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吴剑:中国90%的景区运营乏力,怎样才能打造“有趣的灵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吴剑:中国90%的景区运营乏力,怎样才能打造“有趣的灵魂”

很多目的地喜欢说引进的投资规模有多大,可容纳游客量是多少,但这种一日游的产品现在已经不能称为目的地,顶多是个观光型景点。

本期讲述者:吴剑

职位: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

这是TBO大咖说第24期,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对于国内众多目的地来说,这可能是一句极为应景的写照。资源优质、资金充裕,但大批量的文旅项目落地至今,除了投资回报难达预期,各种花式营销更多像是“自嗨”,所谓品牌建设也缺失内核……这与迪士尼乐园在进军中国内陆后展开“超级收割”,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些景区(目的地)不温不火的状态时怎么来的?运营乏力的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真正将资源充分转化?目的地资源资本化究竟该怎么做?……在2017亚洲旅游产业年会期间,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吴剑就相关话题接受了TBO的采访。

我是吴剑,今天主要谈国内景区(目的地)的运营现状、破局路径,以及资本化的可能性。

同程联合创始人吴剑

通过运营达到收支平衡的景区不会超过10%

对比3~5年前,现在各地方对旅游的重视程度要强太多。原来跟我们合作的多是县市级,现在省级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很多地方给予的政策条件相当优惠。他们都意识到,在三产中,最具带动作用的只有旅游;而本地市场对吃住行游娱购的拉动太有限,必须从异地市场要增量。

从贵州、甘肃等资源大省近两年的增速看,这个市场真的足够大;但跟早前相比,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观光游时代,景区(目的地)都比较强势,尤其是那些占据头部资源的地方,他们有很强的话语权;但进入休闲游时代后不一样了,大家普遍都在愁客源。在未来,随着更多项目落地造成分流,各目的地客源短缺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在这个阶段,渠道的价值被高度聚焦。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产品本身不过关。

不论是资源还是资金,很多地方其实两者都不缺。但只要投入开发,国内包括小镇、景区等大量文旅项目,在我们看来东西都做得比较粗犷,跟迪斯尼相比差距真的很明显。

普遍的情况是,整个前十年大家都在拿地盖楼,从来不会考虑客户需求是什么;而只有把楼盖完了,才可能开始考虑,打算做成一个怎样的景区;但你盖都盖完了,这还怎么改?所以那些景区到现在还是老样子,更不用说规划、设计纯属照搬的各种小镇了。

而迪士尼是怎么做的?

在乐园还没开业的两年前,他们就到同程来调研,全方位了解各种动态数据,包括国内游客的消费喜好、行业报告之类;建设时,包括每块砖瓦的取材用料、硬件设置之类,他们会给出足够高的采购价,但要求供应商必须按照其硬性标准定制;

回过头看,国内哪些景区、小镇有这样的耐性,能做到这么精细?大家都是规划特高大上、预算批了马上开建,争取在1年半时间里完工,不等产品打磨到位第2天就开业。几乎没谁会去研究、洞悉未来消费需求的变化,这直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上海迪士尼这么大的投入,整体运营在第1年就实现了盈利,一方面反映国内消费市场之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其运营能力之强悍;而如果不把房地产的收益算进来,国内真正通过运营能力达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的景区,应该不会超过10%。尤其对那些始终无法摆脱“门票经济”的景区而言,压力真的很大。

“多元业态+整合营销”赋能目的地

针对当前的行业困境,我们希望能为目的地运营提供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

从演变趋势看,目的地要历经从资源到产品、从平台到业态的逐级过渡;而现在大部分的目的地现在还处于资源阶段,连产品这一步都没有到。

站在同程的角度讲,我们最擅长的还是营销和产品整合。无论是产品在设计上的多元化,还是搭配创新,同程每年接触的用户数以亿计,即使是纯旅游的用户1年也有大几千万;这么庞大的需求,对迎合消费升级作产品改进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这也是我们帮助目的地实现从资源到产品的第一步。

第二步从产品到平台,现在目的地已经不仅仅是一张门票或者酒店住宿的问题,它更多是会涉及到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平台化运作。以灵山的禅意小镇为例,它里面有上千间房,有门票收费、夜游项目,也有很多的娱乐设施。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目的地是自己造了一个平台;

但事实上,如果某一家想要把这个平台上所有的东西都做自营,这明显不现实。即便是特别大的央企或者投资公司,他投资上百亿去做一个目的地,最后也还是需要招商引资,吸引各种商家进驻;

所以,我们希望借产品和渠道的优势,让同程在这个平台上面能发挥些作用。比如我们投资了花间堂,能够给目的地引入一些新的休闲、消费业态;包括我们孵化的各类可以跟产业联动的创业项目,都可以成为平台上的产品提供商。让目的地有可能从0到1,或者从50分涨到更高数,这是我们的大方向。

至于具体落地的案例,以我们刚跟宁夏省政府签约的战略合作为例,我们会用自身的优势,包括在宁夏召开全球旅行商大会、引入全球验客体验、联合行业媒体等各种方式,把这个目的地的曝光度和流量迅速做起来。同时,双方还会成立产品研究院,把地方现有的观光性产品升级到度假休闲。

景区资本化的可能性

很多目的地喜欢说引进的投资规模有多大,可容纳游客量是多少,但这种一日游的产品现在已经不能称为目的地,顶多是个观光型景点。因为吃住游娱购什么配套都没有,也就没有停留时间,最直接的后果就成了3无(无好评,无推荐,无复购)。这种目的地很普遍,未来基本也就没戏了。

我们看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目的地,像天目湖、恐龙园、灵山这类,他们的核心是把吃住行游娱购这些配套全部整合进来了;但如果你只有1、2个点,显然还是做不好的。要知道,很多景区的门票收入是不能算作上市公司收入的,如果这块营收没了,怎么才能把酒店住宿和二次消费带动起来,这对运营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尽管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像天目湖能够成功上市,至少让旅游景区和目的地看到了希望;通过某种赋能最终可以实现更好的收益回报,在未来有可能资本化。当然,目的地的销售能力和产品的用户认知仍然是前提。

从政府层面看,他们尤其注重整合营销,同程有流量、技术、运营经验,如果是单个目的地,我们会从收益回报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它赋能。

比如,整个宁夏自治区肯定没办法把它资本化,但是具体到资源那是有可能的。现在政府也比较开放,它希望引进混合所有制,不想做持续性投入。如果允许我们参与景区的混改,是很有可能在数年内做出几家上市公司的,这也是政府层面所乐见的,对于景区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是有益的。

谈到流量,都知道现在整个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从内容引流这件事我们肯定是认可的,但是基于OTA平台的属性,我们也不可能再造一个几百人的团队做内容输出,我们不可能变成一个直播平台;也不可能每篇推文都是10万+。所以,更多还是会选择跟专业的团队合作去做嫁接。

我们一直在专注交易,知道供应链怎么管、投诉怎么处理、服务流程是怎样、合法违规的界限在哪里……内容团队会觉得这些很麻烦,处理起来很累,那可以交给我们。他们只用负责天马行空,这种方式会更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吴剑:中国90%的景区运营乏力,怎样才能打造“有趣的灵魂”

很多目的地喜欢说引进的投资规模有多大,可容纳游客量是多少,但这种一日游的产品现在已经不能称为目的地,顶多是个观光型景点。

本期讲述者:吴剑

职位: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

这是TBO大咖说第24期,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对于国内众多目的地来说,这可能是一句极为应景的写照。资源优质、资金充裕,但大批量的文旅项目落地至今,除了投资回报难达预期,各种花式营销更多像是“自嗨”,所谓品牌建设也缺失内核……这与迪士尼乐园在进军中国内陆后展开“超级收割”,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些景区(目的地)不温不火的状态时怎么来的?运营乏力的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真正将资源充分转化?目的地资源资本化究竟该怎么做?……在2017亚洲旅游产业年会期间,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吴剑就相关话题接受了TBO的采访。

我是吴剑,今天主要谈国内景区(目的地)的运营现状、破局路径,以及资本化的可能性。

同程联合创始人吴剑

通过运营达到收支平衡的景区不会超过10%

对比3~5年前,现在各地方对旅游的重视程度要强太多。原来跟我们合作的多是县市级,现在省级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很多地方给予的政策条件相当优惠。他们都意识到,在三产中,最具带动作用的只有旅游;而本地市场对吃住行游娱购的拉动太有限,必须从异地市场要增量。

从贵州、甘肃等资源大省近两年的增速看,这个市场真的足够大;但跟早前相比,形势却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观光游时代,景区(目的地)都比较强势,尤其是那些占据头部资源的地方,他们有很强的话语权;但进入休闲游时代后不一样了,大家普遍都在愁客源。在未来,随着更多项目落地造成分流,各目的地客源短缺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在这个阶段,渠道的价值被高度聚焦。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产品本身不过关。

不论是资源还是资金,很多地方其实两者都不缺。但只要投入开发,国内包括小镇、景区等大量文旅项目,在我们看来东西都做得比较粗犷,跟迪斯尼相比差距真的很明显。

普遍的情况是,整个前十年大家都在拿地盖楼,从来不会考虑客户需求是什么;而只有把楼盖完了,才可能开始考虑,打算做成一个怎样的景区;但你盖都盖完了,这还怎么改?所以那些景区到现在还是老样子,更不用说规划、设计纯属照搬的各种小镇了。

而迪士尼是怎么做的?

在乐园还没开业的两年前,他们就到同程来调研,全方位了解各种动态数据,包括国内游客的消费喜好、行业报告之类;建设时,包括每块砖瓦的取材用料、硬件设置之类,他们会给出足够高的采购价,但要求供应商必须按照其硬性标准定制;

回过头看,国内哪些景区、小镇有这样的耐性,能做到这么精细?大家都是规划特高大上、预算批了马上开建,争取在1年半时间里完工,不等产品打磨到位第2天就开业。几乎没谁会去研究、洞悉未来消费需求的变化,这直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上海迪士尼这么大的投入,整体运营在第1年就实现了盈利,一方面反映国内消费市场之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其运营能力之强悍;而如果不把房地产的收益算进来,国内真正通过运营能力达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的景区,应该不会超过10%。尤其对那些始终无法摆脱“门票经济”的景区而言,压力真的很大。

“多元业态+整合营销”赋能目的地

针对当前的行业困境,我们希望能为目的地运营提供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

从演变趋势看,目的地要历经从资源到产品、从平台到业态的逐级过渡;而现在大部分的目的地现在还处于资源阶段,连产品这一步都没有到。

站在同程的角度讲,我们最擅长的还是营销和产品整合。无论是产品在设计上的多元化,还是搭配创新,同程每年接触的用户数以亿计,即使是纯旅游的用户1年也有大几千万;这么庞大的需求,对迎合消费升级作产品改进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这也是我们帮助目的地实现从资源到产品的第一步。

第二步从产品到平台,现在目的地已经不仅仅是一张门票或者酒店住宿的问题,它更多是会涉及到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平台化运作。以灵山的禅意小镇为例,它里面有上千间房,有门票收费、夜游项目,也有很多的娱乐设施。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目的地是自己造了一个平台;

但事实上,如果某一家想要把这个平台上所有的东西都做自营,这明显不现实。即便是特别大的央企或者投资公司,他投资上百亿去做一个目的地,最后也还是需要招商引资,吸引各种商家进驻;

所以,我们希望借产品和渠道的优势,让同程在这个平台上面能发挥些作用。比如我们投资了花间堂,能够给目的地引入一些新的休闲、消费业态;包括我们孵化的各类可以跟产业联动的创业项目,都可以成为平台上的产品提供商。让目的地有可能从0到1,或者从50分涨到更高数,这是我们的大方向。

至于具体落地的案例,以我们刚跟宁夏省政府签约的战略合作为例,我们会用自身的优势,包括在宁夏召开全球旅行商大会、引入全球验客体验、联合行业媒体等各种方式,把这个目的地的曝光度和流量迅速做起来。同时,双方还会成立产品研究院,把地方现有的观光性产品升级到度假休闲。

景区资本化的可能性

很多目的地喜欢说引进的投资规模有多大,可容纳游客量是多少,但这种一日游的产品现在已经不能称为目的地,顶多是个观光型景点。因为吃住游娱购什么配套都没有,也就没有停留时间,最直接的后果就成了3无(无好评,无推荐,无复购)。这种目的地很普遍,未来基本也就没戏了。

我们看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目的地,像天目湖、恐龙园、灵山这类,他们的核心是把吃住行游娱购这些配套全部整合进来了;但如果你只有1、2个点,显然还是做不好的。要知道,很多景区的门票收入是不能算作上市公司收入的,如果这块营收没了,怎么才能把酒店住宿和二次消费带动起来,这对运营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尽管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像天目湖能够成功上市,至少让旅游景区和目的地看到了希望;通过某种赋能最终可以实现更好的收益回报,在未来有可能资本化。当然,目的地的销售能力和产品的用户认知仍然是前提。

从政府层面看,他们尤其注重整合营销,同程有流量、技术、运营经验,如果是单个目的地,我们会从收益回报的角度,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它赋能。

比如,整个宁夏自治区肯定没办法把它资本化,但是具体到资源那是有可能的。现在政府也比较开放,它希望引进混合所有制,不想做持续性投入。如果允许我们参与景区的混改,是很有可能在数年内做出几家上市公司的,这也是政府层面所乐见的,对于景区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是有益的。

谈到流量,都知道现在整个线上的流量越来越贵。从内容引流这件事我们肯定是认可的,但是基于OTA平台的属性,我们也不可能再造一个几百人的团队做内容输出,我们不可能变成一个直播平台;也不可能每篇推文都是10万+。所以,更多还是会选择跟专业的团队合作去做嫁接。

我们一直在专注交易,知道供应链怎么管、投诉怎么处理、服务流程是怎样、合法违规的界限在哪里……内容团队会觉得这些很麻烦,处理起来很累,那可以交给我们。他们只用负责天马行空,这种方式会更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