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头条(Canadanews) 温迪撰写】星期一(11月6日),加拿大头条就温哥华市政府决定在温西Marpole社区离三所中小学和一所托儿中心仅数十米的地方建立78户流浪汉收容所,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告诉附近居民和家长,且态度强硬,详见《突发 | 大温家长注意!温哥华市府这项决定,将使2,500名孩子离吸毒者仅20米》。许多家长和居民为市政府不听取民意感到愤怒,分别于11月6、7、8日晚举行抗议活动。今天早晨(11月9日)又在市政府前举行沉默抗议。而最令人诧异的是,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现场民众,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不在市议会,几分钟后罗品信却被民众目击在市议会侧门接受西人记者采访。
组织者之一Ray在接受加拿大乐活网(lahoo.ca)记者采访时表示,近300名家长和居民于9:45am来到现场,绝大多数抗议者都戴着口罩,意为沉默抗议,而现场组织者使用扩音器也仅用于维持现场秩序。
其中华裔占半数,也有各族裔面孔出现。早上天气寒冷,家长们在雨中站到11:20am左右才有政府人员出面,表示市政府已经听到了民众的抗议声,会进行再度考量。但当家长和居民要求派代表进入市政府提交居民请愿书和签名,阐述民众意见时却遭到了拒绝,数分钟后政府人员便离开现场。11:40am左右,市政府再次派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告知市民罗品信市长不在市政府(out of town),并在抗议民众的坚持下同意两名代表进入市政府提交请愿书及签名,并且要求抗议民众离开现场,“改日再来”。
市政府工作人员
11:42am左右,两位民意代表送完请愿书和签名后从市政府内出来。11:48am左右,大部分抗议者仍在现场,有几位妈妈提前离开时,却意外见到罗品信在侧门接受西人媒体访问,连忙拿出手机拍照。据一名家长May形容,罗品信当时看到了他们后,表现得十分慌张,很快便匆匆从侧门进入市议会,未在还没离开的大部分抗议民众面前公开表态。
罗品信被目击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也有人表示,可能该名男子并非罗品信本人,但这个相似度,要认错人估计也不容易了吧...
May还表示,今天早上9:25am左右,她与其他几名家长在Oakridge Mall等待其他家长到来,一起乘坐Skytrain前往市议会。期间众人把告示牌悉数收好放在一边,也仅站在门口聊天,未想却有一名西人主动搭话,手中拿着正在录音的手机,多次反复询问家长“你们是否要在这里进行抗议示威”,“你们是因为歧视穷人和流浪者才反对他们入住吗?“
而家长们则表示,他们并不歧视无家可归者和毒瘾者,也认为他们需要帮忙,并且曾经进行多次捐款,只是认为市政府不应该把临时收容所建在离三所学校如此近的地方,是为孩子安全考虑。
May也提到,在抗议现场见到了许多来自其他社区的居民。他们并非居住在Marpole社区,孩子也并不在该社区上学,但作为家长,他们十分理解抗议者的担忧,所以冒雨前来支持。
红色标记为学校和日托中心,蓝色虚线、黄色高亮三角区域为临时收容拟建地
|抗议初衷遭到曲解
根据组织者之一Chris的描述,在11月8日晚上的听证会中,部分家长情绪稍微有些激动,在说明会现场外敲打窗户大约20多秒,但很快便被组织者制止,现场情况较为稳定。然而市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到一个电话后便匆匆离场,并表示“现场情况过于混乱,情况不稳定,说明会无法继续进行”。随后,场外的家长们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了公开演讲,现场也有许多西人媒体在拍摄录影。
11月8日晚,抗议民众在市政府说明会场外
未想到第二天的新闻,许多西人媒体都只拍摄和讲述了家长敲打窗户的一幕,并且在报道中将现场情况形容为“混乱和不稳定”。而对于过后家长们在现场进行的演讲也只字未提。
而根据媒体同行的描述,今天早上罗品信在参加一个活动时,对媒体表示,说昨晚拍窗户打断说明会是“不尊重的(disrespectful)”的行为,还表示建立临时收容所是在于帮助无家可归者,无关咨询公众意见(“not much about public consultation”)。
|学校方保持中立 老师却有话说
May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小学一年级,一个读小学六年级,都在政府拟建临时收容所旁边的Laurier小学读书。她表示,到了一定年级后,Churchill中学和Laurier小学的学生每周将会以短衣短裤围绕社区进行跑步,她担心届时孩子容易被吸毒者的针头所伤。作为孩子家长,他们不敢想象任何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May也表示,曾经在接送孩子放学时与校方人员进行沟通。学校的官方态度是保持中立,但许多老师在私下与家长聊天时也流露出对市政府决策的不满,认为在几所学校旁建临时收容所并非明智之举。
出品:加拿大头条
微信ID: Canadanew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