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融360叶大清: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想象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融360叶大清: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想象力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数据、在人工智能、在线化方面跟美国比还有差距。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对于老百姓来讲,无论是理财还是买保险,还是申请贷款,小微企业如何更好地经营,你有更好的金融工具实现它,这才是关键。

11月25日,由财视传媒主办的想不到的才是未来——2017未来发布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简普科技融360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出席大会并作了主题演讲。创客猫受邀作为合作媒体到场进行独家图文直播及报道。

现场报道:番茄

融360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和移动金融搜索、推荐平台和服务平台, 致力于为中小、小微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提供免费、便捷、安全、划算的融资贷款和信用卡推荐服务。平台上的金融产品来自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市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国家认可的金融机构。广大用户可以通过融360独有的智能搜索、推荐系统一站式、直接申请到最优贷款和信用卡。 融360的投资方为光速安振中国创投(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 红杉资本(Sequoia),凯鹏华盈(KPCB)和清科集团(Zero2IPO)。

11月16日,融360旗下的简普科技正式登陆纽交所。这是继宜人贷、信而富、趣店、和信贷、拍拍贷之后,第6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互金公司。与以上互金公司从事在线信贷业务不同的是,简普科技定位于独立开放的金融产品搜索和推荐平台,正如纽交所高管在致辞中所表示的——简普科技是纽交所上市的第一家金融AI公司。

简普科技融360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

叶大清在演讲中表示,AI已经爆发,人工智能商业化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金融业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方面比其他行业走的更快一些。金融业是AI最好的应用场景。中国金融AI已经来临,只是没有正态分布。

以下为叶大清演讲全文:(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融360旗下简普科技上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实有点感触。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是在一个三居室里,没有想到六年后就上市了。最大的感触是,很多时候在短期来看,比如说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往往创业团队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说从长线看两年、三年或者六年,我们恰恰低估了自己的梦想。

所以第一个观点,我们很多人低估了未来,低估了自己的想象力,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上周四我们从酒店出来发现下雨了,当时特别担心是不是能正常上市。到了纽交所雨停了,看五星红旗在纽交所飘扬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当时宣布融360是上市的第一家金融AI公司。

今天分享一下我们融360在过去几年关于人工智能在金融应用方面的一些尝试。我是99年去美国,当时学计算机,跟分析和建模相关,那个时候数据已经能够解决很多商业问题了。最近十多年,可以说人工智能在医疗、驾驶、语音领域也有很多很好的应用,而金融行业,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好的一个行业。

沈南鹏先生说中国的金融AI已经爆发。但是实际上我想讲,金融行业可以说是AI最好的一个应用行业。我们看全球有2500家跟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美国有一千家,中国的排名是第二,有五百多家。中国现在其实最缺乏的还是AI方面的人才。

人工智能爆发有几个要素很重要,第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海量数据。我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信用卡公司做风险数据和分析,当时建模用逻辑回归或者神经网络,那个时候建议用模型,我们说有坏账的样本有一千个样本,建模的整体样本,有一万或十万个,当时觉得很开心,觉得有几十万个样本很厉害,当然今天深度学习或者人工智能,需要百万甚至千万甚至上亿的样本,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海量数据和自动标签。

第二,其实中国尤其是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受约束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才。在过去的六年,我们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一直有大量的投入,但总觉得这个方面的人才还是不够。

第三,你可以看到每个领域都有专家,但是金融业谁是真正的顶级的科学家?谁是真正的专家?大家可能都打一个问号,我也打一个问号。我们融360也做了一些尝试,也是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融行业,用人脸识别进行身份的识别这块,我们看到过去两三年已经有很成功的一些应用,无论是反欺诈还是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都远远高于人工。

第四,人工智能商业化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金融行业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方面比其他行业走的更快一些。这是因为金融行业有很多问题,刚才提到身份识别,中国的老百姓办银行帐号或者买理财,很多时候必须去网点,为什么去网点?这是因为担心贷款人或者买理财的上当受骗。我们知道身份欺诈、交易欺诈,无论是贷款申请还是理财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过去几年在解决信用风险方面,其实人工智能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如果说人工智能在金融方面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第一点就是身份识别。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提出来已经十几年了。实际上中国到今天为止80%的老百姓还不能享受金融服务。70%的人没有在央行征信体系,能够接受信用。很大的问题跟身份相关,我们的金融机构或者银行或者信用卡公司,实际上在用户获取、精准营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有信用卡的人群不到三亿,中国几乎所有的农民,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包括我们的大学生都没有信用卡,这里有营销问题、有效率问题、也有风险问题。

其实金融机构很多时候考虑产品设计、定位、包括创新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收益?如何覆盖风险?所以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和我20多年前在美国信用卡公司或者在华尔街工作的时候,这些商业化问题是一样的。但是2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数据量增加,我们的算法在增加,我们有更多的科学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恰恰是金融AI给这个行业提供的机会。

中国的金融AI很多方面已经走到全球的前列。事实上过去半年融360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一些投行一直跟资本市场沟通。很多时候美国资本市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消费金融或者金融科技和金融AI方面的一些成绩。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使用移动支付的国家,但是金融AI方面中国也走在美国前面。这是因为中国的用户量巨大,我在美国第五大银行工作时,当时用户量六七千万,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模式。但是六七千万规模我们知道在中国公司算不了什么,融360过去六年多也积累了六千七百万的用户。

如果当一个平台有两亿五亿的用户时,这样的数据可以使它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商业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中国在金融方面结合大数据的案例有很多。

第二个方面是需求。刚才提到了中国在消费金融方面,可以说才起步。中国的人均信用卡的数量不到0.4张,是美国十分之一,中国的80%的用户拿不到金融服务。这一点恰恰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中国市场提供的机会。我95年去美国,98年进入消费金融行业,当然也是十几年前进入互联网。可以说在美国见证了美国消费金融、小微金融蓬勃发展的20年,中国的今天跟美国90年代很相似。我们老百姓无论在汽车消费、信用卡、理财、保险这些方面的需求可以说刚刚开始。

但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从全球来看还是很落后。中国AI方面的人才排名是位居全球第七,落后德国这些国家。但是我们看到全球的华人有十多万人在这个行业。我们看到很多领域华人的科学家已经是领先的,但是金融这方面的领军人才比较少。这恰恰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缺陷,AI的缺陷是什么?不能跨领域。我们人既可以驾驶汽车,又可以在金融行业可以做保险,智能投顾,可以做反欺诈的预测。但是你想让AI又下围棋,又开汽车,还能够预测信用卡反欺诈,这一点很难。当然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这恰恰是一个很难的领域。

从全球来看,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政策方面都给予AI行业很多支持还有资金的支持。AI如何解决商业问题,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解决行业问题还是最关键的。商业化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AI汽车能够上路。另一方面,在金融行业我们看到,现在有通过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授信模型,像一些无抵押信用贷钱,无抵押的决策,我记得20年前在美国,需要大量人工干预,可能60%是数据操作,40%是人工干预,今天几秒钟就可以做出比以前更加精准的决定。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数据、在人工智能、在线化方面跟美国比还有差距。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对于老百姓来讲,无论是理财还是买保险,还是申请贷款,小微企业如何更好地经营,你有更好的金融工具实现它,这才是关键。

简普科技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每个人的金融伙伴。为什么叫简普?其实我们的上市主体叫简普,我们希望让金融更简单和普惠,我们希望通过数据、通过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去实现它。所以这个背后,简普科技我们希望做成一个数据的绿色平台。

金融要解决问题,不光解决有钱人的问题。金融人工智能我们希望不光是解决优质人群的金融需求,也解决这些从来没有金融历史,没有金融经验用户的需求。如果他数据不够完整,或者没有金融经验,我们会推出一个智能的风控模型,能够解决不同的人群的需求,可以说千人千面。现在我们说智能推荐、千人千面其实还很难,我们六年多的投入,其实只是刚刚起步。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觉得人工智能,金融AI已经在我们身边了,只是我们大家都没有察觉到。我想借用一句话,未来已到,只是没有正态分布。关于未来这两年我最深的感触是,关于未来最缺乏的是想象力。我去年完成我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只花六个月。这个过程也有艰苦的训练也有坚持,但是最缺乏的一点,最主要的一点,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够完成全程马拉松。包括创业也是一样,其实每个人在实现你人生梦想的时候缺乏的是想象力,缺乏的是动力。当然金融AI这个话题很大,机会也很大,创业机会很多,我觉得才刚刚起步,大家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想象力。

以上,创客猫现场报道,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融360叶大清: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想象力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数据、在人工智能、在线化方面跟美国比还有差距。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对于老百姓来讲,无论是理财还是买保险,还是申请贷款,小微企业如何更好地经营,你有更好的金融工具实现它,这才是关键。

11月25日,由财视传媒主办的想不到的才是未来——2017未来发布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简普科技融360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出席大会并作了主题演讲。创客猫受邀作为合作媒体到场进行独家图文直播及报道。

现场报道:番茄

融360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和移动金融搜索、推荐平台和服务平台, 致力于为中小、小微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提供免费、便捷、安全、划算的融资贷款和信用卡推荐服务。平台上的金融产品来自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市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国家认可的金融机构。广大用户可以通过融360独有的智能搜索、推荐系统一站式、直接申请到最优贷款和信用卡。 融360的投资方为光速安振中国创投(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 红杉资本(Sequoia),凯鹏华盈(KPCB)和清科集团(Zero2IPO)。

11月16日,融360旗下的简普科技正式登陆纽交所。这是继宜人贷、信而富、趣店、和信贷、拍拍贷之后,第6家赴美上市的中国互金公司。与以上互金公司从事在线信贷业务不同的是,简普科技定位于独立开放的金融产品搜索和推荐平台,正如纽交所高管在致辞中所表示的——简普科技是纽交所上市的第一家金融AI公司。

简普科技融360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

叶大清在演讲中表示,AI已经爆发,人工智能商业化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金融业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方面比其他行业走的更快一些。金融业是AI最好的应用场景。中国金融AI已经来临,只是没有正态分布。

以下为叶大清演讲全文:(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融360旗下简普科技上周四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实有点感触。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是在一个三居室里,没有想到六年后就上市了。最大的感触是,很多时候在短期来看,比如说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往往创业团队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说从长线看两年、三年或者六年,我们恰恰低估了自己的梦想。

所以第一个观点,我们很多人低估了未来,低估了自己的想象力,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上周四我们从酒店出来发现下雨了,当时特别担心是不是能正常上市。到了纽交所雨停了,看五星红旗在纽交所飘扬的时候我特别激动。当时宣布融360是上市的第一家金融AI公司。

今天分享一下我们融360在过去几年关于人工智能在金融应用方面的一些尝试。我是99年去美国,当时学计算机,跟分析和建模相关,那个时候数据已经能够解决很多商业问题了。最近十多年,可以说人工智能在医疗、驾驶、语音领域也有很多很好的应用,而金融行业,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好的一个行业。

沈南鹏先生说中国的金融AI已经爆发。但是实际上我想讲,金融行业可以说是AI最好的一个应用行业。我们看全球有2500家跟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美国有一千家,中国的排名是第二,有五百多家。中国现在其实最缺乏的还是AI方面的人才。

人工智能爆发有几个要素很重要,第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海量数据。我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信用卡公司做风险数据和分析,当时建模用逻辑回归或者神经网络,那个时候建议用模型,我们说有坏账的样本有一千个样本,建模的整体样本,有一万或十万个,当时觉得很开心,觉得有几十万个样本很厉害,当然今天深度学习或者人工智能,需要百万甚至千万甚至上亿的样本,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海量数据和自动标签。

第二,其实中国尤其是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受约束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人才。在过去的六年,我们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一直有大量的投入,但总觉得这个方面的人才还是不够。

第三,你可以看到每个领域都有专家,但是金融业谁是真正的顶级的科学家?谁是真正的专家?大家可能都打一个问号,我也打一个问号。我们融360也做了一些尝试,也是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融行业,用人脸识别进行身份的识别这块,我们看到过去两三年已经有很成功的一些应用,无论是反欺诈还是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都远远高于人工。

第四,人工智能商业化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金融行业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方面比其他行业走的更快一些。这是因为金融行业有很多问题,刚才提到身份识别,中国的老百姓办银行帐号或者买理财,很多时候必须去网点,为什么去网点?这是因为担心贷款人或者买理财的上当受骗。我们知道身份欺诈、交易欺诈,无论是贷款申请还是理财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过去几年在解决信用风险方面,其实人工智能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如果说人工智能在金融方面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第一点就是身份识别。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提出来已经十几年了。实际上中国到今天为止80%的老百姓还不能享受金融服务。70%的人没有在央行征信体系,能够接受信用。很大的问题跟身份相关,我们的金融机构或者银行或者信用卡公司,实际上在用户获取、精准营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有信用卡的人群不到三亿,中国几乎所有的农民,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包括我们的大学生都没有信用卡,这里有营销问题、有效率问题、也有风险问题。

其实金融机构很多时候考虑产品设计、定位、包括创新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收益?如何覆盖风险?所以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和我20多年前在美国信用卡公司或者在华尔街工作的时候,这些商业化问题是一样的。但是2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数据量增加,我们的算法在增加,我们有更多的科学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恰恰是金融AI给这个行业提供的机会。

中国的金融AI很多方面已经走到全球的前列。事实上过去半年融360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一些投行一直跟资本市场沟通。很多时候美国资本市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中国消费金融或者金融科技和金融AI方面的一些成绩。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使用移动支付的国家,但是金融AI方面中国也走在美国前面。这是因为中国的用户量巨大,我在美国第五大银行工作时,当时用户量六七千万,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模式。但是六七千万规模我们知道在中国公司算不了什么,融360过去六年多也积累了六千七百万的用户。

如果当一个平台有两亿五亿的用户时,这样的数据可以使它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商业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中国在金融方面结合大数据的案例有很多。

第二个方面是需求。刚才提到了中国在消费金融方面,可以说才起步。中国的人均信用卡的数量不到0.4张,是美国十分之一,中国的80%的用户拿不到金融服务。这一点恰恰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给中国市场提供的机会。我95年去美国,98年进入消费金融行业,当然也是十几年前进入互联网。可以说在美国见证了美国消费金融、小微金融蓬勃发展的20年,中国的今天跟美国90年代很相似。我们老百姓无论在汽车消费、信用卡、理财、保险这些方面的需求可以说刚刚开始。

但中国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从全球来看还是很落后。中国AI方面的人才排名是位居全球第七,落后德国这些国家。但是我们看到全球的华人有十多万人在这个行业。我们看到很多领域华人的科学家已经是领先的,但是金融这方面的领军人才比较少。这恰恰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缺陷,AI的缺陷是什么?不能跨领域。我们人既可以驾驶汽车,又可以在金融行业可以做保险,智能投顾,可以做反欺诈的预测。但是你想让AI又下围棋,又开汽车,还能够预测信用卡反欺诈,这一点很难。当然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这恰恰是一个很难的领域。

从全球来看,其实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政策方面都给予AI行业很多支持还有资金的支持。AI如何解决商业问题,解决老百姓的问题,解决行业问题还是最关键的。商业化方面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AI汽车能够上路。另一方面,在金融行业我们看到,现在有通过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授信模型,像一些无抵押信用贷钱,无抵押的决策,我记得20年前在美国,需要大量人工干预,可能60%是数据操作,40%是人工干预,今天几秒钟就可以做出比以前更加精准的决定。

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数据、在人工智能、在线化方面跟美国比还有差距。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一个成熟的商业体系,对于老百姓来讲,无论是理财还是买保险,还是申请贷款,小微企业如何更好地经营,你有更好的金融工具实现它,这才是关键。

简普科技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每个人的金融伙伴。为什么叫简普?其实我们的上市主体叫简普,我们希望让金融更简单和普惠,我们希望通过数据、通过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去实现它。所以这个背后,简普科技我们希望做成一个数据的绿色平台。

金融要解决问题,不光解决有钱人的问题。金融人工智能我们希望不光是解决优质人群的金融需求,也解决这些从来没有金融历史,没有金融经验用户的需求。如果他数据不够完整,或者没有金融经验,我们会推出一个智能的风控模型,能够解决不同的人群的需求,可以说千人千面。现在我们说智能推荐、千人千面其实还很难,我们六年多的投入,其实只是刚刚起步。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我觉得人工智能,金融AI已经在我们身边了,只是我们大家都没有察觉到。我想借用一句话,未来已到,只是没有正态分布。关于未来这两年我最深的感触是,关于未来最缺乏的是想象力。我去年完成我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只花六个月。这个过程也有艰苦的训练也有坚持,但是最缺乏的一点,最主要的一点,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够完成全程马拉松。包括创业也是一样,其实每个人在实现你人生梦想的时候缺乏的是想象力,缺乏的是动力。当然金融AI这个话题很大,机会也很大,创业机会很多,我觉得才刚刚起步,大家不要低估了自己的想象力。

以上,创客猫现场报道,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