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优基金创始人陈紫楠: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优基金创始人陈紫楠: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

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人生坐标,她认为自己的航向的坐标,是善。

作者:雷诺、欧若拉

编辑:Melody

排版:好贼

关于陈紫楠 Crysti

2015年毕业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本科。2017年就读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主修社会工作,辅修工商管理。

是两个非赢利机构的主要创始人

2009年于西雅图创立世界青年价值协会(World Youth Value Society)

2011年于日内瓦创立PAIX(Philanthropist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X)

也是三个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中美教育咨询公司Excella Education

中美有机食品进出口贸易公司Hogen

小众设计师时装品牌公司Sab&Mo

被定义为“连续创业者”。

目前暂时中止哥大学业,到硅谷和合伙人Winston一起成立了UniWill Ventures(优基金)。

太平洋时间早上七点五十,西雅图市中心,哥伦比亚大楼最顶层。

青年投资人、华盛顿大学校友陈紫楠,在早餐和咖啡的香味中接受了PNU媒体的采访。

惊讶于陈紫楠人生履历的厚实,也同样惊讶于她轻松友善的性格。当被问到自己的时候,她简单直白的介绍:

一个好玩,做事跨度超级大的人。

让人印象深刻。

初入政商

陈紫楠就读的高中是2015年中国领导人到访西雅图期间参观过的Lincoln high school。毕业之后,紫楠申请了西海岸的顶尖学府华盛顿大学:“因为自己是家里唯一在西雅图扎根的人,这是我为自己选择的一个完美的起点。”

但在刚进入华盛顿大学的前两年,陈紫楠陷入了迷茫。

亲戚觉得她有天赋成为“下一个杨澜”,多学一点接地气的专业,做一个台前幕后的掌控者;而天性倔强的她,不想过早地限定自己的格局。在尝试了各类课程之后,她最终选择了政治经济学,因为其覆盖了话题基础和沟通的命脉,同时掌握经济与政治的时局大体。课程相对空闲的时候,她顺势拿下了国际关系的作为副专业,之后多次作为交换生,往来于各国大学校园之间。

学,再而思,三而行

两年的华盛顿大学生活后,紫楠暂停了自己一年的学业,开始了四处奔波的实习工作。她分享了自己的第一份全职工作——跟随支持女性就业创业的华盛顿州民主党派参议员,Maria Cantwell 女士,并在她的办公室实习了半年。之后,她上手做云南某企业有机生态食品出口生意,同时也开始了在华盛顿州商务部为期半年的实习,寻求一个学习有关进出口检验检疫证明流程的机会。机缘巧合的是,实习期间,她被分配到一个非洲蜂蜜进口华盛顿州的贸易项目,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办公室恰好就在隔壁办公室。

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被错过。

她还分享了纽约联合国总部HR的实习经历,借助这个平台得以阅人无数,面试过相当多重量级的人物,包括从政府部门或者知名企业退休下来的外交官和部长。能够作为HR跟他们有过一面之缘,紫楠说,是一段很棒的经历,这让她充分了解大公司的招聘细节,给自己的未来预备了绝佳素材。

实习工作结束后,她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哥大的社会关系学,同时进修MBA。

紫楠直言,哥大提供的社会资源丰富,不管在哪个行业,背后都能找到校友的大力支持。

她提到,旧金山有一个名为Columbia Angel Group的天使投资人俱乐部,便是这样一个代表。其成员里大多都是投资圈摸爬滚打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友,自己因为母校的系带,曾收到过多次的邀约。在这样的环境里,紫楠学到了很多,也让她更加感激学校带给自己的无价资源。

机遇,与航向

当被问到,如何平衡生命中大小机会时,紫楠分享了父亲告诫自己的一句话:

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她说,在真正遇到机会之前,很多事情都愿意去尝试,虽然没有做精,但是广泛的涉猎给予她丰富的知识面,在不同的话题面前从不泛泛而谈。如果深入做一些事,就意味着要舍弃另一些事。不一定是全部利益驱动,做很多事也包含情怀。

而对紫楠而言,她的情怀是三个关键词:young spirit,health,happiness。

后两者源自马云的理念,指为社会和世界,带来健康和幸福感。而第一个young spirit,则是她自己的创造;意味着把握自己的年轻群体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她相中的项目可能做不到一本万利;但是作为一个投资人,她有责任保证这些项目免于亏损。她将自己归类为社会公益投资者,即表明了能对社会创造一些价值,带来一些不同,这是她为优基金设定的方向。

紫楠坦言,作为一个青年投资人,更希望做年轻人创业的伯乐,但如果有一天能够遇到好的项目,也会重新考虑去做一个创业者;因为对自己来说,世界更像是一个圈,而不存在那么多条条框框。

上善若水

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人生坐标,紫楠开玩笑的说,采访的过程中说过了太多的有个性、勇于挑战,但她认为自己的航向的坐标,是善。

“我做的一切,不管表现形式是什么,初衷都是好的,没有任何事情的动机是伤害别人。不管在生活还是事业中,我都倾向于双赢。”

双赢并不是天真的想法。虽然自己的首要职责,是对基金背后的投资人负责;但她觉得自己置身的投资环境,还没有差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如果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态度和实力,那么未来彼此之间也就是萍水相逢,但是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态度,如果和双方互相了解,互惠互利,就会有机会进行长期合作。面对未来一定会有险恶的商业环境,正如她对自己投资人的忠诚,她不会畏惧恶性竞争。

“最主要的是,感激这个大环境和身边所有人,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在采访中,陈紫楠一再感激时局和人。

负重而致远

作为23岁的投资人,相对应的压力一点都不比她的前辈少。

紫楠描述,她最大的压力,是如何回馈自己的投资人;她觉得自己和优基金非常幸运,它的资金池来源可能只是合作投资人财富的一小部分,鉴于这些资金的去处用于公益事业和社会改造,投资人们并不迫求短期的大回报,因此在管理上面相对宽松。

但是年轻不是接受慷慨的理由,紫楠觉得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突破舒适的环境,尤其是不断磨砺一个投资人的眼光和预判能力。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让她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接触更多有潜力的项目,比如当年的Uber与Airbnb,这样的独角兽,就能带来未来250倍的增长,就能为背后支持的投资人证明自己的眼光和价值的创造力。

这对于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投资圈,陈紫楠的年龄和性别曾为她和她的事业带来过不少的轻视与质疑;起源于传统的路线的前辈,大都倾向于JP Morgan一样的大公司入仕,积攒必要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最后成为投资人;但是她的路线不同,作为一个热爱挑战与尝试的新秀,她选择不为自己画圈。拒绝按套路出牌的机会成本相当高,因为终归到底,一切都取决于回报,她很清楚自己需要全力以赴。

返璞归真

卸下投资人的身份后,陈紫楠讲述了自己怎么支配闲暇的时间。她以前一直热爱健身,并且每天为自己设置了以任何方式达到10公里的运动目标,包括骑自行车,跑步,健身房;陈紫楠不仅坚持自己一个人去实现,她打趣的说,甚至可以为此成立一个10K俱乐部,呼吁周围所有的人一起完成这个目标。

身体需要锻炼,而思想同样需要打磨,陈紫楠其余的时间愿意投在读书上。她说,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看书速度极快,几乎一天一本,这需要她百分之百地专注,所以她在这件事情上更愿意独自去完成。

在访问的最后,陈紫楠讲到了她和自己的关系。作为一个双子座,很多时候觉得清楚自己的想法,然而又不那么确定;她在最开始的投资中辗转反侧,对项目的好坏捉摸不定。然而这仿佛才是她人生哲学的魅力所在。

她说:“因为如果提前告诉我,我的终点在哪里,我可能会看到很多我不想看到的事情。”她计划自己的前20年全部用来游山玩水,20-40搭建自己的事业,40-60岁完成工作的交接,60岁以后退隐山林。

尾声

作为一个投资人,她热爱自己的事业;而作为一名女性,她热爱自己的生活。

对现在的陈紫楠来讲,家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丈夫和孩子都要是一个有趣的人;她喜欢小动物,看日出和夕阳;去户外登山,体验种种生活中的乐趣和小浪漫,都不是浪费。

实现自我,照顾家人,再为国家和名族发声;

陈紫楠很推崇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的人生轨迹:做一个鼓励拓生命宽度的人。马拉拉有限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体会不完的事。或许更长的寿命并不是她想追求的,她希望所有人去看世界上更多的地方。

最终的一切,是回归到生活的本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优基金创始人陈紫楠: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

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人生坐标,她认为自己的航向的坐标,是善。

作者:雷诺、欧若拉

编辑:Melody

排版:好贼

关于陈紫楠 Crysti

2015年毕业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本科。2017年就读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主修社会工作,辅修工商管理。

是两个非赢利机构的主要创始人

2009年于西雅图创立世界青年价值协会(World Youth Value Society)

2011年于日内瓦创立PAIX(Philanthropist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X)

也是三个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中美教育咨询公司Excella Education

中美有机食品进出口贸易公司Hogen

小众设计师时装品牌公司Sab&Mo

被定义为“连续创业者”。

目前暂时中止哥大学业,到硅谷和合伙人Winston一起成立了UniWill Ventures(优基金)。

太平洋时间早上七点五十,西雅图市中心,哥伦比亚大楼最顶层。

青年投资人、华盛顿大学校友陈紫楠,在早餐和咖啡的香味中接受了PNU媒体的采访。

惊讶于陈紫楠人生履历的厚实,也同样惊讶于她轻松友善的性格。当被问到自己的时候,她简单直白的介绍:

一个好玩,做事跨度超级大的人。

让人印象深刻。

初入政商

陈紫楠就读的高中是2015年中国领导人到访西雅图期间参观过的Lincoln high school。毕业之后,紫楠申请了西海岸的顶尖学府华盛顿大学:“因为自己是家里唯一在西雅图扎根的人,这是我为自己选择的一个完美的起点。”

但在刚进入华盛顿大学的前两年,陈紫楠陷入了迷茫。

亲戚觉得她有天赋成为“下一个杨澜”,多学一点接地气的专业,做一个台前幕后的掌控者;而天性倔强的她,不想过早地限定自己的格局。在尝试了各类课程之后,她最终选择了政治经济学,因为其覆盖了话题基础和沟通的命脉,同时掌握经济与政治的时局大体。课程相对空闲的时候,她顺势拿下了国际关系的作为副专业,之后多次作为交换生,往来于各国大学校园之间。

学,再而思,三而行

两年的华盛顿大学生活后,紫楠暂停了自己一年的学业,开始了四处奔波的实习工作。她分享了自己的第一份全职工作——跟随支持女性就业创业的华盛顿州民主党派参议员,Maria Cantwell 女士,并在她的办公室实习了半年。之后,她上手做云南某企业有机生态食品出口生意,同时也开始了在华盛顿州商务部为期半年的实习,寻求一个学习有关进出口检验检疫证明流程的机会。机缘巧合的是,实习期间,她被分配到一个非洲蜂蜜进口华盛顿州的贸易项目,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办公室恰好就在隔壁办公室。

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被错过。

她还分享了纽约联合国总部HR的实习经历,借助这个平台得以阅人无数,面试过相当多重量级的人物,包括从政府部门或者知名企业退休下来的外交官和部长。能够作为HR跟他们有过一面之缘,紫楠说,是一段很棒的经历,这让她充分了解大公司的招聘细节,给自己的未来预备了绝佳素材。

实习工作结束后,她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哥大的社会关系学,同时进修MBA。

紫楠直言,哥大提供的社会资源丰富,不管在哪个行业,背后都能找到校友的大力支持。

她提到,旧金山有一个名为Columbia Angel Group的天使投资人俱乐部,便是这样一个代表。其成员里大多都是投资圈摸爬滚打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友,自己因为母校的系带,曾收到过多次的邀约。在这样的环境里,紫楠学到了很多,也让她更加感激学校带给自己的无价资源。

机遇,与航向

当被问到,如何平衡生命中大小机会时,紫楠分享了父亲告诫自己的一句话:

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她说,在真正遇到机会之前,很多事情都愿意去尝试,虽然没有做精,但是广泛的涉猎给予她丰富的知识面,在不同的话题面前从不泛泛而谈。如果深入做一些事,就意味着要舍弃另一些事。不一定是全部利益驱动,做很多事也包含情怀。

而对紫楠而言,她的情怀是三个关键词:young spirit,health,happiness。

后两者源自马云的理念,指为社会和世界,带来健康和幸福感。而第一个young spirit,则是她自己的创造;意味着把握自己的年轻群体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她相中的项目可能做不到一本万利;但是作为一个投资人,她有责任保证这些项目免于亏损。她将自己归类为社会公益投资者,即表明了能对社会创造一些价值,带来一些不同,这是她为优基金设定的方向。

紫楠坦言,作为一个青年投资人,更希望做年轻人创业的伯乐,但如果有一天能够遇到好的项目,也会重新考虑去做一个创业者;因为对自己来说,世界更像是一个圈,而不存在那么多条条框框。

上善若水

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个人生坐标,紫楠开玩笑的说,采访的过程中说过了太多的有个性、勇于挑战,但她认为自己的航向的坐标,是善。

“我做的一切,不管表现形式是什么,初衷都是好的,没有任何事情的动机是伤害别人。不管在生活还是事业中,我都倾向于双赢。”

双赢并不是天真的想法。虽然自己的首要职责,是对基金背后的投资人负责;但她觉得自己置身的投资环境,还没有差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如果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态度和实力,那么未来彼此之间也就是萍水相逢,但是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态度,如果和双方互相了解,互惠互利,就会有机会进行长期合作。面对未来一定会有险恶的商业环境,正如她对自己投资人的忠诚,她不会畏惧恶性竞争。

“最主要的是,感激这个大环境和身边所有人,如果不是他们,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在采访中,陈紫楠一再感激时局和人。

负重而致远

作为23岁的投资人,相对应的压力一点都不比她的前辈少。

紫楠描述,她最大的压力,是如何回馈自己的投资人;她觉得自己和优基金非常幸运,它的资金池来源可能只是合作投资人财富的一小部分,鉴于这些资金的去处用于公益事业和社会改造,投资人们并不迫求短期的大回报,因此在管理上面相对宽松。

但是年轻不是接受慷慨的理由,紫楠觉得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突破舒适的环境,尤其是不断磨砺一个投资人的眼光和预判能力。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让她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接触更多有潜力的项目,比如当年的Uber与Airbnb,这样的独角兽,就能带来未来250倍的增长,就能为背后支持的投资人证明自己的眼光和价值的创造力。

这对于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投资圈,陈紫楠的年龄和性别曾为她和她的事业带来过不少的轻视与质疑;起源于传统的路线的前辈,大都倾向于JP Morgan一样的大公司入仕,积攒必要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最后成为投资人;但是她的路线不同,作为一个热爱挑战与尝试的新秀,她选择不为自己画圈。拒绝按套路出牌的机会成本相当高,因为终归到底,一切都取决于回报,她很清楚自己需要全力以赴。

返璞归真

卸下投资人的身份后,陈紫楠讲述了自己怎么支配闲暇的时间。她以前一直热爱健身,并且每天为自己设置了以任何方式达到10公里的运动目标,包括骑自行车,跑步,健身房;陈紫楠不仅坚持自己一个人去实现,她打趣的说,甚至可以为此成立一个10K俱乐部,呼吁周围所有的人一起完成这个目标。

身体需要锻炼,而思想同样需要打磨,陈紫楠其余的时间愿意投在读书上。她说,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看书速度极快,几乎一天一本,这需要她百分之百地专注,所以她在这件事情上更愿意独自去完成。

在访问的最后,陈紫楠讲到了她和自己的关系。作为一个双子座,很多时候觉得清楚自己的想法,然而又不那么确定;她在最开始的投资中辗转反侧,对项目的好坏捉摸不定。然而这仿佛才是她人生哲学的魅力所在。

她说:“因为如果提前告诉我,我的终点在哪里,我可能会看到很多我不想看到的事情。”她计划自己的前20年全部用来游山玩水,20-40搭建自己的事业,40-60岁完成工作的交接,60岁以后退隐山林。

尾声

作为一个投资人,她热爱自己的事业;而作为一名女性,她热爱自己的生活。

对现在的陈紫楠来讲,家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丈夫和孩子都要是一个有趣的人;她喜欢小动物,看日出和夕阳;去户外登山,体验种种生活中的乐趣和小浪漫,都不是浪费。

实现自我,照顾家人,再为国家和名族发声;

陈紫楠很推崇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的人生轨迹:做一个鼓励拓生命宽度的人。马拉拉有限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人一辈子都体会不完的事。或许更长的寿命并不是她想追求的,她希望所有人去看世界上更多的地方。

最终的一切,是回归到生活的本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