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闲置经济已然是互联网巨头下一个火拼的风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闲置经济已然是互联网巨头下一个火拼的风口?

闲置交易市场正在迎来爆发,但行业的竞争格局还存在较大的变数,尤其是这样一个全新的垂直细分市场和更加个性化体验的领域里,互联网巨头可能并不能通吃。

本文首发于金融之家

文|芳华

分享经济是这两年来特别火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说,把社会上海量的闲置资源重新进行供需匹配,比如滴滴,比如共享单车……

必竟,当前的中国已经告别短缺经济,全民物质生活已经相对丰裕,消费市场的增长点何在?

一是挖存量,比如闲置商品。中国闲置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还远未打开,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到2020年,中国每年产生的可进入二手市场的潜在存量闲置商品将超过30万亿,其中如果有5%的商品最终以平均3折成交,就是一个5000亿元的庞大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拓增量,对闲置时间、空间的分享,正在成为以80后、90后为主的青年消费群体重要的生活方式,正所谓“时间是最珍贵的闲置”,这将带来的市场增量甚至超过物品交易。

而半年前,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名字是《二手交易点燃分享经济的另一高潮》。这篇报告提出说,由于分享经济概念的渗透,因为二手交易引发的“闲置经济”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共享经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闲置经济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正在发生转变,电商的繁荣也让消费者在多年“买买买”后积累了大量的闲置物品。

由此可见,快速发展的中国,带来消费理念的快速变革。产品迭代的加速,迁徙频次的增长,对个性化消费的强烈诉求,都在支撑着一个新兴市场的扩张,这个市场,就是“闲余市场”。“闲余经济”爆发的时间之窗已经打开。

2016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8100美元,京沪穗深杭等主要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人均GDP早已远超10000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水平。中国已经走出了“短缺经济”时代,物质产品消费的绝对数量已经较高,品质愈益成为中国消费者更为关注的要素。

消费品质升级,直接带来三方面趋势:

其一,个性化消费比例提升;

其二,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

其三,消费迭代速度加快。

这三大趋势,正在催生一种全新的兵家必争的商业形态:“闲余经济”。所谓“闲余经济”,本质上就是“闲”+“余”。“闲”,是指人们在工作之外的私人时间;“余”,则是指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背景下人们所积累的闲置物品。

今天人们的购买力比过去大得多,特别是网购越来越发达,相比于过去,物品升级换代的速度更快了,人们手里闲置物品的数量迅速提高,非常需要合适的平台满足人们分享的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产品是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的,一个耐用品如果不经二次交易,那么它在全生命周期中完全由第一个购买者买单,但经过二次交易、三次交易,就是它的每一次购买者来分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闲置交易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众筹”。这种“众筹”,并没有导致资源的浪费,却让更多的人都享受到了一款好的产品。

其实,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经济。

从纵向来看,“闲余经济”成为中国消费升级的新方向。而从横向来看,“闲余经济”在发达经济体也早已生根,与之相较,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中国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30多万亿,去掉基本不可能进入闲置市场的餐饮和快速消费品类外,其他商品的销售额每年超过25万亿,根据商务部的规划,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达到48万亿,届时潜在的可进入闲置市场的商品实物年销售额保守估计将在32万亿以上,那么,到那时如有5%的产品最终以闲置商品的方式进入闲置市场,即以所有商品平均打三折计,这已经是一个接近5000亿规模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闲置商品交易并不仅仅等于实物,还包括闲置空间和闲置时间。长租、短租房屋和活动场所,给自己“租”一个围棋教练或是健身指导的课时,以“闲鱼”为代表的新一代的闲置分享平台,将推动非实物交易的爆发。由此看来,闲置物品分享和交易将成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然而,从互联网行业二十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个火爆的垂直创业领域,都会有众多的参与者,但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最终可能只有三四家存活于市场。其中,老大占据70%的市场份额,老二占据2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则分食剩下的10%,这就是所谓的721法则。

闲置交易市场正在迎来爆发,但行业的竞争格局还存在较大的变数,尤其是这样一个全新的垂直细分市场和更加个性化体验的领域里,互联网巨头可能并不能通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闲置经济已然是互联网巨头下一个火拼的风口?

闲置交易市场正在迎来爆发,但行业的竞争格局还存在较大的变数,尤其是这样一个全新的垂直细分市场和更加个性化体验的领域里,互联网巨头可能并不能通吃。

本文首发于金融之家

文|芳华

分享经济是这两年来特别火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说,把社会上海量的闲置资源重新进行供需匹配,比如滴滴,比如共享单车……

必竟,当前的中国已经告别短缺经济,全民物质生活已经相对丰裕,消费市场的增长点何在?

一是挖存量,比如闲置商品。中国闲置商品交易市场的空间还远未打开,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到2020年,中国每年产生的可进入二手市场的潜在存量闲置商品将超过30万亿,其中如果有5%的商品最终以平均3折成交,就是一个5000亿元的庞大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拓增量,对闲置时间、空间的分享,正在成为以80后、90后为主的青年消费群体重要的生活方式,正所谓“时间是最珍贵的闲置”,这将带来的市场增量甚至超过物品交易。

而半年前,腾讯研究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名字是《二手交易点燃分享经济的另一高潮》。这篇报告提出说,由于分享经济概念的渗透,因为二手交易引发的“闲置经济”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共享经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闲置经济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正在发生转变,电商的繁荣也让消费者在多年“买买买”后积累了大量的闲置物品。

由此可见,快速发展的中国,带来消费理念的快速变革。产品迭代的加速,迁徙频次的增长,对个性化消费的强烈诉求,都在支撑着一个新兴市场的扩张,这个市场,就是“闲余市场”。“闲余经济”爆发的时间之窗已经打开。

2016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8100美元,京沪穗深杭等主要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人均GDP早已远超10000美元,达到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水平。中国已经走出了“短缺经济”时代,物质产品消费的绝对数量已经较高,品质愈益成为中国消费者更为关注的要素。

消费品质升级,直接带来三方面趋势:

其一,个性化消费比例提升;

其二,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

其三,消费迭代速度加快。

这三大趋势,正在催生一种全新的兵家必争的商业形态:“闲余经济”。所谓“闲余经济”,本质上就是“闲”+“余”。“闲”,是指人们在工作之外的私人时间;“余”,则是指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背景下人们所积累的闲置物品。

今天人们的购买力比过去大得多,特别是网购越来越发达,相比于过去,物品升级换代的速度更快了,人们手里闲置物品的数量迅速提高,非常需要合适的平台满足人们分享的需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产品是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的,一个耐用品如果不经二次交易,那么它在全生命周期中完全由第一个购买者买单,但经过二次交易、三次交易,就是它的每一次购买者来分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闲置交易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众筹”。这种“众筹”,并没有导致资源的浪费,却让更多的人都享受到了一款好的产品。

其实,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经济。

从纵向来看,“闲余经济”成为中国消费升级的新方向。而从横向来看,“闲余经济”在发达经济体也早已生根,与之相较,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中国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30多万亿,去掉基本不可能进入闲置市场的餐饮和快速消费品类外,其他商品的销售额每年超过25万亿,根据商务部的规划,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达到48万亿,届时潜在的可进入闲置市场的商品实物年销售额保守估计将在32万亿以上,那么,到那时如有5%的产品最终以闲置商品的方式进入闲置市场,即以所有商品平均打三折计,这已经是一个接近5000亿规模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闲置商品交易并不仅仅等于实物,还包括闲置空间和闲置时间。长租、短租房屋和活动场所,给自己“租”一个围棋教练或是健身指导的课时,以“闲鱼”为代表的新一代的闲置分享平台,将推动非实物交易的爆发。由此看来,闲置物品分享和交易将成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然而,从互联网行业二十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个火爆的垂直创业领域,都会有众多的参与者,但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最终可能只有三四家存活于市场。其中,老大占据70%的市场份额,老二占据2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则分食剩下的10%,这就是所谓的721法则。

闲置交易市场正在迎来爆发,但行业的竞争格局还存在较大的变数,尤其是这样一个全新的垂直细分市场和更加个性化体验的领域里,互联网巨头可能并不能通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