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排云
编辑|老谢
胡润百富榜又张,在这份充满争议但也记录了中国企业家群体变化的榜单上,有没有园区圈大佬?
当然有!园区界(ID:yuanqujie)盘点发现,在今年的百富榜上,王文学领衔,有10个涉足产业地产的企业大佬(家族)上榜(忽略主营业务或战略不明晰的企业),他们是:王文学(华夏幸福),阎志(卓尔),魏少军家族(隆基泰和),黄楚龙(星河集团),孙荫环家族(亿达),黄光苗(中洲),郑松兴(华南城),王建军、赵颖夫妇(中国宏泰),许为平(总部基地),梁满林(华南城)和郑大报(华南城)。这些大鳄的身价合计1762亿元,介于第三名马云家族(2000亿)和第四名的杨惠妍(1600亿)之间。
追溯发现,在成就今天的企业之前,他们有的做过记者,有的端过体制内金饭碗,有的开过火锅店,有的做过包工头;有人雪夜驱车谈合作,有人当街痛哭,有人几乎倾家荡产,也有人消失多日;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总体看,他们的成功有一个共性,就是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个人机遇与能力又起着重要作用。
从园区大佬的总排名来看,与去年相比,黄楚龙之外所有人的排名都有所下降,其中,执掌总部基地的许为平下滑310名,你看,在富豪的世界,何尝不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基本面如此,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这些20亿身价起跳的大佬是何许人也,并简单勾勒其创业、打拼、成功的大致轨迹。
第一名,575亿
王文学,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曾从事:餐饮
“从火锅店起家,用25年时间,做成中国第七大房企。”一家媒体如此概括。
王文学,1967年5月出生,根据百度百科的信息,王文学毕业于廊坊市工业学校,现任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外,还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第十一届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廊坊市工商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有人说,王文学最大的成就,是跳出了“就园区建园区”的思路,开创了“产业新城”的模式,但王文学极少在公众场合出现,这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出生于河北霸州,家境普通,中专学历。早年,他在河北省廊坊市交通局运输公司工作。1992年下海,开了一家火锅店,不足一年,他便盘下周边店铺,扩大了店面规模。”《财经》的一篇报道大致勾勒了其25岁之前的经历。
由于火锅店位于廊坊的繁华地段新华路,人流量大,王文学的餐饮生意也越做越大,来吃饭的也包括部分当地政府官员。这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发展轨迹。
90年代中期,他发现商机,为政府装修楼堂馆所;98年他拿到第一块地,踏进房地产;2002年启动华夏幸福后来的样本项目固安工业园,踏进产业地产;2011年,华夏幸福在A股借壳上市。
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王文学遭遇了两次大劫:一次是1998年政府叫停楼堂馆所;一次是2003年国务院叫停开发区建设。无法收回装修款,王文学不得不在春节外出躲债;而固安工业园险被叫停,王文学坐在固安街边,悲从中来,当街痛哭。
“王文学经历的两次大劫都与政策变脸相关,他的事业起步与转向都得益于政府资源,每一次危机也源自政策变化”该报道如此概括。
如今,历时十八年,华夏幸福形成的产业新城模式已逐渐成熟,华夏幸福的发展,使得王文学的个人财富迅速增长。
在今年的胡润排行榜上,王文学的身价是575亿,较去年的483亿涨19%,总排名下滑6位。
第二名,385亿元
阎志,卓尔集团创始人、董事会联席主席兼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曾从事:记者
阎志所执掌的卓尔集团主营商贸物流批发市场,布局在武汉、天津、长沙等地,2016年度,公司收入12.13亿元,净利20.49亿元。
阎志的履历被媒体讲了很多遍。公开资料显示,阎志出身于湖北罗田县三里贩镇一个普通的林业干部家庭,家境普通,他的第一桶金来自文学。据介绍,他曾在罗田县林业局、黄冈地区文联、《市场时报》社任职。大约在1996年,他写了一本刘德华的传记《天若有情天亦老》,赚了2千元,凭这微小的资金开了家广告公司,从此踏上创业道路。
阎志先后涉足传媒、棉纺等产业,但把他送到湖北首富位置的是一个叫做汉口北的商贸物流项目。
2006年,他在武汉黄陂一块不毛之地投资第一企业社区,2008年投资建设汉口北,据说这次投资几乎让他倾家荡产,但所幸,汉口北批发市场取得了成功。2011年,卓尔发展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湖北首家登陆香港主板市场的民营企业,公司当时市值约为108.15亿港元。持有公司85%的股权的创始人阎志,一跃摘取湖北新首富桂冠。
或许是长江赋予了他无限诗情,阎志的一个身份是企业家,还有一个身份是作家,诗人。按照公开履历,阎志是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工商联合会副主席、武汉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此外,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如今,阎志似乎很喜欢他的作家&诗人身份。《中国慈善家》杂志的一篇报道是这样描述他的诗人生涯的:18岁开始写诗,出版了七八本诗集,国内各诗歌奖项均有斩获,每个月,他都要抽出时间主编《中国诗歌》杂志。多年前,阎志出版了倾十年之功打造的自传体长诗《挽歌与纪念》,这是他修改三次以上的诗作。不仅如此,他还在武汉创建了“卓尔书店”。
不过阎志并不喜欢“儒商”的恭维,“卓尔的起家也不是靠文化产业,而是‘做生意、过日子’。”
在今年的胡润百富榜上,阎志的身价是385亿,较去年的305亿元涨了26%。
第三名,210亿
魏少军(家族),河北隆基泰和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曾从事:建筑
魏少军,1963年生于河北省高碑店市,河北隆基泰和实业集团董事长;同时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河北省第九、第十届政协委员;任河北省工商联第十一届副主席。
按照官方描述,隆基泰和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1995年,从建筑队向建筑公司转型;
第二次是2000年,从建筑公司向房地产开发公司转型,从2000年涉足白沟商贸城开始,隆基泰和开始逐步把房地产业务向保定市、河北省拓展;
第三次是2008年,魏少军之子魏强毕业后开始创办新能源产业。
隆基泰和涉足产业地产,比较知名的项目是白沟新城,不过产业地产(商贸物流)仅是其商业拼图的一个板块。
目前,魏少军掌控的隆基泰和集团旗下主要有两个平台。
一个2015年5月份在港交所上市的隆基泰和智慧能源(01281),主要涉及智慧能源及太阳能发电和土地一级开发两大业务,整体规模并不大,截至2016年底,总资产为12.7亿元,营业收入为6.07亿元。于2017年6月,该公司重组董事会,魏少军之子魏强担任董事会主席,魏少军辞任董事会主席调任为非执行董事。
另一个平台为隆基泰和实业有限公司,经济观察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4个住宅项目、12个商业地产、13个商贸物流项目、3个产业园区、2个产业新城和2个旅游地产项目,此外,还有16个商业零售项目。
魏少军的早年创业轨迹也不难勾勒:从1996年到2003年,魏少军一直担任河北省高碑店市建筑企业集团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于2002年,魏少军创办了隆基泰和,逐渐从一家小型企业发展为产业集团。
最新的市场传闻是,隆基泰和有可能正在寻求打包产业地产资产借壳上市,壳资源选定的是通达动力。如果成行,魏少军家族的身价有可能会继续增长。
在今年的胡润排行榜上,魏少军家族的财富值210亿元,较去年的220亿缩水5%。
第四名,180亿元
吴旭(家族),协信地产创始人
曾供职:体制内
吴旭,1994年创办协信地产,后者曾与龙湖、金科同场竞技,被称为渝派三杰。2015年,在消失归来后,两个大动作搅动产业地产,一是与启迪控股合作,成立启迪协信科技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注科技城开发与运营;二是绿地入股协信远创,成并列大股东,深耕商业及产业地产开发。地产起家的协信成为产业地产一支后起之秀。
据媒体的报道,吴旭6岁开始学习美术,一度梦想当美术家,此后深修了10年美术,最后却阴差阳错没能考上专业美术学校,转而投向与美术有一定关联的建筑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国家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里任职。1994年,在当时的下海浪潮中,吴旭丢掉“铁饭碗”,创办了重庆协信实业总公司(协信控股的前身)。协信先后涉足广告、装饰、驾驶培训等多个行业,但却在相关行业鼎盛期急流勇退,转而投身地产。
协信地产从最早的专业批发市场开始,逐步转向为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和住宅的综合性城市运营,2015年初,协信集团启动业务重组和外拓合作。
对吴旭来说,“上市”似乎是他的夙愿,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协信最早透露的上市计划时间表是2012年内。但不巧的是,2012年国内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协信不得不将上市计划延迟。一年后,协信再次传出要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当时,境外资本市场透露,包括协信在内6家房企将以上市方式进行筹资。不过,上市的“风声”过后,再无任何实质性进展。但协信做大资产包的动作一直都在持续。
在今年的胡润排行榜上,吴旭家族的身价是180亿元,较去年的200亿缩水5%。
第五名,170亿
黄楚龙,星河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建筑面积160万方的“星河World”是星河在产业地产发力的主推项目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黄楚龙执掌的星河控股集团成立于1988年。除去产业集团,旗下还有地产、置业、金融三大业务集团,涉及地产开发、城市更新、商业运营、酒店管理、物业服务、金融投资等多元领域,集团资产总规模超1000亿元。
黄楚龙是广东潮州人,1979年到深圳创业,1988年12月,创立星河地产的前身深圳市怡和企业公司。1994年4月,成立深圳市新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祥和花园、怡和楼等多个项目。1998年,开发星河明居,星河系列化产品开始萌芽。1999年12月,更名为深圳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星河雅居,星河产品系列化迈出重要一步。
2014年,星河联手深创投推出以“产权换股权”的运营模式,在其位于深圳的星河WORLD项目中推行,以产权或“现金+产权”的方式与入驻园区的拟上市企业进行股权置换,这一做法被树立为“产业地产全新的运营模式”,也让星河在产业地产某得一席之地。
相传黄楚龙有一女二子。见诸报端较多的,是其子黄德林。2014年,他曾以星河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星河商置副总经理的身份接受过南都的访问。据访问,黄德林是海归,有着80后典型的开放,自称有好的想法,立即会告诉团队,展开讨论,好话坏话都爱听,只要肯和他聊天。在更近一些的星河官方消息中,出现过“控股集团董事总裁助理黄德林”的表述。
按照胡润排行榜,2017年,黄楚龙身价170亿元,同比涨幅36%。
第六名,55亿元
孙荫环(家族),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
大连软件园是园区界一块响亮的招牌,是全国第一家实行“官助民办”体制运营的软件产业园区。其打造者亿达则曾与万达同称为“大连地产双达”,亿达中国(现已易主)已于香港上市(03639),其所开发运营的园区早已走出大连。孙荫环系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其家族成员也在亿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的个人资料中披露了孙荫环的创业经历: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在建筑装修业和房地产业初具规模的亿达,本着“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意识,将目光瞄向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建了大连渤海机床厂;1996年,亿达与日本日平富山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亿达日平机床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组合机床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7年底,大连市委市政府为了城市的转型,决心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正在为工业园区建设发愁的孙荫环眼前一亮,1998年正月初三,孙荫环冒着纷飞大雪,驱车到沈阳,与东软总裁刘积仁接洽,双方很快达成合作,这为大连软件园的发展打开了局面。如今,亿达早已经走出大连,众多园区项目落地多城。
不过,如今,亿达中国的控股股东是中民投。2016年11月,时任亿达中国控股股东兼主席的孙荫环向中民投旗下公司转让13.7亿股持股,完成后,孙氏继续持有余下2.41亿股,占股本9.34%。之后,孙荫环、孙荫峰等辞任执行董事。另据公司公告,现任亿达中国执行董事、行政总裁的姜修文为孙荫环及孙荫峰的外甥。
除去亿达集团的身份,孙荫环自2012年至今还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另外也是中民投的董事局主席。中民投是大型民营投资公司,由全国工商联和59家中国知名民营企业发起,于2014年8月21日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500亿元。
根据胡润排行榜,孙荫环家族2017年身价55亿,较上年缩水10%,总排名下降134位,居754位。
第七名,54亿
黄光苗,中洲集团董事长,创始人
曾从事:汽车零配件
中洲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产业园区建设与企业孵化、基础设施投资、股权投资四大板块业务,业务分布在深圳、上海、香港、成都、青岛、惠州、汕头等地。2016年中洲控股营业收入81.16亿元,净利2.61亿元。
黄光苗,祖籍潮汕,1969年生人。媒体报道,他1993年移居香港,同年创立中洲(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黄光苗在十多岁时就外出闯荡,以汽车零配件掘得第一桶金,成立中洲集团之后慢慢进入内地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投资、股权投资等领域。
上市,是他的执念。多家媒体报道描述,他曾说过,创建一家上市公司是毕生梦想。而这个梦想确实实现了。2013年2月份,深圳国资委将深长城控股权转让给中洲置地,经过定向增发后,黄光苗实际控制了中洲控股。黄光苗将地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同时也保留了产业园区开发、基础设施投资、股权投资等业务在母公司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中洲控股(01668)曾想吞下华南城。2016年10月,华南城公告,郑松兴拟最多以40亿港元转让公司23.2%股权,受让方为中洲控股,交易完成后,中洲控股将拥有A+H双上市平台。但该交易最终并未成行。
第八名,39亿
郑松兴,华南城集团创始人、主席兼执行董事
曾从事:珠宝业
接上,站在这宗未成交易另一端的关键人,就是郑松兴,他与黄光苗同系潮汕人。
在商贸物流地产领域,有四个公司不得不提:五洲国际、卓尔发展、毅德中国和华南城。其中,华南城集团(01668)在港上市,以开发综合商贸物流为长,核心业态包括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配送、综合商业、电子商务、会议展览、生活配套等。
郑松兴正是华南城的创始人之一。早在2002年,香港民生珠宝总裁郑松兴联合香港佳宁娜集团马介璋、建业五金塑胶公司孙启烈、力嘉国际集团马伟武和京晖国际梁满林4人拿出26亿,成立华南城公司。他们想利用当时深圳市商贸物流外迁的机会,建立一个商贸物流、商业、酒店和住宅为一体的大型园区。2003年5月,华南城第一座城落地,2004年下半年招商纳客,业态包括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电子、五金化工塑料、印刷纸品包装五大原料展示交易等。
十多年间,抓住商贸物流产业从市区向郊区转移的商机,这支团队在国内开发了十数个商贸物流项目,也铸就了创始人的行业地位与身价。
在这张榜单上,不止郑松兴,同为华南城的创始人,梁满林身价20亿;郑松兴胞兄郑大报身价20亿;华南城的造富能力可谓不弱。
第九名,29亿
王建军(赵颖夫妇),中国宏泰发展创办人,董事局主席、总裁
曾从事:记者
“出生于河北廊坊农村,小时候的贫穷,少年时代对改变命运的憧憬,及就业后任职记者的经历,让中国宏泰主席王建军,一步一步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大公报的一段报道如此概述。
他执掌的中国宏泰发展于2014年香港上市,以“产业市镇”为核心模式,以“龙河高新区”为代表性项目,2016年,公司收入19.65亿。
王建军,1963年生人,原是河北工人报记者。一段公开资料描述了王建军的成长:1993年春,他毅然辞职下海;自带2万元盘缠,到了海南;在这里,他结识了天鹏实业有限公司老板,并被聘用为经理;历经两年的磨练和积累,他以记者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辽阔的北方、家乡廊坊房地产业正在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崛起;于是,又一次辞去了经理职务,1995年3月创办了廊坊市城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995年,从第一个小区宏泰花园起,王建军声称没有一个楼盘失败,因为自己从“规划、容积率,都一丝不苟,认真去做”,自己亦从不拖欠贷款,所以至今亦没有打过官司,亦没有试过被追债。”
王建军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有两个做人做事的理念,一是“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另外一个是“讲信誉,让对方也过得去。”2005年,廊坊政府开始建廊坊龙河高新区,这是当地的“十大工程”之一,凭借良好的口碑,宏泰拿下了园区运营的业务,负责生地投资、七通一平、土地补偿及招商工作。如今,宏泰发展已经将“龙河模式”复制到了多个城市。
2017年,王建军、赵颖夫妇身价29亿,排1494位,较去年缩水12%。
第十名,25亿
许为平,总部基地全球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曾供职:体制内
许为平,浙江海宁人,就读于浙江广播大学和浙江大学机电系。1983年就职浙江机床厂;1987年,调入中央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下属机构工作,同年,被派驻广东省委,出任办事处主任兼记者站站长 。
他早期的从商经历主要是“中南机电集团”。
媒体报道描述了这段经历。1990年,许为平带着2000元辞职下海,通过冬天购入电扇夏季卖的“反季销售”,许为平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在中关村成立中南机电公司,销售过电风扇、油烟机等等;5年后,中南电机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成为中关村纳税大户。但这家公司之后如何,并没有太多的公开信息。
1996年的伦敦之行似乎成为许为平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许为平以访问学者身份飞往伦敦,隔年,他以“英国道丰国际集团亚太区总裁”身份返回中国,布局总部基地。2002年,许为平作为外方代表与中关村丰台园共同签署合资开发总部基地项目的协约,同期成立中关村丰台园道丰科技商务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为平出任总部基地董事长、总经理。这个项目,总占地约6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含400座“独立产权、独栋冠名”楼宇。总部基地也成为许为平之后最主要的事业阵地。
而至于许为平如何从毫无开发或招商经验到拿下这个大型园区,个中故事,猜测颇多,但并无定论。十余年过去,北京之外,以“总部基地”命名的项目,已在青岛、沈阳、伦敦等地落地。
2017年,许为平身价25亿元,较去年缩水17%,居排行榜1681位。
好了,怎样成为富豪,你get到了么?
资料参考及引用:
公司官网、上市公告、百度百科、《财经》、《每日经济新闻》、观点地产、《南方都市报》、界面、《中国房地产报》、《大公报》、《经济日报》、《红地产》、《经济观察报》、《中国慈善家》、时代财经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