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域旅游的里程碑意义、问题及典型模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域旅游的里程碑意义、问题及典型模式

全域旅游在以下十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性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两年前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起,全域旅游在中国大行其道,至今方兴未艾。

9月1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与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及部分媒体代表在北京召开了全域旅游研讨会,正如李金早在会上所说,全域旅游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迸发出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他鼓励参会代表们到红红火火的全域旅游实践一线去,取得更多优秀理论研究成果。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的讨论,近日,在接受新旅界(LvJieMedia)的采访时,石培华总结了全域旅游提出以来,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市场参与主体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学习的代表模式。

石培华总结说,全域旅游发展到现在,至少在10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里程碑意义,10大价值

第一,旅游产业的地位被提升到空前的位置。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李克强总理也在去年的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中国将推进全域旅游行动;全域旅游也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之一。可以说,从国家层面来讲,旅游的地位得到提升,已然成为一个国家战略。

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地域分布情况

第二,从地方层面看,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500多个省、市、县级全域旅游创建单位都在大力统筹各方面资源,旅游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第三,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推进旅游业综合改革创新的工具和平台。推动各地旅游委员会的成立,增强了旅游协调机制,促进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综合执法培训改革。全域旅游成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一个行业和领域中具体表达和实现的有效平台。

第四,全域旅游概念使投资者及旅游开发企业开始注重整合开发。首先,全域旅游的提出,使得市场对一个目的地的开发不再局限于开发一个酒店或者建一个景区,而是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性开发;其次,注重打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综合性价值开发,形成以一个目的地按照一套体系打造的现代商业投资方式。

第五,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我国转换新旧发展动力当中的重要新引擎。它像是一个项目包、工程包或政策包,蕴含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增长潜力。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旅游投资额在以30%以上增速增长,旅游市场份额也在以两位数增速增长,这种快速发展在宏观经济当中属于领跑态势。

第六,全域旅游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方式及行为的变化带来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整体要求的变化。

第七,全域旅游引发对地方旅游资源的重新审视。让市场发现新价值和新的旅游方式,对于业态的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旅游+”、“+旅游”这些拓展旅游创新的业态构建了大旅游格局。

第八,促进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建设。从过去的单一景点模式到目的地模式,依法治理的综合管理模式在改变,也改变了部分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方式,例如自驾游的兴起。而各地为了推动全域旅游也出台过很多惠民政策,优惠旅游卡。

第九,全域旅游带来共建共享经济模式。很大程度上旅游可以通过共享农庄等形式做扶贫工作,增加老百姓收益。

第十,全域旅游促进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文明旅游要求优化统筹提升整体旅游环境,这对改善包括服务在内的整体旅游质量有很大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全域旅游在以上十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性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方面问题值得注意

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不仅带动旅游业领跑经济发展,也成为推动各地区社会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抓手。但有3方面问题,也值得市场注意。

第一,正确认识“一样的全域不一样的旅游”。全域旅游的“全”不是旅游内容上的全面和千篇一律,而是指以全局的思维、全方位的战略来整合资源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全局与特色是互补的辩证关系,需要注重特色、突出重点。

第二,创新是灵魂,品质是保障,环保是基础。全域旅游须避免换汤不换药的铺面发展,唯有旅游模式的创新才能带来市场活力,保证可持续的发展。全域旅游不是一个简单量的扩张,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增加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才是市场成功的保证。全域旅游更不是胡乱开发旅游资源,要建立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

第三,政府搭台、行业导演、社会参演共享的发展模式。全域旅游虽由政府推动,但不是政府唱的独角戏,政府起到推动优化的作用,需要社会来参与共建共享,然后按照市场规律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在整个全域旅游推进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各地域的模式和作风会有差异,改革方式及实现的路径各有不同。对于同一区域,发展阶段不一样,侧重面也会不同。对于不同区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步伐并不太符合市场规律。所以,需要灵活运用发展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进程,合理评价取得的成就,灵活运用发展模式。

代表性模式

经过探索,在全域旅游方面有几种做得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值得借鉴。

第一种,比较成熟的城市旅游模式。比如杭州,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杭州处在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它在社区、景区、城区、商业区、生态区等形成多区融合发展,自然而然形成融合性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这类旅游目的地发展比较成熟,旅游品质和服务也会比较好。

第二种是政府主导的全域旅游模式。相比较杭州的成熟发展,在一些欠发达西部地区,如贵州盘县,政府在旅游目的地建设阶段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形成市场运作、企业主持、社会参与全方位部门联动的模式。盘县政府首先从交通上将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按照整个服务体系搭建旅游基础平台。第二步让老百姓实现“三变”,即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房屋变民宿,既帮助百姓实现脱贫,又推动了社会资源参与共建。第三步,整合大景区打造核心旅游特色。这样,通过投资平台、社会参与和旅游特色等一系列改革建设,实现了全域旅游模式的整合与创新发展。

还有自然形成的全域旅游模式。如皖南一带的黄山、池州,它将景区、城区、乡村和风景道整合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全域风景画,在整体环境和旅游产品不错的前提下,势必有较大的发展。

另外一个典型代表如三亚边上的琼海,通过五位一体的方式整合大资源做成了大景区。首先通过对特色小镇的突破形成旅游服务和人文体验基地,带动乡村农业从旅游基地、旅游乡村、旅游城镇到旅游地区逐渐做大,将乡村农业变成国家农业公园和休闲农庄;然后再修风景道,形成串联在一起的产品和交通线路,根据游客的活动覆盖交通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网、智慧网,形成点线面网链综合发展的全域的基本的模式和态势。

不同地区的点线面网链发展模式也会存在差异,比如婺源主要依托一个大景区,面是它的吸引物,然后通过点上的经营来实现服务;再如张北天路,主要以风景道为特点,先做大线;而有的可能是靠链,先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如罗田的花海,将花海做成吸引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域旅游的里程碑意义、问题及典型模式

全域旅游在以下十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性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两年前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起,全域旅游在中国大行其道,至今方兴未艾。

9月1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与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及部分媒体代表在北京召开了全域旅游研讨会,正如李金早在会上所说,全域旅游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迸发出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他鼓励参会代表们到红红火火的全域旅游实践一线去,取得更多优秀理论研究成果。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的讨论,近日,在接受新旅界(LvJieMedia)的采访时,石培华总结了全域旅游提出以来,对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市场参与主体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值得借鉴学习的代表模式。

石培华总结说,全域旅游发展到现在,至少在10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里程碑意义,10大价值

第一,旅游产业的地位被提升到空前的位置。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李克强总理也在去年的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中国将推进全域旅游行动;全域旅游也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之一。可以说,从国家层面来讲,旅游的地位得到提升,已然成为一个国家战略。

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地域分布情况

第二,从地方层面看,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500多个省、市、县级全域旅游创建单位都在大力统筹各方面资源,旅游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第三,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推进旅游业综合改革创新的工具和平台。推动各地旅游委员会的成立,增强了旅游协调机制,促进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综合执法培训改革。全域旅游成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一个行业和领域中具体表达和实现的有效平台。

第四,全域旅游概念使投资者及旅游开发企业开始注重整合开发。首先,全域旅游的提出,使得市场对一个目的地的开发不再局限于开发一个酒店或者建一个景区,而是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系统性开发;其次,注重打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综合性价值开发,形成以一个目的地按照一套体系打造的现代商业投资方式。

第五,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我国转换新旧发展动力当中的重要新引擎。它像是一个项目包、工程包或政策包,蕴含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增长潜力。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旅游投资额在以30%以上增速增长,旅游市场份额也在以两位数增速增长,这种快速发展在宏观经济当中属于领跑态势。

第六,全域旅游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方式及行为的变化带来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整体要求的变化。

第七,全域旅游引发对地方旅游资源的重新审视。让市场发现新价值和新的旅游方式,对于业态的创新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旅游+”、“+旅游”这些拓展旅游创新的业态构建了大旅游格局。

第八,促进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建设。从过去的单一景点模式到目的地模式,依法治理的综合管理模式在改变,也改变了部分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方式,例如自驾游的兴起。而各地为了推动全域旅游也出台过很多惠民政策,优惠旅游卡。

第九,全域旅游带来共建共享经济模式。很大程度上旅游可以通过共享农庄等形式做扶贫工作,增加老百姓收益。

第十,全域旅游促进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文明旅游要求优化统筹提升整体旅游环境,这对改善包括服务在内的整体旅游质量有很大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全域旅游在以上十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历史性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方面问题值得注意

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不仅带动旅游业领跑经济发展,也成为推动各地区社会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抓手。但有3方面问题,也值得市场注意。

第一,正确认识“一样的全域不一样的旅游”。全域旅游的“全”不是旅游内容上的全面和千篇一律,而是指以全局的思维、全方位的战略来整合资源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全局与特色是互补的辩证关系,需要注重特色、突出重点。

第二,创新是灵魂,品质是保障,环保是基础。全域旅游须避免换汤不换药的铺面发展,唯有旅游模式的创新才能带来市场活力,保证可持续的发展。全域旅游不是一个简单量的扩张,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增加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才是市场成功的保证。全域旅游更不是胡乱开发旅游资源,要建立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

第三,政府搭台、行业导演、社会参演共享的发展模式。全域旅游虽由政府推动,但不是政府唱的独角戏,政府起到推动优化的作用,需要社会来参与共建共享,然后按照市场规律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在整个全域旅游推进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各地域的模式和作风会有差异,改革方式及实现的路径各有不同。对于同一区域,发展阶段不一样,侧重面也会不同。对于不同区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步伐并不太符合市场规律。所以,需要灵活运用发展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进程,合理评价取得的成就,灵活运用发展模式。

代表性模式

经过探索,在全域旅游方面有几种做得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值得借鉴。

第一种,比较成熟的城市旅游模式。比如杭州,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杭州处在经济社会城市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它在社区、景区、城区、商业区、生态区等形成多区融合发展,自然而然形成融合性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这类旅游目的地发展比较成熟,旅游品质和服务也会比较好。

第二种是政府主导的全域旅游模式。相比较杭州的成熟发展,在一些欠发达西部地区,如贵州盘县,政府在旅游目的地建设阶段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形成市场运作、企业主持、社会参与全方位部门联动的模式。盘县政府首先从交通上将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按照整个服务体系搭建旅游基础平台。第二步让老百姓实现“三变”,即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房屋变民宿,既帮助百姓实现脱贫,又推动了社会资源参与共建。第三步,整合大景区打造核心旅游特色。这样,通过投资平台、社会参与和旅游特色等一系列改革建设,实现了全域旅游模式的整合与创新发展。

还有自然形成的全域旅游模式。如皖南一带的黄山、池州,它将景区、城区、乡村和风景道整合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全域风景画,在整体环境和旅游产品不错的前提下,势必有较大的发展。

另外一个典型代表如三亚边上的琼海,通过五位一体的方式整合大资源做成了大景区。首先通过对特色小镇的突破形成旅游服务和人文体验基地,带动乡村农业从旅游基地、旅游乡村、旅游城镇到旅游地区逐渐做大,将乡村农业变成国家农业公园和休闲农庄;然后再修风景道,形成串联在一起的产品和交通线路,根据游客的活动覆盖交通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网、智慧网,形成点线面网链综合发展的全域的基本的模式和态势。

不同地区的点线面网链发展模式也会存在差异,比如婺源主要依托一个大景区,面是它的吸引物,然后通过点上的经营来实现服务;再如张北天路,主要以风景道为特点,先做大线;而有的可能是靠链,先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如罗田的花海,将花海做成吸引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