选择,但是如今奢饰品在大中华区选择的合作明星更加年轻化、流量化,因为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奢饰品宁可抛弃身份、品位也不可能抛弃利益,但是也从侧面体现出中国年轻一代艺人的商业价值已经有了颠覆传统认知的能力。

这是网易论坛在2011年时期的新闻“10位最受国际大牌喜欢的中国女星”,由于新闻过长,文章中不再展示,小编把这10位女星的名字列举在这里:许晴、范冰冰、林志玲、赵薇、周迅、姚晨、舒淇、章子怡、巩俐、张曼玉。清一色的影视剧大女主,但是平均年龄也在35~40岁左右了。

反观近两年的时尚类新闻:流量小生鹿晗被品牌官宣为LV智能腕表tambour horizon全球代言人之一、新晋金马影后周冬雨被兰蔻邀请担任中国彩妆大使、童星出身的杨紫也被全球最大的奢饰品集团LVMH旗下的贝玲妃宣布为该品牌史上全球首位品牌形象大使、当然最逆天的还要属Burberry与吴亦凡的合作,吴亦凡也是该品牌第一位非英裔代言人、甚至还在上大二的关晓彤就成为了雅诗兰黛旗下倩碧的中国区品牌大使。

只凭借一部网剧走红的许魏洲就被LV邀请为品牌好友

这些年轻艺人风格不一,作品不同,但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粉丝量惊人、以及90后出生。

“芭莎慈善夜”被称作中国的名利场,但是出席的港台艺人屈指可数,且很难占据主位

至此,内地已经不再缺少能撑住商业场面的艺人了,在发挥商业能力时港台明星不再是唯一选择,甚至,随着港台娱乐市场的萎缩,香港与台湾的娱乐圈已经很难再产生出有号召力的艺人。

3日渐没落的香港TVB

那么,究竟曾经辉煌一时的港台流行文化行业如今都已经沦落到什么光景了呢?

首先来说香港,曾经最引以为傲的本土电视台华娱卫视、香港亚视停播,被认为是香港电视业衰落的象征。而如今最坚挺的TVB也是力不从心,联手内地三大视频网站推出“超级网剧”,也恐将沦为纯制作机构。

曾经的香港TVB诞生过《上海滩》《创世纪》等大量经典华语影视作品,深深影响了70后、80后的成长。但近几年来,以TVB剧集为代表的港剧质量呈现整体下滑趋势,港剧式微几乎已成定局。而艺人出走使资本投入减弱,影响了剧集的精彩程度,也放缓了盈利增长速度。

2014年,TVB出现五年以来的首次净利润下滑;2015年,不仅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减少9%,股东应占溢利(持续经营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也减少6%;2016年,TVB更是发出了首次盈利警告,称2016年度盈利较上年下跌55%至65%。

为了扭转败局, TVB借《寻秦记》等全面转战内地市场。

与优酷联手打造《飞虎极战》《寻秦记》等;与腾讯共同出品《使徒行者2》《宫心计2之深宫计》《溏心风暴3》;与爱奇艺合作《盲侠大律师》《再创世纪》等,在2017年6月20日,由爱奇艺、TVB联合出品的网剧《盲侠大律师》第一季正式上线,8月1日《盲侠大律师》第二季回归。

TVB为何转战内地市场与视频平台合作?因为近年来,视频网站风头正盛,背靠BAT就意味着钱和资源,越来越多的现象级电视剧都出自于网络平台。对于TVB来说,绑定视频网站可以顺势解决自己内部存在多年的财政危机。

而这个诞生于1967年、也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的TVB如今也面临着没落的危机,内地新生力量的视频网站竟然成为TVB“东山再起”的重要法宝。这种力量的角逐也深深影响着TVB剧集的逆向输出(《盲侠大律师》先网后台,大陆视频网站先于TVB4天播出),对比曾经向内地输出经典剧集的模式已经发生大反转,但这对日渐落寞的TVB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4江河日下的台湾文娱市场

提起台湾,就是偶像剧和综艺。然而在华人世界里最著名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停播了,这也被认为是台湾娱乐圈没落的象征,追溯这条线索,台湾娱乐行业的萧条可见一斑。

《康熙来了》停播后主持人转战内地,蔡康永频繁现身内地网综,并拍摄了电影《吃吃的爱》,小s则主持了网综《姐姐好饿》一、二季

对比内地综艺节目的欣欣向荣,台湾综艺已经敲响丧钟:比如在台湾停播的《大学生来了》,在大陆重新制作,原制作人詹仁雄依然参与,主持人还是陶晶莹;还有在台湾大火的《中国好声音》首播收视率0.88%,打败同时段《康熙来了》的0.77%拿下第一;甚至一向宣称“大陆综艺至少落后台湾综艺二十年”,但在《校花来了》中却出现部分内容抄袭《奇葩说》。如此例子如今数不胜数,慢慢走向衰落的台湾综艺只是台湾娱乐行业的一个缩影。

2011年的台湾偶像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战绩辉煌,甚至被韩国翻拍,但也是台剧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巅峰

十几年前好作连连的台湾偶像剧如今已经很难生产出爆款产品了。

为台湾娱乐圈“操碎了心”的炎亚纶

比如台湾要翻拍韩剧《太阳的后裔》,宣称投入1280万台币(280万人民币左右),要知道大陆一集电视剧的投入都大于这个数字,台湾艺人炎亚纶更是发文怒怼“你们知道韩国一集制作费就能够超过国防部整部制作费吗?不要丢脸了。”如此情形,很难让人联想起台湾偶像剧曾经称霸亚洲的盛况。

5内地电视剧市场的四个数字

香港、台湾的影视娱乐行业在这两年停滞不前已是不争事实,然而夹缝中求生存,港台明星更加积极地通过出演内地影视剧来获得发展机会,而内地庞大的影视市场也为这些港台明星提供了全世界最大的舞台。去年,广电总局电视剧副司长杨峥用四个数据总结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基本面(此部分数据引用网络):

11亿。中国电视观众12.8亿,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9.09亿,复合渠道电视剧观众规模达到11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视剧观众。

30%和80%。中国目前有电视台2416家、视听网站263家,电视剧播出量分别占电视台和视听网站播出总量的30%和80%以上,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主要内容资源,是中国大众文化消费的第一需求。

45集。2010年以来,中国电视剧保持着每年1万5千集左右的产量,平均每天制作完成电视剧45集,是排名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

130亿。目前,电视剧国内销售收入23亿美元,版权收益为33亿美元,电视广告收入为63亿美元,中国电视剧市场总体规模达到130亿美元。随着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这一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除了内地市场的吸纳需求大,“限韩令”的约束也对港台明星进入起到一定程度的有利影响。曾经大陆艺人中缺少“可营销”的艺人,商业价值更高的韩国明星便随着“韩流”纷纷涌进,但是内地“小鲜肉”的崛起满足了市场对商业价值的需求,以及“限韩令”的出现都开始让韩国艺人退出这片舞台。然而中国影视圈对非大陆籍的艺人又有一定份额的需求(小编认为“小鲜肉”们人气高但演技捉急,片酬又过高;以及三番、四番、五番等艺人的培养不成熟),所以港台艺人便迎来一次上位的好机会。

6港台艺人上位有“套路”

为了在大陆影视圈这个“名利场”里站稳脚跟,港台明星们都纷纷发挥起浑身解数讨好大陆观众。而港台明星在内地影视圈的发展轨迹,小编认为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曾经是拍摄古装剧、如今是靠拍摄IP剧上位;然后再靠出演抗战剧和历史人物与大陆主流打成一片。

说起大陆发展的港台艺人,台湾就是霍建华、香港就是钟汉良,两人都位列“天涯四美”之一,而且这两位都是典型的出演古装剧和IP剧上位、参与抗战剧扮演历史角色打入主流的典型。

霍建华在《仙剑奇侠传3》中扮演徐长卿一角被粉丝称作“白豆腐”,也正是凭借这一古装角色进入“天涯四美”,之后又出演大IP《花千骨》进军一线。收获流量之后的霍建华潜心磨练演技,和山影这样的正剧团队合作,出演了《战长沙》,拿下豆瓣9.1分的超高口碑。

更有甚者,今年暑期上映的献礼影片《建军大业》中,霍建华竟然扮演了当时国民党最高级别将领——蒋介石。

如今霍建华在大陆的发展已经宛如本土艺人:成为大制作《如懿传》的男主、还积极向电影咖转型。

再说钟汉良,他也是凭出演古装剧《逆水寒》中的“顾惜朝”一角进入“天涯四美”,但这部剧在网络上极受推崇,线下却不为人知,但之后出演的大IP剧《最美的时光》《何以笙箫默》让其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

此外,钟汉良出演的抗战剧口碑都不错,《勇士之城》(豆瓣评分8.3)《一触即发》(豆瓣评分8.8)《火线追凶》(系列平均分7.5)让他在大陆完全站稳了脚跟。

而这两位前辈的发展轨迹也成为后辈港台艺人纷纷效仿的对象,艰难上位的陈伟霆与钟汉良类似,由歌手转型演员,2014年出演古装IP剧《古剑奇谭》大红,之后积极参与《大轰炸》《老九门》等抗战剧入围主流。王大陆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只不过是IP、抗战剧两手抓,既出演了IP电影《鲛珠传》,也出演了抗战电影《铁道飞虎》。

而这条发展轨迹也成了过气港台艺人复出的“黄金路径”。飞轮海成员吴尊出演了IP《武动乾坤》、炎亚纶出演《一路繁花相送》,汪东城风格更接近二次元,出演了今夏热门网剧《镇魂街》。

IP剧《一路繁花相送》实现了陆(江疏影)、港(钟汉良)、台(炎亚纶)、新加坡(李铭顺)的“大中华区”艺人大联欢

F4成员年龄偏大,与现在粉丝群体有距离,但吴建豪也出演了热剧《锦绣未央》的男二、周渝民知名度更高,在《柜中美人》《烈火如歌》中出演男一。但是久违的言承旭却借IP上位时遭遇阻力,与赵丽颖携手的《你和我的倾城时光》竟遭对方粉丝嫌弃人气太低。

但是小编认为,但凡有一点机会言承旭就会好好掌握,因为赵又廷就是在与女主人气差异悬殊的情况下凭借演技逆袭的,出演大IP而“咸鱼翻身”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