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服时尚全新专栏【新媒体大咖谈】,邀请优秀的新媒体领军大咖,谈新营销、谈新传播、谈新业态、谈新生活,财经的、民生的,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分享新媒体运营的一手心得,纵论社会化营销的全新体验。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是糖豆运营总监孙金龙。
中服专栏
现任中老年第一短视频文娱社区——糖豆的运营总监。曾先后就职于蓝色光标、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公司,历任运营经理、运营总监。
互联网运营公众号“金龙聊运营”唯一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6氪、虎嗅怒马专栏作家,百科TA说特邀作者。
从流量吸引向内容吸引过渡
比如,你在一个每天几千个人来来往往的大厦楼下开一家服装店,这个店的位置值一万块钱,而另一栋楼里面只有几十个人,那另一栋楼下的服装店位置便只值一千块钱。又比如,在淘宝搜索“羽绒服”,搜索结果的第一个销量最多,再往下翻到十几页,基本就没什么人买了,这就是所谓的流量红利。
几年前,线上零售刚发展起来,电商平台还比较单一,服装的线上生意主要靠淘宝。对淘宝来说,谁排在搜索第一名、谁排在搜索的第十名,是要靠竞价的,A商人卖羽绒服竞投一块钱,而B商人出两块钱,那B就赢了,他的羽绒服会排在第一。而这就是所谓的流量变现。
但是如今消费正从流量吸引向内容吸引过渡。一个微信公众号发文:现在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容易影响健康,带来劳损和疾病。应该需要一款解压的器械来帮助缓解压力,比如这款xxx就很不错,有xxx功能,能帮助人们治疗xxx,缓解xxx。当这个公众号的粉丝读到这篇文章,心里可能会想:嗯,好像很不错的样子,最近确实腰有点酸痛,不如买一个来试试吧。
公众号的内容引导了顾客去购买产品去消费,这就意味着人们买东西不再是基于曝光。
除了引导消费,内容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溢价。很多人开始使用淘宝的时候内心都有一个感受:哇,好便宜!淘宝的商家很多,这家很便宜,那家就会更便宜,这家打8折,那家就打7折。而现在人们消费的更多情况是:便宜不便宜我不在乎,这个东西真的好我才会买。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10块钱的杯子,写一篇文章去夸它,它便产生了溢价,可以卖50块钱。溢价不再是来自曝光,是来自内容。所以大家会发现淘宝已经逐渐从一个流量平台/广告平台转向内容平台了。
你凭什么让我看你的内容?
网络发达的时代能够接触内容的地方太多了,无论是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每天的时间还特别有限,如果你的内容对一个人没什么价值的话,凭什么让他去看?
内容要商业化、要变现。无论是自媒体也好、还是某个产品、或者电商平台也好,做好内容就是为了挣钱。每个人精力有限,一个产品不能只凭自己的情怀、凭感觉去做,要讨人喜欢。公众号也是一个产品,每个公众号有自我定位、有针对的用户。所以公众号发的内容需要你的用户喜欢、受用。
搞清楚你的用户想要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你的用户想要什么?
例如一个公众号对用户的定位是服装企业的从业者,首先我们要知道服装企业靠销售服装挣钱,所以这个公众号就该告诉他们如何利用公众号做好销售、现在的电商营销有哪些趋势、新零售怎么玩,线上的份额下个季度会怎么样.....如果面对的用户是孕妈,那公众号发文就该发孕期健康、婴幼儿护理相关的文章,简而言之就是回答用户会关心的问题。
满足用户的需求——运营的根本
运营是面对用户的。在线下零售时代,每一个进服装店的顾客,导购不知道他是谁,顾客来了再走没有留下痕迹,当他第二次进这家店和第一次进来并没有什么区别。在新零售时代,每个顾客即用户都有自己的ID,他每次逛社区或是挑选商品都会留下数据。他喜欢什么产品、能承受多少钱的价位,后台数据分析之后就会引导和推荐他去看什么产品。
产品和运营都在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是用强制的方式,运营是用非强制的方式,公众号提供内容,就是非强制的满足用户需求。产品无法规划的事情,则需要运营去做。
做好内容并没有捷径
那些很有用的知识和干货,读者从接受吸收再转发出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条链很容易断。情绪容易传播,某篇文章激发了你心里的某种情绪,出于情绪把文章转发出去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情绪价值把控不当便会熬成一锅鸡汤。
网上有很多公众号课程,教你如何写出一篇10w+的文章、教你如果取一个大家都会打开的标题、教你如何如何......这些都是做好内容的充分条件,但并不是必要条件。这样做会使内容更好,但不是说这么做了就一定能成为爆文。写爆文就好比做二元一次方程,刚开始听不懂,听懂了以后做很多习题,做完很多题你就会了,懂了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懂了之后你就把这些题给忘了。
除了内容,做公众号最强调的就是吸粉。但是在吸粉之前你要明确自己的价值点是什么?用户是谁?而吸粉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一个面对B端用户的公众号,做活动送福利去吸引C端的粉丝有什么好处呢?他们也不会转换成B端的客户。一个公众号不可能同时服务两批人。
红利期不会再有
红利期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很多人在聊阶级固化,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寒门难出贵子等等,这对社会、对历史来说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红利期得到好处的人,就好比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人,多年的和平以后阶级固化才是是常态。
流量红利期过了就过了,没有人会一直中彩票。如今大家24小时在玩手机,不工作的时候都会刷朋友圈,上网的时长已经不可能延伸了。除非硬件上发生新变化,比如说以后都不用手机了,才会有新的改变发生。新媒体人不能靠着流量红利过活,优质的内容永远是最稀缺的。
本栏目分享内容均由嘉宾自主选择,均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中服时尚立场。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更多精彩观点尽在【新媒体大咖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