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Joey Nolfi
圣丹斯、戛纳和柏林电影节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到时候奥斯卡竞选的冰山一角,现在又逢特柳赖德、威尼斯、多伦多和纽约的颁奖季将即将来临,一切似乎都会明朗起来。后三个奥斯卡预测式的电影节迄今已宣布了2017年的全部(或部分)片单,奥斯卡奖的角逐也随之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久经考验的知名导演,如拍摄《寂静中的惊奇》(Wonderstruck)的海因斯(Haynes)和初出茅庐、不断突破的新秀,《普通女人》中脱颖而出的变性人主角丹妮拉·维加(Daniela Vega)都在为取得第90届奥斯卡奖之前的这些助跑电影节的黄金位置而激烈竞争。
以下有望在秋季电影节中大放异彩的电影需要格外关注,我们已根据它们可能所属的获奖类别进行了分类。(注:这篇文章包括没有确认发布日期的电影,并将根据多伦多、纽约和特柳赖德所揭幕的更多的电影进行更新)
最佳影片
《月光男孩》(Moonlight)的获奖历史性地证明了奥斯卡的品味也在随着快速多样化的观众基础而迅速变化。该电影的成功到底是侥幸还是一个真正的变化信号尚且有待观察,但其带来的瞬时或深远影响将在奥斯卡预测者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角逐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将我们带到了第一次潜在的突破之中:圣丹斯的亮眼新星卢卡·瓜达尼诺(Luca Guadagnino)导演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讲述了一个十几岁的男孩(Timothée Chalamet)与他父亲的留宿学术助理奥利弗(Armie Hammer)的纷繁浪漫故事。
因为那些老派人士,在《月光男孩》之前,奥斯卡投票者向来将同性恋主题的电影隔绝在最佳影片的选项之外(还记得当年《撞车》(Crash)赢了《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吗?),所幸的是这群人正在走下坡路。
在圣丹斯得到的广泛赞誉,让瓜达尼诺的电影有望一路走下去。现在,剩下的活儿就交给观众和影评人了。

因动作捕捉表演而知名的安迪·瑟金斯(Andy Serkis),也准备靠他多伦多电影节(TIFF)首映的导演处女座《一呼一吸》引起轰动。
这部电影由克莱尔·福伊(Claire Foy)和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扮演一对现实生活中的情侣戴安娜和罗宾·卡文迪什,后者于28岁罹患骨髓灰质炎,继而致力于为此病患者发声。瑟金斯的名字一直以来在表演创新领域如雷贯耳,许多人都认为他的电脑合成角色值得被提名。
这一砝码对他有利,若《一呼一吸》横贯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靠得可能是传统的、催人泪下的剧情来赢得所有重要投票。

格蕾塔·葛韦格也制作了她的第一部独立导演作品《伯德夫人》(Lady Bird),这部电影记录了一个年轻女子(Saoirse Ronan)在加州一年的生活及期间的种种成就。
这部电影已上榜多伦多电影节国际首映,也就意味着A24制片公司可以在11月10日的发布日期之前于下个月的特柳赖德电影节开展最佳影片宣传活动。

通常来说,大牌导演也会冲着秋季电影节的名头奔赴世界各地。
包括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缩身》(Downsizing)确定参展多伦多和威尼斯电影节),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最后的旗帜》(Last Flag Flying)将作为纽约电影节的开幕电影),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的《迷镇》(Suburbicon)也将紧随《缩身》其后,参展加拿大和意大利电影节。

需要额外关注的还有迪·里斯(Dee Rees)的《泥土之界》(Mudbound),这部电影已经在圣丹斯捕获了影评人们的“芳心”,并有可能顺着奥斯卡的多元化方针继续向前延展。
是的,这是一部Netflix制作的电影,Netflix也一直在为纪录片类别以外的提名努力奋斗(2015年上映的《无境之兽》(Beasts of No Nation)失利奥斯卡),但现在正是让投票者们了解不断变化的行业潮流的最好时机,而这部电影也正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案例了。
最佳导演
虽然2017年最佳导演的角逐少不了大牌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凯瑟琳·毕格罗、派蒂·杰金斯),但是秋季电影节总有空间让新人导演发声。
比如之前拍摄《房间》(Room)的莱尼·艾伯拉汉森(Lenny Abrahamson)、《雄狮》(Lion)的导演加斯·戴维斯(Garth Davis)、拍摄《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的莫腾·泰杜姆(Morten Tyldum)和拍摄《月光男孩》的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

目前,一些种子选手还仍徘徊在电影节之外,(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华盛顿邮报》(The Papers)、艾伦·索金(Aaron Sorkin)的《茉莉的牌局》(Molly’s Game)、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未名项目还未确定首映式),所以一切还皆有变数。
强有力的竞争者还包括瑟金斯(《一呼一吸》)、斯考特·库珀(Scott Cooper)(《敌对分子》(Hostiles))、里斯(《泥土之界》)、伍迪·艾伦(Woody Allen)(《摩天轮》(Wonder Wheel))和葛韦格(《伯德夫人》)。
而像瓜达尼诺(《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佩恩(《缩身》)、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 del Toro)(《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这样的老将也不能被排除在外。

最佳女主角
截止发稿时,“最佳女主角”是比较平静的一个版块。不过多亏了那些业界大咖以及他们在电影节上的突出位置,“最佳女主”的角逐也很可能升温(主要的角儿都在了,就看一切如何尘埃落定)。
《影星在利物浦永驻》(Film Stars Don’t Die in Liverpool)的女主角安妮特·贝宁(Annette Bening)曾四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而现在索尼经典影业(助朱莉安·摩尔2014年直取奥斯卡胜利的也是这家公司)正在购买这部电影的发行权(发稿时已拿下了喔~),也许这么做的目的是要使这个奥斯卡遗珠真正获奖。

威尼斯已经注意到了贝宁的崛起,于是自2006年起便请她担任第一位女性总评审。
一年以来,许多人认为他们见到了贝宁与大奖无缘最遗憾的时刻,(于去年纽约电影节首映的《20世纪女人》(20th Century Women)获得了她职业生涯中最好的评论),这位59岁的女星正迈着理想的步伐走向秋季电影节。
目前,《利物浦》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网站上只提到将在加拿大首映,也就意味着在劳动节周末该影片可能会前往特柳赖德 – 这也同样指出了索尼经典影业正在背后出资这一事实。

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另外一个默默无闻的主角,尽管获得了惊人的六项奥斯卡提名,但尚未获得过金像奖。
这一数字将她与瑟尔玛·瑞特(Thelma Ritter)和黛博拉·蔻儿(Deborah Kerr)联系起来,成为了历史上拥有第三多“未能如愿”提名的人。
今年她领衔出演了一部文学改编作品《贤妻》(The Wife),这部作品是关于一个年长的女人决定离开丈夫,结束多年婚姻的故事。
这听起来像一个不错的角色,可能会十分贴近她本人,尽管克洛斯在她的领域小有威望,若是这一奖项在十二月仍不太明了时,她或许还能抓住她作为老戏骨的机会。

虽然奥斯卡奖的多元化投票基础可以让投票人们注意到更多女性拍摄的或是关于女性的作品,但是最佳女演员奖通常和最佳影片奖不一致,因此奥斯卡奖更容易捕捉到像《贤妻》这样边缘化的电影。
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以女性为中心的作品,这一潜在的突破将贯穿最佳女演员奖和最佳影片奖。
这其中的一部便是里斯的《泥土之界》(圣丹斯后将会于九月前往多伦多),凯瑞·穆里根(Carey Mulligan)或许能于此获得2010年《成长教育》(An Education)之外的第二次提名。
另外一个则是斯蒂芬·弗雷斯(Stephen Frears)导演的《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Victoria and Abdul)(千万不要低估朱迪·丹奇(Judi Dench)这个亲英派穿上梦想服装后的力量)。
当然,还有比利·吉恩·金/鲍比·里格斯的运动喜剧《性别之战》(Battle of the Sexes),主演是曾获最佳女主角的艾玛·斯通(Emma Stone)。

最佳女演员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停在以下这些女演员之上:
艾伦导演的、由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主演的《摩天轮》;
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出演的《儿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
瑞秋·薇姿(Rachel Weisz)、瑞秋·麦克亚当斯(Rachel McAdams)主演的蕾丝边喜剧《违命》(Disobedience);
瑟金斯导演的《一呼一吸》中的福伊;
弗朗西斯·麦克道曼(Frances McDormand)主演的《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玛格特·罗比(Margot Robbie)饰演的《我,托尼亚》(I, Tonya)、柏林电影节上的《普通女人》;
还有达伦·阿罗诺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执导的《母亲!》,由最年轻的奥斯卡选手之一,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主演。

最佳男主角
历史人物和恋爱中的少年在最佳男演员中齐头并进。这经常是一个有争议的类别,总是渗入最佳影片的奖项之中。
今年,TIFF将几个传统上吸引人的表演纳入了候选范围中,包括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在《至暗时刻》(Darkest Hour)中扮演的丘吉尔;
史蒂夫·卡瑞尔(Steve Carell)在《性别之战》中扮演的里格斯(Riggs);
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在《坚强》(Stronger)中饰演的波士顿马拉松炸弹袭击受害者杰夫·鲍曼;
还有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在《电力之战》(The Current War)中饰演的托马斯·爱迪生。
自2007年以来,最佳男主角里有6人都因扮演真实人物而获奖,所以随着电影节中更多的电影逐渐公布,请关注这些竞争对手。

库伯的《敌对分子》(Hostiles)也将在多伦多电影节举行国际首映(也就意味着它可能要先去其他某个电影节了)。
库伯之前的作品,《疯狂的心》(Crazy Heart)和《逃出熔炉》(Out of the Furnace)都分别让杰夫·布里吉斯(Jeff Bridges)和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有了亮眼的角色。
布里吉斯凭借前者获得了2010年的奥斯卡,而贝尔虽未得奖,但他又开始和库伯准备大干一番,在新片中饰演一个护送夏延人酋长穿过危险领域的军队队长。尽管深植历史的历史剧听上去很有价值,有可能是拿大奖的种子选手,但这部电影还未找到发行公司。

安德鲁·海格(Andrew Haigh)在导演完让夏洛特·兰普林拿到人生第一个奥斯卡的《45周年》(45 Years)后,他也许可能凭借《赛马皮特》(Lean on Pete)冲刺奥斯卡,这次赢面更大。
在国内上映之前,A24就计划先带着这部片子前往威尼斯,不过详情还不清楚。
这部电影由年轻演员查理·普拉默(Charlie Plummer)领衔主演(还有史蒂夫·茨恩、科洛·塞维尼等人),讲述了一个男孩和赛马之间的牵绊的故事。
如果这部电影好评如潮的话,那么本就因《45周年》和HBO的电视剧《寻》(Looking)以及口碑不俗的《周末时光》(Weekend)而声名远扬的海格,这次很有可能会获得佳绩。

别忘了把纽约电影节开幕片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的《最后的旗帜》(Last Flag Flying)里的男人们也给添进你的奥斯卡预测名单里——特别是布莱恩·克兰斯顿(Bryan Cranston)。
他在《绝命毒师》(Breaking Bad)中的表现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特朗勃》(Trumbo)也已经声名大噪(包括它在美国演员工会奖上的精彩表现),后者更是让克兰斯顿在2015年第一次提名奥斯卡。

同样有希望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还有佩恩导演的《缩身》(Downsizing)中的马特·达蒙(Matt Damon)和瓜达尼诺导演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在圣丹斯首映)中的柴勒梅德(Chalamet)。
两人都将成为2018年的热门选手,而秋季的表现则还悬而未决(《缩身》计划前往威尼斯和多伦多,而《呼唤我》在圣丹斯大获好评后直杀多伦多,同时也可能还会参展其他电影节)。

最佳男配角
最佳配角这一奖项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明朗,所以我们一直都持开放观望态度。目前为止需要注意的有:
《最后的旗帜》里的劳伦斯·菲什伯恩(Laurence Fishburne);《母亲!》中的哈维尔·巴登(Javier Bardem);《三块广告牌》中的伍迪·哈里森(Woody Harrelson);《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的汉莫(Hammer)以及《泥土之界》中的杰森·米切尔(Jason Mitchell)。米切尔是通过《底特律》(Detroit)中的角色而渐渐声名鹊起的。

最佳女配角
在梅丽莎·利奥第一次以《斗士》(The Fighter)这部作品获得奥斯卡奖的六年后,她又以一部《见习》(Novitiate)回到了奥斯卡的聚光灯下。已经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们将它和《爆裂鼓手》相提并论(《见习》已于一月在圣丹斯上映)。
人们将利奥的出色表演和这部2014年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导演的电影中的J·K·西蒙斯(J.K. Simmons)相互比较,认为利奥可能会沿着《爆裂鼓手》的足迹,带着她的同僚们站上奥斯卡的领奖台。

玛丽·简·布莱姬(Mary J. Blige)在《泥土之界》中的表现也大获好评,而若海恩斯执导的《寂静中的惊奇》在十月的纽约电影节上持续发酵的话,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在其中短暂(却让人印象深刻)的出境或许也能占上一席之地。

对于有着突破性的竞争者来说,她们获奖的几率还是十分高的,所以,在接下来要额外注意像《母亲!》中的米歇尔·菲佛(Michelle Pfeiffer)、《违命》中的麦克亚当斯(McAdams)和《坚强》中的塔提阿娜·玛斯拉尼(Tatiana Maslany)这些演员。

那些还没确定参加秋季电影节的影片,在年底的时候也可能会成为冲刺奥斯卡的讨论内容(这得看评论怎么样了)。
包括:斯皮尔伯格的《华盛顿邮报》、艾伦·索金的《茉莉的牌局》,戴维斯的《雄狮》和《抹大拉的玛丽亚》,凭借《降临》提名奥斯卡的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银翼杀手2049》以及由安德森导演却还未命名的作品,这也会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目前为止)息影前最后一次出镜。
(翻译:Aeron、Issac)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