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PGC转PUGC的生产模式,爱开箱打造国内最大的视频生产机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PGC转PUGC的生产模式,爱开箱打造国内最大的视频生产机构

开箱视频是少数天然具有广告权利的短视频形态,但在此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它变得好看。

作者 | 刘丹如

这是三声报道的第290家创公司

提到开箱视频,人们恐怕会立即联想到数码产品开箱测评,出于对数据和硬件常识的恐惧,很可能会将其拒之门外。这种狭隘的定义实际上也阻碍了开箱视频在国内的发展,使得在国外发展如火如荼的开箱视频,在中国仅成为一种小众爱好。

陈志华

爱开箱想改变这种状况。“谁规定开箱视频只能做三C数码或者手机,谁规定开箱只能用测评这一种重度媒体化的方式。”爱开箱的创始人陈志华说:“其实美妆、运动商品、美食家居这些都能成为开箱的对象,测评方式也可以变得更为轻松和好看。”

在创立爱开箱之前,陈志华曾经在媒体和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数年。他是《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部的创世成员,也是《新京报》深度报道部的创建者和第一任主编。之后从纸媒转向互联网,他又先后担任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和YY副总裁。陈志华说“其实后期我更多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去思考和工作,在凤凰我经历了早期视频网站的发展,到了欢聚时代(YY),更是一直在聚焦在视频领域。”

离开欢聚时代后,陈志华就决定自己创业。尽管彼时移动直播正发展如火如荼,但他却判断“小的创业公司想从直播行业出来的机会不是很大,但短视频可以。” 确立行业后,他很快就选择了开箱视频作为切入点。今年3月,爱开箱成立,公司成立之前就获得了包括峰瑞资本、平安创投、新榜加速器等机构投资的千万级天使。

适合国内的开箱视频

在爱开箱出现之前,开箱视频在国内几乎是一个完全空白的创业领域,对于陈志华而言,这也意味着机会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箱子里装什么”这一命题可以写出的答案是可以无限想象的,也因此爱开箱可以横切大部分内容类型、包括泛娱乐、美食、家居等等。另一方面,作为天然具有广告属性的短视频形态,开箱视频的变现路径显然更为通畅。

在陈志华看来,目前短视频公司依靠平台分成很难做大,而其他的变现途径主要分为广告和电商。目前更多以前者为主。但这中间存在一个天然矛盾,那就是对于大多数短视频而言,商业化和内容质量始终是冲突的,过度商业化一定会消耗用户的信任,而这一点几乎无法避免。

“但开箱视频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开箱视频一开始介绍的就是商品,所以在用户心智上它是统一的,用户不会看完视频后,产生欺骗感。广告模式在我们在开场视频这个形态下是天然权利,更重要的是,开箱视频所带来的流量也是相较精准的流量。”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的数量在几何级发展,因此竞争也变得极为激烈。陈志华认为媒体贩卖的是二次影响力,也就是先把品牌做起来之后再通过广告售卖的方式获得营收,实际上目前很多短视频内容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但开箱视频从一开始就是“商品即内容”,所以无论是广告还是电商,它都有着更为通畅的变现路径,有数据显示,用户观看开箱视频后进而去搜索商品信息的转化率达64%,而视频方式对相比图文来说,售卖转化率也是5、6倍。

“光是转化率高没用,你得有流量入口,如果你的流量入口太小的话,那么转化的价值也不会高。”陈志华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解决如何让开箱视频变得好看的问题,所以从今年4月份上线第一支视频到现在,爱开箱一直专注于寻找内容与商品之间的平衡点,摸索国内的人们喜欢什么样的开箱视频。

半年时间里,爱开箱产出了将近三百多条视频,平均单条视频在全网能达到百万级别的播放量。陈志华说,这个过程中他们摸索出了从选品到时长再到如何在短视频中“埋钩”的技巧。其中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他们曾经产出过的爆款视频主打人物故事,在人物故事之后才推出了商品。尽管这种形式更吸引人,流量更高,但陈志华后来逐渐意识到,对于开箱视频来说,商品始终才是最核心的部分,高流量并不意味着高转化率。

从PGC到PUGC

“靠自己生产内容始终是有限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的规划就是要做PUGC的模式。”陈志华说,这是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考虑好的路径,但在头几个月,他并没有急于执行这个方案。一方面,在扩大生产之前,他们需要自己先探索出适合国内的开箱视频的内容和制作技巧。另一方面,陈志华认为“只有当你展现出在内容制作方面的能力,把自己做成品牌,你才有可能去圈更多外部的人。”

现在他认为时机已经相对成熟。“爱开箱目前在全网虽然还没到绝对的头部,但已经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而在电商平台,由于开箱视频既能满足用户种草需求又能实现拔草,所以爱开箱俨然已经成为了开箱视频的代名词。”因此,爱开箱从9月份开始尝试与UGC的达人进行合作,目前他们已经与一百多个达人建立了合作。

对于爱开箱而言,选择与达人合作实际上也是针对国内短视频发展状况的制定的策略。陈志华说“国外的开箱视频最重要的部分是开箱的内容,但在国内,谁来开也是个重要因素。”

目前爱开箱和达人们的合作分为几种形式。有的达人可以独立完成拍摄工作,爱开箱负责分发工作,则签商业合约,有的达人则由爱开箱进行全部的拍摄包装等后续工作。陈志华说目前他们正处在从PGC向PUGC融合的阶段,但未来并不排除完全转变为UGC平台的可能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从PGC向PUGC不断转型外,另一件事也被爱开箱作为下半年重点进行推进。“我们也逐渐开始从泛品类逐渐向垂直品类进行纵深,目前已经成立了两个单独的公号专注玩具(玩具爱开箱)和家居(住颜)的开箱视频。”

在陈志华的规划里,爱开箱会作为一个大的品牌,在这个品牌之下还有众多的垂直类目的小品牌,用于挖掘更为精准的用户。而选择家居和玩具,则是在考量了目前这两个垂直类目近两年的数据表现格外突出,其中家居已经成为淘宝上第二大品类,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

尽管目前看来开箱视频仍旧不是主流的视频形态,但在陈志华看来,就像是电影中也有公路电影、恐怖电影等不同的形态一样,已经在国外发展十分成熟的开箱视频,作为一种能将商品与内容结合起来的视频形态,未来仍旧有很大机会,而他们希望能在这个时间到来之前,占住“开箱视频”这个形态。“就像我们在中国提到微博就相当于新浪微博,我们希望在国内大家说起开箱视频的时,第一反应就是爱开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PGC转PUGC的生产模式,爱开箱打造国内最大的视频生产机构

开箱视频是少数天然具有广告权利的短视频形态,但在此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它变得好看。

作者 | 刘丹如

这是三声报道的第290家创公司

提到开箱视频,人们恐怕会立即联想到数码产品开箱测评,出于对数据和硬件常识的恐惧,很可能会将其拒之门外。这种狭隘的定义实际上也阻碍了开箱视频在国内的发展,使得在国外发展如火如荼的开箱视频,在中国仅成为一种小众爱好。

陈志华

爱开箱想改变这种状况。“谁规定开箱视频只能做三C数码或者手机,谁规定开箱只能用测评这一种重度媒体化的方式。”爱开箱的创始人陈志华说:“其实美妆、运动商品、美食家居这些都能成为开箱的对象,测评方式也可以变得更为轻松和好看。”

在创立爱开箱之前,陈志华曾经在媒体和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数年。他是《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部的创世成员,也是《新京报》深度报道部的创建者和第一任主编。之后从纸媒转向互联网,他又先后担任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和YY副总裁。陈志华说“其实后期我更多是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去思考和工作,在凤凰我经历了早期视频网站的发展,到了欢聚时代(YY),更是一直在聚焦在视频领域。”

离开欢聚时代后,陈志华就决定自己创业。尽管彼时移动直播正发展如火如荼,但他却判断“小的创业公司想从直播行业出来的机会不是很大,但短视频可以。” 确立行业后,他很快就选择了开箱视频作为切入点。今年3月,爱开箱成立,公司成立之前就获得了包括峰瑞资本、平安创投、新榜加速器等机构投资的千万级天使。

适合国内的开箱视频

在爱开箱出现之前,开箱视频在国内几乎是一个完全空白的创业领域,对于陈志华而言,这也意味着机会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箱子里装什么”这一命题可以写出的答案是可以无限想象的,也因此爱开箱可以横切大部分内容类型、包括泛娱乐、美食、家居等等。另一方面,作为天然具有广告属性的短视频形态,开箱视频的变现路径显然更为通畅。

在陈志华看来,目前短视频公司依靠平台分成很难做大,而其他的变现途径主要分为广告和电商。目前更多以前者为主。但这中间存在一个天然矛盾,那就是对于大多数短视频而言,商业化和内容质量始终是冲突的,过度商业化一定会消耗用户的信任,而这一点几乎无法避免。

“但开箱视频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开箱视频一开始介绍的就是商品,所以在用户心智上它是统一的,用户不会看完视频后,产生欺骗感。广告模式在我们在开场视频这个形态下是天然权利,更重要的是,开箱视频所带来的流量也是相较精准的流量。”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媒体的数量在几何级发展,因此竞争也变得极为激烈。陈志华认为媒体贩卖的是二次影响力,也就是先把品牌做起来之后再通过广告售卖的方式获得营收,实际上目前很多短视频内容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但开箱视频从一开始就是“商品即内容”,所以无论是广告还是电商,它都有着更为通畅的变现路径,有数据显示,用户观看开箱视频后进而去搜索商品信息的转化率达64%,而视频方式对相比图文来说,售卖转化率也是5、6倍。

“光是转化率高没用,你得有流量入口,如果你的流量入口太小的话,那么转化的价值也不会高。”陈志华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解决如何让开箱视频变得好看的问题,所以从今年4月份上线第一支视频到现在,爱开箱一直专注于寻找内容与商品之间的平衡点,摸索国内的人们喜欢什么样的开箱视频。

半年时间里,爱开箱产出了将近三百多条视频,平均单条视频在全网能达到百万级别的播放量。陈志华说,这个过程中他们摸索出了从选品到时长再到如何在短视频中“埋钩”的技巧。其中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他们曾经产出过的爆款视频主打人物故事,在人物故事之后才推出了商品。尽管这种形式更吸引人,流量更高,但陈志华后来逐渐意识到,对于开箱视频来说,商品始终才是最核心的部分,高流量并不意味着高转化率。

从PGC到PUGC

“靠自己生产内容始终是有限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的规划就是要做PUGC的模式。”陈志华说,这是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就考虑好的路径,但在头几个月,他并没有急于执行这个方案。一方面,在扩大生产之前,他们需要自己先探索出适合国内的开箱视频的内容和制作技巧。另一方面,陈志华认为“只有当你展现出在内容制作方面的能力,把自己做成品牌,你才有可能去圈更多外部的人。”

现在他认为时机已经相对成熟。“爱开箱目前在全网虽然还没到绝对的头部,但已经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而在电商平台,由于开箱视频既能满足用户种草需求又能实现拔草,所以爱开箱俨然已经成为了开箱视频的代名词。”因此,爱开箱从9月份开始尝试与UGC的达人进行合作,目前他们已经与一百多个达人建立了合作。

对于爱开箱而言,选择与达人合作实际上也是针对国内短视频发展状况的制定的策略。陈志华说“国外的开箱视频最重要的部分是开箱的内容,但在国内,谁来开也是个重要因素。”

目前爱开箱和达人们的合作分为几种形式。有的达人可以独立完成拍摄工作,爱开箱负责分发工作,则签商业合约,有的达人则由爱开箱进行全部的拍摄包装等后续工作。陈志华说目前他们正处在从PGC向PUGC融合的阶段,但未来并不排除完全转变为UGC平台的可能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从PGC向PUGC不断转型外,另一件事也被爱开箱作为下半年重点进行推进。“我们也逐渐开始从泛品类逐渐向垂直品类进行纵深,目前已经成立了两个单独的公号专注玩具(玩具爱开箱)和家居(住颜)的开箱视频。”

在陈志华的规划里,爱开箱会作为一个大的品牌,在这个品牌之下还有众多的垂直类目的小品牌,用于挖掘更为精准的用户。而选择家居和玩具,则是在考量了目前这两个垂直类目近两年的数据表现格外突出,其中家居已经成为淘宝上第二大品类,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

尽管目前看来开箱视频仍旧不是主流的视频形态,但在陈志华看来,就像是电影中也有公路电影、恐怖电影等不同的形态一样,已经在国外发展十分成熟的开箱视频,作为一种能将商品与内容结合起来的视频形态,未来仍旧有很大机会,而他们希望能在这个时间到来之前,占住“开箱视频”这个形态。“就像我们在中国提到微博就相当于新浪微博,我们希望在国内大家说起开箱视频的时,第一反应就是爱开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