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光线半年报:电影主业放缓、动漫发力,接盘烂尾《三体》面临大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光线半年报:电影主业放缓、动漫发力,接盘烂尾《三体》面临大考

除了增持的猫眼文化还举棋不定之外,在电影和电视业务上,光线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新人版《鬼吹灯》三部曲和《三体》的接盘都面临相当大的考验。

作者:赵二把刀

今日,号称盈利的猫眼又被光线传媒增持了,这个增持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毕竟估值还是那个估值——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光线传媒的左右互博之术,毕竟,光线传媒还是上市公司,要更注重财报,也要好看一些。

下面就来看看它今年上半年的财报究竟如何...

光线传媒近日发布2017年半年报,虽然营收比华谊兄弟略低,但利润和华谊兄弟基本持平:数据显示,光线上半年营业收入10.29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7.21亿元,增长42.62%;在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亿,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21亿,增长24.61%。

有声音认为光线传媒的财报是受益于直播和电视业务的拉升,但读娱君认为,电视业务的量级太小(电视剧实现营收0.41亿元),早已不是主要的方向;而直播业务虽然营收比电视营收高(视频直播收入为2.33亿元),但和之前的游戏公司的买入和卖出一样,更多的概念的布局和尝试,中长期看都不会成为光线的重点关注方向。

而在8月底爆出的,光线传媒旗下彩条屋彩条屋动画影业将拍摄,已故杨德昌大导演的未完成之作《追风》,也表示光线在动画大电影领域抱有巨大的期望;而在半年报中,提到的被外界普遍认为已经烂尾的大IP《三体》的大电影项目,以及参与到《阴阳师》大电影等项目,也考验光线作为一流影业公司的接盘能力。

杨德昌导演

半年净利4亿、增长24%

电影主业的增速明显放缓

和华谊兄弟一样,光线传媒在电影业务上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缺乏亮点的情况——在电影及衍生品方面的毛利率也出现了接近9%的下滑。电影业务中,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本报告期票房的影片共七部,总票房为13.83亿元。报告期内,光线传媒上映了《大闹天竺》、《嫌疑人X的献身》、《春娇救志明》、《重返狼群》、《缉枪》五部影片。其中,被认为是口碑最好的《重返狼群》还是纪录片,票房突破2000万,量级朴珊。

而且由于喜剧和青春、爱情等类型电影市场号召力减弱,光线在整个2017年的上半年和诸多影视公司一样,缺少亮点——这也可能是《战狼2》的业绩太抢眼有关。

而被很多声音认为是光线半年报亮点的电视业务和直播业务,应该说和游戏一样,并不是光线方面的战略重点。

电视剧营收占比小:今年上半年,情况依然如此。光线上半年电视剧业务收入4086.93万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100.00%,连同期的毛利率上升都超过了30%,但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超过5%。电视剧营收主要来自于《嘿,孩子》《最好的安排》《青云志2》等发行收入。

直播营收来自并表:2016年5月3日,光线传媒宣布以1.31亿收购浙江齐聚36.38%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光线以63.21%的股份成为浙江齐聚控股股东。

浙江齐聚主要经营的是在线秀场直播呱呱视频,根据半年报,浙江齐聚上半年营业收入2.32亿,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200.62%。在刨除掉1.54亿元的营业成本后,营业利润约为7800多万元,盈利还算不错,在整体营收中占比接近20%——所以直播业务确实是赚钱的,这点在映客的收购案和陌陌的财报都有体现。

所以下半年对于光线而言,电影业务的表现或许将成为提升市场信心的关键点。在半年报中,光线也披露了将要上马的影视项目。

电影方面:预计上映影片10部左右(包括7-8月上映的3部),包括《鬼吹灯之龙岭迷窟》、《英雄本色4》等;预计启动或制作中的电影项目超30个,其中包括《三重门》、《鬼吹灯之云南虫谷》、《东宫》、《笑傲江湖》等8部在2017年制作,《一出好戏》、《悲伤逆流成河》、《叶问外传》等11部制作中,另有12部处于前期策划阶段。

新人担当的《鬼吹灯》三部曲要来了

但接盘《三体》考验光线“真功夫”

值得关注的是《鬼吹灯之龙岭迷窟》,这并非陆川版《九层妖塔》的续集,而是是梦想者电影与光线影业合作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余两部是《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和《鬼吹灯之昆仑神宫》,导演和演员据传都是新人,所以这部大IP电影的票房前景也预判——但如果能够超过陆川版6.7亿左右的票房应该就算成功吧。

对于《鬼吹灯》三部曲的担忧也可以从《三体》的乱象看出来。读娱君注意到,业界最知名的“烂尾”大电影项目——《三体》大电影似乎落入光线旗下——光线的加入能使这个烂尾项目起死回生吗?

从主演的名单来看,冯绍峰、张静初,确实是那个行业内都曾经期盼、却又都知道烂尾的《三体》大电影。

可以简单来回顾一下《三体》大电影的时间轴:

1、2010年以前,导演张导演张番番,以不到10万的价格买断版权,其中包括五年期限的改编权、后续影视剧和游戏开发版权。

2、2013年9月,《三体》改编电影正式在电影局立项,名为《三体1》,备案单位则是张番番与妻子宋春雨创办的公司百星社。

3、2014年初,孔二狗来到游族网络,出任游族影业CEO,并宣布开启《三体》项目。

4、之后传出各种关于《三体》剧本改编不利,资方反复等不利消息,由此进入到烂尾阶段。

——游族影业的高层纷纷出走。2015年5月,加盟游族仅半年的副总裁肖飞离职,创立向上影业并担任CEO职务,11月,副总裁杨璐离职创立元力影业。

——内部变动也往下扩散。据报道,过去数年间,游族影业已经从鼎盛时期的120多人,锐减到60人,现在更少到只有30多人,三体电影的新浪官微已经很久没有更新….

据了解,三体的实体部分已经拍摄完成,也就是冯绍峰、张静初等部分,而主要未完成部分主要在于特效——而特效部分就意味着要继续投入,而以游族公司的现状很难将此项目推进,而在2016年暑期,光线则安排了一次看片会,宣告对《三体》项目的涉足。

据参与看片的内部人士透露,:“看片会拿两个版本,一个是张版,一个是高版,张版是张番番自己剪的,高版是高群书剪的,但是高群书没有参加到拍摄过程,就只是剪了一版,然后就是光线那边高层都在,先看一版,再看一版,投票制,举手表决,张版获得优势。”——但从看片会到现在,《三体》项目的进展仍然成迷,而光线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程度,也并不明确,而此次半年报或许是光线整体改造《三体》有所得后的发声。

读娱君感慨,透露游族和三体的乱局,才能够唏嘘光线、博纳、华谊兄弟等传统影视公司在项目把控上的实力,《三体》的失控就是一个失败的经典案例——野心大于能力,又没有实力形成协同,最后还是要求助于老玩家。

而《三体》作为最知名的科幻大IP的所有商业开发似乎也在向外界证明一个道理,IP绝非万能的——电影、游戏、网剧都没落地。

所以,《三体》的票房前景也不容乐观。

发力动画大电影的情怀和生意经

在光线的定位中,早已经不是一家影视公司,而是业务覆盖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视频、音乐、文学、艺人经纪、戏剧、衍生品、实景娱乐等领域,是国内覆盖内容领域最全面、产业链纵向延伸最完整的综合内容集团之一。

尤其是动漫领域,光线传媒的一系列举动,已经形成了面向未来10年的布局,而且不仅是将动漫作为一门面向年轻人的生意,在一些细节上,也是情怀满满。

在广电总局新一批电影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中,编剧署名杨德昌的动画电影《追风录》,电影的制作方是光线旗下的彩条屋动画影业。据了解,杨德昌从儿时就迷恋漫画,自从《一一》戛纳获奖之后,就萌生了拍摄动画电影的心愿。但也是在那一年,他患上了癌症。当时他一度雄心勃勃,有一系列的计划,包括后续产品开发…

据媒体报道。2003 年,杨德昌和团队花费 10 个月制作了《追风》十多分钟的内容。前期制作只使用了Photoshop 和 Flash,画风是以传统工笔水墨结合欧洲传统绘画的光影变化。2007 年 6 月 29 日杨德昌因癌症病逝于洛杉矶,时年 59 岁。而《追风》也成了一代电影大师未完成的遗作..

此次彩条屋的接手,一方面可以看做是对这一项目的看好,另外也可以看出新老电影人的惺惺相惜和薪火相传——彩条屋影业正式光线传媒在这一波国产动画电影的大行情中的先锋。据资料显示彩条屋影业是光线旗下公司,今年来共投资了13家动漫公司:十月文化、彼岸天、蓝弧文化、全擎娱乐、光印影业、可可豆动画、玄机科技、颜开文化、中传和道、魔法动画、易动传媒、通耀科技、青空绘彩。13家公司横跨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漫画、游戏、国外版权等。

目前中国票房最高的动画大电影也都和光线有关系,据了解“十月文化”就是《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工作室,“彼岸天”则是《大鱼海棠》制作方。这两部动画电影基本占据了过去两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所有话题——而这一系列的布局也将逐渐迎来收获期。

所以在光线的年报中,动漫业务也是一个重点。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动漫电影《大护法》的宣传、发行等工作,《大护法》于2017年7月13日上映,同样也成为今年以来口碑最好的国产影片之一,也使公司在动漫市场赢得了更大范围的公众认知与社会认可。同时,公司策划、推出了国内首部网络动画大电影《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为2011年国产热血动漫《星游记》之续集,诚意之作收获好评不断…

综上,除了增持的猫眼文化还举棋不定之外,在电影和电视业务上,光线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新人版《鬼吹灯》三部曲和《三体》的接盘都面临相当大的考验。而由此同时,对于动漫领域的布局又使得其在未来的成长性得到了极强的保障,所谓花开花落花满天,有涨有跌方平衡。

*本文为读娱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光线半年报:电影主业放缓、动漫发力,接盘烂尾《三体》面临大考

除了增持的猫眼文化还举棋不定之外,在电影和电视业务上,光线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新人版《鬼吹灯》三部曲和《三体》的接盘都面临相当大的考验。

作者:赵二把刀

今日,号称盈利的猫眼又被光线传媒增持了,这个增持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毕竟估值还是那个估值——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光线传媒的左右互博之术,毕竟,光线传媒还是上市公司,要更注重财报,也要好看一些。

下面就来看看它今年上半年的财报究竟如何...

光线传媒近日发布2017年半年报,虽然营收比华谊兄弟略低,但利润和华谊兄弟基本持平:数据显示,光线上半年营业收入10.29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7.21亿元,增长42.62%;在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亿,相比于去年同期的3.21亿,增长24.61%。

有声音认为光线传媒的财报是受益于直播和电视业务的拉升,但读娱君认为,电视业务的量级太小(电视剧实现营收0.41亿元),早已不是主要的方向;而直播业务虽然营收比电视营收高(视频直播收入为2.33亿元),但和之前的游戏公司的买入和卖出一样,更多的概念的布局和尝试,中长期看都不会成为光线的重点关注方向。

而在8月底爆出的,光线传媒旗下彩条屋彩条屋动画影业将拍摄,已故杨德昌大导演的未完成之作《追风》,也表示光线在动画大电影领域抱有巨大的期望;而在半年报中,提到的被外界普遍认为已经烂尾的大IP《三体》的大电影项目,以及参与到《阴阳师》大电影等项目,也考验光线作为一流影业公司的接盘能力。

杨德昌导演

半年净利4亿、增长24%

电影主业的增速明显放缓

和华谊兄弟一样,光线传媒在电影业务上也出现了增速放缓,缺乏亮点的情况——在电影及衍生品方面的毛利率也出现了接近9%的下滑。电影业务中,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本报告期票房的影片共七部,总票房为13.83亿元。报告期内,光线传媒上映了《大闹天竺》、《嫌疑人X的献身》、《春娇救志明》、《重返狼群》、《缉枪》五部影片。其中,被认为是口碑最好的《重返狼群》还是纪录片,票房突破2000万,量级朴珊。

而且由于喜剧和青春、爱情等类型电影市场号召力减弱,光线在整个2017年的上半年和诸多影视公司一样,缺少亮点——这也可能是《战狼2》的业绩太抢眼有关。

而被很多声音认为是光线半年报亮点的电视业务和直播业务,应该说和游戏一样,并不是光线方面的战略重点。

电视剧营收占比小:今年上半年,情况依然如此。光线上半年电视剧业务收入4086.93万元,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100.00%,连同期的毛利率上升都超过了30%,但在整体营收中占比不超过5%。电视剧营收主要来自于《嘿,孩子》《最好的安排》《青云志2》等发行收入。

直播营收来自并表:2016年5月3日,光线传媒宣布以1.31亿收购浙江齐聚36.38%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光线以63.21%的股份成为浙江齐聚控股股东。

浙江齐聚主要经营的是在线秀场直播呱呱视频,根据半年报,浙江齐聚上半年营业收入2.32亿,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200.62%。在刨除掉1.54亿元的营业成本后,营业利润约为7800多万元,盈利还算不错,在整体营收中占比接近20%——所以直播业务确实是赚钱的,这点在映客的收购案和陌陌的财报都有体现。

所以下半年对于光线而言,电影业务的表现或许将成为提升市场信心的关键点。在半年报中,光线也披露了将要上马的影视项目。

电影方面:预计上映影片10部左右(包括7-8月上映的3部),包括《鬼吹灯之龙岭迷窟》、《英雄本色4》等;预计启动或制作中的电影项目超30个,其中包括《三重门》、《鬼吹灯之云南虫谷》、《东宫》、《笑傲江湖》等8部在2017年制作,《一出好戏》、《悲伤逆流成河》、《叶问外传》等11部制作中,另有12部处于前期策划阶段。

新人担当的《鬼吹灯》三部曲要来了

但接盘《三体》考验光线“真功夫”

值得关注的是《鬼吹灯之龙岭迷窟》,这并非陆川版《九层妖塔》的续集,而是是梦想者电影与光线影业合作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余两部是《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和《鬼吹灯之昆仑神宫》,导演和演员据传都是新人,所以这部大IP电影的票房前景也预判——但如果能够超过陆川版6.7亿左右的票房应该就算成功吧。

对于《鬼吹灯》三部曲的担忧也可以从《三体》的乱象看出来。读娱君注意到,业界最知名的“烂尾”大电影项目——《三体》大电影似乎落入光线旗下——光线的加入能使这个烂尾项目起死回生吗?

从主演的名单来看,冯绍峰、张静初,确实是那个行业内都曾经期盼、却又都知道烂尾的《三体》大电影。

可以简单来回顾一下《三体》大电影的时间轴:

1、2010年以前,导演张导演张番番,以不到10万的价格买断版权,其中包括五年期限的改编权、后续影视剧和游戏开发版权。

2、2013年9月,《三体》改编电影正式在电影局立项,名为《三体1》,备案单位则是张番番与妻子宋春雨创办的公司百星社。

3、2014年初,孔二狗来到游族网络,出任游族影业CEO,并宣布开启《三体》项目。

4、之后传出各种关于《三体》剧本改编不利,资方反复等不利消息,由此进入到烂尾阶段。

——游族影业的高层纷纷出走。2015年5月,加盟游族仅半年的副总裁肖飞离职,创立向上影业并担任CEO职务,11月,副总裁杨璐离职创立元力影业。

——内部变动也往下扩散。据报道,过去数年间,游族影业已经从鼎盛时期的120多人,锐减到60人,现在更少到只有30多人,三体电影的新浪官微已经很久没有更新….

据了解,三体的实体部分已经拍摄完成,也就是冯绍峰、张静初等部分,而主要未完成部分主要在于特效——而特效部分就意味着要继续投入,而以游族公司的现状很难将此项目推进,而在2016年暑期,光线则安排了一次看片会,宣告对《三体》项目的涉足。

据参与看片的内部人士透露,:“看片会拿两个版本,一个是张版,一个是高版,张版是张番番自己剪的,高版是高群书剪的,但是高群书没有参加到拍摄过程,就只是剪了一版,然后就是光线那边高层都在,先看一版,再看一版,投票制,举手表决,张版获得优势。”——但从看片会到现在,《三体》项目的进展仍然成迷,而光线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程度,也并不明确,而此次半年报或许是光线整体改造《三体》有所得后的发声。

读娱君感慨,透露游族和三体的乱局,才能够唏嘘光线、博纳、华谊兄弟等传统影视公司在项目把控上的实力,《三体》的失控就是一个失败的经典案例——野心大于能力,又没有实力形成协同,最后还是要求助于老玩家。

而《三体》作为最知名的科幻大IP的所有商业开发似乎也在向外界证明一个道理,IP绝非万能的——电影、游戏、网剧都没落地。

所以,《三体》的票房前景也不容乐观。

发力动画大电影的情怀和生意经

在光线的定位中,早已经不是一家影视公司,而是业务覆盖电影、电视剧(网剧)、动漫、视频、音乐、文学、艺人经纪、戏剧、衍生品、实景娱乐等领域,是国内覆盖内容领域最全面、产业链纵向延伸最完整的综合内容集团之一。

尤其是动漫领域,光线传媒的一系列举动,已经形成了面向未来10年的布局,而且不仅是将动漫作为一门面向年轻人的生意,在一些细节上,也是情怀满满。

在广电总局新一批电影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中,编剧署名杨德昌的动画电影《追风录》,电影的制作方是光线旗下的彩条屋动画影业。据了解,杨德昌从儿时就迷恋漫画,自从《一一》戛纳获奖之后,就萌生了拍摄动画电影的心愿。但也是在那一年,他患上了癌症。当时他一度雄心勃勃,有一系列的计划,包括后续产品开发…

据媒体报道。2003 年,杨德昌和团队花费 10 个月制作了《追风》十多分钟的内容。前期制作只使用了Photoshop 和 Flash,画风是以传统工笔水墨结合欧洲传统绘画的光影变化。2007 年 6 月 29 日杨德昌因癌症病逝于洛杉矶,时年 59 岁。而《追风》也成了一代电影大师未完成的遗作..

此次彩条屋的接手,一方面可以看做是对这一项目的看好,另外也可以看出新老电影人的惺惺相惜和薪火相传——彩条屋影业正式光线传媒在这一波国产动画电影的大行情中的先锋。据资料显示彩条屋影业是光线旗下公司,今年来共投资了13家动漫公司:十月文化、彼岸天、蓝弧文化、全擎娱乐、光印影业、可可豆动画、玄机科技、颜开文化、中传和道、魔法动画、易动传媒、通耀科技、青空绘彩。13家公司横跨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漫画、游戏、国外版权等。

目前中国票房最高的动画大电影也都和光线有关系,据了解“十月文化”就是《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工作室,“彼岸天”则是《大鱼海棠》制作方。这两部动画电影基本占据了过去两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所有话题——而这一系列的布局也将逐渐迎来收获期。

所以在光线的年报中,动漫业务也是一个重点。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动漫电影《大护法》的宣传、发行等工作,《大护法》于2017年7月13日上映,同样也成为今年以来口碑最好的国产影片之一,也使公司在动漫市场赢得了更大范围的公众认知与社会认可。同时,公司策划、推出了国内首部网络动画大电影《星游记之风暴法米拉》,为2011年国产热血动漫《星游记》之续集,诚意之作收获好评不断…

综上,除了增持的猫眼文化还举棋不定之外,在电影和电视业务上,光线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尤其是新人版《鬼吹灯》三部曲和《三体》的接盘都面临相当大的考验。而由此同时,对于动漫领域的布局又使得其在未来的成长性得到了极强的保障,所谓花开花落花满天,有涨有跌方平衡。

*本文为读娱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