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7篇论文被撤稿事件多名作者受处罚 专家:需改变“唯论文论”评价机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7篇论文被撤稿事件多名作者受处罚 专家:需改变“唯论文论”评价机制

发生在今年4月的《肿瘤生物学》撤销107篇中国论文的事件,近期已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机构的处罚。据了解,已形成明确处理意见的76篇论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正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107篇学术论文今年4月份被国外刊物撤稿事件发生后,数月来,国内官方机构一直就此展开复杂的调查,近期已陆续有一些论文作者受到处罚。而在专家看来,长期以来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论”最终导致了这次事件。

今年4月21日,世界学术出版巨头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医疗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于2012年至2015年发表的107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于中国作者,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议。这也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经核查,107篇论文中,有2篇论文系《肿瘤生物学》重复发表;1篇系《肿瘤生物学》期刊自身错误撤稿,作者没有过错,《肿瘤生物学》已公开澄清;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问题,其中95篇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6篇由作者自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

此前在7月27日下午,《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调查处理情况新闻通气会在科技部召开。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当时表示,这107篇论文的事实情况总体已经核查清楚,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这486人中,102人为主要责任人,70人为次要责任人,314人没有参与造假),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科研诚信“观察名单”。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正在按照统一的处理规则,区分涉事作者参与论文造假的事实情况和具体情节,依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对涉事作者进行处理。

外界注意到,最近已陆续有一些论文作者受到所在单位的处罚。

最新的是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官网都发布信息称,该院已出台对医院员工中涉及《肿瘤生物学》撤稿论文涉事作者的处理决定,包括取消主任医师职称资格、给予行政警告、进行科研诚信诫勉谈话等惩罚举措。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作为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在撤稿事件中先后在6篇文章中出现,包括:第一作者单位两篇、共同通讯作者单位1篇、非主要作者单位3篇。

其中,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在其官方网站刊发的处理决定中表示:该院主任医师延俊元因向第三方购买、代写论文,被取消主任医师职称资格;5年内不得晋升职称、职务,不得申报科研项目及各种荣誉;给予党内警告等处分。作者潘云燕,被取消副主任医师职称;3年内不得晋升职称、职务等处罚。另一作者刘妍被诫勉谈话、全院通报批评。另外三个作者,张燕玲、石文双、任翠丽因对于文章的发表全过程不知情,为第一作者擅自署名,经查实为无过错作者,通知单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及诚信诫勉谈话。

另外一篇论文的作者牛洪欣,论文虽由自己完成,但由第三方代投,因此被给予撤销主任医师资格;3年内不得晋升职称,不得参评各种学术称号;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党内警告处分等处罚。对另外四个作者张西坤、王斌、周钊、汪建进行诚信诫勉谈话,全院通报批评。另一作者徐忠法因对论文发表过程不知情,但负有失察责任,被给予终止正在申报的国自然基金项目;给予党内批评教育;全院通报批评等处罚。

而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向界面新闻透露:“医院通过会议决定对论文涉事作者作出相应处理,包括全额收回已发放论文奖励、取消相关人员两年内医院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取消研究生导师两年内研究生导师申报及研究生招生资格并对相关人员给予全院通报批评等。目前这些处理决定已全部落实”。

除山东两所医院外,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至少有7家医院、高校已经公布处理决定(涉及16篇被撤论文),根据每位涉事作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罚内容包括:解除聘用合同、取消晋升职务职称、取消学籍、追回利用撤稿论文获得的奖金与科研经费、取消申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数年、党内警告、记入诚信信用信息系统、科研诚信诫勉谈话等。

9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公布撤稿事件处理决定,解除与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卢金逵的聘用合同;将其学术不端行为记入科研诚信信用信息系统;追回其利用撤稿论文获得的校级科技奖励奖金等。

“撤稿事件发生后,我校高度重视,组织开展调查工作,查清了事实。此次事件严重损害了学校声誉,学校将以此作为反面教材,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表示。

8月31日,绍兴文理学院公布处理决定,免去涉事教师陈佳玉的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职务,取消其申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1年,并记入科技部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数据库。

“长期以来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论’导致一些高校师生学术研究急功近利,所以催生了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

“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传播,但重视论文和重视论文发表,是两个不同概念。”熊丙奇认为,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还主要为重视论文发表,而非论文本身的贡献和价值,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只看发表了多少论文,论文发表在什么期刊上,而不大关心论文本身有多少创新价值,就会导致学术界出现买卖论文交易和学术论文造假、抄袭等问题。

对于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熊丙奇表示,“更重要的是要从重视论文发表转为依据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重视论文本身。规范进行学术同行评价,即便有的论文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发表,或者只是发表在不起眼的期刊上,但只要其具有原创价值,照样会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7篇论文被撤稿事件多名作者受处罚 专家:需改变“唯论文论”评价机制

发生在今年4月的《肿瘤生物学》撤销107篇中国论文的事件,近期已有多名涉事作者受到所在机构的处罚。据了解,已形成明确处理意见的76篇论文涉及376人,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正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107篇学术论文今年4月份被国外刊物撤稿事件发生后,数月来,国内官方机构一直就此展开复杂的调查,近期已陆续有一些论文作者受到处罚。而在专家看来,长期以来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论”最终导致了这次事件。

今年4月21日,世界学术出版巨头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医疗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于2012年至2015年发表的107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于中国作者,原因是涉嫌伪造同行评议。这也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经核查,107篇论文中,有2篇论文系《肿瘤生物学》重复发表;1篇系《肿瘤生物学》期刊自身错误撤稿,作者没有过错,《肿瘤生物学》已公开澄清;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问题,其中95篇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6篇由作者自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

此前在7月27日下午,《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调查处理情况新闻通气会在科技部召开。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当时表示,这107篇论文的事实情况总体已经核查清楚,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这486人中,102人为主要责任人,70人为次要责任人,314人没有参与造假),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科研诚信“观察名单”。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正在按照统一的处理规则,区分涉事作者参与论文造假的事实情况和具体情节,依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对涉事作者进行处理。

外界注意到,最近已陆续有一些论文作者受到所在单位的处罚。

最新的是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官网都发布信息称,该院已出台对医院员工中涉及《肿瘤生物学》撤稿论文涉事作者的处理决定,包括取消主任医师职称资格、给予行政警告、进行科研诚信诫勉谈话等惩罚举措。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作为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在撤稿事件中先后在6篇文章中出现,包括:第一作者单位两篇、共同通讯作者单位1篇、非主要作者单位3篇。

其中,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在其官方网站刊发的处理决定中表示:该院主任医师延俊元因向第三方购买、代写论文,被取消主任医师职称资格;5年内不得晋升职称、职务,不得申报科研项目及各种荣誉;给予党内警告等处分。作者潘云燕,被取消副主任医师职称;3年内不得晋升职称、职务等处罚。另一作者刘妍被诫勉谈话、全院通报批评。另外三个作者,张燕玲、石文双、任翠丽因对于文章的发表全过程不知情,为第一作者擅自署名,经查实为无过错作者,通知单位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及诚信诫勉谈话。

另外一篇论文的作者牛洪欣,论文虽由自己完成,但由第三方代投,因此被给予撤销主任医师资格;3年内不得晋升职称,不得参评各种学术称号;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党内警告处分等处罚。对另外四个作者张西坤、王斌、周钊、汪建进行诚信诫勉谈话,全院通报批评。另一作者徐忠法因对论文发表过程不知情,但负有失察责任,被给予终止正在申报的国自然基金项目;给予党内批评教育;全院通报批评等处罚。

而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向界面新闻透露:“医院通过会议决定对论文涉事作者作出相应处理,包括全额收回已发放论文奖励、取消相关人员两年内医院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取消研究生导师两年内研究生导师申报及研究生招生资格并对相关人员给予全院通报批评等。目前这些处理决定已全部落实”。

除山东两所医院外,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至少有7家医院、高校已经公布处理决定(涉及16篇被撤论文),根据每位涉事作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罚内容包括:解除聘用合同、取消晋升职务职称、取消学籍、追回利用撤稿论文获得的奖金与科研经费、取消申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数年、党内警告、记入诚信信用信息系统、科研诚信诫勉谈话等。

9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公布撤稿事件处理决定,解除与论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卢金逵的聘用合同;将其学术不端行为记入科研诚信信用信息系统;追回其利用撤稿论文获得的校级科技奖励奖金等。

“撤稿事件发生后,我校高度重视,组织开展调查工作,查清了事实。此次事件严重损害了学校声誉,学校将以此作为反面教材,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表示。

8月31日,绍兴文理学院公布处理决定,免去涉事教师陈佳玉的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职务,取消其申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资格1年,并记入科技部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数据库。

“长期以来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论’导致一些高校师生学术研究急功近利,所以催生了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

“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传播,但重视论文和重视论文发表,是两个不同概念。”熊丙奇认为,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还主要为重视论文发表,而非论文本身的贡献和价值,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只看发表了多少论文,论文发表在什么期刊上,而不大关心论文本身有多少创新价值,就会导致学术界出现买卖论文交易和学术论文造假、抄袭等问题。

对于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熊丙奇表示,“更重要的是要从重视论文发表转为依据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重视论文本身。规范进行学术同行评价,即便有的论文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发表,或者只是发表在不起眼的期刊上,但只要其具有原创价值,照样会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