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各区的发展“密码” 你能看懂几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各区的发展“密码” 你能看懂几个?

解锁传统的成都6近郊区域 + 新津县的 “ 发展密码 ” 。

“ 产业 ”龙泉驿区

龙泉驿区,在大部分成都人眼中,基本等同于 “ 汽车产业园区 ” 。汽车,是龙泉乃至成都的重要产业,这也是面积仅占成都3.82%的龙泉,经济总量占比却达到8.54%的原因。

▲ 航拍龙泉(图片来源:龙泉驿区官网)

这个车轮上的区域,在汽车产业的强势支撑下,连续三年迈上三个千亿台阶:2012年汽车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破千亿元,2013年汽车制造业过千亿元,2014年整车制造业过千亿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则达到1010亿元,汽车产量达111.6万辆。

在今年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龙泉入列第33位,并占领西部NO.1的位置。并且2012-2017年,龙泉在各大榜单中都在稳步上升。

近年,成都人对于龙泉的信心大增,发展的脚步与房价齐增,在房产市场中,大面、十陵、书房等板块相继崛起,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也必将带动龙泉的旅游经济发展, “ ‘ 东进 ’ 排头兵 ” 的称号,龙泉担得起。

 “ 产城 ” 新都区

曾经的新都,对于成都而言,就是金牛区的 “ 向北延伸区 ” ,不仅是区域的延伸,也是城北 “ 脏乱差 ” 气质的延伸。但今天,新都的新城区道路宽阔,路面干净,道路有大片的在建工地,全然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的新都,已然不同。

产 业 方 面

2016年,新都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41亿元;2011-2016年的五年时间里,新都工业区共完成工业投资27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7个。

2014年,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落户,新都从0开始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之路。中车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315天,刷新成都速度。至今,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产业已在新都呈现雏形。目前新都正加快实施投资约4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园起步区PPP项目。

生 活 方 面

▲ 香城湿地(图片来源:ZOL论坛)

香城湿地1080亩的第一期项目已建成开放,这是继锦江区白鹭湾湿地公园后第二个建成开放的生态湿地公园。未来三年,新都区还将新建119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 “ 15分钟生活服务圈 ” 。

未来, “ 产城一体 ” 的新·新都将刷新城北在成都人心中的形象。

 “ 医学 ” 温江区

说到温江,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医学产业,第二个则是鱼凫村遗址,国色天香紧随其后。未来,医学与文化依然是温江区的重点打造领域。

据统计,今年1-9月,温江新签约引进药明康德、景泽生物等重大项目21个。未来,力争2018年,成都医学城产业规模占比达到成都市25%以上,跻身国内生物医学类产业基地前15强;2020年,形成3-4个产业链条完备的生物医学产业集群,实现全口径生物医学产业规模750亿元;2025年,全口径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而在文化方面,总投资150亿元的凤凰康养文旅小镇项目签约温江,将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国家遗产级康养文旅目的地。温江区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十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含分馆)藏量不低于1.2册,博物馆数量达到10个,2025年,这两个目标数据将为1.6、15。

据悉,温江还希望2025年,鱼凫文化、农业文化、健康文化影响力能享誉全国。

▲ 签约仪式(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 航空 ” 双流区

对于大部分 “ 飞 ” 来成都的游客来说,双流机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是他们的 “ 成都初印象 ” ,但除了航空产业,双流区还有很多可说的。

今年,双流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8位。而在撤县设区之前,它一直位于最综合实力百强县的TOP20之列。

2016年,双流地区生产总值为652.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7.15亿元。西航港经开区如今已成为全省重点培育的5个2000亿产业园区之一。

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其中双流园区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双流已举(承)办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高端峰会论坛等重大活动50余项;双流国际机场成为中西部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航空口岸;区域引进中电子、阿里巴巴智能骨干网、顺丰等亿元以上项目149个,聚集世界500强企业22家。

▲ 新城湿地公园(图片来源:房天下)

在生态方面,新城湿地公园面积超过8500亩,相当于50多个人民公园大小。也是全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

“ 双创 ” 郫都区

虽然郫都区已经撤县设区一年了,但大部分成都人还是觉得, “ 郫县 ” 更顺口,毕竟我们还有明星产品 —— 郫县豆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 “ 郫县豆瓣 ” 品牌价值已经达到650亿元,意外不意外?

当然,郫都区不仅仅有美食,2012-2016年,郫都区都在全国百强县名单之上,今年更是直接入选百强区第44位,超越温江区,成为最大的 “ 黑马 ” 。近年来,区域内产业也是突飞猛进 ——

目前,郫都区全面构建4大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食品饮料产业生态圈、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生态圈、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

▲ 菁蓉小镇(图片来源:郫都区官网)

2016年5月,郫都区获批全国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目前入住创新创业项目1600多个,16家双创企业在天府股权交易所挂牌。格罗方德、华为成都研究所、京东方等来自全球的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巨头在郫都区已形成集群发展之势。

在高校 + 双创的形式上,郫都区依托境内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华大学等19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打造了 “ 布谷鸟创业公社 ” 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未来,郫都区将成 “ 双创 ” 聚集地。

 “ 蓉欧 ” 青白江区

青白江是国家 “ 一五 ” 时期在四川规划建设的冶金、化工基地,也是成都市最早的工业区。作为中国(四川)自贸区挂牌的区域之一,青白江区在“头衔”上与天府新区、高新区、双流区可谓平起平坐。

2013年4月,蓉欧快铁的开行,2017年4月,四川自贸区挂牌,青白江成为四川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的 “ 内陆亚欧门户 ” 。

▲ 蓉欧快铁(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经过4年运行,蓉欧快铁中国际网铺划了3条运行线:中线(成都-波兰罗兹)全长9826公里,终点已延伸至波兰库特诺、德国纽伦堡等欧洲端点城市;南线(成都-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覆盖中亚、西亚、南亚及南欧地区;北线(成都-俄罗斯莫斯科),覆盖独联体及其他东欧国家。成都通往东南亚地区南下物流通道已经打开。

国内方面,蓉欧快铁向东向南延伸至厦门、深圳、昆明、宁波等11个城市。

2017年1-8月,蓉欧快铁共开行487列,并力争2017年全年开行1000列,开行频率也从最初的每周1列单向运行发展至可实现每周 “ 去11回9 ” 双向稳定运营,成为中国国内运行最稳定、运行时间最短、发班频率最高的中欧班列。

随着 “ 一港三城多个特色小镇 ” 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瞄准青白江,参与建设 “ 国际化青白江 ” 。

 “ 潜力 ” 新津县

早些年,牧马山别墅区让新津县在成都彻彻底底地火了一把,其影响力至今仍存在。而豪宅区也不仅仅是新津唯一的亮点 ——

2016年新津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6亿元,比2011年增长75%。

近日,在2017全省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形势发布会上,新津在全省175个区(市)县经济综合评价排名第8位,这也是新津连续5年进入四川经济发展十强县。而在今年的全国 “ 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 ” 中,新津成为四川唯一一个上榜县,并位列第16名,此前,新津已连续多年在此榜单之上。

在产业发展上,新津工业及现代物流商贸功能区在2016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505亿元,成固定资产投资139.02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1082万美元。

▲ 示意图(图片来源:新津官网)

在新一轮的规划编制中,新津规划了城市绿心,设计了 “ 一心三片、拥江发展 ” 的城市空间结构,确定了 “ 绿心润三城、两山望五津 ” 的生态格局,用一个60多平方公里的绿心融合老城片区、新城片区和花源片区。

未来,新津的产业正在稳步发展,而生态将会越来越好。

来源:成都向上

原标题:Big榜:成都各区的发展“密码”,你能看懂几个?(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各区的发展“密码” 你能看懂几个?

解锁传统的成都6近郊区域 + 新津县的 “ 发展密码 ” 。

“ 产业 ”龙泉驿区

龙泉驿区,在大部分成都人眼中,基本等同于 “ 汽车产业园区 ” 。汽车,是龙泉乃至成都的重要产业,这也是面积仅占成都3.82%的龙泉,经济总量占比却达到8.54%的原因。

▲ 航拍龙泉(图片来源:龙泉驿区官网)

这个车轮上的区域,在汽车产业的强势支撑下,连续三年迈上三个千亿台阶:2012年汽车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破千亿元,2013年汽车制造业过千亿元,2014年整车制造业过千亿元,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则达到1010亿元,汽车产量达111.6万辆。

在今年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龙泉入列第33位,并占领西部NO.1的位置。并且2012-2017年,龙泉在各大榜单中都在稳步上升。

近年,成都人对于龙泉的信心大增,发展的脚步与房价齐增,在房产市场中,大面、十陵、书房等板块相继崛起,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也必将带动龙泉的旅游经济发展, “ ‘ 东进 ’ 排头兵 ” 的称号,龙泉担得起。

 “ 产城 ” 新都区

曾经的新都,对于成都而言,就是金牛区的 “ 向北延伸区 ” ,不仅是区域的延伸,也是城北 “ 脏乱差 ” 气质的延伸。但今天,新都的新城区道路宽阔,路面干净,道路有大片的在建工地,全然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的新都,已然不同。

产 业 方 面

2016年,新都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41亿元;2011-2016年的五年时间里,新都工业区共完成工业投资275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7个。

2014年,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落户,新都从0开始了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之路。中车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315天,刷新成都速度。至今,一个庞大的轨道交通产业已在新都呈现雏形。目前新都正加快实施投资约4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园起步区PPP项目。

生 活 方 面

▲ 香城湿地(图片来源:ZOL论坛)

香城湿地1080亩的第一期项目已建成开放,这是继锦江区白鹭湾湿地公园后第二个建成开放的生态湿地公园。未来三年,新都区还将新建119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 “ 15分钟生活服务圈 ” 。

未来, “ 产城一体 ” 的新·新都将刷新城北在成都人心中的形象。

 “ 医学 ” 温江区

说到温江,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医学产业,第二个则是鱼凫村遗址,国色天香紧随其后。未来,医学与文化依然是温江区的重点打造领域。

据统计,今年1-9月,温江新签约引进药明康德、景泽生物等重大项目21个。未来,力争2018年,成都医学城产业规模占比达到成都市25%以上,跻身国内生物医学类产业基地前15强;2020年,形成3-4个产业链条完备的生物医学产业集群,实现全口径生物医学产业规模750亿元;2025年,全口径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而在文化方面,总投资150亿元的凤凰康养文旅小镇项目签约温江,将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国家遗产级康养文旅目的地。温江区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十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含分馆)藏量不低于1.2册,博物馆数量达到10个,2025年,这两个目标数据将为1.6、15。

据悉,温江还希望2025年,鱼凫文化、农业文化、健康文化影响力能享誉全国。

▲ 签约仪式(图片来源:四川在线)

 “ 航空 ” 双流区

对于大部分 “ 飞 ” 来成都的游客来说,双流机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是他们的 “ 成都初印象 ” ,但除了航空产业,双流区还有很多可说的。

今年,双流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8位。而在撤县设区之前,它一直位于最综合实力百强县的TOP20之列。

2016年,双流地区生产总值为652.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7.15亿元。西航港经开区如今已成为全省重点培育的5个2000亿产业园区之一。

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其中双流园区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双流已举(承)办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高端峰会论坛等重大活动50余项;双流国际机场成为中西部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航空口岸;区域引进中电子、阿里巴巴智能骨干网、顺丰等亿元以上项目149个,聚集世界500强企业22家。

▲ 新城湿地公园(图片来源:房天下)

在生态方面,新城湿地公园面积超过8500亩,相当于50多个人民公园大小。也是全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

“ 双创 ” 郫都区

虽然郫都区已经撤县设区一年了,但大部分成都人还是觉得, “ 郫县 ” 更顺口,毕竟我们还有明星产品 —— 郫县豆瓣。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 “ 郫县豆瓣 ” 品牌价值已经达到650亿元,意外不意外?

当然,郫都区不仅仅有美食,2012-2016年,郫都区都在全国百强县名单之上,今年更是直接入选百强区第44位,超越温江区,成为最大的 “ 黑马 ” 。近年来,区域内产业也是突飞猛进 ——

目前,郫都区全面构建4大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食品饮料产业生态圈、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生态圈、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

▲ 菁蓉小镇(图片来源:郫都区官网)

2016年5月,郫都区获批全国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目前入住创新创业项目1600多个,16家双创企业在天府股权交易所挂牌。格罗方德、华为成都研究所、京东方等来自全球的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巨头在郫都区已形成集群发展之势。

在高校 + 双创的形式上,郫都区依托境内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华大学等19所高校、25万余名大学生,打造了 “ 布谷鸟创业公社 ” 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未来,郫都区将成 “ 双创 ” 聚集地。

 “ 蓉欧 ” 青白江区

青白江是国家 “ 一五 ” 时期在四川规划建设的冶金、化工基地,也是成都市最早的工业区。作为中国(四川)自贸区挂牌的区域之一,青白江区在“头衔”上与天府新区、高新区、双流区可谓平起平坐。

2013年4月,蓉欧快铁的开行,2017年4月,四川自贸区挂牌,青白江成为四川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的 “ 内陆亚欧门户 ” 。

▲ 蓉欧快铁(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经过4年运行,蓉欧快铁中国际网铺划了3条运行线:中线(成都-波兰罗兹)全长9826公里,终点已延伸至波兰库特诺、德国纽伦堡等欧洲端点城市;南线(成都-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覆盖中亚、西亚、南亚及南欧地区;北线(成都-俄罗斯莫斯科),覆盖独联体及其他东欧国家。成都通往东南亚地区南下物流通道已经打开。

国内方面,蓉欧快铁向东向南延伸至厦门、深圳、昆明、宁波等11个城市。

2017年1-8月,蓉欧快铁共开行487列,并力争2017年全年开行1000列,开行频率也从最初的每周1列单向运行发展至可实现每周 “ 去11回9 ” 双向稳定运营,成为中国国内运行最稳定、运行时间最短、发班频率最高的中欧班列。

随着 “ 一港三城多个特色小镇 ” 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始瞄准青白江,参与建设 “ 国际化青白江 ” 。

 “ 潜力 ” 新津县

早些年,牧马山别墅区让新津县在成都彻彻底底地火了一把,其影响力至今仍存在。而豪宅区也不仅仅是新津唯一的亮点 ——

2016年新津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6亿元,比2011年增长75%。

近日,在2017全省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形势发布会上,新津在全省175个区(市)县经济综合评价排名第8位,这也是新津连续5年进入四川经济发展十强县。而在今年的全国 “ 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 ” 中,新津成为四川唯一一个上榜县,并位列第16名,此前,新津已连续多年在此榜单之上。

在产业发展上,新津工业及现代物流商贸功能区在2016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505亿元,成固定资产投资139.02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1082万美元。

▲ 示意图(图片来源:新津官网)

在新一轮的规划编制中,新津规划了城市绿心,设计了 “ 一心三片、拥江发展 ” 的城市空间结构,确定了 “ 绿心润三城、两山望五津 ” 的生态格局,用一个60多平方公里的绿心融合老城片区、新城片区和花源片区。

未来,新津的产业正在稳步发展,而生态将会越来越好。

来源:成都向上

原标题:Big榜:成都各区的发展“密码”,你能看懂几个?(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