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俄媒称,莫斯科市政府科学、工业政策与商业局第一副局长阿列克谢·阿尔杰莫夫在出席首届中国机械工业品牌展(China Machinery Fair)期间表示,俄中合资高铁车辆厂厂址将设在莫斯科。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0月24日报道,阿尔杰莫夫说:“我们与中国正在积极开展谈判,商讨合资企业在莫斯科本土化的问题。这家合资企业将生产高铁机车车辆。目前已经选好厂址,配备有必要的交通和工程基础设施以及铁路专用线。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起草文件,为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俄中两国将签署一份政府间协议。”
早前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西纳拉集团可能与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厂,为莫斯科-喀山高铁生产动车车辆。合资企业的厂址计划设在莫斯科郊区或者乌拉尔地区。
报道称,莫斯科至喀山段高铁造价约为1.2万亿卢布(约合188亿美元),全长770公里,穿越俄罗斯的7个地区。预计建成后莫斯科至喀山将只需3个半小时。莫斯科至喀山段高铁是莫斯科-北京高铁项目的其中一部分,莫斯科至北京高铁项目总造价高达7万亿卢布(约合1214亿美元)。
据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了解,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表示,中车国际业务签约额从2012年的35.88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81亿美元,增长了125.8%。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占中车海外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去年新签81亿美元订单中,“一带一路”的订单占出口订单较大比重。刘化龙说,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中车在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份额占比仅为6%左右。因此,中国企业海外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突破的关键。中车已从以往的产品输出发展到如今的服务、技术、资本乃至行业标准的全要素输出,模式创新已在发达国家落地。
2016年7月11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参观者在第三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中国中车展台留影。(新华社)
出海记|外媒:首批“中国造”美国地铁列车在中车长客下线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外媒称,美国马萨诸塞州交通局(MBTA)新的橙线地铁就要抵达。10月10日,马萨诸塞州交通局公布了两辆在中国长春由“中车制造”的波士顿地铁样车。
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网站10月10日报道,根据MBTA发言人乔·佩萨图罗的说法,今年晚些时候,这两辆地铁列车将运往美国,成为美国橙线地铁的一员。
报道称,2014年,中国铁路股份有限公司(CRRC)中标了波士顿橙线地铁152辆新车型和132辆红线车。所有284辆汽车预计将在2022年交付。去年12月,MBTA又投票选择从同一家公司再购买120辆红线车。根据MBTA新任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路易斯·拉米雷斯的说法,前六批橙线试点车将于12月抵达,并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检验程序。他说:“试验车的交付是采购全新橙线车队的重要里程碑。”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16日报道,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16日在长春顺利下线,预计在今年12月份运抵美国。这是中国首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美国标准地铁车。
据报道,在长春下线的波士顿橙线地铁车采用不锈钢车体,运营时速63英里,车辆服务年限达30年。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于青松介绍说,车辆结构强度、控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均采用美国标准,这也是中国首个整车各系统均采用美国标准设计的产品。
于青松也介绍说,该地铁车在时速40公里发生碰撞时,车体的乘客区域不会有任何变形,可以保证两列六辆编组车辆碰撞中乘客的安全性。
据介绍,中国制造的波士顿地铁橙线车辆还同时满足美国残疾人协会标准(ADA)、美国环境署标准、美国马萨诸塞州公共交通安全运行法案、美国人体工程军工MIL标准等。
据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从中车了解,2015年9月,中国中车在美国投资兴建了第一个制造基地——中国中车春田工厂。春田工厂占地40英亩,能够完成车辆总装配、转向架装配、试验和售后等工作,能够创造就业至少150人,预计2018年初投入使用,产能计划实现每月生产12辆车,波士顿地铁后续车辆将在这里实现本土化生产。春田工厂的竣工,将推动春田重返铁路制造业的中心,复兴当年的辉煌。今年,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还设立了研发美国分中心,将承担前沿技术研究、美国标准体系的建立及认证、对北美地区项目进行跟踪、研发及后期的技术支持等工作。
据悉,美国第一条地铁——波士顿地铁,从1897年投入使用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全球公认的高端市场,其在技术、商务、本地化及法律等方面都有非常特殊及复杂的要求。2014年10月22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标284列波士顿红线和橙线地铁,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美国面向全球招标中首次胜出登陆美国。2017年4月3日,“中国制造”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模型车首次在波士顿市政广场上面向公众展出,赢得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好评,马萨诸塞州州长曾连续三次在Twitter上为地铁点赞,他说:“新车增加了门的宽度,增加了到站和上下站的屏幕和语音提示,提高了运行中的稳定性,让乘客体验更加舒适。”
今年4月,马萨诸塞州交通局(MBTA)跟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正式签订波士顿地铁“红线”项目120辆地铁车加车合同,同时,公司还中标美国洛杉矶地铁项目,这批地铁将直达好莱坞。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迎来美国“回头客”,从“走出去”到“留下来”,并成为“座上宾”,为美国轨道交通提供“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输出“中国技术”。
10月16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首批美国波士顿橙线地铁车下线。(新华社)
出海记|港媒:中车第三季度签283亿元合同 涉巴西马来西亚重大项目
参考消息网10月11日报道港媒称,中国中车公布,于7月至9月期间,签订若干项合同,合计金额约283.2亿元人民币,约占该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16年营业收入的12.3%。
获巴西圣保罗城轨车辆首单
据香港《信报》网站10月10日报道,期内,最大宗的合同是,控股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分别与巴西圣保罗洲城际铁路公司、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签订总计约72.8亿元人民币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从中车四方获悉,当地时间9月1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公司(CPTM)在圣保罗签署了8列(64辆)城轨车辆供货合同,用于装备圣保罗13号线。这是中国企业在巴西圣保罗赢得的城轨车辆第一单。
圣保罗是巴西乃至南美最大的城市,人口达2000多万,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达,目前共运营着十余条线路,几乎覆盖整个圣保罗市。正在建设中的圣保罗13号线(CPTM13号线),全长12.2公里,连接着圣保罗市中心和瓜鲁柳斯国际机场,是巴西和南美洲的第一条机场线。圣保罗城际铁路公司于2016年面向全球招标,为该线路采购运营车辆,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国际竞标中胜出。
按照合同,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将为CPTM13号线提供8列(64辆)城轨车辆。车辆为宽轨列车(轨距1600mm),编组形式为4动4拖,最高运营时速90公里。列车将基于国内成熟的A型地铁技术平台设计,并融合巴西技术标准体系和当地文化。同时,将采用脱轨检测、细水雾灭火、地面-列车3G/4G信息传输等先进的安全保障和信息处理技术,确保车辆既快捷、舒适,又拥有优异的安全性能。按照计划,这批车辆预计在2019年开始交付。
近年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高端轨道交通装备陆续进入美国、新加坡、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香港等全球市场。此次在巴西圣保罗赢得城轨车辆第一单,是中车四方继出口阿根廷城际动车组项目后在南美市场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未来持续开拓巴西乃至南美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1日,在巴西城市圣保罗,圣保罗州州长阿尔克明(右三)、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陈佩洁(右四)和中国中车副总裁楼齐良(左四)等人出席城轨车辆供货合同签约仪式。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公司1日签署8列共64辆城轨车辆供货合同,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新华社)
将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引入马来西亚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0月10日发布的公告,此期间涉及境外的合同还有:
全资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及Tegap Dinamik私人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和MRCB Gerge Kent私人有限公司签订了约24.6亿元人民币的轻轨车辆销售合同;
全资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和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香港机场管理局签订了约14.5亿元人民币的香港新APM(无人驾驶)第三跑道项目,其中确定金额约10.9亿元人民币,暂列金额约3.6亿元人民币(项目执行过程中应业主要求增加工程量的情况下发生,若无工程量变化,该款项不发生)。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从中车株机获悉,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机公司)8月2日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签订吉隆坡轻轨三号线42列车的供货合同,中国将为马来西亚提供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
据悉,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企业牵头主导的海外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项目,车辆采用多款创新技术,在业内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款无人驾驶轻轨采用GOA4级别技术,是无人驾驶轨道车辆中的最高等级。该技术完全没有司机和乘务人员参与,车辆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全自动运营,自动实现列车休眠、唤醒、准备、自检、自动运行、停车、开关车门和洗车,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恢复等功能。列车每小时运行80公里,最大载客量1271人。
目前,中车株机公司在马来西亚建立制造和维保基地,实现了由输出产品向输出技术加制造加服务的升级。中车株机公司称,这有助于推动马来西亚当地人才与产业培育,最终使双方获益。
8月2日,嘉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签约仪式后合影。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当天在吉隆坡与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机)牵头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吉隆坡轻轨三号线42辆列车的供货合同。(新华社)
3月21日,来自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在与客户洽谈业务。当日,为期两天的2017亚太铁路大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新华社)
出海记|港媒:中车资阳参与孟加拉国重油电站建设
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港媒称,中国中车子公司中国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日前在孟加拉国国首都达卡,与当地企业中部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电站辅助系统项目总承包方式,为对方建造150兆瓦重油电站项目。
据香港头条财经网9月18日报道,中车资阳目前在当地总承包共8个变电站项目工作。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从中车资阳了解到,双方代表于17日举行了协议签字仪式。
中车资阳驻孟首席代表李发春表示,中车资阳有50多年发动机及其配套制造与集成的历史。他表示,这份合同签署后,中车资阳将充分利用其在孟加拉国电厂和变电站建设上的经验,提前项目策划与实施,建造优秀电厂,充分树立优秀品牌形象。
中国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中车资阳)9月17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与当地企业中部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电站辅助系统项目总承包方式为对方建造150兆瓦重油电站项目。(新华社)
出海记|港媒:中车四方赢得巴西圣保罗城轨车辆中企第一单
参考消息网9月5日报道港媒援引新华社报道称,中国中车旗下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与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日前签署8列共64辆城轨车辆供货合同,合同金额超过1亿美元(相当于逾7.825亿港元)。
中车四方将为CPTM13号线提供的城轨车辆概念图。
据香港头条财经网9月4日报道,该批车辆计划于2019年开始交付。中国中车副总裁楼齐良表示,圣保罗是巴西乃至南美最大的城市,此次合同涉及的圣保罗13号线是南美第一条机场线,中标该合同对于中国中车开拓巴西甚至南美市场都有重大意义。
另据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从中车青岛四方了解到,当地时间9月1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与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公司(CPTM)在圣保罗签署的城轨车辆供货合同,是中国企业在巴西圣保罗赢得的城轨车辆第一单。
正在建设中的圣保罗13号线(CPTM13号线),全长12.2公里,连接着圣保罗市中心和瓜鲁柳斯国际机场,是巴西和南美洲的第一条机场线。圣保罗城际铁路公司于2016年面向全球招标,为该线路采购运营车辆,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国际竞标中胜出。
据了解,按照合同,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将为CPTM13号线提供8列(64辆)城轨车辆。车辆为宽轨列车(轨距1600mm),编组形式为4动4拖,最高运营时速90公里。列车将基于国内成熟的A型地铁技术平台设计,并融合巴西技术标准体系和当地文化。同时,将采用脱轨检测、细水雾灭火、地面-列车3G/4G信息传输等先进的安全保障和信息处理技术,确保车辆既快捷、舒适,又拥有优异的安全性能。按照计划,这批车辆预计在2019年开始交付。
近年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高端轨道交通装备陆续进入美国、新加坡、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香港等全球市场。此次在巴西圣保罗赢得城轨车辆第一单,是中车四方继出口阿根廷城际动车组项目后在南美市场的又一重要突破,为未来持续开拓巴西乃至南美市场奠定了基础。
圣保罗州州长杰拉尔多·阿尔克明(右三)、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陈佩洁(右四)见证了合同的签署。
出海记|港媒:中车获首个海外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项目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港媒称,8月2日,中车旗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在吉隆坡签订吉隆坡轻轨3号线42辆列车的供货合同。
据香港阿思达克财经网8月3日报道,该项目是第一个由中国企业牵头主导的海外全自动无人驾驶轻轨车辆项目,该技术不需要司机和乘务人员,车辆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可实现全自动运营,自动实现列车休眠、唤醒、准备、自检、自动运行、停车、开关车门和洗车,以及在故障情况下实现自动恢复等功能。
列车每小时运行80公里,最大载客量1271人,是吉隆坡第一个六节编组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另据香港星岛环球网8月4日报道,此次签订的列车供货合同总价值达15.6亿林吉特(约合24.5亿元人民币),42列列车中有40列将在马来西亚中车公司生产制造。列车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级别中最高的GOA4级,能够让列车在控制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全自动运营。
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兹米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我们在评选合作伙伴时考察了他们的专业程度,以及他们所提交的材料,我们十分确信,这个联合体将为这一工程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首列车将于2018年8月交付。
8月2日,在吉隆坡,中国中车董事长刘化龙(右3)和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主席伊斯迈尔(右)与嘉宾们在推介仪式上。(新华社)
来源:参考消息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