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慎独
最近,原黑豹乐队的鼓手张明义让“保温杯”这个梗大火起来。大家惊讶地发现还有一个人捧着保温杯出现了,他就是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手拿保温杯的诺兰
提起诺兰,大家就会想到《记忆碎片》《盗梦空间》《黑暗骑士》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凭借超高质量的作品保持票房和口碑超高的不败战绩,他是世界上将商业与艺术结合得最完美的导演。
继上一部作品《星际迷航》后,他执导的动作剧情战争片《敦刻尔克》(Dunkirk)已经确定将于9月1日登陆内地院线。这部影片在国外获得了一片逆天好评:“诺兰最佳”“十年来最好的战争片”“颁奖季大热”“提前锁定奥斯卡”,这无疑让《敦刻尔克》也成了今年最受瞩目的电影之一。
小编作为一名诺兰粉,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提前去看了点映场。去看电影之前,我还做了一些功课,了解到电影讲述了二战史上最传奇的一场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法军队面对德军所经历的残酷战斗的故事。
既然是战争片,小编便提前做好了看到血流成河和残酷厮杀的准备,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整部影片都没有血腥、残暴、刻意煽情,也没有什么勇敢和无畏的表现空间,甚至从头到尾没有给敌人一个特写,那些跟敦刻尔克大撤退相关的大人物,比如丘吉尔和希特勒,脸都没有露过!诺兰只是把镜头对准了一个个年轻鲜活的面孔,一个个称不上英雄的平凡人。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背后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寸一寸紧紧推着我进入敦刻尔克的海岸线,和角色一起进入到一种绝望的、窒息的、紧张的境地。
1
用真实人物和故事营造共鸣感
诺兰生于英国伦敦,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他从小就知道的故事,是英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国,大家都在讲敦刻尔克精神,这让诺兰一直对敦刻尔克有种情结。
《敦刻尔克》的故事情节均来自当年士兵的个人经历,诺兰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出自亲历者的一手材料,并聘请编写过《敦刻尔克:被遗忘的声音》一书的历史学家约书亚·列文作为本片历史顾问。二人还一同拜访当年老兵,并把老兵叙述的真实故事搬上大银幕。诺兰说:“我想通过具体的人物带领观众体验整个事件”,这也是为什么观众能从片中感受到如此强烈的临场感与共鸣。
2
独一无二的“诺兰结构”精彩绝伦
诺兰的电影以“烧脑”著称,这次他也颠覆传统,基于历史事件进行了“诺兰式改造”,因为历史事件本身的悬疑性和曲折性,诺兰的“敦刻尔克”更显得扑朔迷离,采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利用海陆空三线同时展开叙述:
陆地上,是德军日益围困下,百般挣扎却离不开此岸而日渐陷入绝境的盟军大兵。
海洋里,则是在国家应招下,不畏生死、勇渡海峡前来救人的平民英雄。
而天空中,则是英勇应战德国空军,为渡船和沙滩上的战友保驾护航的英国皇家空军。
诺兰用其自如的交叉剪辑技巧,不露痕迹地将这三条叙事、这三组人物聚拢在了电影里,从开场第一分钟的高潮开始,直到最后一分钟的高潮结束,全程无尿点。
3
IMAX打造海陆空极致体验
《敦刻尔克》是一部实打实的影片,诺兰坚持纯实拍,并利用IMAX摄像机的优势,将战场的波澜壮阔和私密的情感细节一一呈现。连战斗机落水的复杂场景,诺兰也坚持实拍,将摄像机绑在飞机复制品上捕捉真实迫降过程。诺兰曾在受访时自豪表示:“除了非用特效不可的情形,我们都是实景拍摄。全片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是完全电脑特效制作的。”
在IMAX银幕上观看这部电影,你会感觉自己坐在二战喷火飞机的驾驶舱里,在水里被射击、或者在敦刻尔克的海岸上被轰炸,每一个场景都能全身心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难怪也有影评说《敦刻尔克》是一次不用戴VR眼镜也能感受VR的体验。
4
职场中的“敦刻尔克”精神
“敦刻尔克大撤退”不仅是规模宏大的史诗事件,更展现出在极端境遇下能激发出的极致人性光辉,拥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敦刻尔克”精神是永不放弃的信念、绝境求生的顽强、同舟共济的热血。在职场上,我们也同样需要“敦刻尔克”精神。
>>
团结协作,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
在电影中,英国政府和海军动员了大量人民起来营救军队。据称在这一次名叫Dynamo行动的救援中,一共有700来艘私家船只从英国驶向法国,共救出了30多万士兵,是丘吉尔预估被救人数的整整十倍。全片唯一的煽情点,是当云雾散去,那上百艘私家船出现在银幕上,你猛然顿悟,原来开着自己的小船前去敦刻尔克营救被困士兵的老船主不是单枪匹马,他是英国百姓的化身,是全英国人团结一心的化身。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独自获取成功,团队协作是必须的。寻找有益的帮助,对于集体的进步和个人的成功,也是十分必要的。承担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团队协作并不冲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团队协作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责任。如果机械地凭一己之力一意孤行,那么责任终究难以承担,反而使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通过团队协作,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尽力地发挥所长,才能够使行动更加有效。
>>
及时止损,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对于作战军队来说,这是一场溃败,但对于人类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胜利。如果这场撤退没有成功的话,英国就得被迫投降。这样一来整个世界将没有希望,或者其命运将截然不同:德国人毫无疑问会占领整个欧洲,美国也不会回到战场上来。这是这段战役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点,也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有的时候,撤退也是一种胜利。
在职场上也是一样,不要一味“钻牛角尖”,该撤退的时候就应该撤退。有的时候,一个项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整个方向是错误的,和你当初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已经南辕北辙了,但你一想到既然已经付出了这么多,花费了这么多人力财力资源,就打算硬着头皮把这个项目做完。殊不知,这样下去除了继续浪费资源,无法得到任何成果。及时止损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是十分关键的。作为一个领导,不仅要带领着同事一起“冲锋”,也要在团队方向错误的时候及时“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不仅是规模宏大的史诗事件,更展现出在极端境遇下能激发出的极致人性光辉,拥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有诺兰大神的一贯品质保证,《敦刻尔克》无疑是2017年最不容错过的大银幕盛宴。
《敦刻尔克》中国内地定档9月1日,将以2D、IMAX、中国巨幕、杜比影院等全版本上映。▲
本文系猎聘网(ID: liepinmishu)原创,作者慎独。转载授权、版权合作、读者投稿事宜请发邮件至langjw@liepi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