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别做梦了,共享雨伞想靠网约车续命根本行不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别做梦了,共享雨伞想靠网约车续命根本行不通

E伞之所以被称为共享雨伞领域的OfO,是因为它在天使轮融资中便拿到了1000万元,投资方为四野创投会(深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它又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近日,被称为共享雨伞行业“OfO”的共享E伞宣布,将要在长沙的滴滴快车上投放5000把共享雨伞,方便乘客的使用。

消息一出,IT内参不可避免的惊讶了一下,毕竟此前共享E伞因为一场大雨几乎丢失所有的雨伞,一度被外界视为接近破产边缘。

没想到,它不仅没有破产,还要继续大手笔的投放雨伞。只是这一次,捆绑网约车的做法能够让它的境遇有所改变吗?

业内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IT内参在了解相关事宜后,对此观点做出了如下解释:

共享雨伞使用受限较大 唱衰已成常态

共享雨伞的消费频次与当地的天气有关。

南方降雨虽多,但当地人已经养成随身携带雨具的习惯,北方降水少,对这一方面的需求并不大。因此,共享雨伞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至今仍然存疑。

在此前共享E伞进入北京时,北京晨报的记者曾去现场体验了一番。他发现,虽然当天下着大雨,但在大家都带伞的情况下,挂在一旁的共享雨伞始终无人问津。

为了有更直观的感受,记者上前体验了一把共享雨伞的玩法,却发现它的APP对新用户并不友好。扫码之后,需要接连下载两个程序才能进入认证页面,注册并实名制后又需要先后缴纳29元的押金与最少9元的充值费用,才能使用。整个过程下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如果是一个没带伞的新用户,这个过程实在有些繁琐。

在旁围观的一位中年女士说,如果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直接在地铁口花10元买一把伞?最后那把伞还是自己的。

而另一位年轻男子则认为,如果突然下雨又无伞可用,能租用确实是一件方便的事情。

IT内参在浏览一众社交平台后发现,多数用户并不看好这一模式,认为这件事营销效果大于雨伞的使用效果,唱衰共享雨伞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

创始人摸着石头过河 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模糊

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此前并没有从事过相应的行业,在共享领域,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

雨伞的投放地区不定,有雨量较大的深圳、长沙,也有雨量较小的北京。借伞可以从APP上扫码解锁,但还伞却没有明确的方式。加上没有定位装置的设备锁,e伞投放之初,便全部丢失。

对此赵书平却认为,人们把伞全部拿走他才是赚了。有人因此分析,19元的押金加上9元的充值费用,还有APP上投放广告所带来的流量,赵书平只赚不亏。

知乎网友因此戏言,这不是共享雨伞,而是一次成功的无人销售。

资本入驻营造繁荣 背后隐忧浮现

E伞之所以被称为共享雨伞领域的OfO,是因为它在天使轮融资中便拿到了1000万元,投资方为四野创投会(深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它又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资本的进入,让这家企业进入扩张期。短短两个月,从早前的深圳、杭州,到近日的惠州、重庆、成都,有18座城市投放了e伞。

在7月18日一篇赵书平的专访中,他说他准备了1000万把雨伞,一年内将要分批交付,而他对于资金并不发愁,有时间差就意味着他的资金能够迅速回笼。

与之类似的是一家名为漂流伞的公司,创立不过两个月,便拿到了由梦者基金领投,雷雨资本、以正资本、友谊菲诺跟投的500万元的融资。

创始人顾曼曾为非诚勿扰女嘉宾,与赵书平的激进不同,她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打法,才能够获得如此多投资人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只是众多进入共享雨伞领域企业中的幸运儿,在顾曼入场前,较为出名的融资仅有以下几家,其他企业大多默默无闻,或者闷声发大财。

相比其他共享领域动辄上亿的融资额,共享雨伞的融资规模并不大。这并不意味着问题不会存在,当共享雨伞市场趋于饱和之时,没有被资本青睐的企业又会有怎样的发展?

写在最后:

E伞捆绑网约车不被看好的原因,除了大环境低迷外,专车早已有相似的服务。人们为何要选择更为便利的专车不用,而去选择较为麻烦的共享雨伞?

截至发稿,赵书平的微博上已经宣传了此活动,而滴滴出行却并没有动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ofo

  • ofo被强制执行1686万
  • 【独家】ofo创始人戴威美国二次创业项目陷入困境:资金链受阻,扩张彻底停滞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别做梦了,共享雨伞想靠网约车续命根本行不通

E伞之所以被称为共享雨伞领域的OfO,是因为它在天使轮融资中便拿到了1000万元,投资方为四野创投会(深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它又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近日,被称为共享雨伞行业“OfO”的共享E伞宣布,将要在长沙的滴滴快车上投放5000把共享雨伞,方便乘客的使用。

消息一出,IT内参不可避免的惊讶了一下,毕竟此前共享E伞因为一场大雨几乎丢失所有的雨伞,一度被外界视为接近破产边缘。

没想到,它不仅没有破产,还要继续大手笔的投放雨伞。只是这一次,捆绑网约车的做法能够让它的境遇有所改变吗?

业内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IT内参在了解相关事宜后,对此观点做出了如下解释:

共享雨伞使用受限较大 唱衰已成常态

共享雨伞的消费频次与当地的天气有关。

南方降雨虽多,但当地人已经养成随身携带雨具的习惯,北方降水少,对这一方面的需求并不大。因此,共享雨伞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至今仍然存疑。

在此前共享E伞进入北京时,北京晨报的记者曾去现场体验了一番。他发现,虽然当天下着大雨,但在大家都带伞的情况下,挂在一旁的共享雨伞始终无人问津。

为了有更直观的感受,记者上前体验了一把共享雨伞的玩法,却发现它的APP对新用户并不友好。扫码之后,需要接连下载两个程序才能进入认证页面,注册并实名制后又需要先后缴纳29元的押金与最少9元的充值费用,才能使用。整个过程下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如果是一个没带伞的新用户,这个过程实在有些繁琐。

在旁围观的一位中年女士说,如果这么麻烦,为什么不直接在地铁口花10元买一把伞?最后那把伞还是自己的。

而另一位年轻男子则认为,如果突然下雨又无伞可用,能租用确实是一件方便的事情。

IT内参在浏览一众社交平台后发现,多数用户并不看好这一模式,认为这件事营销效果大于雨伞的使用效果,唱衰共享雨伞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

创始人摸着石头过河 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模糊

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此前并没有从事过相应的行业,在共享领域,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

雨伞的投放地区不定,有雨量较大的深圳、长沙,也有雨量较小的北京。借伞可以从APP上扫码解锁,但还伞却没有明确的方式。加上没有定位装置的设备锁,e伞投放之初,便全部丢失。

对此赵书平却认为,人们把伞全部拿走他才是赚了。有人因此分析,19元的押金加上9元的充值费用,还有APP上投放广告所带来的流量,赵书平只赚不亏。

知乎网友因此戏言,这不是共享雨伞,而是一次成功的无人销售。

资本入驻营造繁荣 背后隐忧浮现

E伞之所以被称为共享雨伞领域的OfO,是因为它在天使轮融资中便拿到了1000万元,投资方为四野创投会(深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它又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资本的进入,让这家企业进入扩张期。短短两个月,从早前的深圳、杭州,到近日的惠州、重庆、成都,有18座城市投放了e伞。

在7月18日一篇赵书平的专访中,他说他准备了1000万把雨伞,一年内将要分批交付,而他对于资金并不发愁,有时间差就意味着他的资金能够迅速回笼。

与之类似的是一家名为漂流伞的公司,创立不过两个月,便拿到了由梦者基金领投,雷雨资本、以正资本、友谊菲诺跟投的500万元的融资。

创始人顾曼曾为非诚勿扰女嘉宾,与赵书平的激进不同,她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打法,才能够获得如此多投资人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只是众多进入共享雨伞领域企业中的幸运儿,在顾曼入场前,较为出名的融资仅有以下几家,其他企业大多默默无闻,或者闷声发大财。

相比其他共享领域动辄上亿的融资额,共享雨伞的融资规模并不大。这并不意味着问题不会存在,当共享雨伞市场趋于饱和之时,没有被资本青睐的企业又会有怎样的发展?

写在最后:

E伞捆绑网约车不被看好的原因,除了大环境低迷外,专车早已有相似的服务。人们为何要选择更为便利的专车不用,而去选择较为麻烦的共享雨伞?

截至发稿,赵书平的微博上已经宣传了此活动,而滴滴出行却并没有动静。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