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又要搞事情!继无人便利店、盒马鲜生之后,阿里又推出的落地新项目——天猫小店。不仅如此,阿里还正在其杭州总部附近建造一座5层名为“More Mall(猫茂)”购物中心,预计将在2018年4月开始正式营业。
阿里这个电商巨头一系列吞食线下的布局,不禁让人想起五年前马云和王健林的一个亿的豪赌。有人认为马云进攻线下,好像是输了。马云布局的新零售巨大市场,何止一个亿?零售格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看来,这个赌约本身已经成为一个笑话。
一个亿的赌约本身就是一个玩笑
(本想一直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
2012年王健林放言道:到2022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我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原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早就认为,这个赌局是一个伪命题,“未来的电商一定是线上线下融合的,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和绝对的实体企业,这是由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所决定的,未来的购物一定是回归服务体验,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商品的价格”。
现在零售的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云做了线下新零售盒马鲜生、无人超市,并指出未来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法,只有线上、线下以及现代物流相结合的新零售。万达也早在14年就开始做了电商。相关新闻显示,万达有意电商这样的新兴业态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年5月左右万达就已经开始组建O2O体系。
其他电商巨头,刘强东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概念,曾经宣布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小米的雷军也强调和阐述新零售,不仅如此,线下如永辉超市也在纷纷做APP和生鲜配送服务。
从布局来看,大概大佬们早就看清未来零售业的格局一定会发生翻天改变。真正的竞争早已从线上线下的对立变成了新旧零售的变革。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这样受人欢迎的新零售形式就是在回归用户体验服务。
真有种“本想一起到白头,你却偷偷焗了油”的感觉。所以,各位准备看戏的观众可以散了。已经进军电商的王健林也表示,当时的赌约只是一个玩笑。
只能说,“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自下而上”PK“自上而下”,万达电商PK天猫小店
新零售的蛋糕就那么大,究竟是电商才能更好地拓展线下,还是说线下更好的占领线上呢?我们来看看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万达电商和阿里已经开始落地的新物种——天猫小店。两者的模式不同,本不可比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进军新零售的特点。
万达做电商正式始于2014年,首期投资50亿元。此后百度、腾讯、万达三家共同投资。高薪聘请CEO,都让万达电商话题感十足。但是飞凡电商的表现确实有些差强人意,五年三任CEO,APP还未普及开来。分析其原因,有人认为,现在全品类或者单品类的电商平台已经很多,万达电商最大的痛点就在于没有可以解决的新的用户痛点;也有人表示,传统企业做互联网这件事情本身就比较有难度和挑战。
传统企业做电商确实有较难突破的壁垒,但是其积累的原始用户资源是不容小觑的。如万达综合体和万达城的住户,万达商业地产中的消费者这样的用户群,是飞凡电商的重要资源。
相比,以天猫小店为代表的电商下沉线下的落地性更强一些。据了解,天猫便利店采取的是原有零售店包装升级的模式,借助线上优势,采用线上“千店千面”的形式,“会根据每个店铺辐射的顾客构成,结合淘系数据计算,什么样的商品最适合这家超市和社区。”
据相关报道,有天猫小店店长表示,有些商品品类很受消费者欢迎,而且是别的便利店没有的,火爆到会卖断货。
有人会担心天猫小店未来可能出现的管理模式和假货问题。但是单就现在天猫小店的发展势头来看,有势如破竹之势,预计年底将突破1万家。这下京东的百万便利店计划,压力更大了。
占领新零售市场,唯快不破
现在线上下沉线下,线下也在积极能把自己优势转移到线上。更有联手方式,如亚马逊和全食强强联手,京东和永辉超市等,线上和线下优势互补,也不失为好的变革方式。
有人表示,“要完全打通线上线下的数据,实现双线融合,在线上线下购买不再有差别,或者说让消费者分不清楚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新零售才算是真正水到渠成了。“而线下传统零售模式还是要快速找到自己的新方向和真正可依赖优势,真的脱胎换骨,注入新的互联网基因,更好地把握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
不管怎么说,零售行业不仅变天,且新零售的上半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电商下沉效果明显,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强攻线下模式已经开启,现在这个阶段占领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