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角度看,61岁的徐小平都是创投圈最大的网红。
十多天前,他刚刚当选由多家主流媒体评选出的“中国顶级投资人”,并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获奖感言,类似的奖杯在他家里放了不下二十个。
因为“没有套路,好忽悠”,徐小平被人称作最受欢迎的天使投资人。真格基金成立以来,六年里参与了超过330个项目的投资,仅仅在2016年一年就有150次投资。这和徐小平本人宣称的“宁愿投错一千个也不能错过一个”的投资战略有关。
在徐小平的投资名单上,赫然有着世纪佳缘、兰亭集势、找钢网、小红书、蜜芽、VIPKID、Papi酱、ofo共享单车等明星项目,当然也有维棉网、语音问答社区声声、酷伴网等失败的案例。
徐小平的投资有四不投:不投单打独斗的人;不投没有胸怀的人;不投没有资源的人;不投没有魅力的人。在这四条规则里,徐小平本人最看重的是第四条。因为中国最著名的80/90/准00三代网红papi酱、马佳佳、王凯歆的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其中,马佳佳是最典型的例子。
2015年的创投极客论坛上,徐小平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一票观众,对90后创业者马佳佳极尽溢美之词,在“根本没有问她到底卖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投了她30万,并给马佳佳戴上了一顶"身上有中国企业家最缺乏的直击心灵的力量"的高帽,这让在场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们非常不满。
徐小平自己也曝光说,真格基金内部也对他这次投资争议很大。但在他看来"马佳佳最起码有别人对她的指责,你看你什么都没有。 你什么都有,为什么你不出名?"两年过去了,马佳佳的PPT没有兑现成产品,自己也泯然众人,但徐小平的任性、大胆却被所有创业者所记住。
徐小平始终认为,做天使投资就是投人。在做了10年天使投资人,参加过数百场投资创业活动,见过林林总总的创业者后,徐小平的投资理念从未改变。“所有那些在天使阶段还看商业模式的全是瞎扯。”这是为什么他被马佳佳坑了之后,依然投资了更不靠谱、但相似度极高的王凯歆。
徐小平本人的光环往往能给其投资的项目带来足够的品牌效应和背书,他自己也愿意为这些项目站台助威。在其他投资人藏在背后闷声发财的时候,徐小平更愿意站出来大大方方地说,”希望大家支持我投资的项目”。
在这个层面来看,被徐小平投资,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分强调个人品牌效应的风格,给徐小平本人和真格基金惹来了不少麻烦。不久之前,徐小平在因为某海外电商平台做宣传陷入了后者的假货风波中,给自己的信誉度带来了损害。
而和徐小平相比,雷军绝对是个老实人。
“只投熟人“这四个字,别人放在心里,雷军挂在嘴上。原则让他在十年前错过了马云和马化腾一事,不时被拿出来调侃一番,但这丝毫不妨碍投资人雷军的地位和名望。
挂在雷军名头下的企业有98家,这期间一大半都是他在早期投过的项目。42岁那年,雷军感应“四十不惑,顺势而为”,成立了顺为资本。和徐小平不同的是,雷军的第一身份是创业者。因此,顺为资本的投资更多是围绕小米科技的生态链实现布局。在顺为投资的上百家企业中,行业从电商蔓延到房地产,从互联网社区扩张到农业生产、农民消费。
从成绩上看,“雷军系”的投资中既有YY、迅雷、51Talk等赚得盆满钵满、功成名就的案例,也不乏太美、乐淘网等看走眼的失败教训。而当我们试图评价雷军的投资经历,就不得不提他和凡客诚品的故事。
凡客诚品的创始人陈年是和雷军患难与共的老友。两个人从2000年创办卓越网开始,建立起合作和信任基础,之后又一同创立我有网。在陈年决定创立凡客城品时,雷军作为联合创始人,从立项、天使投资到VC的引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凡客诚品一度创造互联网品牌的神话,成立仅4年时间就突破了20亿元的销售大关,同比增长300%。但由于对前景的预估过于乐观,陈年在商业策略上出现重大错误,导致凡客在2011年底亏损了近6亿元,公司也从一万三千多人裁员至不到300人。
就在凡客濒临资金链断裂的生死关头,由雷军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给了凡客最后一口“气”。后来,陈年写下了那篇广为流传的万言书,细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并揭露“第一次真正点醒我、 让我彻底反思凡客模式的,是我多年的好兄弟雷军。”在这篇反思中,陈年坦言正是雷军本人提出的““去毛利率、去组织架构、去KPI”的三个改造方向,才让凡客重新崛起。2016年4月7日,陈年发微博说:凡客十几亿元的债务和近20亿元的库存问题终于解决了。
凡客的案例清晰地表现了投资人雷军的风格策略:投老友、深入项目、重情义。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比起品牌包装、公关站台,这位三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最大的优势依然在对创业第一线战况的洞察和操控力上。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中国所有投资人中独一无二、弥足珍贵的能力。
对比两位投资大佬,或许拿到徐小平的投资是更容易的事,他的明星光环也会笼罩在项目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市场公关、品牌营销方面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雷军在互联网创业的实操手段、数家上市公司的管理经验上,亦是对创业者宝贵的财富。
在谁是更优秀的投资人的问题上,或许每个创业者都有他自己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投资人只是创业的领路人,并不会成为创业者长久的明灯。 徐小平和雷军在四年前一同参加的第五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的圆桌讨论,在会上两个人都提到一句话:“公司会死,人不会死”。归根到底,创业还是以人为核心的事,只有那些真正具备创业精神、百折不挠的人,才能获得大佬、投资人的青睐,为其创业历程锦上添花、保驾护航。
至于投资人是谁,真的很重要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