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鲁豫有约之大伽一日行』,邀请了87版『红楼梦』的主创人员,向经典致敬。导演王扶林、“贾宝玉”欧阳奋强以及“凤姐儿”邓婕,娓娓讲述了当年红楼梦拍摄背后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再现了荧幕经典细致打磨的过程。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兼原著的忠实读者,在看完节目,听完剧组讲述的拍摄细节后,难免要有所触动。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这句话是王国维用以表达文学最推崇真情实感这一观点的,他高度评价南唐后主李煜之词是呕心泣血之作,其实,以同样的标准来看『红楼梦』,何尝不是曹雪芹的泣血之作?荧幕版『红楼』又何尝不是这些艺术家泣血浇灌的经典?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再无法被超越。
相较于30年前,如今的影视产业不仅有了更先进的技术,还有了更雄厚的资金,更优越的拍摄条件,特技和场景的应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却再难诞生一部能被铭记的作品,对比之下,未免有些相形见绌了。有人认为,之所以无法超越,是因为我们太“崇古”了,总相信优秀的事物都存在于过去,然而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个人认为,并非我们整体的文化崇尚“以古非今”,而是过去的匠人精神的确很值得现代人去学习,理性客观的来分析一下,请接着往下看:
态度
87版『红楼』拍摄历时四年半。早在1979年,导演王扶林就有意把古典名著『红楼梦』搬上荧屏。这一设想自然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红学界的支持。两年后的1981年11月,中央电视台召开了关于『红楼梦』拍摄成电视剧的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改编问题。此后直到1983年2月,才正式成立筹备组,5月成立编剧组,8月成立顾问委员会,邀请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对剧本的改编进行指导,历时10个月,1983年12月完成剧本初稿,。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原著所描写的生活和人物形象,这期间又用了约两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为拍摄的需要,又按照原著的描绘,设计建造了大观园、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并在1984年春夏在北京圆明园先后举办了两期红剧演员学习班,让演员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同时学习琴棋书画,陶冶自己的情趣,最后才确定哪位演员饰演哪个角色。1984年2月试拍,9月正式开机,在安徽黄山拍下了第一组镜头(就是那块顽石),直到1987年上半年才完成,先后到过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取景。从成立编剧组开始直到拍摄完成前后共历时四年半。
用四年半的时间去打磨一部作品,在如今这个生活、娱乐都呈现出一片快节奏的时代看来,无疑是一件值得尊敬和颂赞的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演艺应该是一门艺术,影视同样也是一门艺术,用四年半的时间只专注和拍摄一部作品本来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在今天,这些原来稀松平常的事却被放大甚至神话了,这背后反映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对现代影视作品的要求太低了,使得我们更崇敬那种职业的匠人精神。
今天已经很难再有这样专注的人和事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为了真实还原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红楼剧组分别在北京建造了大观园,在河北正定县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当然了,随着图像应用技术的出现,这些场景的布置并不用实地取景,完全能够以特效的形式出现在影视作品当中,可以说,现代的拍摄条件比30年前好了太多,但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什么样的作品呢?我们看到了以《孤芳不自赏》和《楚乔传》为代表的抠图剧,假的令人发指,真有点把观众当傻子哄骗的意味,自此之后,抠图就成了观众们心中最不能容忍的问题;除此特效层面的问题以外,在个别剧作里,甚至还出现了口型与配音完全对不上的问题,要知道,87版『红楼梦』也有部分演员采用了配音,但我们都很明白,如果没有正片结尾的提示,应该不会有观众意识到哪个角色的声音是配音的功劳;另外,在目前的影视体系下,急于求成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一部剧的制作周期被压缩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更有演员在一个档期内同时接手多部剧的现象,来回串戏,于是,一拨一拨粗制烂造的速成型量产作品粉墨登场了。可见,权且抛开专业性不提,这还真是个制作态度上的问题。
专业
『红楼梦』剧组无疑是专业的,在筹拍之初,剧组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全国海选演员,贴出诸如“怡红公子何处寻”的海选启示,最终从数万名候选人中遴选出一百多名演员,初步确定了演员的阵容,然而对于遴选出的演员并不立即决定饰演哪个角色,为了让演员了解那个年代人物的真实生活,正式开拍前,剧组又请来了红学家周汝昌对演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培训,包括礼仪,行为举止以及原著人物性格的分析,在做完了这一切之后,再根据每位演员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形象来最终分配角色。可以负责任地说,87版红楼的成功是建立在专业性的基础上的。
可惜这样的专业精神在当前浮躁的影视产业里已经看不到了。自从几年前某部都市小说被改编成大荧幕作品,狂揽三四线城市票房后,这种浮躁的气息就变得越发长进了,一时间,各路“制片人”、“导演”无不蠢蠢欲动,无论其出身如何,作家,歌手,演员……纷纷跨界当导演,推出自己的作品,美其名曰振兴影视产业,实则揽票房,欺骗观众,给原本就萎靡不振的影视产业新添一把乱。
其次,目前明星经济盛形,不少剧组在选择演员时倾向于一些自带粉丝光环的明星,并没有考虑到该明星的气质、形象等角色的人设是否吻合,一味地希望借明星的影响力带动票房和收视率的增长,这也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外在表现。其实我一直都持有一个观点,即演员不等于明星,明星也不等于演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好的演员未必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样地,一个周身花团锦簇的明星也未必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当然,这二者之间会有少部分的重叠。
演员不仅是一个职业那么简单,更是一种专业,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娱乐明星是否有专业的演艺素养我想在很多的影视作品里观众们都已经见识过了,再去做过多的探讨反倒显得没意思。不知道近来的制片方是不是被短期利益冲昏了头,真的不清楚这两者的区别,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意地选择一些流量明星充门面,双方在短期内各取所需。然而,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其对当前的影视生态的健康发展都有害无益。
内容
但凡能成为被人铭记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无法绕过内容这个环节,内容永远占据核心地位,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这个观点同样成立,内容或者它讲述的故事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
『红楼梦』的故事自然不肖多说,它娓娓讲述了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贾氏家族的兴衰史,通过对碎碎叨叨的家庭琐事的记叙,刻画了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着墨多者成为贯穿全篇的主线人物,少者虽然寥寥数笔,但也足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地印象;又通过荣宁二府荣辱兴衰的变迁过程,再现了那个年代每一个人物身不由己的命运。这样的故事,毋庸置疑,一定是影视作品的上乘素材来源。
现代的影视剧,大多缺少这样摆得上台面的故事情节,这恐怕也是目前影视圈内不惜血本邀请明星加盟的重要原因之一了,然而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选择知名度再高的明星、拥有再好的特效,终究也只能带来一时的表面感官的享受,却无法改变内里空洞的现实。
影视产业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好的作品往往是以剧带人,即优秀的作品在走红的同时也捧红了一批可能原本并不知名的演员,比如2015年热播的《琅琊榜》以及今年热播的《人民的民义》,两部现象级作品使得一大批被埋没的有着专业素养的演员进入了观众的视野,这就是所谓的“以剧带人”,好的内容与合适的演员之间往往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一个演员用他的专业素养赋予了一个角色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个角色以及整部剧又反哺了演员,细数过往的所有经典作品,不难发现,都遵循了这一原则;但这并不是现阶段主流影视剧的生产模式,近年来市场上活跃的影视剧通常盛行以人带剧,期冀通过某个高人气明星带动粉丝消费,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得不说,这类型作品更像是在贩卖明星的个人影响力,而非内容,这实在是本末倒置,应该引以为整个行业的反面教材。
IP
《十万个冷笑话》的成功让IP的概念顺势崛起,奠定了近几年来在影视市场的地位,一度在资本市场顺风顺水,于是,许多顶着大IP,大制作的网剧、电影、电视剧纷纷奔向市场,多如过江之鲫,看起来十分热闹,但效果时常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要我说啊,还是IP出了问题,资本对IP的盲目追捧,使许多低质量IP得以滥竽充数,浑水摸鱼。
当下市场对IP的定义比较宽泛,但其本质还属于内容的范畴,是内容就无法避免“故事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等问题的拷问,尤其是被资本认为是最大的IP来源的网络文学领域,传统网络文学能经得起这样的拷问么?答案自然是不能。
以阅文、起点为代表的传统网文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弊端已经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作者以及平台以追求物质回报为唯一目的,并不关心作品的内容质量,导致网文的篇幅的越写越长,内容也越来越同质化,千篇一律,缺乏核心的价值观和情心,完全脱离了故事的本质,并不适合荧幕化。虽然部分作品也积累了相当的人气,但大刀阔斧的强行改编与邀请流量明星加盟贩卖人气别无二致,只是,观众是否愿意买帐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其实,一个优质的IP的核心要素从内容方面来说由内而外包括了价值观,普世元素,故事情节,呈现形式、形象四个层次。所谓的价值观即是一部作品的主题,可能包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以及能够引起认同和共鸣的思想;而普世元素则包括了对真善美、亲情、友情、爱情、勇气等美好的向往;故事情节很容易理解,即代入了价值观,普世元素之后,向观众展现了主角追寻价值观,实现理想的一个过程;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它可以是古风,玄幻、武侠、科幻等等文化元素和艺术风格。
以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为例,它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很明朗,就是对公正廉洁,反腐反贪的探讨;而这其中的普世元素则包括了剧中各个角色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勇气等等;故事的铺阵则围绕着主角以反腐为主线而展开,如芝麻开花一样向外延伸出亲情友情等人情世故的支线情节。虽然这部剧的原著在剧场版热播前并没什么有普及度,但不能否认它是一个IP,而且是一个成功的IP,只是在此之前未被发掘而已。可见,内容对于影视作品的意义有多大。
总结
国内的影视市场总体上比较急功近利,为了短期的利益,忽视了内容对于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不仅是对影视,更是对整个文娱产业的一种伤害。
其实在影视方面,美国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经典的美剧如《权力的游戏》、《老友记》,都在告诉我们,凡是大受好评的作品,都是有深刻内涵的。
不过在决心做好内容之前,国内的制作方还是先摆正态度,提高专业性吧。
*作者注:本文由花生故事轻小说原创,来源:http://hs.vread.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