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前有川黔4家联手,现有鲁酒8家齐心,抱团发展是战略还是幻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前有川黔4家联手,现有鲁酒8家齐心,抱团发展是战略还是幻象?

抱团发展必须对消费者有价值,或者对企业有些价值。要么上游有协同价值,要么下游有消费价值。比如说一些品类需要培育,比如保健酒当年这个椰岛鹿龟和劲酒都在宣传保健功能,慢慢的这个行业就有了共识。

文丨微酒团队

编丨乘鱼

9月19日——20日,四川、贵州四家酒企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联袂到沈阳,“川黔名酒·情系东北”2017峰会召开,在业内掀起了一阵狂风。

2天之后的9月22日,山东省著名报纸《齐鲁晚报》在头版刊发整版广告。广告中写道:今天我们兄弟八个不惜重金买下头版只想说一件事:低度浓香,鲁酒最强。下面为景芝、花冠、泰山酒业、扳倒井、古贝春、趵突泉、景阳冈、兰陵8家酒企的LOGO。在头版的右下方则著名:鲁酒品牌计划。

01

鲁酒八兄弟联手真相

在川黔联手走东北之后,齐鲁晚报突发的这则广告无疑足以引起关注。这难道意味着鲁酒企业将抱团发展,以捍卫自身根据地市场,抗击外来酒的入侵?

采访中,当不少酒业人士看到这则广告后,第一印象就是:在川黔名酒榜样作用下,鲁酒要齐心抱团发展了,而其利器就是低度浓香。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多半是区域产品的宣传炒作。

事实到底怎样呢,微酒记者随即采访了当事企业,获得了该新闻的真相。据某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是齐鲁晚报策划的一个鲁酒品牌计划的活动,就是相当于央视的国家品牌计划。“我们其实并未参与,但是也出现了我们的LOGO。”

由此可见,此事件为事件营销,虽然是虚惊一场,也展现了第三方希望鲁酒抱团发展的美好心愿。

02

鲁酒能够抱团发展吗?

提出抱团发展,似乎是紧跟热点,顺势而为的事情。但是,鲁酒能够抱团发展吗?

采访中,不少山东经销商认为,这条路很难。

“鲁酒酒厂太多了,每个县都有,虽然随着行业调整、竞争的加剧,倒闭的山东酒企越来越多,被兼并的企业在逐渐增多,但是,区域一二线品牌已经有了自己在产品、香型、区域等方面的优势。虽然济南以西以38度为主,济南及周边以34度为主,济南以东以32度为主,淄博以31度为主,低度成立,但是,浓香不成立,鲁酒老大景芝是芝麻香型。”有经销商表示。同时该经销商认为,鲁酒会走利用资本杠杆,兼并重组之路,抱团不现实。

此外,也有经销商认为,谈抱团已经不现实了。“报纸中展现的是鲁酒的老八大名酒,目前格局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景芝超20亿,花冠超15亿,其他的也就在3个亿左右。这时谈抱团,显然不对称。”

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山东两家优秀企业在坚定的走深度、全省化战略,其他六家则主要是坚守自己的根据地市场。

“一看广告,感觉是联合对抗外来酒,然而联合对抗的路是走不通的。”

有经销商介绍道,现在山东市场外来酒主要集中在“洋泸郎”三家上,核心竞争价位带就是100-200元价位带。

“洋河的海之蓝一年在120-150的价位上要拿走10个亿左右,泸州老窖则聚焦170—200。郎牌特曲在这个市场也在持续发力。对抗外来酒,就要抢这个市场。”

而据介绍,目前景芝重推8年在这个价格带与竞品展开竞争。“今年的品鉴会等很多大型活动都是围绕8年在做。效果也不错。”

“全省化是鲁酒龙头企业坚定走的路线,怎么可能联合,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业内人士一阵见血的指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山东在内,一年时间里,政府方面也对酒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山东方面消息为,政府将加大对骨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用两到三年时间,看看打造一、二个百亿企业行不行。而在其他省政府关于联合的政策表述中,多数也仅限于抱团参加各种会展。

03

酒企抱团发展是战略还是幻象?

之所以关注这个话题,源于有业内人士在川黔名酒进东北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中国酒业是否会进入兵团作战时代?也有人士提出,酒企抱团发展到底是一种战略还是一种幻象?

微酒点评:

抱团发展必须对消费者有价值,或者对企业有些价值。要么上游有协同价值,要么下游有消费价值。比如说一些品类需要培育,比如保健酒当年这个椰岛鹿龟和劲酒都在宣传保健功能,慢慢的这个行业就有了共识。包括郎酒,现在说他青花郎说两大酱酒之一,对酱香酒培育也有一定的这个好处。

首先,从消费者角度去解决这个消费的品类培育问题,如果没有这个作用,只是向消费者传递川酒,是金三角的酒,这个对政府培育整个区域的产业有价值,但是从消费者角度价值有限。

其次,从企业角度来讲,如果抱团发展,需要具有协同价值。比如共同采购原料,共同去参加展会,共享生产技术,降低工工厂的成本等等。甚至共享营销经验,都有实际价值,但实际上现在因为酒厂都是独立经营,真正能够完全、透明的共享,难度很大。除非并购,但并购就不是抱团发展而是一体化发展。

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看,抱团发展主要价值还是体现在消费品类的培育上。对企业经营的协同性,难度很大。

目前,政府倡导的抱团发展更多的是区域白酒产业整体复兴问题,是希望这些酒厂整体复兴。但茅台发展起来跟茅台镇上其它的小酒厂能不能发展起来关联度并不大。

反而也许一家独大并不利于其他家的发展,因为这符合行业趋势和产业集中规律。希望所有酒企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在现实中却往往是大鱼吃小鱼。

金三角是个特殊,因为贵州和四川确实是酿酒的好产区,名酒厂众多,做产区概念有一定的基础。但金三角这个概念对消费者来讲也还是很陌生的,目前这个产区概念的价值内涵仍然有待挖掘,更多还是靠品牌带动。

抱团发展抱在哪里?哪个地方值得抱团?这个才是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前有川黔4家联手,现有鲁酒8家齐心,抱团发展是战略还是幻象?

抱团发展必须对消费者有价值,或者对企业有些价值。要么上游有协同价值,要么下游有消费价值。比如说一些品类需要培育,比如保健酒当年这个椰岛鹿龟和劲酒都在宣传保健功能,慢慢的这个行业就有了共识。

文丨微酒团队

编丨乘鱼

9月19日——20日,四川、贵州四家酒企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联袂到沈阳,“川黔名酒·情系东北”2017峰会召开,在业内掀起了一阵狂风。

2天之后的9月22日,山东省著名报纸《齐鲁晚报》在头版刊发整版广告。广告中写道:今天我们兄弟八个不惜重金买下头版只想说一件事:低度浓香,鲁酒最强。下面为景芝、花冠、泰山酒业、扳倒井、古贝春、趵突泉、景阳冈、兰陵8家酒企的LOGO。在头版的右下方则著名:鲁酒品牌计划。

01

鲁酒八兄弟联手真相

在川黔联手走东北之后,齐鲁晚报突发的这则广告无疑足以引起关注。这难道意味着鲁酒企业将抱团发展,以捍卫自身根据地市场,抗击外来酒的入侵?

采访中,当不少酒业人士看到这则广告后,第一印象就是:在川黔名酒榜样作用下,鲁酒要齐心抱团发展了,而其利器就是低度浓香。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多半是区域产品的宣传炒作。

事实到底怎样呢,微酒记者随即采访了当事企业,获得了该新闻的真相。据某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是齐鲁晚报策划的一个鲁酒品牌计划的活动,就是相当于央视的国家品牌计划。“我们其实并未参与,但是也出现了我们的LOGO。”

由此可见,此事件为事件营销,虽然是虚惊一场,也展现了第三方希望鲁酒抱团发展的美好心愿。

02

鲁酒能够抱团发展吗?

提出抱团发展,似乎是紧跟热点,顺势而为的事情。但是,鲁酒能够抱团发展吗?

采访中,不少山东经销商认为,这条路很难。

“鲁酒酒厂太多了,每个县都有,虽然随着行业调整、竞争的加剧,倒闭的山东酒企越来越多,被兼并的企业在逐渐增多,但是,区域一二线品牌已经有了自己在产品、香型、区域等方面的优势。虽然济南以西以38度为主,济南及周边以34度为主,济南以东以32度为主,淄博以31度为主,低度成立,但是,浓香不成立,鲁酒老大景芝是芝麻香型。”有经销商表示。同时该经销商认为,鲁酒会走利用资本杠杆,兼并重组之路,抱团不现实。

此外,也有经销商认为,谈抱团已经不现实了。“报纸中展现的是鲁酒的老八大名酒,目前格局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景芝超20亿,花冠超15亿,其他的也就在3个亿左右。这时谈抱团,显然不对称。”

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山东两家优秀企业在坚定的走深度、全省化战略,其他六家则主要是坚守自己的根据地市场。

“一看广告,感觉是联合对抗外来酒,然而联合对抗的路是走不通的。”

有经销商介绍道,现在山东市场外来酒主要集中在“洋泸郎”三家上,核心竞争价位带就是100-200元价位带。

“洋河的海之蓝一年在120-150的价位上要拿走10个亿左右,泸州老窖则聚焦170—200。郎牌特曲在这个市场也在持续发力。对抗外来酒,就要抢这个市场。”

而据介绍,目前景芝重推8年在这个价格带与竞品展开竞争。“今年的品鉴会等很多大型活动都是围绕8年在做。效果也不错。”

“全省化是鲁酒龙头企业坚定走的路线,怎么可能联合,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业内人士一阵见血的指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山东在内,一年时间里,政府方面也对酒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山东方面消息为,政府将加大对骨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用两到三年时间,看看打造一、二个百亿企业行不行。而在其他省政府关于联合的政策表述中,多数也仅限于抱团参加各种会展。

03

酒企抱团发展是战略还是幻象?

之所以关注这个话题,源于有业内人士在川黔名酒进东北后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中国酒业是否会进入兵团作战时代?也有人士提出,酒企抱团发展到底是一种战略还是一种幻象?

微酒点评:

抱团发展必须对消费者有价值,或者对企业有些价值。要么上游有协同价值,要么下游有消费价值。比如说一些品类需要培育,比如保健酒当年这个椰岛鹿龟和劲酒都在宣传保健功能,慢慢的这个行业就有了共识。包括郎酒,现在说他青花郎说两大酱酒之一,对酱香酒培育也有一定的这个好处。

首先,从消费者角度去解决这个消费的品类培育问题,如果没有这个作用,只是向消费者传递川酒,是金三角的酒,这个对政府培育整个区域的产业有价值,但是从消费者角度价值有限。

其次,从企业角度来讲,如果抱团发展,需要具有协同价值。比如共同采购原料,共同去参加展会,共享生产技术,降低工工厂的成本等等。甚至共享营销经验,都有实际价值,但实际上现在因为酒厂都是独立经营,真正能够完全、透明的共享,难度很大。除非并购,但并购就不是抱团发展而是一体化发展。

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看,抱团发展主要价值还是体现在消费品类的培育上。对企业经营的协同性,难度很大。

目前,政府倡导的抱团发展更多的是区域白酒产业整体复兴问题,是希望这些酒厂整体复兴。但茅台发展起来跟茅台镇上其它的小酒厂能不能发展起来关联度并不大。

反而也许一家独大并不利于其他家的发展,因为这符合行业趋势和产业集中规律。希望所有酒企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在现实中却往往是大鱼吃小鱼。

金三角是个特殊,因为贵州和四川确实是酿酒的好产区,名酒厂众多,做产区概念有一定的基础。但金三角这个概念对消费者来讲也还是很陌生的,目前这个产区概念的价值内涵仍然有待挖掘,更多还是靠品牌带动。

抱团发展抱在哪里?哪个地方值得抱团?这个才是关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