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动画,从未停止呼唤和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动画,从未停止呼唤和平

动画,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对战争的反思。

918纪念日,这是一个沉重的日子,它提醒我们战争的可怕。如今我们很幸运地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年代,然而就在现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许正在遭受战火的凌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反战这个主题。

战争是残酷愚蠢的,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到《拯救大兵瑞恩》,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用作品表达对战争的谴责。而动画,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对战争的反思。

前段时间在影院热映的《敦刻尔克》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英军被德军逼退,在敦刻尔克撤离的事件。其中的空战故事线被塑造得紧张揪心,各种特写和晃动镜头让观众最近距离感受战争的无理与残酷。

其实在2010年波兰动画工作室Platige Image制作了一部讲述这个时期空战的动画短片,并于2011年法国昂西动画节短片特别提及奖

《仇恨之路》

Paths of Hate

这部战争题材的动画短片时长10分31秒,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时期得英、德战争,情节非常简单,讲的是一名德国飞行员与一名英国飞行员分别驾驶着喷火式战斗机在空中厮杀的故事。

短片采用好莱坞大片式的视听效果,两架战斗机在空中拼力厮杀,运用飞行员第一视角和近距离大特写,营造出非常紧张的气氛。

动画全程没有台词,灰绿色调将红色的鲜血衬得格外刺目,飞溅的弹壳、炮火,狰狞的表情……观众在充满鲜血、暴力的画面中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两架飞机斗到最后,能源耗尽,他们一个紧紧攥着用来祷告的念珠,一个在后操作板上贴着心爱人的照片,也许这是他们唯一想要活下去的意义。

然而当守护最后一丝理智的意义被战火炸毁,原本打算各自回营的战士再次调头继续投入战斗,是什么支撑着这场无意义的厮杀?是胜战的愿望?还是爱国的愤怒?

他们彻底踏上了一条仇恨之路。

动画后半部分有一段十分恐怖的变身镜头,飞行员的脸裂开,变成骷髅,天空在炮火中变成一片血红,惊心动魄。

这场仇恨之战从天空打到陆地,两个人最后死在了相互报复的半途中。

动画用一个荒诞结局嘲笑战争的愚蠢,仇恨只会让人变成魔鬼。

《仇恨之路》

除了以上这样用血淋淋的事实惊醒人们的作品,还有一部通过睿智的幽默讽刺战争的动画,一部经典之作——

蚱蜢

Grasshoppers

(又译《伟大的历史动画》)

这部动画由意大利动画家布鲁诺·伯茨多执导,在上映当年的1991年获得第6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短片在短短8分多钟内用讽刺的语调讲述了人类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野蛮到文明几乎所有发动过的战争。

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从争夺火种,便有了战争。

简笔画式的人物,单色背景,却传神地讲述了一段段战争史。比如十字军东征;

占领新大陆;

越战;

能源战争。

一段历史结束后,地上都会长出青草覆盖残渣,新的草地上会再次开始新一轮的文明(战争)。

这一系列历史曾经都被誉为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但从这部动画看来,简直算得上一部充满杀戮和血泪的战争史

动画欢快的背景音乐让作品有了诙谐的意味,不过话说回来,无谓发动战争的人类,难道不久像大地上那些好斗的蚱蜢,愚蠢得可笑。

这部经典的反战动画短片值得一看。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000多名巴勒斯坦难民于遭到以色列侵略军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杀。

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当时是以色列军队里的一名士兵,他目睹了这场战役,而以色列部队的纵容导致了萨布拉·夏蒂拉大屠杀。战争结束后,他通过追溯自己的回忆和采访当时的士兵,拍摄了一部关于这次战争的动画纪录片: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Waltz With Bashir

动画整个画面以黄色为基调,故事从导演朋友的一个噩梦展开,影片一开始便是奔跑着的26只恶犬,这些恶犬反复出现在朋友的噩梦中折磨他,其实是源于那位朋友曾在黎巴嫩战争中杀死了26只朝他吠叫的狗。

这件事引起了导演的反思,他陆续采访了十余名经历过那次战争的士兵,他们一人讲述一段自己的经历,拼凑出整个战争的情况。动画采用采访+复现的形式,那些讲述者也被转描成动画的形象。

他们有的选择遗忘这段经历,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也有一些人从此都活在深深的内疚中。

整部动画糅合了梦中幻觉与事实历史,巴赫和肖邦的钢琴曲伴奏下,杀戮者在巴嫩民选总统巴什尔·格玛雅尔的巨大的画像旁拿起重型机枪疯狂扫射,像在跳一曲华尔兹。独特的视听语言让这部“动画纪录片“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怪诞感。

随着讲述者们碎片的拼凑,故事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残酷。叙述者中有人说出第一次看到令人震惊的一幕:

这部动画纪录片全长90分钟,2008年在以色列上映,2009年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和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影片的末尾,导演放出50秒的大屠杀真实记录影像,小男孩在倒塌的废墟里露出半截脑袋,明亮的眼睛再也不会睁开......

导演福尔曼说:电影无法改变世界,我们什么都不说,我们只是呈现真相,这些胶片自己会说话。

战争残酷谁也无法否认,但最让人心碎的,是面对战争那些无从抵抗,只能温柔接受的人们——

《当风吹起的时候》

When the Wind Blows

这是一部1986年的英国动画,片长80分钟,根据英国漫画大师Raymond Briggs的漫画作品改编,画面上继续了漫画的风格,但在场景中融入定格动画元素,拐角的楼梯、墙壁、被单、沙发和煤气灶,还有部分家具都用实体材料制作。

故事讲述一对生活在偏远郊区的老夫妻,一天老头从广播里听到俄军轰炸的预警,于是拿了政府发放的安全手册,按照上面的指示着手准备在家中应对轰炸袭击。

影片就从这对老夫妻絮絮叨叨的生活琐事中开始,战争的危机似乎并没有对他们的平静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只是老头一点一点准备着应对空袭的物资,老奶奶一边按部就班地做家务,一边向抱怨老头弄乱的屋子。

几乎所有信息都从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获得,他们一起谈论战争,核武器,首相丘吉尔,他们的孩子,还有各种无聊琐事。日子过得平静幸福。

空袭导弹还是来了,老夫妻俩躲在简陋搭起的狭小空间里,老太太还担心着自己晾在屋外没有收回来的床单,老头耐心地安慰她。

最让人难过的不是刻意煽情,而是克制地讲出残忍的事。

情况开始一点一点变糟,起初是发现自己心爱的屋子被导弹冲击波彻底摧毁,接着危急生命的事慢慢开始发生,他们的储备水没有了,没有电,无法得知外面的一切信息,食物不够了,盘子里剩下的最后一块方糖,两个老人互相推让着要留给对方。

核弹产生的辐射烟雾开始让他们脸颊凹陷,头痛、干呕,浑身出现皮疹……

没有音乐,就那样平静地发生了,老夫妻相互说着安慰的话,在布满辐射雾的院子里欣赏远处的天空。

最后他们慢慢地爬回据说可以防止核污染的土豆袋子里,钻进那个下小简陋的防空棚,等待死亡的最后一刻。

他们唯有不停地说话才能抵消恐惧,然而,连嗓音都越来越微弱。“我们来祈祷吧,亲爱的。”…老太太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穿着美丽的裙子,他们去了天堂。

这部动画用英国人特有的隐忍和克制,讲述了一个太残酷的故事。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霍金曾幽默地说:“人类之所以至今未遭到外星生物的攻击,是因为它们在发现地球之前就已经被自己消灭了。”

纪念的目的并不是仇恨。所有关于战争的伟大作品从来都不是为了激起人心中的怒火,而是通过描述战争来反思战争。

如同《当风吹起的时候》的片尾曲中所唱:

You can take your revenge, but you'll still feel bad.

总而言之——愿世界和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动画,从未停止呼唤和平

动画,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对战争的反思。

918纪念日,这是一个沉重的日子,它提醒我们战争的可怕。如今我们很幸运地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和年代,然而就在现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也许正在遭受战火的凌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反战这个主题。

战争是残酷愚蠢的,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到《拯救大兵瑞恩》,艺术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用作品表达对战争的谴责。而动画,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对战争的反思。

前段时间在影院热映的《敦刻尔克》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英军被德军逼退,在敦刻尔克撤离的事件。其中的空战故事线被塑造得紧张揪心,各种特写和晃动镜头让观众最近距离感受战争的无理与残酷。

其实在2010年波兰动画工作室Platige Image制作了一部讲述这个时期空战的动画短片,并于2011年法国昂西动画节短片特别提及奖

《仇恨之路》

Paths of Hate

这部战争题材的动画短片时长10分31秒,故事的背景是二战时期得英、德战争,情节非常简单,讲的是一名德国飞行员与一名英国飞行员分别驾驶着喷火式战斗机在空中厮杀的故事。

短片采用好莱坞大片式的视听效果,两架战斗机在空中拼力厮杀,运用飞行员第一视角和近距离大特写,营造出非常紧张的气氛。

动画全程没有台词,灰绿色调将红色的鲜血衬得格外刺目,飞溅的弹壳、炮火,狰狞的表情……观众在充满鲜血、暴力的画面中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

两架飞机斗到最后,能源耗尽,他们一个紧紧攥着用来祷告的念珠,一个在后操作板上贴着心爱人的照片,也许这是他们唯一想要活下去的意义。

然而当守护最后一丝理智的意义被战火炸毁,原本打算各自回营的战士再次调头继续投入战斗,是什么支撑着这场无意义的厮杀?是胜战的愿望?还是爱国的愤怒?

他们彻底踏上了一条仇恨之路。

动画后半部分有一段十分恐怖的变身镜头,飞行员的脸裂开,变成骷髅,天空在炮火中变成一片血红,惊心动魄。

这场仇恨之战从天空打到陆地,两个人最后死在了相互报复的半途中。

动画用一个荒诞结局嘲笑战争的愚蠢,仇恨只会让人变成魔鬼。

《仇恨之路》

除了以上这样用血淋淋的事实惊醒人们的作品,还有一部通过睿智的幽默讽刺战争的动画,一部经典之作——

蚱蜢

Grasshoppers

(又译《伟大的历史动画》)

这部动画由意大利动画家布鲁诺·伯茨多执导,在上映当年的1991年获得第6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短片在短短8分多钟内用讽刺的语调讲述了人类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野蛮到文明几乎所有发动过的战争。

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从争夺火种,便有了战争。

简笔画式的人物,单色背景,却传神地讲述了一段段战争史。比如十字军东征;

占领新大陆;

越战;

能源战争。

一段历史结束后,地上都会长出青草覆盖残渣,新的草地上会再次开始新一轮的文明(战争)。

这一系列历史曾经都被誉为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但从这部动画看来,简直算得上一部充满杀戮和血泪的战争史

动画欢快的背景音乐让作品有了诙谐的意味,不过话说回来,无谓发动战争的人类,难道不久像大地上那些好斗的蚱蜢,愚蠢得可笑。

这部经典的反战动画短片值得一看。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1000多名巴勒斯坦难民于遭到以色列侵略军和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的血腥屠杀。

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当时是以色列军队里的一名士兵,他目睹了这场战役,而以色列部队的纵容导致了萨布拉·夏蒂拉大屠杀。战争结束后,他通过追溯自己的回忆和采访当时的士兵,拍摄了一部关于这次战争的动画纪录片: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Waltz With Bashir

动画整个画面以黄色为基调,故事从导演朋友的一个噩梦展开,影片一开始便是奔跑着的26只恶犬,这些恶犬反复出现在朋友的噩梦中折磨他,其实是源于那位朋友曾在黎巴嫩战争中杀死了26只朝他吠叫的狗。

这件事引起了导演的反思,他陆续采访了十余名经历过那次战争的士兵,他们一人讲述一段自己的经历,拼凑出整个战争的情况。动画采用采访+复现的形式,那些讲述者也被转描成动画的形象。

他们有的选择遗忘这段经历,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也有一些人从此都活在深深的内疚中。

整部动画糅合了梦中幻觉与事实历史,巴赫和肖邦的钢琴曲伴奏下,杀戮者在巴嫩民选总统巴什尔·格玛雅尔的巨大的画像旁拿起重型机枪疯狂扫射,像在跳一曲华尔兹。独特的视听语言让这部“动画纪录片“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怪诞感。

随着讲述者们碎片的拼凑,故事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残酷。叙述者中有人说出第一次看到令人震惊的一幕:

这部动画纪录片全长90分钟,2008年在以色列上映,2009年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和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影片的末尾,导演放出50秒的大屠杀真实记录影像,小男孩在倒塌的废墟里露出半截脑袋,明亮的眼睛再也不会睁开......

导演福尔曼说:电影无法改变世界,我们什么都不说,我们只是呈现真相,这些胶片自己会说话。

战争残酷谁也无法否认,但最让人心碎的,是面对战争那些无从抵抗,只能温柔接受的人们——

《当风吹起的时候》

When the Wind Blows

这是一部1986年的英国动画,片长80分钟,根据英国漫画大师Raymond Briggs的漫画作品改编,画面上继续了漫画的风格,但在场景中融入定格动画元素,拐角的楼梯、墙壁、被单、沙发和煤气灶,还有部分家具都用实体材料制作。

故事讲述一对生活在偏远郊区的老夫妻,一天老头从广播里听到俄军轰炸的预警,于是拿了政府发放的安全手册,按照上面的指示着手准备在家中应对轰炸袭击。

影片就从这对老夫妻絮絮叨叨的生活琐事中开始,战争的危机似乎并没有对他们的平静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只是老头一点一点准备着应对空袭的物资,老奶奶一边按部就班地做家务,一边向抱怨老头弄乱的屋子。

几乎所有信息都从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获得,他们一起谈论战争,核武器,首相丘吉尔,他们的孩子,还有各种无聊琐事。日子过得平静幸福。

空袭导弹还是来了,老夫妻俩躲在简陋搭起的狭小空间里,老太太还担心着自己晾在屋外没有收回来的床单,老头耐心地安慰她。

最让人难过的不是刻意煽情,而是克制地讲出残忍的事。

情况开始一点一点变糟,起初是发现自己心爱的屋子被导弹冲击波彻底摧毁,接着危急生命的事慢慢开始发生,他们的储备水没有了,没有电,无法得知外面的一切信息,食物不够了,盘子里剩下的最后一块方糖,两个老人互相推让着要留给对方。

核弹产生的辐射烟雾开始让他们脸颊凹陷,头痛、干呕,浑身出现皮疹……

没有音乐,就那样平静地发生了,老夫妻相互说着安慰的话,在布满辐射雾的院子里欣赏远处的天空。

最后他们慢慢地爬回据说可以防止核污染的土豆袋子里,钻进那个下小简陋的防空棚,等待死亡的最后一刻。

他们唯有不停地说话才能抵消恐惧,然而,连嗓音都越来越微弱。“我们来祈祷吧,亲爱的。”…老太太回到了年轻的时候,穿着美丽的裙子,他们去了天堂。

这部动画用英国人特有的隐忍和克制,讲述了一个太残酷的故事。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发,霍金曾幽默地说:“人类之所以至今未遭到外星生物的攻击,是因为它们在发现地球之前就已经被自己消灭了。”

纪念的目的并不是仇恨。所有关于战争的伟大作品从来都不是为了激起人心中的怒火,而是通过描述战争来反思战争。

如同《当风吹起的时候》的片尾曲中所唱:

You can take your revenge, but you'll still feel bad.

总而言之——愿世界和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