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少年马东的烦恼:独自悲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少年马东的烦恼:独自悲凉

什么叫悲凉?悲凉就是无从抵抗。

马东则生性悲凉,他深知无从反抗,于是干脆快乐一些,骚浪贱一些。正因为这样,马东能姿态柔软地走进90后,而许知远却是不理解90后。

许知远生性乐观,他充满热情的想要做出很多改变,当改变不了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改变时,他会愤怒。

许知远采访了马东。

这个采访之前,一说起许知远,我就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人,可以站在北大的未名湖畔抒情作诗,可以站在大学教室的桌子上,大谈理想、自由和美利坚,可以站在海边,光着身子抽烟、喝酒、聊大天。

他们单纯、乐观、愤怒,且从不妥协,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浪漫主义,而许知远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只搭乘着那个年代的末班车)。

如今的许知远依旧像逝去的八九十年代一样,文艺浪漫,个性热情,且对这个时代愤怒不满,充满偏见。他曾在2015年的青年领袖颁奖礼上这么说:“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愤怒啊。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假装点赞的习惯,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但台下的观众,并不愤怒。

现在,他带着对这个时代和对马东以及《奇葩说》的“偏见”,和马东进行了一次对话。

马东,1968年出生,长到18岁,兜里揣着15美元就去澳洲留学,一去8年。八十年代末,出国这个行为本身很牛逼,但真出去了,人就傻逼了,马东也是。在澳洲的他,穷,且有强烈的边缘感。

做学生时,马东打过所有的工,做过麦当劳服务生,清洁工,油漆工。工作内容有时候是把袋鼠的睾丸皮处理干净,制成女士钱袋,有时候是趁大家上班之前,打扫完能容纳一千人的办公室。毕业后,做了4年小职员,马东站在每一个月的第一天,看着未来30天的工作,感到重复和无聊,决定回国。

这些故事,马东说过很多遍,但也只是一段少年经历。而这一次的访谈因为是许知远在问,马东的不同显现了出来。

许知远问,那时候有没有感受到绝望?马东答,没有,那时候年轻,总觉得这是一个阶段,今后一定会干点不一样的,也一定会好,不知道会怎么好,也不知道会为什么好,但一定会好的。

8年的留学生活中,马东吃过很多苦,在采访中,回头去看那8年,他说:“如果一生当中,你吃的苦是有数的话,那就在那时候把它吃完”。

许知远想知道,和那8年间,马东的愤怒和绝望,以及那8年的经历,会对马东的性格有什么影响。马东答,没有。

早在年少时期,马东就看纳兰词、《红楼梦》,长成一个底色内心悲凉的人。这样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觉得一切无从反抗。这样的人不会轻易的愤怒、绝望,更不会轻易觉得自己能改变什么,或者被改变。

而且这样的人,会呈现出另一面:反正无从反抗,干脆就疯癫热闹的生活。娱乐自己,逗乐大家,做让所有人都开心的事。

所以,马东和高晓松一次酒后互喷,就有了《奇葩说》。这个节目出现的随意、恰当。

任何一件事,《奇葩说》都能津津有味,有理有据地聊俩小时,最终还没有结论。这对马东来说,就够了,而且最妙的,就是没有结论,他经常在节目里说:“这不过是一个话头,引起你的思考就足够了”。

但对许知远来说却远远不够。他问小猫、丁琪几个导演,难道不觉得色彩斑斓,大撞色的,太过花哨?难道不觉得“爸爸”是个神圣的词,怎么能叫赞助商“金主爸爸”?导演们一一解答,可明明给出了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许知远还是想要问出一个答案。

马东为什么做《奇葩说》?这个节目为什么火?节目和马东的关联是什么?许知远都很好奇。

于是又问马东。

马东说,和高晓松酒后互喷之后,就去找牟頔(米未传媒CCO),说自己想要做一个辩论节目。

两周后,牟頔拿着PPT,马东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其中的内容,而是PPT里的大撞色,色彩特别绚丽,而且他从来没见过。《奇葩说》就这样开始了。

许知远又问,难道不觉得辩题的内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就早已经讨论过了,而且讨论的更激进吗?

这时候的许知远,不再是个好奇的采访者,而是一个精英主义的知识分子。

他不理解,一百年前就讨论过的问题——《奇葩说》的种种讨论,都是五四时期“自由恋爱”“娜拉出走后会怎样”的变种,而且还没有五四时期激进——现在拿出来再讨论一遍,又有什么意义?

马东说,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只有百分之五像许知远一样的人,会回望过去,回看历史,觉得每一代应该比上一代更强,觉得自己特厉害想要改变一切;但大多数人则是生活,看着自己的脚下,关注自己的状态,更多时候他们不心系国家,而是关心自己的内心变化。他对许知远说,你就应该关注你们那5%,就足够了。

许知远不理解。

所以当韩寒写博客出名时,许知远说,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

他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关注责任、天下,而只关注韩寒抒发的少年人的不满、迷茫。这时候他不理解80后的表达方式。

现在,他更不理解的是90后,“屌丝”“牛逼”等等这些词,他一听,就难受,更别说去听一听90后的声音,对90后,许知远只剩下好奇。

但马东理解,对90后,他还能轻松融入。在2013年,马东走出央视,走进互联网,融入90后、95后的语言体系,身段柔软,没有不理解,也没有不合适,他融入且引领了90后的语言表达方式。

现在的许知远最不理解的,就是这种表达方式。

为此,在采访马东前,许知远专门买了两本书,《相声溯源》和《马季》,他爱相声,也爱马季;同时,看了几期《奇葩说》,也去了《饭局的诱惑》现场。

他想从马季的相声和马东的综艺里找出某一种关联,想要找出马东是如何创造出新的语言的,又如何和90后的语言相映成趣的。

许知远生性乐观,他充满热情的想要做出很多改变,当改变不了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改变时,他会愤怒。

马东则生性悲凉,他深知无从反抗,于是干脆快乐一些,骚浪贱一些。正因为这样,马东能姿态柔软地走进90后,而许知远却是不理解90后。

许知远采访马东时,我就坐在离许知远两步距离的沙发上,边听我边想,他们两个人太不同又太相同了。

他们都相信自己所在的时代不是最好的,这是相同之处。但他们中,许知远乐观,乐观地觉得自己可以变得更好,或者可以号召大家一起向往变得更好;马东悲凉,生在这个时代,一切都不会变得更好。

对于这个不同,他们没有必要寻求和解,也没有必要去相互认可。就像采访最后马东对许知远说的:“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只是你表现成为愤怒,我表现为悲凉。”

这样的两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努力,许知远在百分之五的精英领域,研究着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承。而马东则在百分之九十五的大众传媒领域,一刻不停地做内容。

而自己的内容,能否穿过岁月,沉淀成文化,要看50年后的时代。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堂·吉诃德,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着骑士和风车的战争。许知远希望骑士在这个时代能取得胜利。

而马东则认为,虽然他是骑士,但在去战胜风车的路上,不用急于一时,也没那么紧张,看看路边的景色也不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马东

  • 对话马东:综艺的“厨子手段、匠人心思 ”
  • 《乐夏3》终于回归但乐队少了,持续提供新鲜感太难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少年马东的烦恼:独自悲凉

什么叫悲凉?悲凉就是无从抵抗。

马东则生性悲凉,他深知无从反抗,于是干脆快乐一些,骚浪贱一些。正因为这样,马东能姿态柔软地走进90后,而许知远却是不理解90后。

许知远生性乐观,他充满热情的想要做出很多改变,当改变不了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改变时,他会愤怒。

许知远采访了马东。

这个采访之前,一说起许知远,我就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年代的人,可以站在北大的未名湖畔抒情作诗,可以站在大学教室的桌子上,大谈理想、自由和美利坚,可以站在海边,光着身子抽烟、喝酒、聊大天。

他们单纯、乐观、愤怒,且从不妥协,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浪漫主义,而许知远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只搭乘着那个年代的末班车)。

如今的许知远依旧像逝去的八九十年代一样,文艺浪漫,个性热情,且对这个时代愤怒不满,充满偏见。他曾在2015年的青年领袖颁奖礼上这么说:“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愤怒啊。我们已经陷入了一种假装点赞的习惯,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但台下的观众,并不愤怒。

现在,他带着对这个时代和对马东以及《奇葩说》的“偏见”,和马东进行了一次对话。

马东,1968年出生,长到18岁,兜里揣着15美元就去澳洲留学,一去8年。八十年代末,出国这个行为本身很牛逼,但真出去了,人就傻逼了,马东也是。在澳洲的他,穷,且有强烈的边缘感。

做学生时,马东打过所有的工,做过麦当劳服务生,清洁工,油漆工。工作内容有时候是把袋鼠的睾丸皮处理干净,制成女士钱袋,有时候是趁大家上班之前,打扫完能容纳一千人的办公室。毕业后,做了4年小职员,马东站在每一个月的第一天,看着未来30天的工作,感到重复和无聊,决定回国。

这些故事,马东说过很多遍,但也只是一段少年经历。而这一次的访谈因为是许知远在问,马东的不同显现了出来。

许知远问,那时候有没有感受到绝望?马东答,没有,那时候年轻,总觉得这是一个阶段,今后一定会干点不一样的,也一定会好,不知道会怎么好,也不知道会为什么好,但一定会好的。

8年的留学生活中,马东吃过很多苦,在采访中,回头去看那8年,他说:“如果一生当中,你吃的苦是有数的话,那就在那时候把它吃完”。

许知远想知道,和那8年间,马东的愤怒和绝望,以及那8年的经历,会对马东的性格有什么影响。马东答,没有。

早在年少时期,马东就看纳兰词、《红楼梦》,长成一个底色内心悲凉的人。这样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觉得一切无从反抗。这样的人不会轻易的愤怒、绝望,更不会轻易觉得自己能改变什么,或者被改变。

而且这样的人,会呈现出另一面:反正无从反抗,干脆就疯癫热闹的生活。娱乐自己,逗乐大家,做让所有人都开心的事。

所以,马东和高晓松一次酒后互喷,就有了《奇葩说》。这个节目出现的随意、恰当。

任何一件事,《奇葩说》都能津津有味,有理有据地聊俩小时,最终还没有结论。这对马东来说,就够了,而且最妙的,就是没有结论,他经常在节目里说:“这不过是一个话头,引起你的思考就足够了”。

但对许知远来说却远远不够。他问小猫、丁琪几个导演,难道不觉得色彩斑斓,大撞色的,太过花哨?难道不觉得“爸爸”是个神圣的词,怎么能叫赞助商“金主爸爸”?导演们一一解答,可明明给出了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许知远还是想要问出一个答案。

马东为什么做《奇葩说》?这个节目为什么火?节目和马东的关联是什么?许知远都很好奇。

于是又问马东。

马东说,和高晓松酒后互喷之后,就去找牟頔(米未传媒CCO),说自己想要做一个辩论节目。

两周后,牟頔拿着PPT,马东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其中的内容,而是PPT里的大撞色,色彩特别绚丽,而且他从来没见过。《奇葩说》就这样开始了。

许知远又问,难道不觉得辩题的内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就早已经讨论过了,而且讨论的更激进吗?

这时候的许知远,不再是个好奇的采访者,而是一个精英主义的知识分子。

他不理解,一百年前就讨论过的问题——《奇葩说》的种种讨论,都是五四时期“自由恋爱”“娜拉出走后会怎样”的变种,而且还没有五四时期激进——现在拿出来再讨论一遍,又有什么意义?

马东说,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只有百分之五像许知远一样的人,会回望过去,回看历史,觉得每一代应该比上一代更强,觉得自己特厉害想要改变一切;但大多数人则是生活,看着自己的脚下,关注自己的状态,更多时候他们不心系国家,而是关心自己的内心变化。他对许知远说,你就应该关注你们那5%,就足够了。

许知远不理解。

所以当韩寒写博客出名时,许知远说,韩寒掀起的迷狂,衬托出这个崛起大国的内在苍白、可悲、浅薄——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

他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不关注责任、天下,而只关注韩寒抒发的少年人的不满、迷茫。这时候他不理解80后的表达方式。

现在,他更不理解的是90后,“屌丝”“牛逼”等等这些词,他一听,就难受,更别说去听一听90后的声音,对90后,许知远只剩下好奇。

但马东理解,对90后,他还能轻松融入。在2013年,马东走出央视,走进互联网,融入90后、95后的语言体系,身段柔软,没有不理解,也没有不合适,他融入且引领了90后的语言表达方式。

现在的许知远最不理解的,就是这种表达方式。

为此,在采访马东前,许知远专门买了两本书,《相声溯源》和《马季》,他爱相声,也爱马季;同时,看了几期《奇葩说》,也去了《饭局的诱惑》现场。

他想从马季的相声和马东的综艺里找出某一种关联,想要找出马东是如何创造出新的语言的,又如何和90后的语言相映成趣的。

许知远生性乐观,他充满热情的想要做出很多改变,当改变不了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改变时,他会愤怒。

马东则生性悲凉,他深知无从反抗,于是干脆快乐一些,骚浪贱一些。正因为这样,马东能姿态柔软地走进90后,而许知远却是不理解90后。

许知远采访马东时,我就坐在离许知远两步距离的沙发上,边听我边想,他们两个人太不同又太相同了。

他们都相信自己所在的时代不是最好的,这是相同之处。但他们中,许知远乐观,乐观地觉得自己可以变得更好,或者可以号召大家一起向往变得更好;马东悲凉,生在这个时代,一切都不会变得更好。

对于这个不同,他们没有必要寻求和解,也没有必要去相互认可。就像采访最后马东对许知远说的:“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只是你表现成为愤怒,我表现为悲凉。”

这样的两个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努力,许知远在百分之五的精英领域,研究着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承。而马东则在百分之九十五的大众传媒领域,一刻不停地做内容。

而自己的内容,能否穿过岁月,沉淀成文化,要看50年后的时代。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堂·吉诃德,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着骑士和风车的战争。许知远希望骑士在这个时代能取得胜利。

而马东则认为,虽然他是骑士,但在去战胜风车的路上,不用急于一时,也没那么紧张,看看路边的景色也不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