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有永恒时空存在的系统,都会让人类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未来。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艾萨克·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
这是中国首部科幻网络电影《孤岛终结》开始出现的倒挂海平面的画面和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中的一段摘录。
由于科幻电影制作成本高,长久以来科幻片一直是被好莱坞霸屏,美式英雄拯救地球也是一贯的套路。而在这个小成本制作的《孤岛终结》中,剧情发生反转了,拯救人类的主角成了中国人。
作为首部中国科幻网络电影,观众的反馈自然也是大家的关注点。8月30日,《孤岛终结》于爱奇艺独家上线,上线第一天播放量便达到113万,随后以48万/天的增幅增长,七天累计播放量达到404万。
对于这部只用了七万块拍出来的独立科幻网大,这一结果大概打破了所有人最初的猜想。
没人看好这部片子,觉得太小众了。即便《孤岛终结》作为首部在世界科幻大会展映的中国科幻电影,荣获多项荣誉:美国Raw Science 电影节获得专业长片银奖、获得电影节Beacon Award(信标奖)、入围美国菲利普K迪克科幻电影节、入围SCI-FI-LONDON伦敦科幻电影节、Winter Selection最佳故事片奖项。
但在导演王人超以及各位投资、宣发团队那里,他们对于影片仍没有什么太高的期许。在他们看来目前的成绩已然是一个超级惊喜。除了数据表现超出期待,《孤岛终结》的良好口碑和影响力更是不可思议。
(中国动画导演、编剧,作品《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等)
(《科幻世界》,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
与院线电影《二十二》的引发的热议一样,《孤岛终结》的成功同样值得探究。这七万块究竟花在哪些地方?它的成功是否意味着科幻片真的在网大迎来了春天呢?
在下着小雨的上海,娱影君跟王人超导演聊起了七万块、聊起了影片的不完美,顺便还原一下导演本人。
(导演:王人超)
《孤岛》背后的七万块和不完美
七万块能做什么?买不了房、买不了车,但王人超却用它拍了一部屡获大奖的电影。“怎么分配这七万块?”面对娱影君的疑问,王人超足足笑了好几秒才给出了回答。
“七万块是硬成本,其实这里面占据最大的是差旅费,然后是道具和吃饭住宿。”如此看来,倒也落实了“小成本电影最省的是人工费用”的说法,这部影片的编剧、导演、摄像、配音、后期、特效都是王人超本人。虽然《孤岛终结》是软科幻影片,特效镜头并不多,但王人超表示“特效这种东西,随便请个人做一个小时,费用都要超过七万块了。”
(图片源自网络)
虽然网上赞誉有加,但仔细打磨这部影片时,仍然会发现一些问题。对此,王人超毫不避讳。他直言:“这部影片的故事和题材掩盖了它本身的诸多瑕疵。我自己只给两星,从演员到拍摄到细节的处理,懂行的人肯定看出来了。但大家更愿意用鼓励和肯定的眼光给予这部影片评价,我是很感恩的。但这并不代表我自己可以忽略掉这些瑕疵。”
(影片打斗片段节选)
比如,影片中黑衣人和林夏在岛上打斗的环节,冲突镜头少得可怜,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情绪波动。但拍摄当天,天马上就要黑了,再不下岛的话所有人的安全就无法保障,于是只好放弃。
“因为成本的问题,我能做的就只能是以现有的人力、财力、能力把片子做出来,形成我自己的风格,为自己打个样。才会有机会在下一部影片中尽量做到更好,少一些短板。”他补充道。
那么究竟这部电影获奖、打动人的最核心点是什么?
“故事”,面对娱影君的问题,王人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围绕人工智能、深空探索、超新星爆发、人类物种存续危机等一系列科幻命题展开的科幻爱情故事。
在王人超看来,“讲一个好故事,掌控好节奏,有足够的情绪调动烘托,让观众在观影期间一路追随剧情到最后,且走出影院之后不会感到内心空洞”——这就是最能吸引人的电影,也是他今后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的目标。
对于究竟应该如何讲一个好故事,采访当天,王人超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首先是要以小见大,然后一定要不断抛出新鲜的内容吸引观众看下去,再有就是人物设定要鲜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再搭配上情感的烘托和气氛的营造。“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针对科幻题材,王人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极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的基本尊重。确实,如果没有基本的尊重和知识的基础,要拍摄科幻片是相当困难的。
中国科幻VS外国科幻,“本质上就不一样”
“与其说科幻梦,不如说我确实是一个科幻爱好者。”王人超一脸认真的说道。
他最爱的作者是阿西莫夫(在影片开头亦有致敬),最爱的剧集是《太空堡垒卡拉狄加》,最想把童年时看的郑文光的《太平洋人》搬上大屏幕,而且要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复古风呈现。说起对科幻电影的设想,他言语间都透露着热爱。
(注:阿西莫夫为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
王人超喜欢太空和星舰,下一部长片《深空法则》便是发生在一艘长达数公里的巨型星舰上,而且他想模仿《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用模型加绿幕的方式来呈现太空场面。
娱影君了解到,目前《深空法则》的剧本已完成,顺利的话,将有机会在明年上线。
问及中国科幻与外国科幻的差别时,王人超一针见血地说:“二者在本质上就不太一样,思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简单来说,思辨跟一个国家的文化、民族有关,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不论在精神内核还是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们需要拍的是符合中国人行为逻辑的科幻影片,但也不要太刻意。比如飞船里硬要挂一个中国结,画面看上去会奇怪。但外国科幻里的视觉效果确实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王人超解释到。
对于外界评论《孤岛》是中国科幻的希望,王人超坦言很有压力,但也很需要这种压力,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而且,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第一部作品而是第二部。“《孤岛》本身想要传递的是让观众们知道,具备较为完善的核心故事、价值观,用中国人的思维来拍科幻也是可行的。”
此外,王人超还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就目前中国的科幻市场来说,还是不太希望立马就有人投资上亿来拍科幻电影,万一失败了,不仅让观众失望还令投资者对科幻市场失去了信心,那中国科幻真的就很难进步了。”
诚然,《孤岛》让人们看到了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雏形,但从来没有一蹴而成的成功,或者说少之又少,用王人超的话来说,还是希望大家循循渐进,踏实走好每一步,只要能有所进步,中国的科幻就迟早会大有作为。
“科幻梦”“倾其所有”
——NO!这些标签导演都想撕掉
采访王人超之前,娱影君看过很多媒体报道,留下的印象大致都离不开“科幻梦”,甚至有人说他把拍广告赚来的钱都用来拍《孤岛》,美其名曰“倾其所有来追梦”。
没有采访之前娱影君自动把他归结为“一个执着追梦的青年电影人”,结果聊到三分之一,这种印象就改变了。
在拍《孤岛》之前,王人超从事了十年的广告导演。“十年,会让人看透很多现实,所以我其实是很理性的一个人。”他告诉娱影君,所谓的“科幻梦”“追梦”等其实都是《孤岛》之后,大家给他贴上的标签。对他自己而言,就是在自己有能力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恰好遇见了一帮有共同爱好的人,然后大家一起做了一件喜欢且可以当做永久回忆的事。比起影片的成功,在王人超看来,跟朋友们一起拍摄的经历更令他兴奋。
(进行广告拍摄的王人超)
“我在拍之前、拍之后甚至获奖之后对于影片都没有太大的期许。”他觉得心态平和很重要。如果没有获奖没有人看,那就认真反思问题出在哪里,下一次准备好了再来。
王人超还分享了一个自己总结的经验:一开始不带什么预期一般就可以做出来,但如果设定过高,十有八九完成不了,进而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作为导演,坚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尽可能呈现出来,找到与之共鸣的人,形成目标观众群体才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
他直言:“我很幸运,遇到网络电影这个大时代。在此之前,电影是小圈子的人才能玩的事,而网络电影的大发展,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成长的平台,让我们有了讲自己故事的机会。”在王人超看来,如果说院线电影导演中出大师的机率是几千分之一,那么网络大电影提供了一个更大概率的电影人才可能性,“它的类型更多,题材更丰富,投资更低,它的整个步伐会迈得更大,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被问及《孤岛》之前有没有接触过网大?王人超表示,有进行过简单的研究。采访期间,王人超也从自己的角度表述了网大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影片质量在今年明显提升太多,但故事剧情人设方面还是没有养成。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风评口碑不好,很多人还是不认可,仍然很难形成固定网大用户群。”
用户与点击量紧密联系,而点击量与分账直接挂钩,这个问题确实是目前市场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有看到以爱奇艺为主的平台方在试图扭转,但明显看到力量不够。还是需要更多平台、头部公司、制作团队等真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合力改善。”
王人超继续说道:“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者投入到科幻片的创作里,是好事,只有通过大家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才能把市场做好,把国产科幻片做好。”
采访期间,王人超还强调自己对于电影的终极目标——做一部有脑子的商业电影。
何为“有脑子”?王人超解释道:“故事不能太蠢,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情绪把控到位。”说到情绪把控,王人超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他告诉娱影君,这一点是《孤岛》中最让他遗憾的地方,也是小成本电影无能为力的点。没有资金,就很难通过场景、音乐等去调动观众的情绪,没有时间,一样很难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诚然,作为一部科幻片《孤岛》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作为中国的首部科幻网络电影,《孤岛》给市场、给观众带来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瑕疵。束缚中国电影人涉足科幻电影领域的,常常被认为是资金和创意的不足,而王人超的成功则说明,科学的探索精神与艺术创作的勇气也至关重要。
影片从一座孤岛开始,希望中国的科幻片也能从《孤岛》起步。娱影君和大家一样,期待王人超的下一步中国科幻电影——《深空法则》。
【转载请联系客服;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