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超白砖的色号不断攀升,硅酸锆是它的“防晒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超白砖的色号不断攀升,硅酸锆是它的“防晒霜”?

纯白瓷砖逐渐失宠。

作者:张洁

|被诟病的白瓷砖

白瓷片是80年代人群的共同记忆。虽然如今还能在旧小区里看到白瓷片留下的痕迹,但在人们对于“白”的概念早已升级。取而代之的是一线品牌大力推崇的爵士白、鱼肚白、雪花白、珍珠白、哑光白等新产品。相反的是,太过鲜明清晰的白色反而让消费者忧心忡忡。

消费者在买瓷砖的时候会通过不同方法来辨别瓷砖的质量,甚至通过观察瓷砖侧边的胚体来分辨瓷砖是否拥有放射性,有人还得出结论:砖胚越浑浊,质量越差,说明中间夹杂渣土;砖胚如果白的不正常,是在原材料中添加了锆类原料提升白度;只有颜色接近白色的砖胚,才是使用天然矿烧制的。

实际上,在瓷砖的砖胚中都含有处理过的矿物原料,这些矿物原料中会含有杂志,比如石英、木屑、碎片和铁、锰、钛等金属氧化物,这些杂质都有可能会影响到砖胚本身的白度,与渣土的关系并不大。

而对于砖体白度的问题,是在抛光砖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起来。对于施釉的产品来说,由于表层有釉面进行装饰,所以对砖胚的白度要求不高。但是抛光砖属于无釉产品,所以砖胚要有较高的白度以提升其装饰效果。

早些年,有些厂商为了使白砖看起来更白更好看,会在砖胚制作过程中添加能提高砖胚白度的硅酸锆。硅酸锆本是在陶瓷加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添加剂,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简化生产程序,在原材料中大量添加硅酸锆,使抛光砖看起来里外兼白,即被厂家称为“超白砖”的产品。然而,部分“超白砖”也因为放射性元素过多,导致瓷砖的放射性限量超标,引发人们的对抛光砖白度的重视和排挤。

科普|硅酸锆

硅酸锆的增白作用是因其在陶瓷烧成后形成斜锆石等,从而对入射光波形成散射。结合理论计算及粉体生产实际情况,将高性能硅酸锆的d50值控制在1.4um以下、d90控制在4.0um以下,将会产生最佳乳浊增白效果。硅酸锆的增白作用中,要求在硅酸锆的研磨过程中尽可能做到颗粒分布均匀,这样增白效果更佳。

|“洗白”的硅酸锆

其实,硅酸锆本身并没有放射性,而是在硅酸锆生产提炼的过程中会夹杂微量放射性元素,比如钾、钠、镭。如果添加过多的硅酸锆,放射性元素也自然会超标,但是对于此类产品严重伤害人体的说法,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河北唐山等制陶产地均未发现有一线工人出现放射性伤害的异常健康病例。

在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制订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对于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核素的比活度的限值相当低,相比于石材的放射性限量标准,瓷砖的限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瓷砖的放射量很少,据业内人士透漏,瓷砖的放射量几乎和手机持平。

在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在抽查陶瓷企业时发现了两家品牌的3种产品中射性核素限量均不合格,但是合格率高达95%。此后,几乎没有企业再继续使用硅酸锆增加白度,一是因为硅酸锆的成本不低,二是因为硅酸锆超标就无法通过3C认证。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胡云林野曾说过,过量添加硅酸锆的现象并不常见。

原因一:硅酸锆的成本并不低,很多小型生产企业不舍得用,大型企业对硅酸锆使用量把控很严格,所以很少有过量添加的问题。

原因二:我国还没有针对硅酸锆的使用量出台具体标准,不同生产批次的硅酸锆所含放射性核素的量都不一样,所以很难规范,企业索性干脆不用了。

其实,砖胚增白的方法并不是只有添加硅酸锆。一些企业会使用滑石粉或者白泥来提升砖胚的白度,然而白泥资源储量低,有些企业才开始另寻出路,添加硅酸锆以提高白度。

根据《装饰装修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瓷质砖)》中所规定,瓷砖产品根据其放射性水平可被认证为A类和B类。 其中被认证为 A 类的瓷质砖产品使用范围不受限制;而被认证为B类的瓷质砖不可用于住宅、老年公寓、托儿所、医院和学校等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和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目前市面上生产应用于室内的瓷砖均属于A类,可以放心用于家庭装修。

|纯白瓷砖逐渐失宠

在陶瓷行业里,专业生产白砖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企业会生产白砖,但不会专注于这个品类。上一届陶博会特别举办了“白砖文化节”。其中亚细亚、奇丽砂等品牌的产品较为突出,奇丽砂生产了行业唯一的80度白抛光砖。亚细亚则一直专注于哑光白系列,也相继推出了目前的新品类,比如爵士白、鱼肚白、雪花白等等,仿佛销售的话术也变成了“太白的不安全,我们的产品更自然。”

相比于过去纯色的超白瓷砖,现在推出的爵士白和鱼肚白设计更自然,且国内白色系列的新产品均源自于意大利卡拉拉山的白大理石,所以很多企业都称其为“卡拉拉”。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得到的白砖,几乎都会掺杂黑色和灰色等冷色系,看起来更富有现代感。

随着消费人群的不同,人们对于白色的喜爱也逐渐淡化。过去人们喜欢纯色的地砖和墙砖,厨卫均为白色瓷片,看起来整洁明亮。企业一味的想要迎合当下人们的消费心理才出此下策,添加瓷砖的“美白霜”。如今看来,畅销的产品多为黄、灰、棕为主色调的大理石砖、仿古砖、抛釉砖……就算企业想在砖胚上下功夫,也很难做出文章了。

—首发于材思,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超白砖的色号不断攀升,硅酸锆是它的“防晒霜”?

纯白瓷砖逐渐失宠。

作者:张洁

|被诟病的白瓷砖

白瓷片是80年代人群的共同记忆。虽然如今还能在旧小区里看到白瓷片留下的痕迹,但在人们对于“白”的概念早已升级。取而代之的是一线品牌大力推崇的爵士白、鱼肚白、雪花白、珍珠白、哑光白等新产品。相反的是,太过鲜明清晰的白色反而让消费者忧心忡忡。

消费者在买瓷砖的时候会通过不同方法来辨别瓷砖的质量,甚至通过观察瓷砖侧边的胚体来分辨瓷砖是否拥有放射性,有人还得出结论:砖胚越浑浊,质量越差,说明中间夹杂渣土;砖胚如果白的不正常,是在原材料中添加了锆类原料提升白度;只有颜色接近白色的砖胚,才是使用天然矿烧制的。

实际上,在瓷砖的砖胚中都含有处理过的矿物原料,这些矿物原料中会含有杂志,比如石英、木屑、碎片和铁、锰、钛等金属氧化物,这些杂质都有可能会影响到砖胚本身的白度,与渣土的关系并不大。

而对于砖体白度的问题,是在抛光砖出现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起来。对于施釉的产品来说,由于表层有釉面进行装饰,所以对砖胚的白度要求不高。但是抛光砖属于无釉产品,所以砖胚要有较高的白度以提升其装饰效果。

早些年,有些厂商为了使白砖看起来更白更好看,会在砖胚制作过程中添加能提高砖胚白度的硅酸锆。硅酸锆本是在陶瓷加工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添加剂,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简化生产程序,在原材料中大量添加硅酸锆,使抛光砖看起来里外兼白,即被厂家称为“超白砖”的产品。然而,部分“超白砖”也因为放射性元素过多,导致瓷砖的放射性限量超标,引发人们的对抛光砖白度的重视和排挤。

科普|硅酸锆

硅酸锆的增白作用是因其在陶瓷烧成后形成斜锆石等,从而对入射光波形成散射。结合理论计算及粉体生产实际情况,将高性能硅酸锆的d50值控制在1.4um以下、d90控制在4.0um以下,将会产生最佳乳浊增白效果。硅酸锆的增白作用中,要求在硅酸锆的研磨过程中尽可能做到颗粒分布均匀,这样增白效果更佳。

|“洗白”的硅酸锆

其实,硅酸锆本身并没有放射性,而是在硅酸锆生产提炼的过程中会夹杂微量放射性元素,比如钾、钠、镭。如果添加过多的硅酸锆,放射性元素也自然会超标,但是对于此类产品严重伤害人体的说法,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河北唐山等制陶产地均未发现有一线工人出现放射性伤害的异常健康病例。

在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制订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对于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核素的比活度的限值相当低,相比于石材的放射性限量标准,瓷砖的限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瓷砖的放射量很少,据业内人士透漏,瓷砖的放射量几乎和手机持平。

在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在抽查陶瓷企业时发现了两家品牌的3种产品中射性核素限量均不合格,但是合格率高达95%。此后,几乎没有企业再继续使用硅酸锆增加白度,一是因为硅酸锆的成本不低,二是因为硅酸锆超标就无法通过3C认证。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胡云林野曾说过,过量添加硅酸锆的现象并不常见。

原因一:硅酸锆的成本并不低,很多小型生产企业不舍得用,大型企业对硅酸锆使用量把控很严格,所以很少有过量添加的问题。

原因二:我国还没有针对硅酸锆的使用量出台具体标准,不同生产批次的硅酸锆所含放射性核素的量都不一样,所以很难规范,企业索性干脆不用了。

其实,砖胚增白的方法并不是只有添加硅酸锆。一些企业会使用滑石粉或者白泥来提升砖胚的白度,然而白泥资源储量低,有些企业才开始另寻出路,添加硅酸锆以提高白度。

根据《装饰装修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瓷质砖)》中所规定,瓷砖产品根据其放射性水平可被认证为A类和B类。 其中被认证为 A 类的瓷质砖产品使用范围不受限制;而被认证为B类的瓷质砖不可用于住宅、老年公寓、托儿所、医院和学校等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和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目前市面上生产应用于室内的瓷砖均属于A类,可以放心用于家庭装修。

|纯白瓷砖逐渐失宠

在陶瓷行业里,专业生产白砖的企业并不多。大多数企业会生产白砖,但不会专注于这个品类。上一届陶博会特别举办了“白砖文化节”。其中亚细亚、奇丽砂等品牌的产品较为突出,奇丽砂生产了行业唯一的80度白抛光砖。亚细亚则一直专注于哑光白系列,也相继推出了目前的新品类,比如爵士白、鱼肚白、雪花白等等,仿佛销售的话术也变成了“太白的不安全,我们的产品更自然。”

相比于过去纯色的超白瓷砖,现在推出的爵士白和鱼肚白设计更自然,且国内白色系列的新产品均源自于意大利卡拉拉山的白大理石,所以很多企业都称其为“卡拉拉”。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得到的白砖,几乎都会掺杂黑色和灰色等冷色系,看起来更富有现代感。

随着消费人群的不同,人们对于白色的喜爱也逐渐淡化。过去人们喜欢纯色的地砖和墙砖,厨卫均为白色瓷片,看起来整洁明亮。企业一味的想要迎合当下人们的消费心理才出此下策,添加瓷砖的“美白霜”。如今看来,畅销的产品多为黄、灰、棕为主色调的大理石砖、仿古砖、抛釉砖……就算企业想在砖胚上下功夫,也很难做出文章了。

—首发于材思,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