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正成为眼下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因为军民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前,中国的军工产品全部由十大军工集团来研发制造,现在军工产品的大门向全社会敞开,一方面希望通过“军转民”扩大军工技术的运用空间,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民参军”引入优秀的民用技术。很多人都表示从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中看到了机会,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军民融合要做什么?怎么做?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带您一起去包头,看看在中国最大的装甲基地,军民融合的先行者们都做了哪些尝试
8X8轮式装甲车:现实中的变形金刚

在战争中由于地形复杂,除了陆地作战以外,水上也是重要的战场之一。VN16两栖装甲突击车、8×8轮式装甲车和8×8全地形车都可以瞬间变身。VN16两栖装甲突击车打开车头位置一个向前倾斜的滑板后,整个突击车车首就变成船型,这是世界现役装备中航速最高、抗风浪能力最强的两栖装甲车辆,目前世界上现有的两栖装甲突击车最快速度是每小时25公里,而中国生产的VN16两栖装甲突击车可以达到每小时28公里。而且还可以在浪高0.5米到1.25米的三级海况下进行对岸射击。
赫赫有名的“红箭”家族也在这里亮相,红箭系列的反坦克导弹识别目标迅速,能够精准打击几十公里以外的目标,击穿厚达1100毫米的均质装甲。
从VT4到VT5,再到8×8轮式装甲车,包头,正成为中国重要的装甲生产基地。 1958年,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国仿制的第一辆主战坦克T-54A就在这里下线,经过59年的磨练,装备上自主研发的动力舱,中国的主战坦克和装甲车已经不输于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生产的装甲系列。从零到世界一流,两代人才实现了技术上的艰难跨越。
这个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却承担了8X8轮式装甲车最重要的悬挂部分的设计。
8X8轮式水陆两栖装甲车,现代战场上力量和速度的完美结合,在陆地上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而在水中也可以保持每小时15节的高机动速度。
统一底盘的设计让8X8具备极强的变形能力,拓展车型多达40种,被称为“现实中的变形金刚”。 而要实现40种变形,最难突破的技术障碍就是底盘和悬挂。
工程师李毅:这套悬挂系统可是我们一手设计出来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为了这套悬挂我们这个项目团队大约6-7个人,耗了三四年的时间,熬尽了心血。
18吨的车身自重,8X8整装后的重量接近26吨。这样庞大的体积,不是一般民用汽车悬挂所能承受的,更重要的是,如此重的车身还要经历各种极限挑战,也就是说8X8的底盘悬挂系统就是为越野而生的。
之所以称其为8X8,是指8个轮子具备同时驱动的强大越野能力,搭配不同的功能和武器系统,既可以做步兵输送车、指挥车、火力支援车,还可以做侦察车、反坦克导弹车,到水中也能像船一样自由行驶。
值得一提的是,8X8轮式装甲车几乎武装到了牙齿,8个直径1米2的特种轮胎,每个重达200公斤,看起来有如钢铁般结实,携带自动充气设备,即便是在轮胎破损的情况下,依然能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再接着行驶100公里,保障车内人员安全撤离战场。
工程师潘建华:轮舱底下喷的都是抗冲击涂料,可以让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降低噪音的功效。中国260大型矿车上市 进口车价格应声下跌40%
正是因为自己掌握了关键技术,VT4、8X8轮式装甲车都已经成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主力外贸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坦克和轮式装甲车的研发,积累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这些人除了做坦克,还可以做各种特种车辆,比如价值几千万的大型矿车。
在包头的火炮生产基地,跻身世界一流的除了大中口径各型火炮,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大家伙。到底有多大呢?光是重量就比三节火车车厢还要重。
第一眼看到这个大家伙就有种汽车人马上要变身的感觉,再加上它启动时轰鸣的声音,好像随时会有一个变形金刚出现在你面前。像这辆矿车的自身重量就有170吨,满载后,整个重量超过400吨,四个车轮如何正常驱动这么重的大家伙,这始终都是一道世界难题。全世界也只有卡特彼勒、利勃海尔、小松等三家公司掌握了传动的技术,十年前,他们几乎垄断了全球的大型矿车市场,价格也自然由卖方说了算,当时一辆载重260吨的矿车就要卖到300-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400-2800万元。为了改变国外公司垄断的市场格局,在中国最大的火炮生产基地,曾经研发火炮的工程师们也在不断研发矿车技术,力求突破重载驱动难题。
2000年,北方股份成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从军工线上抽调最拔尖的技术工人,将引进而来技术消化、吸收。经过11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在2011年突破了电动轮驱动技术,让重载成为可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60吨级电动轮矿下线刚刚下线,大型矿车的进口价格就立即下降了将近30%~40%。
当然,除了电动轮驱动技术,保证260电动轮矿车平稳行驶的关键还有底盘和悬挂。研发之初,车架、车厢、悬挂油缸这些核心部件都要依赖进口,现在我们眼前这辆矿车的核心部件大部分由国内自制。
北重集团电动轮矿用自卸车研发项目负责人 吕捷:这个车型的悬缸是采用油氮混合的悬缸,它一部分是充液压油,另外一部分是氮气,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颠簸路况的时候,可以靠油的自适应能力,油氮混合物的自适应能力,然后调节车辆的稳定性,从而达到一个减震的效果。
悬挂油缸也是整个矿车的核心部件,以前矿车一直存在剧烈颠簸的问题,吕捷加入这个团队后,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而油氮混合的设计一下就解决了矿车驾驶室里剧烈颠簸的问题。
除了核心部件的悬缸和电机,支撑这辆大型矿车重要部件就要数这四个大轮胎了。眼前的这个轮胎,高3.7米,差不多有两个人的高度。光这一条大轮胎就有4吨重,成本就要60万,也就是说这一条轮胎就相当于一辆豪华轿车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贵,我们的家用轿车多数是普通的斜交轮胎,和普通轮胎不同的是,它是全钢丝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和带束层都用的是钢丝帘线。因为矿车满载的时候,每个轮子要承受43吨的压力。如果胎体里没有全钢丝缠绕,很难承受如此大的压力。
大型矿车,除了稳定,更要耐磨损,因为在矿山上,一辆矿车一天要连续作业近20个小时,液压油缸总是磨损非常严重,曾经生产过炮管的技术工人按照炮管的工艺在油缸表层镀上一层铬,油缸比以前更耐磨损,在每天20个小时连续作业的情况下,矿车可以使用近20年,使用寿命延长了近一倍。
2016年至今,260吨位的矿车全球各生产厂商共卖出了近50台,而北重集团就销售了13台,占到全球销量的26%。技术上的突破,彻底改变了中国依赖进口大吨位矿车的局面。
军民融合 普通工厂也能制造军车
邢满禧,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军品副所长。每辆车的组装他都要检查,不放过一个细节,甚至细到检查每个轮胎上的螺栓有没有拧紧。
邢满禧:像轮胎的螺栓,我们都采用了达克罗技术,它能提高防腐蚀性能,能够适应更恶劣的比方说潮湿地区,环境,提高车辆的适应性,环境适应能力。
邢满禧所说的达克罗技术一般不会用在普通卡车上,因为每一个达克罗技术的螺栓要比普通螺栓价格高出近40%。这就是军用车辆的特殊要求,而且特殊的还不只是螺栓。
邢满禧:我们在车辆上增加了一组电瓶,正常的车辆只有一组电瓶,但是这辆车我们特意增加一组电瓶,为了就是在低温环境下,能提供足够大的电量,让车辆能够短时间内的快速进行启动。
军用卡车和民用卡车的用途不同,所以在设计上也有很大的改动。这辆准备交付的军卡需要上装武器设备,多出来的电瓶邢满禧还要考虑如何排布的问题。为了能够得到用户的肯定,邢满禧可谓是将技术细节武装到了牙齿。
邢满禧:零下41度,车辆的快速启动,我就要提升发动机的进气和供油,供油方面就是要将油管,要增加加热的功能,就是在低温环境下,我的油管是带加热的。这辆军卡的越野最大载重是十吨,从最初的设计阶段到车辆出厂。邢满禧要做几百次试验来验证它的可靠性。连续三到五个月,24小时不间断在实验室进行数值的调整。每增重一吨,气囊的高度和压力都要进行调试。
在场地的测试通过以后,这辆车还要办理保险和临牌的手续,在公路上进行高速测试。最后,过五关斩六将全部通过测试的军卡才能交付给军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