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信息化x工业化,业内大佬这样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信息化x工业化,业内大佬这样说……

当今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要义。在此背景下,2017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

当今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要义。在此背景下,2017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

此次论坛由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联盟、埃森哲中国联合主办。埃森哲大中华区副主席、全球副总裁吴琪,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埃森哲数字服务大中华区总裁俞毅应邀出席并主持了圆桌讨论。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信息与空间处处长尉迟坚、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先后就《传统制造业如何玩好“互联网+”这一价值“魔方”》和《数字经济与活力中国》发表了主旨演讲。

尉迟坚认为,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互联网化有本质区别。在企业信息化时代,企业以产品为中心;而在企业互联网时代,企业以服务为中心。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利用好“互联网”这把经济利剑,从传统的“重资产”经营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经营产业生态核心价值为目标的“轻资产”发展模式。

而在圆桌讨论中,业内大家也有不少真知灼见,我们谨做汇编,以飨读者。

圆桌讨论1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产生于全球工业领域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国外,以产业物联网和工业4.0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而在国内,“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率先举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两化融合”圆桌讨论会上,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吴琪与来自科技部、工信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的四位专家,就此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尉迟坚: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信息与空间处处长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新经济的特点就是用工业软件,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标准,对传统业态进行变革,我们在摩拜、阿里巴巴、京东电商、腾讯等若干产业和企业中都发现了这种业态的新变化。简单说,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创新,脑创新。

周剑:工信部电子一所信息化中心主任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我们所讲的信息化的三个阶段。现在大家都在做数字化。对中国企业来说,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连接,要能够拿到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在优化现有业务的同时,为第二步的网络化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应机械地对标国外,不要只从技术层面入手,也不要过度重视物质的东西——这就是我的“负面清单”。

王安耕: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信集团总工程师

对于未来信息化投入怎么去配置,应该先补课还是同步创新,这是一个动态的问题,没有绝对答案。关键在于“坚持两化融合不动摇”,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无的放矢,但这是我们花了四、五十年得到的惨痛教训。如果没有一个框架思路,而是跟风的话,每次都是头破血流的结果。

宁振波: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

两化融合是一种思想,不是一门技术。工业化是产品、工艺、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和市场客户等等,信息化是软件、控制、过程、计算机、电子、网络和数据库等等。两化融合不仅仅是把软件用到工业过程那点事,也不是把软件用在产品上。中国是最复杂的工业体系,而且工业化尚未完成,现阶段的基础就是数字化,核心就是建模型。

圆桌讨论2

行业数字化生态怎样实现“从0到1”

正如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一样,行业数字化生态的建立也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数字化的难点也恰恰在这一阶段。企业和行业应该从何入手,打造全新的数字化生态?在此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有哪些教训需要避免?

大会上,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主持了题为“行业数字化生态怎样实现‘从0到1’”的圆桌讨论,来自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企业联合会、SAP中国区、微软中国和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的专家、高管,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蒋明炜: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

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物理系统、软件定义产品和服务,这是工业转型的基础,必须要迈出这一步。数字化转型怎么“从0到1”?第一条就是要推进两化融合,推进CPS。软件定义场景、定义服务,是建立生态系统的基础。

彭俊松:SAP中国区首席数字官

工业4.0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可视。和德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实现中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有哪些关注点和需要打通的数据点?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我认为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在实现工业4.0的路径上没有不同,差距在于起点的先后和实施步伐的快慢。

张文彬: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企业创新工作部副主任

数据可以创造社会财富,这一观点在过去二十年的消费行业,大家已经感受到了。BAT就是代表。现在工业4.0更多强调在制造端、产业端,基于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把数据挖掘出来。企业应该从经营视角去挖掘产品+服务和数据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从技术或管理维度去思考它。

李晓芒:微软中国企业与合作伙伴事业部产品与行业市场总经理

从互联网和互联网经济的角度,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今天我们做两化融合,除了继续把客户当做上帝,来产生更好的产品之外,怎么关注上下游、怎么关注物流,所有这些才是打造更新的生态系统,从产品变成服务模式的关键。

圆桌讨论3

数字化企业的通达之道

数字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企业人的不断耕耘,并且还要找对方向。有时,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企业的数字化之路坎坷崎岖,甚至南辕北辙。摆弄了半天,却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营绩效。问题出在了哪里?

那些数字化领军企业,究竟有什么独门秘籍,将数字化投入转化为扎实的经营绩效?其它企业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围绕这一话题,埃森哲数字服务大中华区总裁俞毅同中国石化、美的厨电、坚朗五金信息和立白集团的高管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孙维:中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

传统企业怎么做信息化建设?怎么落实物联网思维?我认为这么多年,总结出四个字——强外延内——做好内部的基础,向外延伸。如果没有内部的基础,对信息化服务,包括内部资源起不到作用。

冯叶青:立白集团首席战略官

今天的互联网环境和整体环境的变化,对立白来说冲击很大。当我们谈论整个生态、模式、数字化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企业到底靠什么去存活,去发展,去获得优势。在生态圈中,我们不是要让自己,而是让每一个环节都能获利。这就需要模式、模型作为基础。

袁红军: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监

因为我们行业的特点,每一个订单都是一个工程,所以可以这么讲,客户每一个订单都是定制化的。我们的业务人员到现场去了解特点,把需求收集过来。所以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前端收集系统,业务员才能把产品、商机,通过审批,通过后端的处理,形成订单,慢慢转到我们的执行生产环节。

田群佟: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IT经理

业务如何用信息化拉动,这是对信息化技术较大的挑战,包括可视的选配、模块化设计、整个仿真物流。集团讲全价值链的作业运营,但如果整个上下游没有成长,那对我们来说并不能得到全价值链的最大化。所以,现在我们在致力于把供应商、经销商的信息系统作一个打通,以此来提升信息化的效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埃森哲

1.9k
  • 埃森哲第二财季营收15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 埃森哲买下这家硅谷教育独角兽,打算花十亿美元培养AI人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信息化x工业化,业内大佬这样说……

当今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要义。在此背景下,2017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

当今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核心要义。在此背景下,2017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

此次论坛由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联盟、埃森哲中国联合主办。埃森哲大中华区副主席、全球副总裁吴琪,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埃森哲数字服务大中华区总裁俞毅应邀出席并主持了圆桌讨论。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信息与空间处处长尉迟坚、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先后就《传统制造业如何玩好“互联网+”这一价值“魔方”》和《数字经济与活力中国》发表了主旨演讲。

尉迟坚认为,企业信息化与企业互联网化有本质区别。在企业信息化时代,企业以产品为中心;而在企业互联网时代,企业以服务为中心。在此背景下,企业应利用好“互联网”这把经济利剑,从传统的“重资产”经营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经营产业生态核心价值为目标的“轻资产”发展模式。

而在圆桌讨论中,业内大家也有不少真知灼见,我们谨做汇编,以飨读者。

圆桌讨论1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产生于全球工业领域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在国外,以产业物联网和工业4.0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而在国内,“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率先举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两化融合”圆桌讨论会上,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吴琪与来自科技部、工信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的四位专家,就此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尉迟坚: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信息与空间处处长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新经济的特点就是用工业软件,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标准,对传统业态进行变革,我们在摩拜、阿里巴巴、京东电商、腾讯等若干产业和企业中都发现了这种业态的新变化。简单说,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创新,脑创新。

周剑:工信部电子一所信息化中心主任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我们所讲的信息化的三个阶段。现在大家都在做数字化。对中国企业来说,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连接,要能够拿到数据,并且把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在优化现有业务的同时,为第二步的网络化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不应机械地对标国外,不要只从技术层面入手,也不要过度重视物质的东西——这就是我的“负面清单”。

王安耕: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信集团总工程师

对于未来信息化投入怎么去配置,应该先补课还是同步创新,这是一个动态的问题,没有绝对答案。关键在于“坚持两化融合不动摇”,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无的放矢,但这是我们花了四、五十年得到的惨痛教训。如果没有一个框架思路,而是跟风的话,每次都是头破血流的结果。

宁振波: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

两化融合是一种思想,不是一门技术。工业化是产品、工艺、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和市场客户等等,信息化是软件、控制、过程、计算机、电子、网络和数据库等等。两化融合不仅仅是把软件用到工业过程那点事,也不是把软件用在产品上。中国是最复杂的工业体系,而且工业化尚未完成,现阶段的基础就是数字化,核心就是建模型。

圆桌讨论2

行业数字化生态怎样实现“从0到1”

正如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一样,行业数字化生态的建立也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而数字化的难点也恰恰在这一阶段。企业和行业应该从何入手,打造全新的数字化生态?在此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有哪些教训需要避免?

大会上,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主持了题为“行业数字化生态怎样实现‘从0到1’”的圆桌讨论,来自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企业联合会、SAP中国区、微软中国和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的专家、高管,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蒋明炜: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

数字化转型、推动信息物理系统、软件定义产品和服务,这是工业转型的基础,必须要迈出这一步。数字化转型怎么“从0到1”?第一条就是要推进两化融合,推进CPS。软件定义场景、定义服务,是建立生态系统的基础。

彭俊松:SAP中国区首席数字官

工业4.0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可视。和德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实现中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有哪些关注点和需要打通的数据点?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我认为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在实现工业4.0的路径上没有不同,差距在于起点的先后和实施步伐的快慢。

张文彬: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企业创新工作部副主任

数据可以创造社会财富,这一观点在过去二十年的消费行业,大家已经感受到了。BAT就是代表。现在工业4.0更多强调在制造端、产业端,基于数字化转型,核心是把数据挖掘出来。企业应该从经营视角去挖掘产品+服务和数据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从技术或管理维度去思考它。

李晓芒:微软中国企业与合作伙伴事业部产品与行业市场总经理

从互联网和互联网经济的角度,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今天我们做两化融合,除了继续把客户当做上帝,来产生更好的产品之外,怎么关注上下游、怎么关注物流,所有这些才是打造更新的生态系统,从产品变成服务模式的关键。

圆桌讨论3

数字化企业的通达之道

数字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企业人的不断耕耘,并且还要找对方向。有时,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企业的数字化之路坎坷崎岖,甚至南辕北辙。摆弄了半天,却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营绩效。问题出在了哪里?

那些数字化领军企业,究竟有什么独门秘籍,将数字化投入转化为扎实的经营绩效?其它企业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围绕这一话题,埃森哲数字服务大中华区总裁俞毅同中国石化、美的厨电、坚朗五金信息和立白集团的高管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孙维:中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

传统企业怎么做信息化建设?怎么落实物联网思维?我认为这么多年,总结出四个字——强外延内——做好内部的基础,向外延伸。如果没有内部的基础,对信息化服务,包括内部资源起不到作用。

冯叶青:立白集团首席战略官

今天的互联网环境和整体环境的变化,对立白来说冲击很大。当我们谈论整个生态、模式、数字化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企业到底靠什么去存活,去发展,去获得优势。在生态圈中,我们不是要让自己,而是让每一个环节都能获利。这就需要模式、模型作为基础。

袁红军: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监

因为我们行业的特点,每一个订单都是一个工程,所以可以这么讲,客户每一个订单都是定制化的。我们的业务人员到现场去了解特点,把需求收集过来。所以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前端收集系统,业务员才能把产品、商机,通过审批,通过后端的处理,形成订单,慢慢转到我们的执行生产环节。

田群佟: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IT经理

业务如何用信息化拉动,这是对信息化技术较大的挑战,包括可视的选配、模块化设计、整个仿真物流。集团讲全价值链的作业运营,但如果整个上下游没有成长,那对我们来说并不能得到全价值链的最大化。所以,现在我们在致力于把供应商、经销商的信息系统作一个打通,以此来提升信息化的效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