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猫眼微影合并,我想起了格瓦拉,新公司会重蹈覆辙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猫眼微影合并,我想起了格瓦拉,新公司会重蹈覆辙么?

猫眼微影合并,最大的妥协,或许也埋下潜在危机的是——光线保留了最大股东位置:一家传统以内容见长的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淘票票,包括背后的阿里文娱集团对抗,如此的竞争,其实是不对等的。

猫眼与微影合并的传闻,最终做实。

两个月前,有记者向微影时代CEO林宁求证时,林宁说得很不客气——“我们是个电影、演出、体育的泛娱乐公司,猫眼只是一个票务公司,就别自作多情了”。

“多情总被无情恼”,现实是无情的,商业本就是妥协。

淘票票成功问鼎在线票务市场之后,猫眼与微票,不得不合并,抱团取暖,以抗强敌。合并方案或许最终保留下了林宁的“体面”。此前盛传的脚本是,猫眼吞下微影,林宁出局,最终合并方案是,林宁保留了一个“副董事长”的职位,新公司由王长田任董事长,郑志昊任CEO,微影总裁顾思斌任新公司总裁。

今年2月,顾思斌空降微影,任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研发、市场、商业化、国际化、品牌公关、发行以及票务运营,各业务中心以及负责人都将直接向顾汇报工作,再由顾思斌向林宁汇报。

顾思斌是腾讯老人,2004年入职腾讯,先后负责QQ会员、QQ秀、腾讯电商等业务,此后也在先后去了易迅、京东、优酷。从他的履历、工作与汇报线来看——他是微影最大股东腾讯的代理人,旨在“架空”林宁,空降微影时,腾讯便在谋划微影与猫眼的合并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来的总会来,即便心中有诸多不忿,林宁也是无可奈何。

我能理解,林宁心中的块垒,作为创业者,谁又甘心寄人篱下,为马前卒,作为微影时代的缔造者,他也不愿将公司假手于人。微影与猫眼的合并,谁都知道,这是个必然的结局,事实上,林宁至少做了两次努力——一次是2016年,猫眼准备“售出”,微影也加入到“买下猫眼”的队伍中,王长田出价是光线传媒6%的股份和23.83亿现金,只比林宁给的报价高出一点点;另一次便是今年初,林宁再次提出与猫眼合并的建议,那时的合并方案依然是微影主导,也就自然过不了王长田这一关。

谁曾想,半年后,时移势易,主动权掌握在了猫眼手上。

猫眼与微影合并前,格瓦拉创始人刘勇的公开信,格外让人唏嘘,刘勇发表公开信声称,格瓦拉“没有破产一说”,“格瓦拉于我,如同18岁成年的孩子,他有自己的方向和未来,祝福他的未来”。

2015年12月,格瓦拉与微影宣布合并,交叉持股后,刘勇从股东名单中消失,此后也离开公司,与原格瓦拉联合创始人张学静开始了新的一轮创业。赶在猫眼与微影合并前,发表声明,一来的确是心有所牵,二来,刘勇也是借机会向公众汇报下他的创业新项目。

大道如浮云,随风各消散。舍得与放下“我执”,也是一个合格创业者应有的心态。

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就心态很好,每每iPhone新品上市,他也会很坦然的排队购买,并欣然接受媒体采访。刘勇也好,林宁也好,也都是经历几次创业的老人了,这些道理都懂。

刘勇的“格瓦拉没有破产一说”,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猫眼与微影合并,格瓦拉的结局,其实已经定下来了——这是弃子,一枚。当年腾讯入股京东,易迅与拍拍网做聘礼,现在,易迅转型做了导购社区,拍拍网,干脆直接关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王兴也好,王长田也好,甚至是林宁,谁不想做刘强东第二?

回头来看,整个交易,其实并非完美——既然是抱团取暖,自然要有足够资源与资金,但从新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未来与淘票票的对抗中,或许将会在资源与资金上捉襟见肘:合并后猫眼微影股权分别为——光线系持股50.79%、微影时代持股27.59%、美团点评持股8.46%、腾讯持股6.56%。光线资金不够,却是最大股东,相反,腾讯有钱。

即便将微影、美团点评与腾讯,视为一家,其股权也不足以抗衡光线。

合并后的新公司,便是个夹心的奥利奥,或三明治。王长田任董事长,CEO郑志昊与总裁顾思斌,均属腾讯系,以及副董事长林宁。这是一个并不稳固的结构,对需要长线作战的在线票务市场来说,是如此。

新的猫眼微影,让我想起格瓦拉。回顾格瓦拉的发展历程,格瓦拉的式微,其实不是它的经营与战略失误,而是抵挡不过形势,抵挡不过竞争对手更大的资本与更大的格局、战略。

2008年,刘勇创办了格瓦拉,2009年底,格瓦拉开始进入院线市场,而美团的创业是在2010年,推出“美团电影”是在2012年2月,改名“猫眼”是在2013年1月,而微影上线“微信电影票”则是在2014年年初。

几个合并节点,分别是,2015年12月,微影并购格瓦拉,2016年5月,光线与美团点评交叉持股。另一方面,淘票票上线是2014年底,2016年5月,与大麦网战略合作,并宣布获得A轮融资,估值146亿人民币。

格瓦拉在史前时代,如同城的大众点评,是慢公司,在后来,于美团、微信的夹击中,还有一时发力的百度糯米,格瓦拉自然落败,因为美团与微影,有更多的流量、资本、以及更高的战略协同,自然,“势”不如人。

新的公司猫眼微影,会不会重蹈格瓦拉覆辙?

这样的质疑也是源自“势”,公司的“势能”,包括资源、资本、市场声势、人才储备等,最终汇集,指向的是——“战略高度”,也就是格局。

如你所知,过去半年,微影式微,猫眼掌握主动权的同时,还有淘票票的崛起,这是一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林宁与王长田其实彼此深知,微影与猫眼的合并,势在必行,猫眼的策略是量入为出,与美团的千团大战一样,一个字“熬”,微影则是四处出击,林宁信奉着刘强东的策略,努力让微影too big to fail 。

猫眼微影合并,最大的妥协,或许也埋下潜在危机的是——光线保留了最大股东位置:一家传统以内容见长的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淘票票,包括背后的阿里文娱集团对抗,如此的竞争,其实是不对等的。

就在猫眼、微票宣布合并之前,阿里文娱宣布了“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升级”的战略,俞永福重申了“基础设施战略”的同时,还宣布,“淘票票的投入未来依然不设上限”。

在线票务市场,淘票票掌握着主动权,阿里的策略很简单——长线,长期的价格战,比耐力。光线与王长田未必有决心。

猫眼与微票的合并谈判,其实是由王长田与腾讯总裁刘炽平直接进行的。根据公告,董事会共七名成员,控股的光线只占三名——腾讯,留有后手。

未来,微影的林宁会不会与格瓦拉刘勇一样,低调离场?这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猫眼微影合并,我想起了格瓦拉,新公司会重蹈覆辙么?

猫眼微影合并,最大的妥协,或许也埋下潜在危机的是——光线保留了最大股东位置:一家传统以内容见长的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淘票票,包括背后的阿里文娱集团对抗,如此的竞争,其实是不对等的。

猫眼与微影合并的传闻,最终做实。

两个月前,有记者向微影时代CEO林宁求证时,林宁说得很不客气——“我们是个电影、演出、体育的泛娱乐公司,猫眼只是一个票务公司,就别自作多情了”。

“多情总被无情恼”,现实是无情的,商业本就是妥协。

淘票票成功问鼎在线票务市场之后,猫眼与微票,不得不合并,抱团取暖,以抗强敌。合并方案或许最终保留下了林宁的“体面”。此前盛传的脚本是,猫眼吞下微影,林宁出局,最终合并方案是,林宁保留了一个“副董事长”的职位,新公司由王长田任董事长,郑志昊任CEO,微影总裁顾思斌任新公司总裁。

今年2月,顾思斌空降微影,任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研发、市场、商业化、国际化、品牌公关、发行以及票务运营,各业务中心以及负责人都将直接向顾汇报工作,再由顾思斌向林宁汇报。

顾思斌是腾讯老人,2004年入职腾讯,先后负责QQ会员、QQ秀、腾讯电商等业务,此后也在先后去了易迅、京东、优酷。从他的履历、工作与汇报线来看——他是微影最大股东腾讯的代理人,旨在“架空”林宁,空降微影时,腾讯便在谋划微影与猫眼的合并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来的总会来,即便心中有诸多不忿,林宁也是无可奈何。

我能理解,林宁心中的块垒,作为创业者,谁又甘心寄人篱下,为马前卒,作为微影时代的缔造者,他也不愿将公司假手于人。微影与猫眼的合并,谁都知道,这是个必然的结局,事实上,林宁至少做了两次努力——一次是2016年,猫眼准备“售出”,微影也加入到“买下猫眼”的队伍中,王长田出价是光线传媒6%的股份和23.83亿现金,只比林宁给的报价高出一点点;另一次便是今年初,林宁再次提出与猫眼合并的建议,那时的合并方案依然是微影主导,也就自然过不了王长田这一关。

谁曾想,半年后,时移势易,主动权掌握在了猫眼手上。

猫眼与微影合并前,格瓦拉创始人刘勇的公开信,格外让人唏嘘,刘勇发表公开信声称,格瓦拉“没有破产一说”,“格瓦拉于我,如同18岁成年的孩子,他有自己的方向和未来,祝福他的未来”。

2015年12月,格瓦拉与微影宣布合并,交叉持股后,刘勇从股东名单中消失,此后也离开公司,与原格瓦拉联合创始人张学静开始了新的一轮创业。赶在猫眼与微影合并前,发表声明,一来的确是心有所牵,二来,刘勇也是借机会向公众汇报下他的创业新项目。

大道如浮云,随风各消散。舍得与放下“我执”,也是一个合格创业者应有的心态。

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就心态很好,每每iPhone新品上市,他也会很坦然的排队购买,并欣然接受媒体采访。刘勇也好,林宁也好,也都是经历几次创业的老人了,这些道理都懂。

刘勇的“格瓦拉没有破产一说”,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猫眼与微影合并,格瓦拉的结局,其实已经定下来了——这是弃子,一枚。当年腾讯入股京东,易迅与拍拍网做聘礼,现在,易迅转型做了导购社区,拍拍网,干脆直接关闭,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

王兴也好,王长田也好,甚至是林宁,谁不想做刘强东第二?

回头来看,整个交易,其实并非完美——既然是抱团取暖,自然要有足够资源与资金,但从新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未来与淘票票的对抗中,或许将会在资源与资金上捉襟见肘:合并后猫眼微影股权分别为——光线系持股50.79%、微影时代持股27.59%、美团点评持股8.46%、腾讯持股6.56%。光线资金不够,却是最大股东,相反,腾讯有钱。

即便将微影、美团点评与腾讯,视为一家,其股权也不足以抗衡光线。

合并后的新公司,便是个夹心的奥利奥,或三明治。王长田任董事长,CEO郑志昊与总裁顾思斌,均属腾讯系,以及副董事长林宁。这是一个并不稳固的结构,对需要长线作战的在线票务市场来说,是如此。

新的猫眼微影,让我想起格瓦拉。回顾格瓦拉的发展历程,格瓦拉的式微,其实不是它的经营与战略失误,而是抵挡不过形势,抵挡不过竞争对手更大的资本与更大的格局、战略。

2008年,刘勇创办了格瓦拉,2009年底,格瓦拉开始进入院线市场,而美团的创业是在2010年,推出“美团电影”是在2012年2月,改名“猫眼”是在2013年1月,而微影上线“微信电影票”则是在2014年年初。

几个合并节点,分别是,2015年12月,微影并购格瓦拉,2016年5月,光线与美团点评交叉持股。另一方面,淘票票上线是2014年底,2016年5月,与大麦网战略合作,并宣布获得A轮融资,估值146亿人民币。

格瓦拉在史前时代,如同城的大众点评,是慢公司,在后来,于美团、微信的夹击中,还有一时发力的百度糯米,格瓦拉自然落败,因为美团与微影,有更多的流量、资本、以及更高的战略协同,自然,“势”不如人。

新的公司猫眼微影,会不会重蹈格瓦拉覆辙?

这样的质疑也是源自“势”,公司的“势能”,包括资源、资本、市场声势、人才储备等,最终汇集,指向的是——“战略高度”,也就是格局。

如你所知,过去半年,微影式微,猫眼掌握主动权的同时,还有淘票票的崛起,这是一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林宁与王长田其实彼此深知,微影与猫眼的合并,势在必行,猫眼的策略是量入为出,与美团的千团大战一样,一个字“熬”,微影则是四处出击,林宁信奉着刘强东的策略,努力让微影too big to fail 。

猫眼微影合并,最大的妥协,或许也埋下潜在危机的是——光线保留了最大股东位置:一家传统以内容见长的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淘票票,包括背后的阿里文娱集团对抗,如此的竞争,其实是不对等的。

就在猫眼、微票宣布合并之前,阿里文娱宣布了“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升级”的战略,俞永福重申了“基础设施战略”的同时,还宣布,“淘票票的投入未来依然不设上限”。

在线票务市场,淘票票掌握着主动权,阿里的策略很简单——长线,长期的价格战,比耐力。光线与王长田未必有决心。

猫眼与微票的合并谈判,其实是由王长田与腾讯总裁刘炽平直接进行的。根据公告,董事会共七名成员,控股的光线只占三名——腾讯,留有后手。

未来,微影的林宁会不会与格瓦拉刘勇一样,低调离场?这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