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不是杀人犯》:真正的凶手,是每个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不是杀人犯》:真正的凶手,是每个人

这是七十年代震惊波兰的一起杀人案。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

这是阿布听说过的第一起冤假错案。在以前刑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冤假错案发生。不仅仅是在国内,国外此类案件也不再少数。阿布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就是在七十年代震惊波兰的一起杀人案。

《我是杀人犯》

Jestem Morderc

这部《我是杀人犯》根据真实事件改遍。封面中的拼图人脸。就是本片中的两位主角,右边的是中尉奥雷克,左边的是“杀人犯”沃尔克。故事发生在波兰的1977年4月26日星期二。清晨,工厂附近,一具女性尸体被下班之后的工人发现。死者被钝器击打头部致死,没有被强奸过的痕迹。

一起单纯的杀人案?并不是。在之前已经有10名受害者了,这是第十一名,死者都是女性。凶手一直逍遥法外。这次的死者是共党第一书记的侄女。这起案件被迫的让警察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尉奥雷克被调来担任这起案件的主要负责人。

面对上司的安排,奥雷克只能苦笑。虽然领导说着,这是你升职加薪的好机会。但是是个人都知道,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是妥妥的替罪羊。找到凶手,功劳肯定是上司的。找不到 凶手,罪过肯定是自己的。之前已经有N个警察因为这起案件被降职。

凶手每次都是一样的手法,每次都是在黑夜进行袭击,在头部造成致命伤。而且年龄和人群根本不固定,从最年轻的16岁少女到最大的56岁老妇。没有强奸的痕迹,只是单纯的杀人,现场没有指纹,凶手带着手套。可以看出,凶手是典型的作案高手。唯一的线索就是,他们在案发现场找到了鞋印,凶手的鞋号为42码。

让警察最头痛的是。凶手不仅作案严谨,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而且凶手极其嚣张。作案之后还要写信挑衅警察。在杀死第一名受害者之后,凶手就把信寄到了警局。

“亲爱的警察,昨夜的受害者是第一个,以后将会有30个女人陆续死去。”

“波兰人民共和国每年死一个,红色鲜血的社会主义将会继续下去。”而且凶手显然很喜欢这种挑衅警察的方式,在杀掉五个人之后,他再次写信。

“亲爱的警察,还要再杀死25人。”第三封信来自第九个受害者之后。

“亲爱的警察,我的成绩是九分,你们还是零分。”这样的凶手不仅是在波兰,就是在当时的欧洲也是绝无仅有的。奥雷克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是没有办法,面对朋友幸灾乐祸的调侃,警局里的同事们看倒霉蛋一样的眼神。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为了侦破这起案件。奥雷克动用了所有自己能够想到的办法。要求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来帮助自己,并且使用他们的计算机来对嫌疑人进行筛选。他甚至不怕顶着投敌叛国的帽子想要邀请英国的破案专家。然而,案子依旧毫无头绪。而且,杀人案再次发生了·······

作案手法和以前的案件一模一样。现场还是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奥雷克等人为了引出凶手,甚至让警局里的年轻警察男扮女装来引诱罪犯。结果,就在他们引诱罪犯的公园旁边不足一百米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具尸体。

此时,不仅是奥雷克,所有警察身上的压力都变的无比沉重。波兰人民都在骂警察的无能。奥雷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甚至把悬赏抓人的点子都用上了。偶然的一次机会,奥雷克在命案发生时公园的人名单中找到了和计算机筛选出的名字有一个相同的——沃尔克·卡拉斯基。

之后,警察们开始调查沃尔克·卡拉斯基。沃尔克是个警卫,有三个孩子。在调查中,他的邻居证明他具有暴力倾向、经常骂老婆,而且对他的妻子实施家暴。

他的妻子甚至告诉奥雷克,有一次睡觉醒来看见他在炉子里烧了一双鞋子。奥雷克问:“他的鞋码是多少?”他的妻子回答:“42码。”更重要的信息是,其中的一个死者加迪克很不招沃尔克喜欢。沃尔克甚至以前打过她一次。加迪克死后,沃尔克就搬家了。此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沃尔克。奥雷克等人上报之后立刻对沃尔克实施了抓捕。

奥雷克把所有的证据公布于众。沃尔克被认定成了凶手。这起搞的人心惶惶的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

奥雷克被所有的波兰民众推崇为民族英雄。他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慕,儿子把他当成英雄写在作文里。当初嘲笑他的朋友也投来艳羡的目光,出去吃饭也有年轻的女孩索要签名并且投怀送抱。

奥雷克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初奥雷克住的房子异常破旧,在铁轨旁边,火车经过的时候整栋房子像地震一样。

现在,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搬进了豪华的别墅。

他成了上司和第一书记眼中的红人。但是沃尔克真的是杀人凶手么?

奥雷克掌握的证据中没有一条是确凿的证据。而且那些指征沃尔克的人是否有目的不纯的想法?

阿布刚才没有提及到的一点是,奥雷克悬赏提供线索着的奖金为——一百万元。

一百万元?在当时的波兰普通民众眼中,意味着自己可以舒服的过一辈子。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那些证人,真的在说真话吗?“我能拿到一百万元的奖金吗?”

这句话一共出现过三次,均是出自沃尔克的妻子之口。

分别出现在她第一次指证自己的丈夫沃尔克为凶手的时候、第二次庭审之后、他的丈夫沃尔克被判处死刑之后。

一名妻子,在丈夫被判死刑之后关心的竟然是自己能不能拿到巨额奖金。

这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而且在影片的后半段,主角奥雷克在物质生活的刺激下,内心也开始变的不再纯洁。

在物质、金钱、权力的介入之后,所有人的内心都变了。

这世界上的所有冤假错案,都是在物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之下出现的。

这部《我不是杀人犯》,用一种最戏弄的眼神看着我们每一个人。

它仿佛要说的是,其实我们每个人——

都是杀人犯。

我们的贪念、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懦弱让很多的真凶逍遥法外。

成为替罪羔羊的是一个个的胥敬祥、徐计彬、聂树斌、佘祥林······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不是杀人犯》:真正的凶手,是每个人

这是七十年代震惊波兰的一起杀人案。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

这是阿布听说过的第一起冤假错案。在以前刑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冤假错案发生。不仅仅是在国内,国外此类案件也不再少数。阿布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就是在七十年代震惊波兰的一起杀人案。

《我是杀人犯》

Jestem Morderc

这部《我是杀人犯》根据真实事件改遍。封面中的拼图人脸。就是本片中的两位主角,右边的是中尉奥雷克,左边的是“杀人犯”沃尔克。故事发生在波兰的1977年4月26日星期二。清晨,工厂附近,一具女性尸体被下班之后的工人发现。死者被钝器击打头部致死,没有被强奸过的痕迹。

一起单纯的杀人案?并不是。在之前已经有10名受害者了,这是第十一名,死者都是女性。凶手一直逍遥法外。这次的死者是共党第一书记的侄女。这起案件被迫的让警察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尉奥雷克被调来担任这起案件的主要负责人。

面对上司的安排,奥雷克只能苦笑。虽然领导说着,这是你升职加薪的好机会。但是是个人都知道,谁坐在这个位置上,都是妥妥的替罪羊。找到凶手,功劳肯定是上司的。找不到 凶手,罪过肯定是自己的。之前已经有N个警察因为这起案件被降职。

凶手每次都是一样的手法,每次都是在黑夜进行袭击,在头部造成致命伤。而且年龄和人群根本不固定,从最年轻的16岁少女到最大的56岁老妇。没有强奸的痕迹,只是单纯的杀人,现场没有指纹,凶手带着手套。可以看出,凶手是典型的作案高手。唯一的线索就是,他们在案发现场找到了鞋印,凶手的鞋号为42码。

让警察最头痛的是。凶手不仅作案严谨,没有留下任何的蛛丝马迹。而且凶手极其嚣张。作案之后还要写信挑衅警察。在杀死第一名受害者之后,凶手就把信寄到了警局。

“亲爱的警察,昨夜的受害者是第一个,以后将会有30个女人陆续死去。”

“波兰人民共和国每年死一个,红色鲜血的社会主义将会继续下去。”而且凶手显然很喜欢这种挑衅警察的方式,在杀掉五个人之后,他再次写信。

“亲爱的警察,还要再杀死25人。”第三封信来自第九个受害者之后。

“亲爱的警察,我的成绩是九分,你们还是零分。”这样的凶手不仅是在波兰,就是在当时的欧洲也是绝无仅有的。奥雷克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是没有办法,面对朋友幸灾乐祸的调侃,警局里的同事们看倒霉蛋一样的眼神。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为了侦破这起案件。奥雷克动用了所有自己能够想到的办法。要求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来帮助自己,并且使用他们的计算机来对嫌疑人进行筛选。他甚至不怕顶着投敌叛国的帽子想要邀请英国的破案专家。然而,案子依旧毫无头绪。而且,杀人案再次发生了·······

作案手法和以前的案件一模一样。现场还是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奥雷克等人为了引出凶手,甚至让警局里的年轻警察男扮女装来引诱罪犯。结果,就在他们引诱罪犯的公园旁边不足一百米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具尸体。

此时,不仅是奥雷克,所有警察身上的压力都变的无比沉重。波兰人民都在骂警察的无能。奥雷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甚至把悬赏抓人的点子都用上了。偶然的一次机会,奥雷克在命案发生时公园的人名单中找到了和计算机筛选出的名字有一个相同的——沃尔克·卡拉斯基。

之后,警察们开始调查沃尔克·卡拉斯基。沃尔克是个警卫,有三个孩子。在调查中,他的邻居证明他具有暴力倾向、经常骂老婆,而且对他的妻子实施家暴。

他的妻子甚至告诉奥雷克,有一次睡觉醒来看见他在炉子里烧了一双鞋子。奥雷克问:“他的鞋码是多少?”他的妻子回答:“42码。”更重要的信息是,其中的一个死者加迪克很不招沃尔克喜欢。沃尔克甚至以前打过她一次。加迪克死后,沃尔克就搬家了。此时,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沃尔克。奥雷克等人上报之后立刻对沃尔克实施了抓捕。

奥雷克把所有的证据公布于众。沃尔克被认定成了凶手。这起搞的人心惶惶的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

奥雷克被所有的波兰民众推崇为民族英雄。他得到了所有人的爱慕,儿子把他当成英雄写在作文里。当初嘲笑他的朋友也投来艳羡的目光,出去吃饭也有年轻的女孩索要签名并且投怀送抱。

奥雷克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初奥雷克住的房子异常破旧,在铁轨旁边,火车经过的时候整栋房子像地震一样。

现在,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搬进了豪华的别墅。

他成了上司和第一书记眼中的红人。但是沃尔克真的是杀人凶手么?

奥雷克掌握的证据中没有一条是确凿的证据。而且那些指征沃尔克的人是否有目的不纯的想法?

阿布刚才没有提及到的一点是,奥雷克悬赏提供线索着的奖金为——一百万元。

一百万元?在当时的波兰普通民众眼中,意味着自己可以舒服的过一辈子。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那些证人,真的在说真话吗?“我能拿到一百万元的奖金吗?”

这句话一共出现过三次,均是出自沃尔克的妻子之口。

分别出现在她第一次指证自己的丈夫沃尔克为凶手的时候、第二次庭审之后、他的丈夫沃尔克被判处死刑之后。

一名妻子,在丈夫被判死刑之后关心的竟然是自己能不能拿到巨额奖金。

这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而且在影片的后半段,主角奥雷克在物质生活的刺激下,内心也开始变的不再纯洁。

在物质、金钱、权力的介入之后,所有人的内心都变了。

这世界上的所有冤假错案,都是在物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之下出现的。

这部《我不是杀人犯》,用一种最戏弄的眼神看着我们每一个人。

它仿佛要说的是,其实我们每个人——

都是杀人犯。

我们的贪念、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懦弱让很多的真凶逍遥法外。

成为替罪羔羊的是一个个的胥敬祥、徐计彬、聂树斌、佘祥林······

本文首发于腹黑电影公众号:fhmovi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