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峨眉山深处的茶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峨眉山深处的茶院

这里有一个绝美的茶院和一片绝美的茶园。

峨眉山,地处西南的佛教名山,一年四季,这里吸引着无数的礼佛朝圣者和寻茶问源人。香火旺盛、游人不绝。

但我们今天要打开的是峨眉山的另一个次元——一个可能离中心景区要远一点、离云集的游人要远一点、离人间的烟火和香火都要更远一点的另外一个化外之境。这里有一个绝美的茶院和一片绝美的茶园。

蜿蜒的山路宛如悬念

峨眉山,满山青翠郁郁葱葱,目之所及,各种层次的绿,深浅浓淡无尽变换,堆叠出一个延绵百里的绿色清凉世界。

氧气的丰富度与纯净度绝对爆表!新鲜出炉的氧气氤氲着山间似雾非雾的水汽,很自然平常的呼气吸气就能给呼吸道和五脏六腑做最深度的清理。

从景区门口山脚处出发,不过30分钟,汽车开始远离峨眉山中心景区的主干道和鼎沸人声,驶向我们未知的神秘之所。沿着蜿蜒的山路盘绕向上,宛如穿梭在二次元世界的绿色隧道中;路旁的河水冲击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诉说着才一相逢就立即别离的衷情。

左顾右盼的瞬间,景致在不断切换。偶尔穿插一声清越的钟声,提醒你还身在峨眉山的地界。上一秒还是古树森森,修竹扶风;一转弯却是刀削斧劈的山崖峭壁,一些峭壁甚至有白绸缎似的瀑布从山顶处倾泻而下。

这样鬼斧神工、应接不暇的景致,和越来越罕有的人迹,也让人越来越对目的地心生期待,揪着悬着的一颗心,在一个陡坡和急弯后,终于到达坡顶,视野瞬间豁然开朗。

我们的目的地就在面前,峨眉山黑水村就在面前。

深山古刹和深山茶院

打开百度词条,键入“黑水寺”,获得结果如下:黑水寺是峨眉山古刹之一,位于万年寺对面的二逗岩上,传说此寺创自晋代肇公。传说寺后有一千年茶树,尤为名贵,其嫩芽制成的“雪芽”,为茶中的贡品。

这是一个极其简略的描绘,但几乎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不可名状的风景画:

山崖之上,古佛青灯皆已化为断壁残垣,唯有岁月记载着曾经的鼎盛香火,在葱绿的植被掩映下却有种凄凉的美感。黑水寺的遗址后则是郁郁葱葱的老茶树,在峨眉山的微风中,摇曳着叶片,仿佛在叙述这千年岁月中它的沧桑和幸运。

我们要去的深山茶院就在黑水寺旁边,叫做峨眉雪芽黑水品茗馆,地处黑水崖的最高点,简洁而明媚,品茗桌均临窗而设,都是欣赏茶园和山景的好方位。

每个第一次步入品茗馆的人估计都会被它简约和谐的布置和装饰所吸引,必是先好好欣赏一番才选位入座。大到空间格局,小到器皿饰品都能感觉到设计者很是钟爱简约风。窗明几净的舒服感有种瞬间就让人身心放松的气场。

在点缀和装饰上也别具用心,大多都是就地取材寻自峨眉的大山小河中。

一方小石山,或许曾在黑水崖下的河里经受了百年的冲刷;一段茶枝,把茶园带到了屋里。那盏略有铁锈的佛灯似乎还带着千年的香火味。

瓶里的枯枝,不约而同地朝同一方向看,告诉了我们:那年风的方向。

静谧而又开放,出世却也入世,在这里,一杯茶,便饮尽了这千年的风霜。

深山里的林间茶园

黑水寺茶院并非孤立的所在,在它的周围,是一片由桃、李、银杏、海棠、香樟、水杉等构成的树林,而在这些树林间,则栽种着一片片茶园。

这便是传说中的林间茶了,很难想象这样的环境中栽种出来的茶叶是怎么样的味道?会带着桃李的甜美,还是香樟的芬芳?抑或是岁月和禅心的柔和协调?

毕竟,这里没有工业,没有污染,没有尘世中的喧嚣和浮躁,有的,仅仅是冷冽的清晨与暮鼓晨钟的淡然。

茶园沿着山势和树林,就这么高低起伏地铺排开去,用海拔计一测,恰好海拔900米左右,温湿度适宜。

这里是一片有机茶园,更是四季风光绝美之地。

春天,茶树铆足了劲在萌芽;红的桃花、白的李花、粉的海棠,紫的杜鹃争相绽放,茶园是热闹纷呈的。夏天,茶树葱茏,桃李海棠枝头上初结的绿色小果实藏在层层叠叠的绿叶下,茶园是生机勃勃的。秋天,茶树依旧风姿不减,只是水果可以摘收了,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茶园是丰富有层次的。冬天,就静静地等一场雪的到来。看一场雪,喝一杯茶。

本文来源于茶语网(www.chayu.com),茶语频道商务合作电话:400-799-3998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峨眉山

  • 是否有计划将乐山大佛景区与峨眉山合并重组上市?峨眉山A:目前无相关计划
  • 峨眉山上半年客流量少了近15万,投资8亿演出剧目持续亏损停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峨眉山深处的茶院

这里有一个绝美的茶院和一片绝美的茶园。

峨眉山,地处西南的佛教名山,一年四季,这里吸引着无数的礼佛朝圣者和寻茶问源人。香火旺盛、游人不绝。

但我们今天要打开的是峨眉山的另一个次元——一个可能离中心景区要远一点、离云集的游人要远一点、离人间的烟火和香火都要更远一点的另外一个化外之境。这里有一个绝美的茶院和一片绝美的茶园。

蜿蜒的山路宛如悬念

峨眉山,满山青翠郁郁葱葱,目之所及,各种层次的绿,深浅浓淡无尽变换,堆叠出一个延绵百里的绿色清凉世界。

氧气的丰富度与纯净度绝对爆表!新鲜出炉的氧气氤氲着山间似雾非雾的水汽,很自然平常的呼气吸气就能给呼吸道和五脏六腑做最深度的清理。

从景区门口山脚处出发,不过30分钟,汽车开始远离峨眉山中心景区的主干道和鼎沸人声,驶向我们未知的神秘之所。沿着蜿蜒的山路盘绕向上,宛如穿梭在二次元世界的绿色隧道中;路旁的河水冲击着大大小小的石头,诉说着才一相逢就立即别离的衷情。

左顾右盼的瞬间,景致在不断切换。偶尔穿插一声清越的钟声,提醒你还身在峨眉山的地界。上一秒还是古树森森,修竹扶风;一转弯却是刀削斧劈的山崖峭壁,一些峭壁甚至有白绸缎似的瀑布从山顶处倾泻而下。

这样鬼斧神工、应接不暇的景致,和越来越罕有的人迹,也让人越来越对目的地心生期待,揪着悬着的一颗心,在一个陡坡和急弯后,终于到达坡顶,视野瞬间豁然开朗。

我们的目的地就在面前,峨眉山黑水村就在面前。

深山古刹和深山茶院

打开百度词条,键入“黑水寺”,获得结果如下:黑水寺是峨眉山古刹之一,位于万年寺对面的二逗岩上,传说此寺创自晋代肇公。传说寺后有一千年茶树,尤为名贵,其嫩芽制成的“雪芽”,为茶中的贡品。

这是一个极其简略的描绘,但几乎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不可名状的风景画:

山崖之上,古佛青灯皆已化为断壁残垣,唯有岁月记载着曾经的鼎盛香火,在葱绿的植被掩映下却有种凄凉的美感。黑水寺的遗址后则是郁郁葱葱的老茶树,在峨眉山的微风中,摇曳着叶片,仿佛在叙述这千年岁月中它的沧桑和幸运。

我们要去的深山茶院就在黑水寺旁边,叫做峨眉雪芽黑水品茗馆,地处黑水崖的最高点,简洁而明媚,品茗桌均临窗而设,都是欣赏茶园和山景的好方位。

每个第一次步入品茗馆的人估计都会被它简约和谐的布置和装饰所吸引,必是先好好欣赏一番才选位入座。大到空间格局,小到器皿饰品都能感觉到设计者很是钟爱简约风。窗明几净的舒服感有种瞬间就让人身心放松的气场。

在点缀和装饰上也别具用心,大多都是就地取材寻自峨眉的大山小河中。

一方小石山,或许曾在黑水崖下的河里经受了百年的冲刷;一段茶枝,把茶园带到了屋里。那盏略有铁锈的佛灯似乎还带着千年的香火味。

瓶里的枯枝,不约而同地朝同一方向看,告诉了我们:那年风的方向。

静谧而又开放,出世却也入世,在这里,一杯茶,便饮尽了这千年的风霜。

深山里的林间茶园

黑水寺茶院并非孤立的所在,在它的周围,是一片由桃、李、银杏、海棠、香樟、水杉等构成的树林,而在这些树林间,则栽种着一片片茶园。

这便是传说中的林间茶了,很难想象这样的环境中栽种出来的茶叶是怎么样的味道?会带着桃李的甜美,还是香樟的芬芳?抑或是岁月和禅心的柔和协调?

毕竟,这里没有工业,没有污染,没有尘世中的喧嚣和浮躁,有的,仅仅是冷冽的清晨与暮鼓晨钟的淡然。

茶园沿着山势和树林,就这么高低起伏地铺排开去,用海拔计一测,恰好海拔900米左右,温湿度适宜。

这里是一片有机茶园,更是四季风光绝美之地。

春天,茶树铆足了劲在萌芽;红的桃花、白的李花、粉的海棠,紫的杜鹃争相绽放,茶园是热闹纷呈的。夏天,茶树葱茏,桃李海棠枝头上初结的绿色小果实藏在层层叠叠的绿叶下,茶园是生机勃勃的。秋天,茶树依旧风姿不减,只是水果可以摘收了,枫叶红了,银杏叶黄了,茶园是丰富有层次的。冬天,就静静地等一场雪的到来。看一场雪,喝一杯茶。

本文来源于茶语网(www.chayu.com),茶语频道商务合作电话:400-799-3998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