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欠债百亿,裁员2千,昔日巨头如今风雨飘摇,连掌门人都自身难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欠债百亿,裁员2千,昔日巨头如今风雨飘摇,连掌门人都自身难保

无力还债,雨润难自救。

2017年8月25日,已经脱离公众视野许久的雨润食品发布了其2017年半年度报告。据其半年报披露。雨润食品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8.02亿港元。同比减少35.4%,净利润仍亏损,较去年同期减亏25.07%。

该半年报也是雨润食品经营近十年来最差的一次中报业绩,也是雨润食品连续三次半年报亏损。据悉,2015年半年亏损7.30亿元,2016年半年亏损6.72亿元。

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雨润食品不见踪影。几日前,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江苏82家企业入围,雨润食品仍然榜上无名,令人唏嘘。

要知道,几年前的雨润并不是这番光景。作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雨润集团以其200多子公司遍布全国各省市。在2011年的《胡润品牌榜》中,雨润食品以125亿的品牌价值在排行榜中排名第39位;在《2011年中国食品与饮料品牌》排行榜中,雨润排名第二,成为当时江苏地区仅有的两个价值上百亿的品牌。同样在2011年,雨润集团在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以647.55亿市值位列第128位。

同时,雨润也曾是另一家综合性大型企业“双汇”的强劲对手。雨润与双汇一南一北两家企业,一个是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一个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名列前茅,做了近20年的竞争对手,对于谁才是“中国第一大屠夫”向来争得头破血流。

双汇总收入已是雨润数倍

但如今,双汇早已将雨润远远甩在了脑后,雨润的现状不可同日而语,南北两大肉类巨头之争已经结束。

2017年上半年,双汇实现营收240亿元,净利润19.04亿元,是雨润的数倍。此前双方的2016年财报显示,双汇在2016年营收达518.45亿元,同比增长15.99%,净利润达到58.62亿元,同比增长3.29%。而雨润食品2016年营收167.02亿港元,同比下滑17.2%,全年亏损23.42亿港元。

自2012年开始,雨润的收入开始大幅度跳水,2016年的营业收入基本相当于2011年的一半,几近腰斩。

背负近百亿港元的债务

除了业绩大不如前,最困扰雨润的还是巨额债务的问题。

据悉,雨润近几年一直背负高额负债,在2011年到2016年间,雨润食品的总负债分别为:93.07亿港元、101.01亿港元、109.3亿港元、110亿港元、101.78亿港元、99.19亿港元。雨润食品披露,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还有未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其它贷款71.50亿元。

激进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布局失败

2011年,雨润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形成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但是多元化发展并不奏效。其房地产业务的高额负债,对现金流造成了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拖累了雨润集团的食品主业。

2015年3月,检察机关对雨润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导致雨润的多个项目执行不下去,无异于是雨上加霜。

面对这样的困境,雨润也并没有无动于衷,仍不断寻求出路。一方面,在2016年雨润将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出售,获得6289万港元的收益。

另一方面,雨润集团还有另一大项收入,那就是政府给的补贴。据悉从雨润集团上市以来到2015年,共获取政府补贴40亿港元,占十年总利润的比例将近50%。不够自主的盈利模式,是雨润的一大症结所在。

另外,为了减少开支,雨润表示,“将对部分岗位采取了进一步压缩措施”,根据公告披露,雨润食品员工人数已经由上年末的1.2万名变成了报告期末的1万名,半年减少了2000名。

但在近百亿的债务的压力与国内肉制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雨润食品的种种尝试至今收效甚微,谁也不知道,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还能在风雨飘摇中坚持多久。

声明:本文为蛋壳君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律追查到底!更多有趣的投资资讯尽在蓝海汇赢(ID:blueocean00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欠债百亿,裁员2千,昔日巨头如今风雨飘摇,连掌门人都自身难保

无力还债,雨润难自救。

2017年8月25日,已经脱离公众视野许久的雨润食品发布了其2017年半年度报告。据其半年报披露。雨润食品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8.02亿港元。同比减少35.4%,净利润仍亏损,较去年同期减亏25.07%。

该半年报也是雨润食品经营近十年来最差的一次中报业绩,也是雨润食品连续三次半年报亏损。据悉,2015年半年亏损7.30亿元,2016年半年亏损6.72亿元。

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雨润食品不见踪影。几日前,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江苏82家企业入围,雨润食品仍然榜上无名,令人唏嘘。

要知道,几年前的雨润并不是这番光景。作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之一,雨润集团以其200多子公司遍布全国各省市。在2011年的《胡润品牌榜》中,雨润食品以125亿的品牌价值在排行榜中排名第39位;在《2011年中国食品与饮料品牌》排行榜中,雨润排名第二,成为当时江苏地区仅有的两个价值上百亿的品牌。同样在2011年,雨润集团在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中以647.55亿市值位列第128位。

同时,雨润也曾是另一家综合性大型企业“双汇”的强劲对手。雨润与双汇一南一北两家企业,一个是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一个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名列前茅,做了近20年的竞争对手,对于谁才是“中国第一大屠夫”向来争得头破血流。

双汇总收入已是雨润数倍

但如今,双汇早已将雨润远远甩在了脑后,雨润的现状不可同日而语,南北两大肉类巨头之争已经结束。

2017年上半年,双汇实现营收240亿元,净利润19.04亿元,是雨润的数倍。此前双方的2016年财报显示,双汇在2016年营收达518.45亿元,同比增长15.99%,净利润达到58.62亿元,同比增长3.29%。而雨润食品2016年营收167.02亿港元,同比下滑17.2%,全年亏损23.42亿港元。

自2012年开始,雨润的收入开始大幅度跳水,2016年的营业收入基本相当于2011年的一半,几近腰斩。

背负近百亿港元的债务

除了业绩大不如前,最困扰雨润的还是巨额债务的问题。

据悉,雨润近几年一直背负高额负债,在2011年到2016年间,雨润食品的总负债分别为:93.07亿港元、101.01亿港元、109.3亿港元、110亿港元、101.78亿港元、99.19亿港元。雨润食品披露,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还有未偿还的银行贷款及其它贷款71.50亿元。

激进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布局失败

2011年,雨润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形成了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但是多元化发展并不奏效。其房地产业务的高额负债,对现金流造成了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拖累了雨润集团的食品主业。

2015年3月,检察机关对雨润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导致雨润的多个项目执行不下去,无异于是雨上加霜。

面对这样的困境,雨润也并没有无动于衷,仍不断寻求出路。一方面,在2016年雨润将一家全资附属公司出售,获得6289万港元的收益。

另一方面,雨润集团还有另一大项收入,那就是政府给的补贴。据悉从雨润集团上市以来到2015年,共获取政府补贴40亿港元,占十年总利润的比例将近50%。不够自主的盈利模式,是雨润的一大症结所在。

另外,为了减少开支,雨润表示,“将对部分岗位采取了进一步压缩措施”,根据公告披露,雨润食品员工人数已经由上年末的1.2万名变成了报告期末的1万名,半年减少了2000名。

但在近百亿的债务的压力与国内肉制品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雨润食品的种种尝试至今收效甚微,谁也不知道,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还能在风雨飘摇中坚持多久。

声明:本文为蛋壳君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一律追查到底!更多有趣的投资资讯尽在蓝海汇赢(ID:blueocean00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