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NHL举办中国赛后,另一项国际赛事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终极格斗冠军赛)也加入来华“大部队”。11月25日,“UFC格斗之夜”将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打响,这也成为UFC的中国首秀。
作为规模最大的职业综合格斗赛事,UFC最早于1993年在美国丹佛举行。在2001年1月,费尔蒂塔兄弟以200万美元将其收购,UFC进入快速发展时代,相关赛事不断通过有线电视、家庭录影带、DVD进行传播。福克斯体育是首个同UFC达成转播协议的媒体,这项赛事在2002年6月登陆美国有线电视。比赛之余,UFC还通过娱乐节目拓宽知名度——与Spike TV合作推出了搏击真人秀TUF(The Ultimate Fighter,终极格斗战士),该节目首季共吸引了260万观众,也带动了比赛热度。TUF首季结束后的一场UFC比赛中,按次付费观看达到30万次,是以往最高收看次数的两倍;而到了2010年,这一数据提升到了125万次。UFC在2014年顺势推出付费流媒体平台 Fight Pass,用户逐渐转向该平台收看比赛。
近年来,UFC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在美国国内的50个州、全球156个国家与地区都有播放UFC赛事,整体观众数超过11亿。就在2016年,好莱坞娱乐体育巨头 WME-IMG以40亿美元将UFC收购,一时创下体育史上最大收购记录。
与NHL、NFL一样,UFC也想效仿NBA,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早在2010年,UFC便在中国成立了办公室。而前NBA大中华区总裁马富生,则出任UFC亚洲区总裁,并且推动赛事在中国电视与网络平台播出。同时,马富生还帮助挖掘了一些中国选手。不过,UFC在中国的推广并非易事,这项赛事的关注程度也远不及NBA。根据TUF改编的真人秀《终极斗士之中国力量》,在播出后迟迟未能引起水花;UFC官方微博账号有42万粉丝,远不及国外社交媒体推特上641万的关注者,单条微博转发与评论量也鲜有过百。
毫无疑问,UFC希望利用在中国的首场比赛,为抢占中国市场增添筹码。“UFC格斗之夜”早早展开了预热,羽量级冠军马克思·霍洛威与次中量级选手李景亮在8月来到上海举办粉丝见面会,网球名将李娜还在自己的微博上帮助该赛事做宣传。在UFC近日发布的微博中,参赛的部分选手聚集在一起为海报签名,外国选手还学起了中文。上海站比赛前夕,选手将进行相应训练,而称重仪式则将于周五(11月24日)举行。

9月25日,UFC召开发布会并揭晓了头条主赛对阵——安德森·席尔瓦对阵凯文·盖斯特鲁姆。然而,席尔瓦却没能通过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的药检,并被暂时禁赛。随后,UFC宣布迈克尔·比斯平将顶替席尔瓦出战。
现年37岁的比斯平,共取得31胜8负的战绩,并在2016年赢得自己首个UFC中量级冠军。在今年10月4日的比赛中,比斯平输给了乔治·圣皮埃尔,因此丢掉了中量级冠军腰带。此番参赛,比斯平期望能够重新赢得胜利。
而盖斯特鲁姆则是近年来的“新星”,目前战绩为14胜3负。他在赛前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与比斯平的比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言是利好的。“如果我赢下这场比赛,可能将会让自己位于中量级冠军挑战权的有利竞争位置。”
此外,有八名中国选手将出战。被称为“吸血鬼”的李景亮将再度亮相八角笼,此前他取得了5胜2负的成绩。而被寄予厚望的“东北虎”王冠,也将迎来其UFC首秀。
具体对阵如下:
头条主赛:
盖斯特鲁姆vs比斯平(中量级)
主赛:
李景亮vs扎克·奥托(次中量级)
王冠vs亚历克斯·卡塞雷斯(羽量级)
穆斯里穆·萨利赫夫vs亚力克斯·加西亚(次中量级)
副赛:
扎比特·马格门德沙利波夫vs谢蒙·莫赖斯(羽量级)
宋克南vs博比·纳什(次中量级)
宋亚东vs巴拉特·可汗达雷(羽量级)
沙米尔·阿布杜拉希莫夫vs查斯·舍曼(重量级)
西里尔·阿斯克vs胡耀宗(重量级)
乌力吉布仁vs罗兰多·戴尔(羽量级)
武亚楠vs吉娜·马扎尼(女子雏量级)
闫晓楠vs凯琳·科伦(女子草量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