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圣塞巴斯蒂安,最好吃的电影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圣塞巴斯蒂安,最好吃的电影节!

该电影节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饕餮单元”,所有7部电影全数在餐厅放映,排片表上的导演名被厨师名替换。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主会场的Principe影院。

在对自身民族文化无比骄傲的圣塞巴斯蒂安,办一个老资格的国际电影节,意味着影展手册和媒体资料都会变得非常沉重,路牌表示也会变得很长——因为一切内容资料均得以巴斯克语、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书写和印刷。

巴斯克,这一西欧最古老的族群拥有着最独特的语言,其与西班牙及周边拉丁语族毫无联系,甚至不属印欧语系。由此,他们有着无比强烈的独立意识,除了满大街飘着的自治旗帜、影展主会场的Principe影院外,人们直接高挂着横幅,“这不是西班牙或法国,独立万岁!”

虽然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也开始熟练掌握巴斯克语,但毕竟依然是小众,影展上的“外语”电影依然以“本国”的西班牙语字幕呈现,非英语片另配英文字幕,与其他大型国际电影节无异。

本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参赛(展)影片多达213部,分布于17个单元中,官方竞赛单元就有着25部之多,由以约翰·马尔科维奇为主席的7人评委会决定最佳影片金贝壳奖的归属。

作为西语世界最重要的电影节,构成影展的主要作品还是来自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西班牙制造和拉美地平线单元,分别有11部和12部作品入围,这还不包括分布于其他单元或回顾活动的更多西语电影。

今年分别来自内地和台湾的两部华语片《何日君再来》和《上岸的鱼》虽然无所斩获,但置身新导演单元、与其余14部影片的导演一道角逐5万欧元现金的最高奖励(其中一部分还要分给西班牙发行商),也是一段难忘经历。

电影节的媒体场放映同时也向产业人员和持票观众开放,9月22日早上10点前的库尔素文化中心(Kursaal)就排起长龙,等待维姆·文德斯执导的开幕影片《淹没》放映,不过1800座位的巨大礼堂,也有足够的观众吞吐能力。

不像戛纳和威尼斯,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并没有一个电影宫综合体,以让一切影展活动都在几步路范围内完成。城市中心非常有限的规模,让参与放映的5家影院都在彼此步行8分钟距离之内。

赶场刷片的影痴,需要耗费点体力在烈日或细雨中排队。尤其是Principal和Principe这两家名字非常相近的独立影院放映时,百余人的有限座位让人产生着急赶路去排队头的紧迫感。但有限的媒体证和观众票,基本保证了放映不会出现超员进不去的情况,只是有时候来晚的观众不想挤进视野糟糕的边角上时,会站立在后面观看。另一家910座的Victoria Eugenia剧院,本身就不是电影院,而是金碧辉煌的歌剧厅,影片放映时,也根据到场人数,开放二层甚至三四层的弧形楼座,来迟了的,就得像买低价票看歌剧那样,偏头盯着银幕了。

我在为期9天的电影节只待了前3天,看了12部作品。第一天,竭尽时间可能性地看了6部,直至真正筋疲力尽。

而这座城市最著名的标志是美食,一共有着16颗米其林星星,遍布着漂亮和诱人的Pintxos(小吃塔帕斯的巴斯克语),是遍布大街小巷酒吧里的风景。

我是日趋保守的西南民族重口味,跑得国家越多就越不待见西餐,以至于置朋友们恨我浪费好时机的谴责于不顾。不过,在傍晚6:20到7:00的赶场间隙,我实在太饿就走进一家酒吧,这下味蕾完全被打开了,之前对塔帕斯”不就是面包上放片火腿“的质疑迅速消失,而被沉闷艺术片催眠的神经也振奋了起来,鲜虾、青口、搁在辣椒里的蟹肉……就这么以不同组合方式层层高的堆叠在一起,两三欧一坨当然不觉得贵,可一趟六七个下肚,就得开始心疼钱包了,但摧毁经验的味蕾,又会让人离开这家酒吧后,又迅速拐进另一家。

作为绝对可以不用加“之一”的全球美食之都,圣塞巴斯蒂安的电影节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饕餮单元”,该单元的7部电影全数在餐厅放映,排片表上的导演名被厨师名替换——在这座城市,最伟大的艺术家注定是厨子。《米其林星星》、《西班牙之旅》、《拉面头子》都在巴斯克厨艺中心边吃边放。这是西班牙最昂贵的城市,但绝不用担心这些特别活动的价格问题,因为根本不可能订到位。

食物美到让人生升华的地步之时,就会让人怀疑待在黑漆漆电影院里是不是在浪费生命。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我将观影场次降到4场,第三天,更是减到2场,顺便去了趟城郊《权力的游戏》中龙母登陆的龙石岛外景地,以及看了一场皇家社会队的西甲联赛。

在看完的这12部电影中,确实没任何一部是那种惊艳到让我觉得必须再看一遍的五星级作品。如若来个排序,那么第一位将是讲述婚庆公司在大型庆典上碰到接连麻烦事的法国喜剧《节日杂感》(Le Sens de La Fete),放映时有一大段没了英文字幕,导致我不知道最大那个包袱是怎么抛出的,旁边的巴斯克人倒是笑作一团。该片避免了以往那种乱哄哄、自得其乐的法式幽默,更多用情节而非段子上的高明设置,制造能让国际观众都开怀的笑料。

相反,另一部改编自2013年龚古尔文学奖的《天上再见》,虽然绚丽影像和黑色幽默气质都有些形似《漫长的婚约》,但也实在太法式到没去考量国际观众理解力了。

第二名则是巴斯克自产并以他们语言对白的《Handia》,这一部温柔的19世纪“巨人传”讲述了关于贫穷山村里一个患巨人症的年轻人和哥哥相濡以沫的故事。

第三名西班牙电影《作家》是关于一位励志成为大文豪的小职员的荒诞经历:他独树一帜地以新搬进去的公寓为主角,设计陷害邻里以让他们超越乏味日常生活的故事,文学课老师批评他,“你得走进他妈的生活里去感受,像海明威那样,脱下裤子,把鸟蛋放在桌子上去动笔书写“,然后,他真的这么干了。

至于由法鲨老婆和基友(坎妹和一美)主演的开幕影片《淹没》,可以说是维姆·文德斯电影生涯中最商业的作品了,有着完整的故事和让观众担心的情节。故事气质有些像导演1991年那部《直到世界尽头》,相遇、相爱、分离、寻找却又无疾而终。

当然,所有这些电影,相比这座城市的美食来说,几乎快不能称为艺术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圣塞巴斯蒂安,最好吃的电影节!

该电影节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饕餮单元”,所有7部电影全数在餐厅放映,排片表上的导演名被厨师名替换。

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主会场的Principe影院。

在对自身民族文化无比骄傲的圣塞巴斯蒂安,办一个老资格的国际电影节,意味着影展手册和媒体资料都会变得非常沉重,路牌表示也会变得很长——因为一切内容资料均得以巴斯克语、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书写和印刷。

巴斯克,这一西欧最古老的族群拥有着最独特的语言,其与西班牙及周边拉丁语族毫无联系,甚至不属印欧语系。由此,他们有着无比强烈的独立意识,除了满大街飘着的自治旗帜、影展主会场的Principe影院外,人们直接高挂着横幅,“这不是西班牙或法国,独立万岁!”

虽然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也开始熟练掌握巴斯克语,但毕竟依然是小众,影展上的“外语”电影依然以“本国”的西班牙语字幕呈现,非英语片另配英文字幕,与其他大型国际电影节无异。

本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的参赛(展)影片多达213部,分布于17个单元中,官方竞赛单元就有着25部之多,由以约翰·马尔科维奇为主席的7人评委会决定最佳影片金贝壳奖的归属。

作为西语世界最重要的电影节,构成影展的主要作品还是来自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西班牙制造和拉美地平线单元,分别有11部和12部作品入围,这还不包括分布于其他单元或回顾活动的更多西语电影。

今年分别来自内地和台湾的两部华语片《何日君再来》和《上岸的鱼》虽然无所斩获,但置身新导演单元、与其余14部影片的导演一道角逐5万欧元现金的最高奖励(其中一部分还要分给西班牙发行商),也是一段难忘经历。

电影节的媒体场放映同时也向产业人员和持票观众开放,9月22日早上10点前的库尔素文化中心(Kursaal)就排起长龙,等待维姆·文德斯执导的开幕影片《淹没》放映,不过1800座位的巨大礼堂,也有足够的观众吞吐能力。

不像戛纳和威尼斯,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并没有一个电影宫综合体,以让一切影展活动都在几步路范围内完成。城市中心非常有限的规模,让参与放映的5家影院都在彼此步行8分钟距离之内。

赶场刷片的影痴,需要耗费点体力在烈日或细雨中排队。尤其是Principal和Principe这两家名字非常相近的独立影院放映时,百余人的有限座位让人产生着急赶路去排队头的紧迫感。但有限的媒体证和观众票,基本保证了放映不会出现超员进不去的情况,只是有时候来晚的观众不想挤进视野糟糕的边角上时,会站立在后面观看。另一家910座的Victoria Eugenia剧院,本身就不是电影院,而是金碧辉煌的歌剧厅,影片放映时,也根据到场人数,开放二层甚至三四层的弧形楼座,来迟了的,就得像买低价票看歌剧那样,偏头盯着银幕了。

我在为期9天的电影节只待了前3天,看了12部作品。第一天,竭尽时间可能性地看了6部,直至真正筋疲力尽。

而这座城市最著名的标志是美食,一共有着16颗米其林星星,遍布着漂亮和诱人的Pintxos(小吃塔帕斯的巴斯克语),是遍布大街小巷酒吧里的风景。

我是日趋保守的西南民族重口味,跑得国家越多就越不待见西餐,以至于置朋友们恨我浪费好时机的谴责于不顾。不过,在傍晚6:20到7:00的赶场间隙,我实在太饿就走进一家酒吧,这下味蕾完全被打开了,之前对塔帕斯”不就是面包上放片火腿“的质疑迅速消失,而被沉闷艺术片催眠的神经也振奋了起来,鲜虾、青口、搁在辣椒里的蟹肉……就这么以不同组合方式层层高的堆叠在一起,两三欧一坨当然不觉得贵,可一趟六七个下肚,就得开始心疼钱包了,但摧毁经验的味蕾,又会让人离开这家酒吧后,又迅速拐进另一家。

作为绝对可以不用加“之一”的全球美食之都,圣塞巴斯蒂安的电影节也不失时机地推出“饕餮单元”,该单元的7部电影全数在餐厅放映,排片表上的导演名被厨师名替换——在这座城市,最伟大的艺术家注定是厨子。《米其林星星》、《西班牙之旅》、《拉面头子》都在巴斯克厨艺中心边吃边放。这是西班牙最昂贵的城市,但绝不用担心这些特别活动的价格问题,因为根本不可能订到位。

食物美到让人生升华的地步之时,就会让人怀疑待在黑漆漆电影院里是不是在浪费生命。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我将观影场次降到4场,第三天,更是减到2场,顺便去了趟城郊《权力的游戏》中龙母登陆的龙石岛外景地,以及看了一场皇家社会队的西甲联赛。

在看完的这12部电影中,确实没任何一部是那种惊艳到让我觉得必须再看一遍的五星级作品。如若来个排序,那么第一位将是讲述婚庆公司在大型庆典上碰到接连麻烦事的法国喜剧《节日杂感》(Le Sens de La Fete),放映时有一大段没了英文字幕,导致我不知道最大那个包袱是怎么抛出的,旁边的巴斯克人倒是笑作一团。该片避免了以往那种乱哄哄、自得其乐的法式幽默,更多用情节而非段子上的高明设置,制造能让国际观众都开怀的笑料。

相反,另一部改编自2013年龚古尔文学奖的《天上再见》,虽然绚丽影像和黑色幽默气质都有些形似《漫长的婚约》,但也实在太法式到没去考量国际观众理解力了。

第二名则是巴斯克自产并以他们语言对白的《Handia》,这一部温柔的19世纪“巨人传”讲述了关于贫穷山村里一个患巨人症的年轻人和哥哥相濡以沫的故事。

第三名西班牙电影《作家》是关于一位励志成为大文豪的小职员的荒诞经历:他独树一帜地以新搬进去的公寓为主角,设计陷害邻里以让他们超越乏味日常生活的故事,文学课老师批评他,“你得走进他妈的生活里去感受,像海明威那样,脱下裤子,把鸟蛋放在桌子上去动笔书写“,然后,他真的这么干了。

至于由法鲨老婆和基友(坎妹和一美)主演的开幕影片《淹没》,可以说是维姆·文德斯电影生涯中最商业的作品了,有着完整的故事和让观众担心的情节。故事气质有些像导演1991年那部《直到世界尽头》,相遇、相爱、分离、寻找却又无疾而终。

当然,所有这些电影,相比这座城市的美食来说,几乎快不能称为艺术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